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痛苦、艰难、失望、伤心,一定是因为方法错了。”
资深教育专家林格写给家长、教师们的教育心得之书,帮助他们走出教育焦虑,培养创新教育思维,养育富有自驱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孩子。
|
內容簡介: |
教育是家长、校长、教师和党政干部普遍关心的社会根本问题之一。本书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用脚做学问、用生命做教育之后凝练并萃取出来的。全书是语录体,语录短小精炼,共分三编:上编,教育之道;中编,教育之法;下编,教育之术。该书具体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对“育人”这个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断挖掘、深化,形成了600个基本方法,一道一阶、一阶一道,为校长、教师、家长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进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内心有光的教育者。
|
關於作者: |
林格,著名学者,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因长期在教育一线蹲点、指导、引领,足迹踏遍中国将近1000个县、2000多所学校,被称作教育界“用脚做学问”的人。
曾先后任职于国务院体改办,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兼任北京市东城区、太原市万柏林区、广东省普宁市等全国六个区县的教育战略顾问以及全国将近百所中小学校的名誉校长或教育顾问。近年来专注于探索教育家办学之路。
影响较大的教育著作有《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的温度》《教育者的自我修炼》等。
|
目錄:
|
自序——我所讲的,都是用身体焐热了的
001 教育的认识论
095 教育的价值观
193 教育的方法论
285 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 我所讲的,都是用身体焐热了的
在教育面前,在中国文化面前,我始终把自己定位成“小学生”。
二十几年来,我走过了很多的路,到处“讨饭吃”。在我看来,择一事,终一生,本身是一件很高级的事情。行走,是我做教育的基本方式,行走本身就隐含着巨大力量。我的所谓的一点点学问,可以说,都是在路上获得的。这些年来,我几乎踏遍了中国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走进了几千所学校,向校长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真正的教育智慧都在一线。我自己知道,严格意义上,自己不算什么学者、专家,而是行者,一名教育的行者。
只有行走,才会呈现并拓展我们的生命力,行走时,忘掉了一切是非、利害、得失,心一直在更加开阔的地方待着,顾不上其他。
不停地向前行走,会不断有发现,有意外的惊喜。把这些发现和惊喜加以整理、提炼,再释放出来,或许可以成就更多人。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也逐渐认清了自己来世间的使命——我所成就的人、推动的人,他们未来也会推动别人、成就别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事实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帮助他人实现梦想,本质上是一样的,这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
谈教育,不能因义理而义理,义理是泥土以下的部分,是需要被藏起来的,更需要被我们化掉,化于无形;而化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悟热它,然后,讲出的东西才有温度、有光,直接就入心了。
一、教育的道与路
这本书的内容,更多的是我在行走中对脚下的“道”和内心的“路”的一切体悟和觉醒。
道的本义:所行之路曰道,或人之当由之路曰道。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回答了我们每个生命走向的终极,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大道面前的表达和叹息都是多余的。
首先,“道”是自然之道、天地之道,是常识,是规律,所以人要道法自然、道法天地运行的规律。按常识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人之所以要修德,就是为了凝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其次,“道”是方向明确的可行之路。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明确了心之所向,然后才去追求道术合一、大道直行。
最后,在道上,就是每天按照义理去走。这个人是不是在道上,就是指其是否循理而行。孟子讲:“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这就是成语“茅塞顿开”的出处。义理是人心的大路,物欲是人心的茅草,路要每天去走,日日不断,才能是路,一天不走,就茅塞不开了。
人内心的高处,就是道心,王阳明讲,人没有两个心,只有一个心,没有夹杂人欲的是道心,夹杂了人欲的就是人心。人心如果归于正道就是道心,道心如果偏离了正道就是人心。我们之所以痛苦和被动,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太低,我们需要循着圣贤的脚步,一步步走向内心的高处,让我们活在道心的层面上。
这里的路就是“心路”,教育就是打通心路。而所谓“心路”,就是良知良能之路。
我们所感知到的纠结和迷茫,都是因为心路不通畅,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攻读经典,就是为了打通我们的心路,心路畅通了,一通百通。我们盯住经典中的一句,盯久了,渐渐就化入我们的心里、我们的血液里,直至消失,从凝视到消失,这是攻读经典的真实过程。
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那么就要我们参透人性,把握人性的幽秘以及人的内心深处或明或暗的光影。因此,打通心路,是为了与道对接起来。
打个比方,我们在一个球体上沿直径向下打洞,到达球心之前,可以说越打越深,但是到达球心之后,如果继续深入地打下去、凿下去,这个时候,从原来的角度来看,是继续深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逐渐接近球的表面,越来越浅了。当最后从球的另一面破壳而出的时候,就是深入浅出了。这叫“打通”。
打通也可以叫开窍,就是把我们自己学到的东西加以力行,言行一致,知行一体。打通了的人,“胸有百万雄兵”,任何时候都是不惑、不惧、不忧。
二、教育的敬与信
我对教育的追求,是以敬和信作为逻辑起点的。我对教育的一点点认知或者思想,都是因为敬和信而生发的。
教育是神圣的,那是因为它关乎生命与灵魂的运行,关乎生命对天地的回应,更是因为它来自几千年的传承,所以我们需要敬。
为什么有人做了二十年的教育,似乎还在门外晃荡,不得其门而入?
