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春秋楚国公族社会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4584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李世佳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4992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烧掉你的船:将焦虑转化为积极行动的9个策略
《 烧掉你的船:将焦虑转化为积极行动的9个策略 》

售價:NT$ 311.0
虚无主义与崇高的后现代: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段艰难关系的历史(故事)
《 虚无主义与崇高的后现代: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段艰难关系的历史(故事) 》

售價:NT$ 411.0
图解昆虫学
《 图解昆虫学 》

售價:NT$ 2590.0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
《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 》

售價:NT$ 666.0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售價:NT$ 354.0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售價:NT$ 1030.0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售價:NT$ 879.0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售價:NT$ 6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9
《 国际视野下的粮食安全与中国 》
+

NT$ 464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文平装) 》
+

NT$ 329
《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
+

NT$ 203
《 论自由 精装本 (英)约翰·密尔 西方哲学史经典书籍 博雅经典阅读文丛 》
+

NT$ 246
《 社会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
+

NT$ 289
《 解码中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
編輯推薦: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楚国社会
內容簡介:
本书系国家本书系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主要包括楚国公族社会的演进轨迹、公族社会下诸制考索、世族公族研究、公子公孙研究等,从公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揭示了楚国公族的特点。作者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同时广泛研读学界既有成果,不仅充分占有以上学术信息,并能细致梳理,进而潜心吸收,取精用宏,在学术前辈和时贤的基础上,努力深化、拓展研究,进而提出己见。如对楚国公族中举凡屈氏世系、楚公子践祚易名等若干相关重要问题,均能结合传世文献和清华简等近年出土资料,发覆创新。与此同时,作者又拓展视野,对有关楚国公族社会、楚国社会史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都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观点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可成一说。
關於作者:
李世佳,山东莒县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出土文献。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知名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目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关于“公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公族”一词的定义
第二节楚称“王族”问题分析
第三节“公族”的划分
第四节“公室”与“公族”
第二章楚国公族社会之演进轨迹
第一节楚人“芈”姓的由来——兼谈楚君专称的“熊”氏
第二节楚之建国与《史记·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解

