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男耕女织”既是儒家对太平社会的构想,又是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清代《御制耕织图》传播范围之广、图像演变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作为由宫廷刊印、表现农业生产的版画作品,对中国版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清殿版《御制耕织图》研究围绕清殿版《御制耕织图》展开研究,共分六章,把《御制耕织图》置于清代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从绘画角度、版画史角度、政教功能等多方位进行分析与解读,对其在艺术领域的独特性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本书适合版画史论及艺术史论专业学者及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艺术专业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解丹,2008毕业于深圳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广州美术家协会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版画史。入选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曾受邀参加“全国版画讲习会”、“学院版画展”、“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国际版画工作坊”、“观澜国际版画论坛”等学术活动。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版画年会对版画教学与版画创作的推动及当下版画教学走向研究》的研究工作,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合作的课程《壁画专业中古代壁画临摹课程模块的构建与实践应用》在2018年高等获批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教改论文 《内蒙古地区师范院校中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西方艺术史课程的重构与探索》入选清华大学主办的美术教育论坛、2019年教改论文《互联网视域下当代版画创作思维的转换与重构》获得内蒙古文联、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三等奖 。发表了近20篇古代版画与现当代版画评论文章,曾两次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作品多次入选省级展览,论文发表于《中国版画》、《美术学报》、《美术》、《艺术探索》等专业刊物。主持并参与广州美术学院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明万历年间戏曲版画插图研究》,2015年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艺术学《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9)》 ,教 育 部2015年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金 《湛江版画的历史醒思与现实价值研究1950—2010》、2017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农业插图的演变与大众视觉传播研究》、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001
第一节 缘起与研究方法 /003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现状 /006
第二章 《耕织图》类型及图像演变 /025
第一节 楼璹《耕织图》前的“耕”“织”图像 /026
第二节 以楼图为参考的《耕织图》版本 /039
第三章 焦图中“删减”“新增”“重组”图像的解读/061
第一节 焦图画面中所存在的农业技术问题 /063
第二节 图像增减后的视觉愉悦感及大众社会心理的建构 /070
第三节 地域特点的淡化对普适性图像的建构 /080
第四章 空间重组建构的家园式心理结构 /089
第一节 古代版画中的视觉空间 /090
第二节 《御制耕织图》中的现实生活空间 /098
第三节 围合式庭院空间塑造的家园式心理感受 /108
第五章 人物关系重组对行为模式的强化 /115
第一节 古代版画的社会教化功能 /116
第二节 《御制耕织图》对社会教化的视角转变 /123
第三节 “耕”“织”活动中行为重组的社会教化 /128
第六章 《御制耕织图》对清后期农业插图与年画的影响 /147
第一节 《御制耕织图》对清后期农业版画插图的影响 /151
第二节 年画中农业题材的丰富及耕织图像的民间化 /158
结 论 /177
参考文献 /183
后 记 /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