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人生能有几个 17 年?
17 年间,王晓莉老师遍访五大藏区,深入几百个村寨进行采风考察,同数千位民间艺人交流、研学。她对“卓”的执着探索成就了这部充满浓郁的藏文化气息和流派纷呈的《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
|
內容簡介: |
《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是以青藏高原藏族传统舞蹈卓为切入点,从卓的起源、卓在藏*的发展演变、卓的种类和传承现状、卓的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解读其文化成因、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研究当代卓的传承变异及相关问题。
《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是以笔者17年间对五大藏*卓舞蹈文化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与综合,实践及应用,完成的文字教材编写与视频教材编创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本教材选取了云南迪庆地区和青海玉树地区最*代表性的卓、卓钦、曲卓,并就其中的央卓、宗卓、堆卓、斯卓、卓通、霞卓、卓草、彰卓、扎西卓、枯卓、帕卓、孟卓、恩卓、果卓等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民族性、宗教性、艺术性等方面分析整理卓文化,通过救性挖掘“艺人短句”,并收集、选择、提炼与加工“传统组合”,进而探索出教材从“基础训练和综合表演风格性组合”到“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的生成过程和建构方法。笔者试图通过文本,对藏族舞蹈卓做整体性的综合分析与实验性的理论探讨。
|
關於作者: |
王晓莉 又名扎西卓玛。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优秀青年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至今,重点对青藏高原五大藏区“非遗人文资源保护”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 格玛品楚 云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舞蹈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德钦县文化馆馆长。
|
目錄:
|
目 录
前 言 | 001
第一章 卓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卓的起源 | 002
第二节 卓在藏族地区的发展历史 | 008
第三节 当代藏族卓的传承与现状 | 012
第二章 卓的地域分布
第一节 云南迪庆地区卓概况 | 018
第二节 青海玉树地区卓概况 | 085
第三章 卓的基本训练
第一节 基础训练 | 144
第二节 基本体态 | 149
第三节 基本动律 | 151
第四节 基本步伐 | 154
第四章 云南迪庆地区卓训练组合
第一节 香格里拉市卓 | 166
第二节 德钦县卓 | 205
第三节 传统组合音乐伴奏曲谱 | 236
第五章 青海玉树地区卓训练组合
第一节 称多县卓 | 242
第二节 囊谦县卓 | 266
第三节 玉树市卓 | 302
第四节 传统组合音乐伴奏曲谱 | 336
第六章 《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的建构与思考
第一节 深入田野 、挖掘整理 | 348
第二节 教学实践 、提出理论 | 355
第三节 加工提炼 、发展创新 | 361
第四节 教学互动 、因材制宜 | 365
第七章 《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的意义与功能
第一节 纵横对比 | 371
第二节 系统科学 | 374
第三节 推陈创新 | 377
后 记
参考文献
《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项目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