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曾经的学习“溺水者”与“盲目者”,后来的学习“掌舵者”与“驾驭者”;
曾经听不懂数学课的“后进生”,后来的全省数学最高分获得者;
曾经的班级“垫底者”,后来的高考700分获得者。
于本书中,你能找到:
驾驭学习,超越自我,奔赴理想的答案!
|
內容簡介: |
《学习之道:和我一样逆袭清华》结合高考700分学姐的学习和心路历程,详细介绍了其由高一的年级第380名到高考700分的进步过程,并分析总结了高中学习状态与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是一本给广大高中学子的启示录。
《学习之道:和我一样逆袭清华》共5章:第1章由学姐高一时期的低谷期谈起,分享了保持心态稳定,突破高一数学、英语等难关,通过打“组合拳”提升学习成绩、维持学习热情等方法;第2章结合高二时期的学习领悟,分享了高中选科的考量、查缺补漏的策略与课外拓展学习提升学习素养的方法;第3章结合高三时期的挫折,分享了瓶颈期的应对策略与高考复习策略;第4章分享了“学会正确努力”“保持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养成优秀习惯”四大学习状态养成法;第5章对语、数、英三大主科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学习之道:和我一样逆袭清华》内容生动翔实,结合学姐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了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这《学习之道:和我一样逆袭清华》可以引发中学生的思考,有助于高中生开拓学习思维,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绩,适合广大中学生与中学生家长阅读。
|
關於作者: |
苏静颖
----------------------------
苏静颖,毕业于清华大学,多次在知乎、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分享个人学习经验方法等,累计获得赞同、转发次数近百万。高中期间,由完全听不懂数学课,到高考获得数学全省最高分;由高一排名几百名,到高考700分。在此过程中,积累并提炼了大量个人的学习方法与经验等。
策划张增强: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有18年图书策划经验,曾经出版了《逆袭 一个高中差生的三年奋斗史》(5万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25万册)。在我社策划出版了《你对工作有多尊重,你的未来就能走多远》(1.4万册)《从零开始读懂量子力学》(3.2万册)等图书。
|
目錄:
|
第1章 一落千丈与患得患失
1.1 新生 | 抛不掉的光环与“第380名”的困境
1.2 突破 | 研究英语作文范文并用一周的时间写出范文
1.3 破局 | 数学成绩挤进前10名的我只用了一种方法
1.4 挣扎 | 理化的困斗兽与在不及格中挣扎
第2章 方向选择与迎来曙光
2.1 抉择 | 用两个月的时间从零学起
2.2 前行 | 突破弱点与正视语文学习
2.3 翱翔 | 拓展式学习与阅读给我带来的一切
第3章 掉以轻心与黎明前的黑暗
3.1 困境 | 安逸陷阱与平台期的坚守
3.2 重构 | 识破命题人的套路,驾驭考试
3.3 尾声 | 高考,高考
第4章优秀学习状态的养成
4.1 努力 | 警惕无效努力陷阱,正确发力
4.2 热情 | 警惕间歇性努力陷阱,长期保持学习热情
4.3 效率 | 我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
4.4 习惯 | 坚持就会收获好结果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第5章 三大主科学习方法的养成
5.1 数学 | 数学提升与补救方法全论
5.2 语文 | 语文提升与补救方法全论
5.3 英语 | 英语提升与补救方法全论
后记1 我的同窗,从小城到北京用了12年
后记2 打破甚至摧毁自己的“神话”
|
內容試閱:
|
从年级第380名到高考700分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距离我高考结束已经过去6年整。
2016年的盛夏,在夜半,查询高考成绩的网站被提心吊胆的考生们“挤爆”。刷新了1小时后,我的高中3年尘埃落定—
700分。
语文133分,是我高中3年来最高的分数。
数学147分,数学老师告诉我这是全省最高分,我很自豪地回复他:我没有辜负你哦。
英语134分,是我高三以来最低的分数。
文综286分,我收获了高三下学期在文综上摸寻探索的一份理想回应。
那无疑是我的高光时刻—当然,经历了大学的成长,我也意识到那其实是我的生活中平凡的一个节点,我的求知征途漫漫无终点。
在这本书里,我想与你分享我的故事,分享我遇到过的困境与挣脱泥沼的历程、方法,分享我对学习的一些感悟。
2014年的春天,高一的某天。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教室的窗户上贴着一层蓝色的膜,窗外有一棵好看的树。物理课上讲的是受力分析,我完全听不懂,这击溃了我最后一丝信心。我听不下去了,看着那棵树发呆。
那天还有一节地理课,也就是在地理课上,我突然萌发了去读文科的想法。
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读文科。我当时的梦想,是学习听起来就很厉害并且女生比较少的计算机专业。
理科实验班一共有200多人,入学时,我以第23名的成绩考进实验班。但是高一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了300多名。毫无疑问,这让我一度怀疑自己。
