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分别系统地讨论了市场化改革在封闭情形、最终品贸易自由化情形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情形下,对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行为、行业总体生产率和部门间生产率差距的影响,进而揭示出市场化改革和贸易自由化协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微观机制。此外,本书在准确测度中国制造业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交互影响,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效,也为当前经济改革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
|
關於作者: |
范冬梅,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贸易理论与政策。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目錄:
|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贸易自由化、 市场化改革与资源配置效率:文献述评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与资源误置的互动效应研究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简要评述
第二章 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嵌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框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封闭情形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最终品贸易自由化情形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情形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新估算: 一个改进 HK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 HK 模型的缺陷与不足
第二节 Foster 等 (2016) 的方法介绍
第三节 估计结果: 比较与分析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与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交互影响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程度的定量测算及分析
第二节 计量模型、 变量与数据
第三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影响机制检验与分析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分解
第五章 市场化改革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交互影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开放模式
第二节 地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程度的空间分布差异
第三节 估计策略与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微观企业机制检验
第五节 扩展分析: 地区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
第六章 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与贸易福利的调节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第一节 临界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与整体贸易福利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影响贸易福利的渠道分析
第七章 结论、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
內容試閱:
|
改革和开放的双轮驱动,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来源。 在实践中,“以开放促改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实现腾飞的重要经验, 也成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路径之一。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 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标志性政策和关键性事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又极大地焕发了经济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在准确测度中国制造业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剖析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交互影响,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效,也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书首先对市场化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资源配置效率这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与整理, 发现现有文献的不足,以寻找相关分析的理论与经验基础。
其次,本书以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Melitz(2003)模型为基础,假定市场不完全,在异质性企业的生产函数中纳入一个扭曲锲子,该扭曲参数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递减函数。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本书分别系统地讨论了市场化改革在封闭情形、最终品贸易自由化情形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情形下,对企业生产和研发行为、行业总体生产率及部门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进而揭示出市场化改革和贸易自由化协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到待检验的理论假说,成为本书实证检验的理论依据。
再次,本书进一步区分了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协同影响及作用机制。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模式带来的贸易自由化效应与市场化进程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异质性影响。
最后,本书运用了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模拟量化理论假说,并度量相关的福利影响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