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对大学研究院所的写作起点始于清末的大学院和通儒院,着重于 1917 年北京大学创设的文、理、法三科研究所。由于大学研究院所制度历经了几个重要的转折和发展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均大有不同,故本书将大学研究院所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论述。第一阶段即 1902 年到 1934 年,此期大学研究院所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并不为政府正式承认;第二阶段则是 1934 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的颁布至 1946 年《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的颁布,此期大学研究院所走上规范发展之路;第三阶段则是 1946 年《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颁布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此期是大学研究院所的改革期。此外,由于整个民国时期先后曾设立过研究院所的大学达 33 个,涉及的各类研究院所达 166 个,本书不可能个个论及,阐述时会有针对性地择而论之,主要是依据如下思考和原则:
(1)为能真切反映整个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变化,所讨论的大学研究院所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即已成立,并发展贯穿第二、三阶段;(2) 为能比较公私立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差异,所选研究院所尽可能包含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类不同性
|
關於作者: |
余子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中师大“桂岳卓越教授”、华中师大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创建团队” 教育史暨比较教育教师团队牵头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江苏省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在《历史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独撰及合著《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研究》等专著近十部,主编或合作主编“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日本侵华教育全史》、《中国人留学史》、《中国研究生教育史》、《湖北考试史》等大型学术著作及系列,其中《日本侵华教育全史》(四卷本200余万字)由日本国学者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多部学术著作获国家级大奖。
|
目錄:
|
导? 论 /001
第一章? 大学研究院所创设背景及初成 /011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动因????………………………013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肇始??……………………………………034
第三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初创??…………………………………043
第二章?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变迁及成因 /055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初创?????? ……………………………057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规范????? ……………………………062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改革 ……………………………068
第三章? 大学研究院所发展规模与特征 /073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总体规模???…………………………075 第二节? 各科研究院所的创建与发展……………………………084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总体特征?? ??…………………………104
第四节? 专业研究院所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问题 ?……………109
第五节? 留学教育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问题……………………116
第四章? 大学研究院所管理模式与运行 /123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125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组织结构???????………………………………132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人事管理?????………………………………141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来源?????………………………………152
第五章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 /169
第一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演变??…………………………171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179
第三节? 各科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186
第六章 大学研究院所学术交流与合作 /209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211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221
结 语 /231
主要参考文献 /245
后 记 /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