有一次,有人对孔子指指点点,子贡说了一段话:“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意思是,我师父道德尊崇、仰之弥高,他的门墙只有数仞之高,但如果不得其门而入,站在外面看,只看见墙,看不见里面的气象和威仪,这不奇怪。
而“得其门而入”,就只需要做好一个字:敬。
可以说,教育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敬”字。做教育,最大的课题就是把人的敬畏心激荡出来。
敬畏来自谦卑,来自知道自己知道得不多,来自知道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来自知道自己是一个幸存者。有敬畏心的人,才能得到高于自己的人的托举和善待,所以能不断获得前行的力量。如果我一讲孔孟、老庄、程朱、陆王,就犯困或者茫然,就是因为敬畏心还没有长出来,没有达到和圣贤对接的高度。敬畏是教育的第一法门,也是一个人精神结构的核心。
敬,需要信来滋养。
一切事情的推动力,其奥秘就在这个“信”字。
“信为道源功德母”(《华严经》)。信,是道之源头、功德之母,道法大海,信为能入。
第一是信心。首先,相信自己天生带有一种使命,此生因使命而来;其次,相信自己意味着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一时的失败,进而强化自己的优势、长处,在小成功中不断累积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没有人会信他。
第二是信任。“信心任物”是也,然而,受人信任,或者信任别人,很难建立。我的切己体察是,信任是一门技术,这门技术叫作“确认”。委托了别人一件事情,或者受人委托完成一件事情,需要不断确认、反复确认,信任就建立起来了。
第三是信念。心心念念,念正则必达。有了“信”之后,深信之,至诚无息,日日不断之功,让内心始终在信念下的作用下运行,这样的人才可以叫有信念的人。
第四是信仰。所谓信仰,就是仰望并坚信未来理想的自己,并勇敢地走过去。信,终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中国的文化自信,难的也是“信”这个字。
对中国文化的信,看得见的或者看不见的我都信,这样才能得到文化的滋养,才能根深叶茂。终极的“信”,是深信并仰视自己生命高处供着的某种东西,把生命放在其中去体悟、实践,真正活出一分光,这就是信仰了,是我们最终要到达的地方。就我个人而言,教育就是我的信仰,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够超越它的高度、价值。
教育,应当从信心开始,再到信任,然后到信念,最后上升到信仰的层面,否则必然走向世俗化。
三、教育的知与行
为什么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中国文化,都是微言大义,要自己去悟,先贤圣哲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往往都值得“活进去”,再“活出来”。
道理,只是一个说法,化在自己的身体里、血液里,才是真经。哪怕是圣人之言,我们懂得的只是天上的云,现实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落到地上的雨。也就是说,道理高于我们的存在,但只是停留在道理上的人,往往见不到光,是在黑暗中睡着了未醒呢。
知而不行是下愚,这时的“知”只是一份安慰剂。《论语·学而》中讲:“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行动比语言慢,所以需要敏捷、利索,关键还要有“眼力见儿”;“慎于言”,说话太容易,所以要慢半拍,轻易不说,说了就要求每句话都砸在人的心里。
修行,关键在“行”,把道理付诸行动,在行动中不断发现自己、强化自己的明。这不仅仅是说到做到,而且是对自己的内心无憾的回应。“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就是去做,教育的一切答案在行动中。换言之,教育是用我们的生命介入,然后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生命。这至少包含以下要旨。
首先,你站在那里就是教育。有意义的教育,并非传授知识和道理,更非控制和管理人的言行举止,而是不断修正自己、修行自己、修炼自己,让自我形成一种良好的生命状态。这时候,你身上有光,站在远处或高处像一盏灯,让人循着那光走去。也就是说,教育,是引领,是唤醒,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感应,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能量的流动,互相滋养,而非其他。
其次,教育就是教育者不断地发现自己。教育者的生命,应当是生命的内在能量外化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而显现得更加绚丽多彩、卓尔不群。需要不断清晰的是,教育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教育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最后,教育做到最后一定是文化。文以化之,以文培元,进而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艰难化于无形,这样才能把孩子带到一个开阔的地方。
四、教育的明与亮
王阳明临终时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文成公全书》)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光,但因为我们自身暗淡,所以我们视而不见。只有自己身上释放出一分光,才能感知别人身上的光,才能照见这个世界。这时,这个世界是无比清晰、无比美好的。
我们的教育并不缺乏知识、学问、道理,而缺乏光慧之光、道德之光、人性之光。
明德之人,就是内心有光的人。
明,是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谁,应该站在什么地方说话,知道自己吃几碗饭、能做什么,然后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充满敬意地做到极致。内心光明的人对别人、对自己没有对抗,生命中的一切都在内心的光照下,都能够透视到表象背后隐藏的美好和秩序。
内心的光明,来自:
首先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把空间留给别人,不给人添麻烦,不给别人挡路。
其次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们身上就有别人拿不走的“富贵”,把圣贤之道,一条一条地对照实施、切记体察,把心定在山顶上,太阳出来也先照你。
最后是心怀大愿,发明义理。心中有义理,生活中就是表达义理并且扩充义理,越是讲义理,人和人之间的冲突越小。心怀大愿,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学校;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是课堂。
人都怕暗,如果教育者自身暗淡,孩子就会觉得暗,就容易陷入思维的黑洞。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把孩子的心灯点亮,从暗到亮,开始的时候看不见自己,只看见别人,渐渐看见自己了,就有了亮度。
以上是构建本书的四条线索,一以贯之。
本书的内容是从我的近二十年的上千场即兴演讲、谈话以及笔记中提炼的,可以说都是干货。想通过一道一阶、一阶一道的呈现方式,便于读者自由地阅读,或可选择自己信的任何一条,停下来端详、觉知,然后化入自己的血液之中,直至消失。
可以说,本书的每一条内容,都是我用自己的身体悟热了的、切己体察过的,水平不高,或许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一定有温度。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人,和我产生内心的共振、能量的互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