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本书考察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地域差异,尤其是地方政府供地行为和房价的作用机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在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概括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主要特征,提出本书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城市尺度下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地块尺度下城市居住宗地出让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地价和房价互动关系视角下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三部分内容。
|
關於作者: |
高辉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旅游房地产。主要学术兼职包括第16届世界休闲大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处副秘书长、北京生态文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专家、世界休闲论坛.金海湖智库专家、文化与旅游部首都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专家等。主讲课程《旅游经济学》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和项目共计20余项,获得各类研究与教学奖励共计9项,参与撰写出版英文书籍1部,参与撰写出版中文书籍7部。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001
第一节 缘起/001
第二节 背景及价值/005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010
第四节 边际贡献/013
第二章 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相关理论梳理/015
第一节 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相关理论/015
第二节 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进展/033
第三节 居住宗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进展/045
第四节 房价和地价关系研究进展/050
第五节 本章小结/058
第三章 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理论框架/063
第一节 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主要影响因素/064
第二节 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主要特征/072
第三节 本书理论框架/090
第四章 基于制度视角的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实证检验/094
第一节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总体特征/095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103
第三节 实证分析/115
第四节 本章小结/128
第五章 基于制度视角的居住宗地出让价格形成机制实证检验/132
第一节 样本城市选择原则及典型性说明/133
第二节 样本城市居住用地出让地块总体特征/140
第三节 理论机理与模型设定/146
第四节 一线城市政府管制与居住宗地出让价格:以北京为例/151
第五节 二线城市政府管制与居住宗地出让价格:以青岛为例/155
第六节 三线城市政府管制与居住宗地出让价格:以大同为例/157
第七节 本章小结/158
第六章 基于房价视角的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实证检验/160
第一节 房价变化对地价弹性系数的地理分布/161
第二节 机理分析/163
第三节 模型设定/165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说明/168
第五节 分区域的实证结果分析/173
第六节 一、二、三线城市的实证结果分析/178
第七节 本章小结/181
第七章 结论、评价、不足与展望/182
第一节 主要结论/183
第二节 效果评价/187
第三节 不足之处/189
第四节 未来展望/191
参考文献/195
图目录
图1.1 2002~2010年全国住宅地价增长率/007
图3.1 1971~2011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077
图3.2 1995~2012年中国地方财政收支占全国财政收支的比重/078
图3.3 2000~2006年省、地级市、县三级政府地方财政自给率情况(以河北省及其下辖保定市和涞源县为例)/078
图3.4 1952~2011年中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079
图3.5 1998~2013年全国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变化/089
图3.6 地方政府所受约束与激励机制及其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影响框架/092
图4.1 2008~2013年全国104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年平均值/096
图4.2 2008~2013年东部地区52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年平均值/096
图4.3 2008~2013年中部地区36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年平均值/097
图4.4 2008~2013年西部地区16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年平均值/097
图4.5 2008~2013年全国及分区域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均值/100
图5.1 2008~2011年北京市不同类型居住用地占总出让面积的比重/142
图5.2 2008~2011年青岛市不同类型居住用地占总出让面积的比重/144
图5.3 2008~2011年大同市不同类型居住用地占总出让面积的比重/146
表目录
表2.1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城市地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022
表2.2 个体地价理论主要学派及其观点/026
表3.1 2000~2010年中国中央和地方税收各项来源的占比/080
表3.2 1999~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082
表3.3 2005~2008年中国主要国有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出让单位面积纯收益及新增土地面积/083
表3.4 挂牌、拍卖和招标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087
表4.1 2008~2013年104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数据统计特征值/101
表4.2 2008~2013年全国及分区域城市居住用地价格数据统计特征值/102
表4.3 变量的测度、含义、选取依据、数据来源与预期符号/107
表4.4 全国层面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12
表4.5 东部地区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13
表4.6 中部地区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13
表4.7 西部地区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14
表4.8 主要解释变量简单相关系数检验结果/115
表4.9 全国层面模型回归结果/117
表4.10 分区域IV回归结果比较(系数已标准化)/122
表5.1 2011年青岛市与其他二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和城市财富水平对照/135
表5.2 2011年大同市与其他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和城市财富水平对照/137
表5.3 2008~2011年北京市城市居住用地供应宗数情况/141
表5.4 2008~2011年北京市城市居住用地供应面积情况/141
表5.5 2008~2011年青岛市城市居住用地供应面积情况/143
表5.6 2008~2011年大同市城市居住用地供应面积情况/145
表5.7 变量的选择、测度、含义与预期符号/150
表5.8 北京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51
表5.9 一、二、三线城市模型回归结果/153
表5.10 青岛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56
表5.11 大同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57
表6.1 变量的测度、含义、数据来源与预期符号/167
表6.2 全国104个重点城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70
表6.3 东部地区城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71
表6.4 中部地区城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72
表6.5 西部地区城市主要数据描述统计量/173
表6.6 分区域模型回归结果/174
表6.7 一、二、三线城市模型回归结果/179
|
內容試閱:
|
前 言
笔者有幸亲历21世纪初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现在回头看看,觉得称这一时期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亦不为过。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部分城市房价和地价一路高歌猛进,价格涨幅一度超出了当时普通民众的认知天花板。当时网络媒体上频频出现“地王”“钉子户”“房价”等社会热点词汇。大城市核心地段的地块往往被房地产公司竞标出天价。由此,引发了作者的一系列思考,城市中的一块地为什么这么值钱?土地的价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显然,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土地价格是价值的反映,是由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然而,中国土地在所有制及相关安排上与大部分西方国家存在根本性差异。中国土地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并且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西方基于土地私有制建立的城市地价理论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城市居住用地市场的实践。市场供求关系能否全部解释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的形成?中国城市地价由哪些因素共同决定?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不断上涨的房价对地价有什么影响?本书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全书共分为七章,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每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本书选题意义、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的主要方法、基本思路、行文结构和创新点。
第二章为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相关理论梳理。首先,在已有城市综合地价形成机制研究基础上,重点回顾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主要城市地租和地价理论,即新古典地租理论和个体地价理论,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主要城市地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其次,分别介绍了城市尺度下的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进展、地块尺度下的居住宗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进展、房价和地价关系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最后,综合展示了文献综述的主要分析结论。
第三章为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理论框架。本章在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理论认识基础上,分析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的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