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套装2册 中国颜色+古画七棱镜 配色设计中式美学旅游摄影爱好者指导书配色设计原理中国传统颜色色卡 100种古典国风图书

書城自編碼: 384989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设计
作者: 陈晨,黄仁达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8016479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0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售價:NT$ 354.0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售價:NT$ 1030.0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售價:NT$ 879.0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售價:NT$ 614.0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售價:NT$ 281.0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NT$ 307.0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售價:NT$ 458.0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售價:NT$ 4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28
《 艺术设计英语 》
+

NT$ 524
《 产品设计思维(全彩) 》
+

NT$ 510
《 食日谈 餐桌上的中国故事 人类学到文化史在生与灭和平与战争现实与神话科学与宗教之间洞察农业文明和人类的共同演化 》
+

NT$ 758
《 品牌设计100+1:100个品牌商标与1个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
+

NT$ 564
《 TPO品牌男装设计与制板 》
+

NT$ 510
《 信息可视化设计 》
編輯推薦:
《中国颜色》
这是一本讲述颜色与我国历史、文化、民俗关系的有趣又有益的中国经典百色写真书。读完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各种颜色的由来——是植物中含有的还是在矿物中提取的,你还可以知道原来颜色也可以这么美——鹦鹉绿、香色、青莲色、霁色、缃色、密陀色……
你还会知道《红楼梦》中香菱拖在泥中的石榴裙是如何的艳丽;《甄嬛传》中“缥色玉柔擎”中的缥色是怎样的颜色;忠肝义胆的红血化成的碧玉,称为“碧血丹心” ;“练”字在古代亦当作颜色名词使用,例如练衣指白色的布衣,练巾是白头巾;书中还会讲述“信口雌黄”中“雌黄”的由来,原来雌黄是古时的修改液;为什么画称作“丹青”。它还是一部很生动的历史记载,皇族的衣服不止是黄色,如茜红色是汉代之前皇帝的御用服色,唐高宗时赭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而隋文帝杨坚选取柘黄袍为御用服色。
在国外色彩和配色理论受到推崇的今天,殊不知中国颜色才是真正融入每一位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经典色彩。
《古画七棱镜 看懂中国画的100个问题》
1.中国画应该如何看?围绕中国画又会产生哪些相关问题?作者将涉及中国画的问题分为七个侧面,站在专业角度,梳理了围绕中国画的100个问题,一步
內容簡介:
《中国颜色》
人类的文化和生活缤纷多彩。本书包含了9大类、100种中国传统颜色,配上精美的照片和颜色故事,与你一起发现不同的光景和意义。
红:贯穿整部中华历史的深厚底色,象征吉祥、喜庆、婚嫁与热闹。
黄:我国先民最早将其认定为盘古开天辟地时混沌天地的原始色彩,有严肃、隆重、正面的含义。
蓝:是古代中国庶民阶级的色彩。
绿:大自然里充满了恣意、比例调和的绿,在我国色彩史中,却曾经属于低微的颜色。
紫:曾经为龙袍的专用色,也是道教尊崇的颜色。
褐:是传统颜色系列中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的色彩之一,色感低调。
白:白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本义为虚空,在古代指素色。
灰:传统颜色名词,给人阴暗低沉的感觉。
黑:是我国历史上单色崇拜时间长、含义多的一种色彩,也是传统书画中重要的用色。
原来在生活中,我们早已不知不觉见证了绚丽的中国颜色。
《古画七棱镜 看懂中国画的100个问题》
怎样才能让那些从来不懂画的朋友快速、正确地了解中国画?
中国画有很多面,不同的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它,就像是一个“多棱镜”,从每一面看到的都不一样,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同样是一幅画,在画家眼里,看到的是如何创作;在艺术批评家眼里,看到的是艺术风格;在鉴定专家眼里,看到的是真伪优劣;在装裱师眼里,看到的是活怎么干;在画商眼里,看到的是作品能卖多少钱……很多专业人士说不清楚中国画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只看到了中国画的其中一个面,就像是盲人摸象,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中国画衍生的产业架构却很少有人提及。
本书作者学习过绘画创作,撰写过画论文章,担任过博物馆书画研究人员,也了解书画拍卖市场,现在在大学做老师,具有诸多不同领域的身份。本书围绕中国画的不同方面,划分为七大侧面,包括概念与分类、工具与材料、装裱与修复、笔墨与技法、题款与钤印、鉴定与作伪、收藏与投资等,梳理了100个问题,兼顾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關於作者:
黄仁达
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艺术学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
曾任职多伦多广告公司美术指导/香港电影策划/台湾有线电视台美术部经理。
现从事广告设计,旅游及写作。
已出版书品:《小二,再来一杯啡》《酗巴黎》《巴黎逛街地图》《北京逛街地图》《上海逛街地图》《东京逛街地图》等共13本。
陈晨
南开大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博物馆书画文物鉴定专家、文物策展人;故宫博物院访问学者;天津市美学学会文物与博物馆美学专委会会长;天津市拍卖行业协会顾问专家;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博物馆与书画文物研究十余年,经手古代书画文物十余万件,考察走访国内外博物馆2000余座。主持策划文物展览50余场,出版3部专著、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曾获天津市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一等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目錄
《中国颜色》