第一次月考,我进步了一些,考了100多名。
我距离目标排名还差七八十名。但是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在不断攀升,让我感到崩溃。尽管我投入了完整的周末来学习物理,但正向反馈来得太慢,我变得浮躁不安。
读文科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一发不可收。
我从在地理课上冒出读文科的想法,到决定去读文科,只花了一顿午饭的时间。“到文科班去,考前10名”这个想法闯进了我的脑海。
于是我开始重视起政治、历史、地理—从上高中以来,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数理化上,没有认真学过政史地这三门学科。当时距离分班考试还有两个月,我买了“五三”,从头学起,把必修一、二全部学完。
很有戏剧性的是,在决定读文科后的那次月考中,我考进了年级前60名,距离目标排名还差二三十名,但“考进前10名”乃至“考进前3名”的梦想已经让我走在读文科的路上,无法回头。
高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以第1名的成绩考入了文科实验班。
分班后的第一次月考,我的考号是20001,“2”代表文科。我们学校是根据上一次考试排名编排本次考试考号的,我考试的那张桌子上写着一句话:“20001,祝考砸。”这应该是平时坐这个座位的同学写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甚至感到了些许开心,因为我又做回了那个被别人关注的人。
高二暑期,距离高考还有大约300天的时候,我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高中生暑期夏令营的入营机会。
我在入营报道的前一天晚上到达北京,住在前门,和同行的几个伙伴在北京的夜里游走到凌晨两三点,看到了天空是淡紫色的天安门。
第二天我拖着行李箱从游人如织的西门,第一次小心翼翼地迈进了清华校园,第一次看到了令人魂牵梦绕的二校门。
这一切就像一场朝圣仪式一样。
这个朝圣的梦,在高中报道的第一天,我在学校行政楼下“景仰”当年光荣榜上前10名的学长学姐的时候,便已生根发芽。
高三的前三次月考,我仿佛到达了高中生涯的巅峰,我连续考了三次年级第一。但这也让我有一些“飘飘然”,忽略了成绩起伏不定的文综。
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我的成绩持续下滑,或许是因为经过一轮复习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普遍提高了,而我还处于瓶颈期;或许是因为我之前太顺利而忽略了自己隐藏的“雷”,有时候考进前10名都异常困难。
市一模过后, 学校通知清华招生组来了,我们班十几个同学去听了分享会。根据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我知道这跟“领军计划”的选拔有关。会后,招生组长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进行多对一的沟通,我是名单里的第一个。我反复揣摩,这个顺序会不会影响些什么,直到最后的评定结果出炉。
5月初的一个晚自习前,我收到了初审结果可查的消息。我被初审评定为“优秀”,这意味着我可以获得至少30分的降分录取。在高三下学期的诸多不顺中,我又看到了希望。
我高考那年的数学题相对往年稍难一些,我考出了比较高的分数。所以,在英语发挥失常考了班级倒数的情况下,我的总分还是到了700分。
我收获了满意的高考成绩,为高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我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迷茫与无措—
高一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了第380名—这个数字比实验班的总人数还大;
我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焦躁不安,陷入“要是高考考不好”的焦虑,陷入被同学反超的担忧;
我高三下学期的模考成绩无一理想,摆脱不掉的文综瓶颈让我的排名下降到清北线之外……
或许我和翻开这本书的你一样,总因为太多的期待与被期待,太多的不甘与自尊,将高考视为必须战胜的敌人。
但由于成绩上下波动,经历了不少心理斗争后的我,想诚恳地对你们说:高考并不是令人恐惧的猛兽,它或许只是一个倾听者、一个记录者—倾听着你三年来美好的回忆,记录着你进步的点点滴滴。
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高考,它便会如何面对我们。在这段旅程的终点,我们要对自己说:“我很棒,我超越了自己!”
群山翻过,水也渡过,某朝回首才会发现,原来我们以为高考是为了遥远的人、遥远的城市、遥远的自己,而真正到达了梦中反复出现的城市,才知道高考其实只是为了自己,为了成长本身。
高考,对现在的我而言俨然变成了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但那种一心一意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拼尽全力的感觉,那些踌躇满志和惊心动魄的心境,那些从惊惶不安到逐渐笃定的心态,那般从年级第380名到高考700分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韧劲,塑造了如今的我,让我成了自己喜欢的人。
欢迎来听我的故事—关于我的困境、挣扎和挣脱泥沼的历程。
在此,我想说:你好!很高兴接下来能陪伴你走过一小段路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