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宋朝往事人物篇(赵普·包拯·狄青·陆游·文天祥)

書城自編碼: 383987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王淳航 赵龙 仝相卿 王浩禹 蒋金玲
國際書號(ISBN): 9787205106096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4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宋朝往事系列第一辑的出版获得了市场的好评,本书是宋朝往事系列第二辑中的一部人物传记,讲述谋士起家的开国名相赵普的事迹,讲述比福尔摩斯、狄仁杰更厉害的神探包拯的事迹,讲述生而传奇、死而叹惋的一代武将狄青的事迹,讲述力压李杜、上下五千年真正的诗神陆游的事迹,讲述妙笔生花的状元宰相、照耀南宋的历史巨人文天祥的事迹。
內容簡介:
五代末期军阀割据、社会动乱。赵普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供职于宋太祖赵匡胤幕府,后来成为赵匡胤幕府的谋主,跟随宋太祖南征北战,为其出谋划策,为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赵普一生历经太祖、太宗两朝的建元改制与宦海沉浮。太祖在位时赵普曾独相十年,为宋朝的政治建制立下不朽功勋。太宗即位后又相三年,去世后尽享哀荣。
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的杰出代表,以为政清廉、公正执法、断案如神著称于世。时人呼其“包待制”,民间呼其“包青天”。自宋朝以来以包拯为主角,衍生出众多历史演义、戏剧小说并历代相传。这些戏说多数于史无证,却激起人们探讨历史上的包拯究竟有何高明之处的极大兴趣。本书立足史料,依据正史、笔记小说等文献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包拯生平经历的详细梳理,为世人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包青天”。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时曾横行乡里,后因与人发生冲突,避祸来到京师开封,拔足行伍。在宋夏战争中狄青崭露头角,皇祐年间,曾请命平叛侬智高叛乱。狄青领兵夜袭昆仑关,归仁铺之战更是一战成名,平定了让宋仁宗十分头疼的侬智高叛乱。班师回朝后,狄青以武将身份官至枢密使,位高权重,然而却受到以欧阳修为首的士大夫的攻讦。最后狄青被贬外任,郁郁而终。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古语有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陆游承李杜之后,被后人称为“诗神”。那么,陆游何以在中国诗歌史上封神呢?
陆游的诗数量惊人,一生创作的诗歌超过了一万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六十年间万首诗”。老骥伏枥的陆游,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更是创作了1087首诗歌,占其现存诗歌的 12%。陆游的诗质量上乘且风格多变,有慷慨激昂的一面,如铁马秋风里的大散关。也有隽永细腻的一面,如桥下碧绿的春波,惊鸿一瞥间莺语倾香扑面而来。
陆游诗风的多变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爱国抱负有关,他是生于官宦人家、书香门第的公子,是阡陌间淡泊豁达的放翁,更是金戈铁马间立志北伐的爱国诗人。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陆游波澜起伏的一生。
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文天祥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尽人皆知。我们所熟悉的文天祥,是那个战败被俘后舍生取义的宋朝忠臣。然而,历史不止一面,人生从来多姿。文天祥的一生,更是坎坷、不屈。他曾是状元、官员,官至右丞相,他是使者、英雄,却终成阶下囚……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高中状元时意气风发的文天祥、仕途浮沉时忧国忧民的文天祥,去看看率军勤王时正气凛然的文天祥、宋元更迭时以身殉国的文天祥。
內容試閱
本书的传主是辅佐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二人建国兴邦的重要谋臣赵普,此人为大宋朝开国元勋,也是宋初文臣之中较为有名的一个。他一生之中三次为相,在宋初政治斗争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很大。世人知道他多因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而赵普其他人生故事,则似乎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有待于我们去找寻那段已经化为宋朝往事的历史人生。