010
赤色 012红色 014赭色 017朱色 019朱砂(辰砂) 021丹色 023银朱色 025绛色 027茜色 029胭脂红 031苏枋色 / 木红色 033石榴红 035牡丹红 037朱槿色 039暮色 040玫瑰红 042曙色 044红梅色 046桃色 048
黄050
黄色 052土黄色 055栀子色 057檗黄色 059柘黄 061明黄 063雌黄 065铅黄(密陀僧) 066琉璃黄 068藤黄 070鹅黄 071缃色 073萱草色 074琥珀色 076金黄色 078
蓝080
蓝色 082靛蓝 085吴须色 087青花蓝(苏麻离青) 088湛蓝 090群青色 092石青色 094景泰蓝 096绀色 097孔雀蓝 099琉璃蓝 101阴丹士林 103霁色 105天青 106缥色 108秘色 110
绿112
绿色 114草绿色 117苍色 118铜绿 120祖母绿 122石绿 123翡翠色 124青翠色 125碧色 127鹦鹉绿 128柳色 130葱绿 132竹青色 133豆绿 135艾绿 136
紫138
紫色 140葡萄色 143紫砂色 145茄子色 146紫藤色 148青莲色 149藕合色 151
褐152
褐色 154酱色 157茶色 159玳瑁色 161棕色 163香色 166黄栌色 168
白170
白色 172练色(素色) 175粉色 178瓷白色 180铅白(胡粉) 182月白色 184玉白色 186云母白 188
灰190
灰色 192灰白色 194青灰色 196银灰色 199银鼠灰 201银色 202
黑204
黑色 206玄色 210墨色 212漆黑 214皂色 216乌黑 218黛色 221
参考文献223
《古画七棱镜 看懂中国画的100个问题》
第一章 概念与分类
001 中国画为什么叫“中国画”?
002 中国绘画最初是以怎样的形态出现的?
003 古代人是如何学习中国绘画的?
004 我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画学论著?
005 中国古代绘画的品评标准是什么?
006 中国绘画都有哪些基本画科?
007 中国古代的画家都是什么身份?
008 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几种类型?
009 佛教艺术对中国绘画有什么影响?
010 中国画和西洋画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 工具与材料
011 毛笔是如何起源与发展的?
012 毛笔的种类有哪些?
013 毛笔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014 怎样选择和保护毛笔?
015 墨是如何起源与发展的?
016 墨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017 墨的种类有哪些?
018 墨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019 “徽墨”有什么特点?
020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名纸?
021 “宣纸”的特点是什么?
022 宣纸是如何分类的?
023 宣纸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
024 什么是“笺纸”和“笺谱”?
025 我国古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
026 古砚的品种怎样划分?
027 砚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028 中国的“四大名砚”是指哪些?
029 中国传统绘画所使用的颜料都有哪些?
030 除了“文房四宝”,还有什么其他的文房用具?
第三章 装裱与修复
031 什么叫作“装裱”?
032 书画装裱都需要哪些设备和工具? 101
033 裱画常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103
034 什么是“立轴”?
035 立轴的装裱都有哪些样式?
036 什么是“对联”和“条屏”?
037 什么是“手卷”?
038 什么是“横披”和“镜心”?
039 什么是“册页”?
040 什么是“成扇”?
041 书画装裱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042 “机裱”和“手裱”有什么区别?
043 古代书画装裱有几种流派风格?
044 “日本裱”有什么讲究?
045 古代书画如何进行揭裱修复?
第四章 笔墨与技法
046 毛笔的正确执笔姿势是什么?
047 中国绘画有哪些用笔方法?
048 中国画的用笔有什么讲究?
049 什么是“勾勒”?
050 什么是“线描”?
051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十八描”指什么?
052 什么是“皴擦法”?
053 什么是“点染法”?
054 中国画的用墨有哪些方法?
055 中国画的“设色”有哪些分类?
056 中国画的“渲染”有哪些技法?
057 中国画的位置布局有哪些讲究?
058 中国画的构图有哪些程式?
第五章 题款与钤印
059 什么是“题款”?
060 题款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
061 古画中的题款一般都有什么形式?
062 题款中的“称谓语”该怎样表达?
