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編輯推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小男孩安列柯一个学年的日记。生动纪录学校的生活点滴与所见所闻,像是时而捣蛋打闹,又时而互助互爱的同学们,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分享的故事,还有爸爸妈妈的叮咛留言。
以四年级小学生的目光,反映了孩子的纯真与鲁莽、细腻与义气。循循善诱的父母与老师,在孩子犯错时给予建议与指导,而当成人犯错时,也同样得到了孩子的理解与原谅。
1886年10月《爱的教育》出版,到1904年《爱的教育》在意大利重印一百多次,先后有大量的外文译本出现,成为广受全世界欢迎的文学名著。100多年来畅销不衰,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和连环画等,读者遍布全世界。
本次译者王立中和上小学的儿子经过三年的译和读,重新翻译注解,行文结合当下背景,更具可读性和现实意义。
內容簡介:
《爱的教育》是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四年级男生安利柯写的学年纪事,生动纪录了学校的生活点滴与所见所闻。《爱的教育》从学年的十月开学开始到第二年七月结束,按月为序,将一个月内的值得记述的人和事细致地写下;以月为篇,一个学年十个月,共有十篇,包括每月的故事会。到了年底,他爸爸在这些日记的基础上,仔细斟酌选择,尽可能在不改变儿子原意的前提下,保留了儿子的原话,写成此书。四年后,儿子已经升入高中了,重读这个手稿,又将他仍然记忆犹新的一些人和事添加了进来。以四年级小学生的目光,反映了孩子的纯真与鲁莽、细腻与义气;循循善诱的父母与老师,在孩子犯错时给予建议与指导,而当成人犯错时,也同样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原谅。爱的教育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教我们认识人的脆弱与过错,使我们懂得关怀他人,学习爱家人、师长、同学,进而爱国家,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
關於作者:
(意)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1846年-1908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因佩里亚城的小镇奥内利亚,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1886年10月《爱的教育》出版,到1904年原文版《爱的教育》在意大利重印一百多次。先后有大量的外文译本出现,成为广受全世界欢迎的文学名著。100多年来畅销不衰,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和连环画等,读者遍布全世界。后来,他还写了《家庭与教育》、《培达洛基教授》等关于教育的作品。
王立中,毕业于山东财经学院。战略家书苑创始人,战略思想丛书主编。世界教育名著《教育的目的》、领导力名著《领导者的规则与工具》等引进及译注者。
內容試閱 :
作者自序
这本书主要是写给9-13的小学生,是他们那个年龄段的生活和心路写照。
这是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学年纪事,虽然是由某市立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但并不是说他写的东西与这本书完全相同。
这位学生将他在校内和校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日积月累地记录下来;到了年底,他爸爸在这些日记的基础上,仔细斟酌选择,尽可能在不改变儿子原意的前提下,保留了儿子的原话,写成此书。四年后,儿子已经升入高中了,重读这个手稿,又将他仍然记忆犹新的一些人和事添加了进来。
亲爱的朋友,现在就开始阅读吧:相信你会满意并从中受益。
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如梦一般的假期结束了,又来到校园了,会让人有所期待吗?
17日,星期一
今天开学了,我又回到了学校。
过去的三个月,我在乡下度过如梦一般的假期。今天一大早,妈妈带我到巴列迪[1]学校,注册上小学四年级[2];我顿时感到有些不舍,甚至心有不甘:无忧无虑快乐的乡间生活,难道就这样结束了?!但是也没办法,只好跟着妈妈一起上学去。
学校门前的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书店的门口,挤满了购买文具的家长。学校保安和警察拼命地想从水泄不通的人群中排开一条道来。
好不容易,妈妈和我挤到了校门口,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三年级时的一位老师,他满头红色卷发、性情爽快,对我说:“安利柯,今年我不再教你了!”
这个我早就知道了,然而这个时候老师听这么一说,我还是感到有些失落。
我们费尽周折挤进学校大堂,里面挤满了人,贵妇、绅士、老板娘、工人、公务员、老奶奶和佣人等,人人都是一手拉着小朋友,一手拿着入学、升级通知书,热闹非凡,像街市一样熙熙攘攘。
这是一间连接着七间教室的一楼接待大厅,三年来,我几乎每天都经过这里。回到了我熟悉的地方,我的心情不知不觉又兴奋起来了。
大厅里早已人山人海,女老师来来往往,忙个不停。我的二年级女老师在教室门口见到我,跟我打招呼:“安利柯,今年你要到楼上去上课了,今后我很难再在这里见到你了。”说完,她好像有些难过地望着我。
校长被一群焦虑的家长团团围住,说找不到自己孩子的教室;我瞄了一眼,感觉校长的头发比以前花白了些。同学们有的长高了、有的长胖了。
一年级的新生,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进教室,好像都有些驴脾气,好不容易被拉了进去,有的又跑出来了。有的一看家长不在,“哇地”就哭起来了;家长只得折回来,有的在哄,有的在骂,老师在旁边也显得无可奈何没得办法。最后,还是渐渐地安静下来了。
我的弟弟被编在黛尔卡蒂老师的班里,我在二楼佩博尼老师的班里。
十点钟,大家都进了教室。我们班共五十五人,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只有十五、六位,经常考第一名的德罗西也在其中。
想起暑假里在乡间的山林野岭,想起在其中嬉戏游玩的快乐时光;相形之下,学校的天地显得太小了,可玩的东西太少了。我又想起三年级的老师来了,他真是个好老师,一头红而卷拢的头发,身材瘦小,比我们高大不了多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跟我们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像个大哥哥。想到这些,我心里有点难过。现在的老师,高大威猛,一脸严肃,盯着我们看,仿佛要把每个人都看透似的。我心里想:“唉!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这才是开始,还有9个月呢!什么功课呀、考试呀,我还是要努力的,这下可有得受的了!”
下课了,放学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在等候我的妈妈,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她。
“安利柯!开学了,不能再野了,”妈妈说,“要用心呀!我会陪你一起的!”
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可是一想到那位红色卷发的大哥哥不再教我们了,就感觉去学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期待了。
[1]朱塞佩·巴列迪(1719–1789),出身于意大利都灵的作家、文艺评论家。这里提到的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
[2]那时意大利的小学学制是四年,后来改为五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