第三节春秋楚国公族社会之兴盛与演进
第三章楚国公族社会下诸制考索
第一节以公族为主的采邑制度探究
第二节公族社会下所见楚国兵卒
第三节春秋楚国公族未擅国柄论
第四节楚国公族社会下的礼制文明
第四章公族社会下之世族公族研究(上)
第一节楚公族氏称考析
第二节若敖氏之斗、成二氏
第三节薳氏
第四节晋楚城濮之战所见“南河”解析
第五章公族社会下之世族公族研究(下)
第一节屈氏
第二节景氏
第三节昭氏
第四节楚“屈子赤角簠”新研
第五节湖北枝江出土“父”铜器的新认识
第六章公族社会下之公子公孙研究
第一节春秋所见楚国公子公孙人物
第二节楚系青铜器“楚子某”器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节楚公子践祚易名相关问题研究
第四节春秋楚公子群政治演进史
第五节杨《注》蔡“邓”、楚“邓”辨析
第七章楚公族社会下异姓情况分析
第一节楚公族社会下异姓概述
第二节春秋楚国异姓世族研究
第八章战国时期楚公族情况简述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学界多认为,中国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其鲜明特色中极为引人瞩目者,即在上古长期保持了浓厚的宗法血缘色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并且就国家形成的标志明确指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2、166—167页。 换句话说,早期文明或早期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即是地缘联系取代了血缘联系。恩格斯此说无疑符合他所掌握的早期国家尤其雅典国家的历史实际,但与中国早期文明或曰先秦时期的史实有所不合。这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极为复杂性,又要求我们以严谨的新探索来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先秦尤其是在史料相对丰富的西周春秋时期,名曰宗族的父系血缘家族组织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作为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实体直接参与、构成了国家社会组织。此种情形,与雅典国家建立在地缘关系全面取代氏族血缘纽带的基础上迥然相异。正是就如此坚韧厚重的宗法血缘纽带,许多学者认为,国家形成标志中“按地区来划分国民”这一条不适用于夏商周三代。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探讨。仔细审察周代社会历史,不难发现宗法血缘贯穿社会的同时,地域联系不仅与宗法血缘纽带交织并存,而且已于一定程度从政治形式上外在地超越了后者。周天子分封、褒封的“天下万邦”中,不仅封君姓氏多元多样,血缘多源,而且王朝及其领导的“天下”,从政治上直接超越和凌驾于为数众多的族邦,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地域政治共同体,“尊尊”源于但已高于“亲亲”,体现了鲜明的早期文明特质。而按“天子建国”原则由周王陆续所封之国,也都无一例外地纷纷突破了公族血缘的狭隘藩篱,在姓氏血缘上形成多元并存的国、家格局。因此,我们认为,先秦国家建立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地缘、血缘纽带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地域或地缘联系虽然未能如雅典国家那样完全取代血缘纽带,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或高于血缘联系,居于主导地位,揭示了周代社会的早期文明性质。
但同时必须指出,随着周代宗法制度在天下的持续普遍推行,宗法血缘纽带在社会尤其国家制度中的地位作用达到了可谓登峰造极的境地:王朝——国——“家”三级政权,都同时披上了宗法血缘外衣。当时,不仅君主同时兼为君统、宗统之首,血统与政统合一,卿大夫之“家”这一级政权更直接以血缘组织的名义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显然,周代宗法血缘并非仅仅是原始残余,而是继夏商两朝之后,周代文明这一东亚大陆上空前巨大的共同体赖以存续的胶合剂,更是文明的发展演进所致,赋予周代文明以某种新的特质、形态。而在西周王朝尤其是其直接控制的王畿内部,由各宗族交互形成的国家组织中,王族无疑是核心或曰主干,构成了本支繁茂的强大体系。与之相应,在周王室分封、褒封的天下列国中,该宗法组织曰公族,公族及其本支体系同样成为了列国宗法社会的核心和主干。对于上述王族,尤其是先秦传世和出土文献中频繁出现的公族的定义,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联系到在奠定晋文公霸业的城濮之战中,晋国公族充当了中军主力的《左传》记载,以及同书中“公族,公室之枝叶”之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文公七年。 我们认为,还是以《诗经·魏风·汾沮洳》郑玄笺所谓“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近乎得之。易言之,公族即由列国始封君的后裔组成的宗法集团。在周代宗法分封制下,公族是国内社会地位最高、实力最强的宗法集团,是国君及公室赖以雄踞全社会之上的最重要的血缘靠山和社会基础,在政治上世袭最显要的官爵,经济上世袭占有最为众多的封地和人口,军事上则构成诸侯军队的主力和中坚。
东周时期,随着王室权威的旁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按宗法分封制产生的列国公族,乘机发展膨胀,纷纷在文献中登上历史舞台,一些大国遂成为春秋天下的显要角色,因而成为春秋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长期充当争霸主角的晋、楚公族,更是引人瞩目,他们不仅发挥了重要的国际国内影响作用,并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但又从宗法社会的主干核心地位出发,走向了迥然不同的历史归宿。自春秋初期著名的“曲沃代翼”事件后,晋国公族很快形成了对公室的严重威胁,公室系统内部矛盾的迅速激化,促使晋献公断然变法改制,“尽杀故群公子”和桓庄之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并“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左传·宣公二年》。 由此成为定制,不仅严重打击了公族原有的核心主干系统,并在其后以部分公族远亲旧支和异姓贵族取而代之,成为与国君宗亲关系疏远的新贵。从社会历史的长时段宏观视角看,晋国这一超前而近乎极端的做法,与其时列国均按宗法分封原则优宠公室子弟和公族之制迥异,韩、赵、魏等新贵的不断膨胀,使得晋国逐渐走上了君弱臣强、公室衰落的不归途,最终落入了与晋献公初衷适得其反的结局——公室国破家亡的三家分晋。
作为与晋国长期争霸天下的主要对手,楚国的情形则很不一样。虽然地处南土,楚国与周室关系似乎若即若离,有时甚至出现剧烈冲突,甚至跃跃欲试,试图“问鼎中原”,但仍然实行周代宗法分封制度。与此同时,楚国的公族(文献中因楚称王而有时又称王族)与晋、鲁等华夏其他诸侯国相比,也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比如,楚国公室与公族之间的矛盾自然不可避免,以至出现过若敖氏之乱等一时之动荡,但都能较快平息,既没有像鲁国那样架空公室,更没有像晋国那样引发大刀阔斧的断然改制,使公族遭遇灭顶之灾而一蹶不振。总之,春秋时期,宗法的弊端在楚国表现得相对不算激烈,总体上长期维持了君尊臣卑的格局。与此同时,公族支系也长期作为公室的有力支撑,保持了在宗法社会内的核心主干地位,因而几乎垄断了令尹、司马等政军要职。宗法政治体制的基本稳定,使得楚国能够终东周之世在长江流域持续发展,到战国中晚期几乎统一了广大长江流域,初县等新制也率先在这里孕育产生。
上述历史表象自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随着一个时期以来楚地考古的长足进展,楚国历史文化也持续成为先秦史研究的热点领域,楚国公族研究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围绕它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成果,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春秋楚国公族社会研究》,就是其中颇有分量的一本专著。作者李世佳副教授自本世纪初成为川大研究生起,其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即以楚国历史为研究对象,此书则脱胎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又以之为基础申报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前后又反复精心修改,算来已历时十余载,几易其稿,可谓年轻学人的心血之作。书稿的修改撰写牢牢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同时广泛研读学界既有成果,不仅充分占有以上学术信息,并能细致梳理,进而潜心吸收,取精用宏,在学术前辈和时贤的基础上,努力深化、拓展研究,进而提出己见,成绩可喜。如对楚国公族中举凡屈氏世系、楚人“芈”姓由来、楚公子践祚易名等若干相关重要问题,均能结合传世文献和清华简等近年出土资料,发覆创新。与此同时,作者又拓展视野,对“鬻熊子事文王”的古老传说、“连尹”等官名、包山楚简中所见“”字及其地望、楚“棠”地望,以及对楚大师编钟、楚子弃疾簠和“爿言父”铜器的器主身份等一些列具体问题,都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观点兼有理据,可成一说。上述创见,已多以论文形式见刊,这次汇集展示于此书,便于有兴趣的读者集中了解作者这些年来的探索和收获。相信本书面世后,将有助于楚国公族社会以及整个楚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
学术没有止境,书中难免会存在不足。作者向来为人谦虚,欢迎读者不吝指正。值得祝贺的是,作者最近再次申报获得了以晋国世族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希望和相信他通过严谨艰苦的新探索,届时将继续为学界提供令人欣喜的学术成果。
是为序。

