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起源与成熟

書城自編碼: 383996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许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43084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新能源材料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1
《 政治学通识 新版 》
+

NT$ 9322
《 孙中山全集(全11册) 》
+

NT$ 857
《 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与理论创新 》
+

NT$ 301
《 探寻与阐释:中国革命中的几个问题 》
+

NT$ 813
《 解读林彪 》
+

NT$ 510
《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內容簡介:
本书共有7章加序论。序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阐释。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萌芽与诞生,1837-1844年,论述了从诗人到理论家,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第二章为审美思想的哲学基石,1845-1848年,论述了新的意识形态体系、社会革命与文艺批判。第三章为政治与经济时代,1848-1864年,论述了对金克尔、拉萨尔、福格特的批判。第四章走向巴黎公社,1864-1871年,论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等。第五章为理论建设十年,1871-1883年,对杜林的批判,还论述了古代社会与审美思想等。第六章为从马克思到恩格斯美学思想的延续。第七章为梅林与普列汉诺夫,论述了此二者的美学。
關於作者:
许明,1949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专长为美学理论,现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主要著作:《华夏审美风尚史》(十一卷)(主编兼作者)、《新意识形态批评》《建设新世纪的先进文化》《美的认知结构》《人文理性的展望》等。
目錄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起源与成熟 | 目录 |

序 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的阐述 001
第一节 出发点与基本哲学立场 001
第二节 美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007
第三节 历史的与革命的批判精神 016
第一章 萌芽与诞生(1837— 1844) 020
第一节 从诗人到理论家 020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 046
第三节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067
第二章 审美理想的哲学基石(1845— 1848) 083
第一节 1845 年 083
第二节 新的意识形态体系 098
第三节 社会革命与文艺批判 114
第三章 政治与经济的时代(1848— 1864) 132
第一节 政治:19 世纪 50 年代 132
第二节 批判金克尔 148
第三节 批判拉萨尔 161
第四节 批判福格特 183
第四章 走向巴黎公社(1864— 1871) 197
第一节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197
內容試閱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起源与成熟


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的阐述





第一节 出发点与基本哲学立场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思想既是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重要的 精神财富与思想资源,又是深入人们精神深处的影响思维格局的 方法论维度。对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重新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美学思想与文艺批评准则,重新估计它 对今日开放改革的中国的实际的精神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课 题。这是因为,在 20 世纪的中国,特别是在 20 世纪下半叶的中 国,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与文艺思想被在中国文化思想舞台上活动 的各式人物按各自需要作了理解和阐述。当然,按现代阐释学原 则和历史发生的实际进程,任何阐释都是个人化的,并被烙上了 时代需要的印记。所以,我们不必苛求何种阐释所产生的实质性 的历史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真正地去理解:为什么马克

001



思主义美学在 19 世纪中下叶的欧洲舞台上起到了真正的历史解 放作用?今天,作为合理化历史进程的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 与文艺,特别需要一种有鲜活生命力的思想力量。今日的马克思 主义,或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阐述还有此种活力——那 种为历史进步、社会解放、精神发展而呐喊奋斗的杠杆式的力 量吗?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任何简单的照本宣科都是毫无意义的, 当代中国需要回答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的思想理论资源究竟可以来 自何处?仍然还是马克思主义吗?毋庸讳言,在中国学术界,特 别在文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解释要么由于其本身的某种原 因已经失去活力,要么由于历史的际遇正在失去吸引力。然而, 这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原因。请注意,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当代中国的历史际遇是某种阐释的际遇,而不是思想本身的际 遇。这两者是有区分的。
为了打破这种阐述的僵局或者停滞状态,19 世纪 80 年代以 来的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企图摆脱困境的种种尝试。当然,最简单 的尝试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都 被宣布为“过时”。十几年过去了,被屡屡宣布过时的马克思主 义美学的一系列基本命题,逐步地返回到中国思想发展舞台上。 试看今日中国文坛在现代、后现代热之后对现实主义的关怀,又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有点“令人尴 尬”的历史返回。当然,历史如此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返回。这个 事实并不宣布在某一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批评原则所作

