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中医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专辑文献研究丛书”从整理挖掘历代中医药文献(包括从中医书籍、期刊、讲义、未刊抄本、刻本等)入手,对历代医家对于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的相关医论医话、经典发微、医史研究、典型医案、临床经验等进行挖掘,对其中的学术观点、有效方剂、用药特色、辨证思维、加减化裁、特色技术、适宜技术等加以挖掘汇聚、分类整理和比较研究,对研究专项疑难病相关内容、指导临床大有裨益。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医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专辑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围绕不寐历代经典古籍文献展开论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症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彻夜不能入睡。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失眠。本书包括经典医论、特色方剂、其他疗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历代医案五章,旨在从古籍文献中挖掘整理、系统分析历代医家诊治不寐的学术和实践精华,从古籍文献中寻找理论根基和临床实践的源泉。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文献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關於作者: |
王春艳,主任医师,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业务副馆长,《中华医藏》二、三编类目(女科2)提要编纂工作负责人。主持局级课题“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与临床转化应用模式研究”,多年从事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并曾作为副主编参与多部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贾杨,研究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医文献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主编《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专辑——馆员风采录》等著作。
贾杨,研究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医文献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2016年以来承担省部级课题如“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的内容、方法路径及政策机制研究”“中医药发展核心指标研究”“中医养生保健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主编《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专辑——馆员风采录》《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特色项目集成》《社区中医卫生诊断理论与技术》《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等著作。
张如青,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出土医药文献文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秦汉医药文献文物综合研究”首席专家。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华医藏》提要编纂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典籍与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导师,《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中医文献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兼职教授。主编“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编《中医文献学纲要》,任《中医古籍珍本集成?儿科卷》主编,任《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总主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项。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利用能力培养重大项目上海地区负责人,主持部市级科研项目8项。编撰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培养医古文、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博士研究生20余名。
|
目錄:
|
上篇不寐历代文献精粹001
第一章经典医论002
第一节病名概述002
第二节病因病机005
一、 病因005
二、 病机008
第三节临床表现010
第四节辨证论治012
第二章特色方剂016
第一节经典方剂016
第二节当代医方020
第三节中成药027
第四节单方验方031
一、 单方031
二、 验方032
第三章其他疗法035
第一节针灸疗法035
第二节其他疗法036
下篇不寐历代名家经验045
第四章历代医家临证经验046
第一节古代医家临证经验046
一、 薛己046
二、 徐春甫047
三、 张景岳049
四、 李中梓054
五、 张璐055
六、 程国彭057
七、 陈士铎057
八、 薛雪060
九、 沈金鳌061
十、 汪蕴谷066
十一、 王清任066
十二、 董西园067
十三、 罗国纲067
十四、 《医方辨难大成》069
第二节近现代医家临证经验076
一、 陆懋修076
二、 唐容川077
三、 李克绍077
第五章历代医案084
第一节古代医案084
一、 许叔微案084
二、 张从正案084
三、 谈允贤案084
四、 汪机案086
五、 孙一奎案087
六、 卢复案087
七、 陆岳案087
八、 金九渊案089
九、 张景岳案089
十、 程原仲案089
十一、 祝登元案090
十二、 倪士奇案091
十三、 尤在泾案092
十四、 沈鲁珍案092
十五、 何炫案093
十六、 汪纯粹案093
十七、 叶天士案093
十八、 俞震案095
十九、 任贤斗案096
二十、 陈念祖案098
二十一、 曹仁伯案100
二十二、 吴鞠通案103
二十三、 谢映庐案105
二十四、 蒋宝素案105
二十五、 王旭高案106
二十六、 费伯雄案107
二十七、 王士雄案107
二十八、 马培之案107
二十九、 王堉案110
三十、 沈又彭案111
第二节近现代医案112
一、 郑重光案112
二、 赵棻案112
三、 马省三案114
