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人文社科)— 英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教程

書城自編碼: 384270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高职高专教材
作者: 杨晶佩宜,李晓洁,姚洋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890656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內容簡介: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书将英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论述和分析。首先论述了翻译、文化与交际的基础知识,进而对英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展开研究;其次对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习语、典故、人名、地名、动物词、植物词、颜色词、数字词、自然词、方位词、称谓语、委婉语、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的翻译展开探讨。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论述合理,对于翻译教师以及学习者来说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關於作者:
杨晶佩宜,女,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悉尼大学英语教育硕士,加拿大Concordia 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双语教育及英语语音。科研成果丰硕,近些年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主持各类项目多项。
李晓洁,女。西南林业大学讲师。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云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
姚洋,男,土家族,中共党员。1985年生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为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学科教学-英语)。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编委,Cognitive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等SSCI国际期刊外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外语教师认知与发展、外语教育。
目錄
第一章翻译、文化与交际
第一节翻译
第二节文化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
第二章英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一节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第二节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第三节文化交际下英汉翻译的策略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习语与典故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习语翻译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典故翻译
第四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人名与地名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人名翻译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地名翻译
第五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动物词与植物词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动物词翻译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植物词翻译
第六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颜色词与数字词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颜色词翻译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数字词翻译
第七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自然词与方位词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自然词翻译··
第二节文化交下的英汉方位词翻译
第八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称谓语与委婉语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称谓语翻译
第二节文化交际的英汉委婉语翻译
第九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节日与饮食文化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节日文化翻译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饮食文化翻译
第十章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服饰与建筑文化翻译
第一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服饰文化翻译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建筑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