彭邦本
2021年12月28日于四川大学竹林村

第一章关于“公族”的几个问题

春秋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体系中,“公族”成员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清代学者高士奇云:“按列国之卿,强半公族。如鲁,如宋,如郑,则并无他姓。齐、魏亦多公族。”即使是晋国卿族多异姓,“然栾氏、韩氏亦公族也”按,韩氏,是曲沃桓叔的后裔,《国语·晋语八》“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条下,韦昭注:“桓叔,韩氏之祖曲沃桓叔也。桓叔生子万,受韩以为大夫,是为韩万。”栾氏,《史记·晋世家》记载有“栾宾”,为晋靖侯庶孙,事曲沃桓叔。参见(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卷三一《晋卿族废兴》,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31页;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439页;(汉)司马迁:《史记》卷三九《晋世家》,第1638页。。

现代学者朱凤瀚先生言,“公族是春秋列国贵族集团的主干”,“列国卿大夫家族多生于公族”,公族“为了争夺政治与经济权益又与公室相抗争,构成春秋社会矛盾的焦点,并成为社会形态发展转化的重要契机”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第432页。。
既然“公族”在春秋社会当中如此重要,那么对“公族”一词的定义、“公族”按照不同标准而进行的划分以及“公族”与“公室”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节“公族”一词的定义
“公族”一词,在古代典籍文献中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其中《国语·晋语七》载有晋中军将韩献子(韩厥)请老一事,如下:
韩献子老,使公族穆子(韩无忌)受事于朝,辞曰:“(晋)厉公之乱,无忌(穆子)备公族,不能死。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今无忌智不能匡君,使至于难,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韩宗,请退也。”固辞不立。(晋)悼公闻之,曰:“难虽不能死君,而能让,不可不赏也。”使掌公族大夫。
以上韩献子、晋悼公的对话中,“公族”作为一个单一的词汇计出现两次,而其所指则不尽相同。其一,“公族穆子”指的是公族大夫韩无忌,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公族其官,穆其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909页。其二,“无忌备公族”,韦昭注:“公族,同姓。”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412页。
总结上文,则“公族”一词宜有两层内涵。
第一层:“同姓”。汉代学者郑玄也有相似解说,《诗经·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郑玄笺曰:“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及附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357页。顾名思义,指的是历代国君之同姓子弟,具体而言“指包括有历代国君之后裔(也就是历代国君未继位的庶子们的家族)在内的亲属集团”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第435页。。
第二层:“公族大夫”亦可简称曰“公族”。“公族大夫”一职,盖由来已久,《礼记·文王世子》:“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是西周初年即已有公族大夫之官,其执掌是教训公族子弟。又《左传》鲁宣公二年(前607):“初,骊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杜预注:“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孔颖达申之:“不畜群公子,故无公族。是公族之官掌教公之子弟也。”(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及附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1867页。
青铜器铭文中也多见“公族”一词,“公族”的两层内涵(“亲属集团”与职官“公族大族”)在青铜器铭文当中亦有所体现。现将青铜器中出现“公族”一词的铭文择要摘录如下:
(1) 中觯(《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该书简称为《集成》,下文不再说明。06514):王大眚(省)公族于庚,振旅,王易(赐)中马……王曰:用先。中埶王休,用作父乙宝尊彝。
(2) 师酉簋(《集成》04288):唯王元年正月,王才吴,各吴太庙,公族釐入佑师酉,立中廷……
(3) 牧簋(《集成》04343):唯王七年十又三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周,才师汓父宫,各大室,即位。公族入右牧,立中廷……
(4) 番生簋(《集成》04326):丕显皇祖考,穆穆克慎氒德,严才上,广启氒孙子于下……王命□司公族、卿事、太史寮……
(5) 毛公鼎(《集成》02841):……命女兼司公族与三有司……
详析上5条铭文记载,除去第1条铭文所记“公族”系指“公之族”外,其他诸“公族”称谓,皆是“公族大夫”之简称。
本书所主要探讨的是第一层含义之“公族”按,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公族”一词所代指的即是国君同姓子弟。,即包括有历代国君(含时公)后裔在内的亲属集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