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旨在集中揭示原始文献蕴含的丰富内容和鲜明特色,引导读者选择性阅读,为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途径,是一部集检索与导读为一体的书目检索工具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一部集检索与导读为一体的书目检索工具书,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丛书”研究成果之一。编者梳理并筛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研究珞巴族、毛南族、门巴族、仫佬族、怒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裕固族13 个人口较少民族重要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利用二次文献编纂原理,对每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图书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学科分类,同一学科下的图书又按题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编制成索引。索引著录项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中图法分类号、关键词、内容摘要、馆藏单位等著录项。
|
關於作者: |
苏贵章,男,现为佳木斯大学图书馆馆长,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任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佳木斯市图书馆理事会理事、人口较少民族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省部级、厅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多篇。
孙秀斌,女,现为佳木斯大学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人口较少民族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教材6部,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多篇。
庄善洁,女,现任职于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任研究馆员、人口较少民族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与信息政策、法律。主要从事文献检索教学、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文献整理与数字开发。主编图书3部,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多项省级、厅级、校级课题。
|
目錄:
|
第一章 阿昌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R 医药、卫生
T 工业技术
第二章 保安族研究图书索引
C 社会科学总论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K 历史、地理
T 工业技术
第三章 布朗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Z 综合性图书
第四章 达斡尔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T 工业技术
Z 综合性图书
第五章 德昂族研究图书索引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R 医药、卫生
第六章 独龙族研究图书索引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K 历史、地理
R 医药、卫生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第七章 俄罗斯族研究图书索引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K 历史、地理
第八章 鄂伦春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Z 综合性图书
第九章 鄂温克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Z 综合性图书
第十章 高山族研究图书索引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第十一章 赫哲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类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T 工业技术
Z 综合性图书
第十二章 基诺族研究图书索引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R 医药、卫生
T 工业技术
第十三章 京族研究图书索引
D 政治、法律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第十四章 景颇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D 政治、法律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Q 生物科学
T 工业技术
第十五章 柯尔克孜族研究图书索引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F 经济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R 医药、卫生
Z 综合性图书
|
內容試閱:
|
1999 年,费孝通先生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简称“国家民委”)建议,对10 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进行专门的国家扶持。在他的倡议下,国家民委组织多家学术机构成立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2 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份综合调研报告和24 份民族调研报告。
2011 年6 月,国家民委发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将全国总人口在30 万以下的28 个少数民族界定为人口较少民族,由“十一五”时期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扩大至28 个, 新增了景颇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仫佬族、土族6 个民族。28 个人口较少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灿烂的民族艺术瑰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建设、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教育文化、宗教信仰、族群发展、生态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保护、传承、宣传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越来越多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原始文献相继问世,成为认识和研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钥匙。这些研究文献满足了编纂专题书目的基本要件,因为只有多而杂,才有对其进行专门梳理的必要。将多而杂的文献辑录出来并进行整理,是满足某种研究需要的专题书目的价值所在。
书目是著述与出版成果的一种记录工具,具有文献方面的价值。它在“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方面,为研究者提供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脉络和知识学术图谱,具有学术价值,特别是某些专题书目的编制,更有明确的学术功能指向,是基础性质的学术史料。2017 年11 月28 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正式批复,依托佳木斯大学成立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同时建成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文献馆。本书是人口较少民族专业委员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丛书》研究成果之一。编者整合了1949—2020 年出版发行的各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文献书目,力求全面反映28 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变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人文景观、教育文化、特有民风民俗等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检索路径,是一部集检索与导读为一体的书目检索工具书,旨在集中揭示原始文献蕴含的丰富内容和鲜明特色,引导读者选择性阅读,为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途径。
本书的图书信息获取来源主要包括佳木斯大学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文献馆、国家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孔夫子旧书网等网络资源以及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正式或非正式的人口较少民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是构成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体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图书索引》包括第一辑、第二辑。搜集整理了自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20 年12 月研究我国28 个人口较少民族重要的、具有学术价值的现代图书文献。每一个民族的图书书目从学科属性角度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并形成二次文献。按文献学科属性分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Z(综合性图书)。
编者从图书的外部特征、内部特征和馆藏单位介绍了图书情况。外部特征包括书名、著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内部特征包括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内容摘要;馆藏情况提供了文献收藏单位。收藏单位不明的,标注为“暂时无法提供馆藏信息”。
本书编写过程中的难点是在图书真实存在的基础上对内容提要的撰写。编者认真分析每一部图书的前言、序言(总序)、后记、全文等内容,客观、精练地揭示图书的价值、意义、内容。通过简短的介绍让读者快速了解图书的内容与价值。
编者利用较短篇幅全面介绍每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分布、地理位置、宗教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等内容,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每一个民族。
凡是涉及两个以上人口较少民族的著作和关于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论著收录在《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图书索引》第二辑里,为了节省篇幅,没有在各个人口较少民族采用“互见”方法。
在图书编写过程中,孙秀斌、苏贵章、庄善洁承担了审校工作。崔秀兰、谭杰、纪莉莉联系了28 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专家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审核。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图书索引(第一辑)》编辑人员的具体分工是:孙秀斌(第七章、第八章)、庄善洁(第三章、第四章)、朱翃(第十二章、第十五章)、杨欣(第一章、第五章)、迟秀丽(第十一章)、姜殿清(第九章、第十章)、李洪伟(第二章、第十四章)、赵莹(第六章、第十三章)。《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图书索引(第二辑)》编辑人员的具体分工是:苏贵章(第十四章)、孙秀斌(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庄善洁(第五章、第十章)、朱翃(第二章、第四章)、迟秀丽(第一章、第六章)、边际(第七章、第八章)、范明智(第三章、第十三章)、于静(第九章)。在图书编撰过程中,黄任远、葛丰交、朱玉福、张晓兵、李若青、曹先强、马伟、马成俊等民族学专家对本书进行了审核,穆智、李留茜、胡周艳、何箫、赵敏、杨晓锐、贾玉超等研究生参与了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图书文献收集过程中,由于学识有限,经验不足,资料不全,难免遗漏一些有价值的文献,特别是非正式出版物文献,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22 年4 月于佳木斯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