四、 刘_x000e_??檱x文案115
五、 柳宝诒案123
六、 费绳甫案126
七、 凌淦案127
八、 张锡纯案127
九、 沈绍九案129
十、 陈良夫案131
十一、 范文甫案134
十二、 周小农案135
十三、 恽铁樵案137
十四、 翟竹亭案140
十五、 李继昌案141
十六、 冉雪峰案142
十七、 施今墨案143
十八、 徐恕甫案155
十九、 祝味菊案156
二十、 孔伯华案158
二十一、 曹梓材案160
二十二、 吴佩衡案160
二十三、 陆观虎案160
二十四、 李斯炽案168
二十五、 陆渊雷案171
二十六、 史沛棠案174
二十七、 张泽生案174
二十八、 邹云翔案177
二十九、 颜亦鲁案179
三十、 赖良蒲案181
三十一、 魏长春案183
三十二、 王新午案183
三十三、 言庚孚案184
三十四、 程门雪案186
三十五、 黄文东案190
三十六、 陈应龙案195
三十七、 陈道隆案196
三十八、 龚去非案198
三十九、 熊廖笙案199
四十、 宋鹭冰案199
四十一、 邢锡波案201
四十二、 林沛湘案203
四十三、 邢子亨案204
四十四、 姜春华案205
四十五、 叶心清案208
四十六、 陈存仁案210
四十七、 陈苏生案211
四十八、 彭履祥案212
四十九、 陆瘦燕案214
五十、 姚贞白案216
五十一、 哈荔田案217
五十二、 华廷芳案217
五十三、 半读斋主人案221
五十四、 吴安庆案221
五十五、 冉品珍案222
五十六、 易巨荪案223
五十七、 孙润斋案224
五十八、 万友生案226
五十九、 王士福案231
六十、 费而隐案233
六十一、 曾辅民案234
六十二、 也是山人案236
六十三、 黎庇留案237
六十四、 傅文录案237
六十五、 刘惠民案238
六十六、 庄严案243
六十七、 郝少杰案244
附: 多寐244
参考文献249
|
內容試閱:
|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中医药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明确:“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加强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而中医药古籍文献正是这一宝库的真实载体和精华所在。
尤其《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还明确:””开展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广实施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可见系统开展历代医家诊治各类疑难杂病、常见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流派特色的挖掘研究和转化应用已成行业共识,必将迎来一个研究高潮,其中文献研究更是理论策源的根基,不可缺少,至关重要,将中医古今文献的挖掘研究与当代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也必将成为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自1956年建馆以来从未间断对历代名医名著的临床经验挖掘研究,本丛书是在既往工作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对当代临床常见病及重大疑难病证的古籍文献的系统性、综合性挖掘研究,实乃创新之举。其目标是对历代名家关于当代临床多发病及重大疑难病证的古籍文献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
本丛书从整理挖掘历代中医药文献(包括从中医书籍、期刊、讲义、未刊抄本等)入手,对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话、经典发微、医史研究、典型医案、临床经验等进行挖掘,对其中的学术观点、有效方剂、用药特色、辨证思维、加减化裁、特色技术、适宜技术等加以挖掘汇聚、分类整理和比较研究。各分册内容大体包括疾病概述、专病病因病机、专病辨证论治、专病特色方药、专病其他特色疗法(针法、灸法、外治法、推拿按摩、民间偏验方、食疗养生方、治未病与康复),以及专病历代名家经验(包括历代名医医论医话、历代名医经典医案)。各分册根据各自特点或增加个性化章节2~3章。
本丛书包括《喘证》《臌胀》《肿瘤》《崩漏》《胎漏胎动不安》《绝经前后诸证》《不寐》《腰痛》《胁肋痛》《青盲》《丹毒》《口疮》《湿疹》《瘾疹》《小儿疳证》《小儿惊风》等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的16个分册,在当代中医药常见病及重大疑难病证文献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总计300余万字,丛书及各分册主审均为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专家与临床专家,有效确保了本丛书的编撰质量。
本丛书承续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在建馆之初组织编写的《中医专病专辑》丛书及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经验,创新编写体例,突出名医一名流一名著一名术一名方一特色方药的经验传承,突出特色诊疗技术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检索等研究手段,聚焦于医家诊疗中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病诊疗经验,从历代文献中挖掘整理、系统分析提炼临证精华。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归类整理和比较研究,从古籍文献中寻找理论根基和临床实践的源泉,力争做到古今文献深度融合、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结合、内服外用方药结合、繁简用方用药结合、名医医论医话与典型医案结合、原文和编者按有机结合、文献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作为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重要成果,本丛书的研究编写始终坚持研究与传播相结合、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馆内外专家结合。以成果为导向,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人员和中医临床专家,突破文献馆研究资源的局限,将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主编和编委队伍向馆外优秀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和各大临床机构的骨干专家拓展,通过团结合作有效提升项目的参与度,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文献是中医药宝库精华的重要传播载体,是挖掘宝库精华的根基所在和理论创新源泉。希望通过本丛书的出版,进一步深化与提升中医药临床文献研究的底蕴和价值,为构筑起一座沟通融合中医文献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做出积极探索。
编 者2022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