002




的阐述是完全合理的。19 世纪 80 年代的历史进步是有必然性与 合理性的。今日的文学运动产生了需要某种历史性思想的急迫需 要,而这种需要是在经过了 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有了西方与东 方的思想对话以后的需要,因此,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 想,毫无疑问成了今日文学思想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
对笔者而言,或者对某一种研究角度而言,今天要重新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对当代有何意义,是因为笔者想弄清楚: 我们所曾熟悉的解释在哪些环节上出了毛病? 19 世纪的马克思 主义美学思想在哪些地方仍是今天的精神来源?今日西方的“返 回马克思”热的根源究竟在何处?凡此种种,一句话,笔者想弄 清楚:在深层次上影响我们今日的文艺学与美学发展的精神资源 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理性的,是有用的?这是有了今日西方美学与 哲学发展、西方马克思学的发展视野以后的思考,是有了中国 思想界改革开放 20 年 (1) 思想实践后的思考,所以,它在起点上、 出发点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回。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以及受美学思想影响、制约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它的生命力究竟如何 呢?一些人已经将它看作“古董”,然而,它确实经过当代的某 些阐述失去了以往的那种吸引人的精神魅力。我们先作一番比较 再回到这个提问上来。


(1) 本书为再版,第 1 版内容定稿于 1997 年,此处约为 20 世纪 90 年代, 后文有些时间需类推。——编者注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苏联与西方学者 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阐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今人对 19 世纪马克思主义传统解释的范例。这条阐述的线索是这样的: 第一个企图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阐述有所创新并成为历史的 一个标志点的是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是 20 世纪初第一个从 马克思主义出发来阐述艺术活动的本质与进行文学批评的历史性 人物。普列汉诺夫的独特的理论贡献大致有:对艺术起源的历史 唯物主义解释(《没有地址的信》等),对审美活动中社会心理的 极端重视及对社会心理的意识本质的界定,他提出了社会心理作 为经济基础、社会存在与思想体系间的“中间环节”的作用。他 认为,要了解某一国家科学思想史和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 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 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 就不可能……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 步也动不得。(1) 在艺术的本质论上,普列汉诺夫没有停留在简单 的反映论层面上,而是将中间层次和心理因素提到一个很重要的 层次,他说:“艺术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周围 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 象的表现。不用说,在极大多数场合下,一个人这样做,目的是 在于把他反复思索和反复感觉的东西传达给别人。艺术是一种社


(1) 参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 2 卷),曹葆华译,生活· 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年版,第 318— 319 页。

004



会现象。”(1) 可以看出,普列汉诺夫已经十分重视“中间环节”这 个概念,而不是像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将反映论弄得机械划 一,令人啼笑皆非。
从总体上看,普列汉诺夫并没有给 19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 学范畴增加太多的新东西。他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内部进行 了创造性的阐述而显示勃勃生机的。普列汉诺夫之后,第一次给 19 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带来震撼性的创造的是一批 20 世纪 30
年代崛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这些 20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家、美学家曾经被“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阵营划为“异己”而未 被列入正册。但历史发展表明:他们面对 20 世纪的西方社会所
作出的思考,在很大层面上,补充并丰富了 19 世纪马克思主义
思想(包括美学)。对 19 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作出新的阐述的尝 试的人们中,有我们所熟悉的葛兰西、卢卡奇、加罗蒂、沙夫, 也有卡冈、汉斯·科赫等人,甚至可以包括像汲取了马克思主义 营养的巴赫金的理论贡献。总体来讲,这些西方的和苏联的马克 思主义倾向的美学家,所提供的思想与概念是独特而又令人深思 的。葛兰西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论述中,提出了“文化领导权”, 即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问题。几乎同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 意识》一书中,对“阶级意识”的形成及其相对的独立性问题作 了同样有意义的阐述。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卢卡奇在他的三大卷《美学》中,着重阐述了审美特性等问题。特别有意义的是 生活在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的诗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 学与现代诗学交融的产物。巴赫金在他的独创性的研究中,提出 了“审美事件”“外在地位”“观察优势”“知识优势”“主人公视 野”和“主人公的环境”等独有的概念,并使这些概念成为他的 美学体系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1)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Ⅰ),曹葆华译,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第 3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