063 题款中的“应酬语”该怎样题写?
064 什么是“长款”“穷款”“藏款”“多款”?
065 画款中记写年月日期有什么讲究?
066 古画中的人名字号落款有什么讲究?
067 古画中的室名和地名落款有什么讲究?
068 题款的位置与样式都有哪些?
069 “题跋”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
070 什么是“钤印”?
071 印章都有什么类型?
072 钤印有什么讲究?
073 钤印的印泥有什么讲究?
第六章 鉴定与作伪
074 怎样鉴定一幅书画作品的真伪?
075 书画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076 书画鉴定有哪些流派与鉴定大家?
077 常用的书画鉴定术语有哪些?
078 如何根据书画的质地来判断作品年代?
079 我国历史上古书画作伪有几次高潮?
080 古书画作伪有哪些地域特征?
081 古书画作伪有什么常用手段?
082 当代书画作伪有什么新手段?
083 书画作品中的“避讳”指什么?
084 古书画藏品应该如何保存?
085 古书画藏品应该如何悬挂和展阅?
第七章 收藏与投资
086 什么是书画艺术市场?
087 书画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流通程序是什么?
088 什么渠道可以购买到书画艺术品?
089 书画艺术市场中有哪些常用的行话术语?
090 什么是“艺术经纪人”?
091 画廊的经营模式是什么?
092 什么是“艺术品拍卖”?
093 拍卖公司如何对书画艺术品进行拍卖?
094 什么是“艺术博览会”?
095 什么是“艺术品指数”?
096 决定书画艺术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097 什么是“艺术品金融化”?
098 艺术品金融业务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099 “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是干什么的?
100 书画艺术品投资有哪些风险?
內容試閱
《中国颜色》
色彩源于大自然,华夏先民从观察天地运行间日出日落和时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黄、白、黑为衍生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种基本色调的观念,从而建构出“五色观”色彩理论。有关“五色”概念的记载,最早见于上古文献专事记录舜、禹和皋陶对话的《尚书·益稷》之中。古人根据土、木、火、水、金(五种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的五行法则而定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并与颜色建立关系;又把权势地位、哲学伦理、礼仪宗教等多种观念融入色彩中,渐渐整合出一套独树一帜的色彩文化系统,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是历代政治经济、社会风情、文学艺术、民俗节庆,以及思想观念与审美标准的反映,内涵多彩丰富,同时应用范围又十分广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从服饰、建筑、
绘画、书法、玉器、瓷器、工艺、家居摆设,以至生活饮食及中医药理等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均与色彩沾上了关系,亦显示出前人对色彩的重视。
大约自公元前 11 世纪的周朝开始,人们便赋予色彩特殊的含义,把色彩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类:“正色”即前述的五色;而“间色”则由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调和而成,归属为次要的颜色,故又称为“闲色”。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势篇》曾指出“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意即色彩可千变万化、多不胜数,但始终离不开“五色”。可见这“正色”和“间色”的说法,与现代光学中的红、绿、蓝“三原色”理论(见 004 页注 1)和印刷术中的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四色彩印原理(见 004 页注 2)类似,即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色彩的结构模式,只是在当时缺乏科学实验的基础。
传统颜色五彩缤纷,色泽涵盖领域宽广细腻,且各色又分别传递不同的思想和意义。本书在烂漫迷人的色彩世界中,挑选出 100 种自古流行至今,依旧发挥强大影响力,以及仍活用于现代我国社会生活的重要颜色,并对每种色彩的源头出处、沿用历史、应用特色,以至在政治、社会、文化上的含义进行系统式解读。
为了介绍及阐述的方便,本书引用了现代色彩学理论中的四个基本专有名词——色相、明度、彩度及色阶(见 004 页注3)来加以说明。另外,每种颜色附有示范及参考用的彩印色卡,并分别标示各色彩的四色混合调色比例(范例说明见下图),以方便读者辨色鉴赏,同时了解中华色彩的知识,感受传统东方色彩之美。