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市)人,生于五代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是五代到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也是北宋著名的开国功臣。后来官至中书令,死后谥号为“忠献”。在他死后六年,也就是998年,被当时的宋真宗追封为韩王,并于次年得以配享宋太祖庙庭,所以宋代人写的文字里,常常称赵普为赵中令、赵忠献和赵韩王等。赵普出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北方战乱频仍的时期,而他去世的年代,则是北宋王朝已经初步奠定基础的时段。赵普作为北宋开国功臣,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孟子说:“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这篇引子需要交代给大家的。
我们就先从赵普籍贯和出生时间来介绍他所在的地理坐标和时代归属。赵普是当时幽州蓟县人,也有一些记载说他是“蓟州人”,甚至说他是“常山人”“山东人”乃至“中山人”,但历史记载比较集中的还是认定他是“幽州蓟县人”。幽州蓟县,也就是现在北京西南地区,蓟县在唐至五代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所。赵普出生的时间,按照当时通行叫法,是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但实际上幽州这时已经隶属于晋王政权,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李克用被封为晋王,在唐被后梁灭亡(907)、李克用去世(908)后,李克用的继承者其长子李存勖,一直使用着唐末唐昭宗李晔启用、唐哀帝李柷袭用的“天祐”年号,表示自己是大唐正统。
我们这里宕开一笔,先说说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世仇”,也可以说是李克用天祐五年(908)离世前的“遗恨”。很多人都知道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描述李克用去世前将儿子李存勖叫到跟前,把三支箭交给他,并说道:“梁是我的仇人,燕王由我扶持,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报仇。”这里面,梁就是朱温,朱温这时候已经建立了后人称之为后梁的政权,改掉了唐僖宗李儇赐名“朱全忠”而用了“朱晃”这个名字,李克用与之争斗了二十多年;燕王就是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他们本是李克用所扶持,却反复无常,依违于李克用和朱温之间,让李克用痛恨;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与李克用约为兄弟,没想到却背叛了李克用。这三方势力,都是我们下面将要提到的,也是深刻地影响着赵普出生前后幽州地区形势的力量。
所以,赵普出生那一年,在李存勖看来,应该被叫做天祐十九年(922)。李存勖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到赵普出生第二年(923)四月重建唐政权,史称后唐,灭掉了世仇后梁政权。赵普去世于992年,也就是宋太宗淳化三年,享年71岁,这时他的故乡已经隶属于辽。因为在后唐清泰三年(936),当时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与当时皇帝李从珂争夺政权,而于当年十一月称比他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为儿皇帝,并将包括幽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政权(辽国当时称为契丹),并于自己称帝后的后晋天福三年(938)十一月正式割让。所以赵普也没有机会归葬祖籍,而是葬于洛阳“北邙之原”。
通过对赵普生卒年和出生地、归葬地的简单勾勒,我们可以看到赵普的一生,其实正是他所处时代的缩影。而赵普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正反映了他处于一个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代。赵普出生时,套用《三国演义》中那句著名的话,真的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曾经辉煌一时并创造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元和中兴的大唐王朝,已经被曾经参加了黄巢起义、后又投靠唐朝的草莽英雄朱温亲手埋葬,大分裂由此开启。朱温亲手建立的后梁王朝仅仅存在了17年光景,到这时也已经是日薄西山,却是整个五代——被后世认定为正统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国祚最长的一个。而与后梁长期对峙的晋王政权,其实是后唐政权前身,其统治民族还不是传统汉族,而是沙陀族,这个民族原是西突厥处月部,当时文献将沙陀原来的名称处月,译写成“朱邪”,并以“朱邪”作为沙陀统治者氏族的姓氏。他们在唐初跟随朝廷征讨高丽、薛延陀、铁勒等部族,后来则被吐蕃追击,最终被安置在太原附近。及至唐末,沙陀族首领被赐姓李氏,沙陀族迅速地在今山西北部的代北崛起,并成为唐末五代一支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以至于五代中除了后唐,后晋和后汉政权的建立者石敬瑭和刘知远都是出自于这个部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