《古画七棱镜 看懂中国画的100个问题》
001 中国画为什么叫“中国画”?
中国画为什么叫“中国画”?“中国画”到底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说不清楚,或者说得很片面。我们一般都会认为中国画就是“中国的画”,或是“中国人画的画”,这么说其实也没错。但是在我国古代,“中国”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中国”,所以不可能有“中国画”一词的出现。
古人们称绘画为“丹青”。“丹”和“青”是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矿物质颜料,“丹”是朱红色,也就是“朱砂”;“青”是青色,也就是“石青”。因为在唐代之前的中国画大多是以“设色”为主的,所以古人用两种颜料的名字代替,起了这么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当时的民间画工都被称为“丹青师傅”。杜甫曾经有诗曰:“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元代之后,“设色”不再是绘画的主流。文人们不喜欢那些浓烈的色彩,更喜欢简洁的“黑白”色系。于是,中国画又多了一个名字,叫作“水墨”。
到了近代,确切地说应该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争论出现了。为了对抗突如其来的西方文化思潮,很多人高举着“保存国粹”“发扬国光”的旗号,将许多“中国有,外国没有”的东西,定义为“国字头”,比如“国乐”“国医”“国菜”“国花”等,那么绘画自然就变成了“国画”。“国”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民族性,是为了区别于“洋”,比如“洋货”和“国货”、“洋文”和“国文”等。在当时的高等美术院校,就绘画部分而言,就分成了“国画”和“西画”两大专业。虽然后来又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但都没有改变这种形式逻辑上同级的二元对立格局。“国画”和“西画”还是二分天下。
到了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两个因素改变了“国画”的地位。一个是“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要求,另一个就是苏联契斯恰科夫油画教学体系的引入。1950 年在国立北平艺专基础上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首先把“西画”分为了“版画系”和“油画系”。而“国画”是以“写意”为主体的,不具备像古典油画那样天然的现实主义风格,所以遭到了很多冷遇和质疑。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把“国画系”改名为“彩墨画系”。
但有意思的是,后来中央美术学院的“彩墨画系”又改回了“国画系”,这是因为此时民间又出现了一波“整理国故”的思潮。“国画”的这一次诞生,意味着从民国时期代表传统绘画的“国故”“国粹”转变成了“新中国”的画种。此后,国画、油画、版画并列的“造型艺术”门类格局,更是被约定俗成地规定下来。“国画”的外延义也从最初区分与西洋绘画的“中国绘画”限定成现代意义上的“彩墨画”。直到1957 年,当“北京国画院”成立时,周恩来总理建议改称“北京中国画院”,以避免形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别的画都不是国画”的误解。从此,“中国画”成为公认的、统一的名称。但是在1979 年出版的《辞海》中,赫然地将“国画”定性为“中国画”的简称。查阅20 世纪80 年代的各类美术工具书,都是如此记载,可见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原先已经被混用的两个名词,由官方编辑出版的一部工具书进行了判定,至此有了合理的依据。
在当代中国,已经习惯将“国画”和“中国画”两个概念完全等同,不但在中国当代的美术史研究中,将“国画”等同于“中国画”者大有人在,就是在美术院校“国画系”的内部,师生往往对本系的名称也是模棱两可。“国画”和“中国画”的不同含义,在今天许多人那里都已经成为无足轻重的问题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