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

書城自編碼: 383808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吴为善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19178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23
《 构式语法理论与汉语构式研究 》
+

NT$ 816
《 历史语言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

NT$ 228
《 语言、使用与认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

NT$ 398
《 中国大学生德语语音语调习得研究 》
+

NT$ 299
《 上海俗语图说续集 》
+

NT$ 314
《 中国现代语法 》
編輯推薦:
本书为学林出版社学林语言学文库“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之一种。借鉴Goldberg创立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以作者多年来探索汉语构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典型示例解析的方式,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除了“绪论”“结语和思考”之外,分别对汉语构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
內容簡介:
构式语法理论是国外语言学界对语法研究不断创新的产物。一方面,构式语法是从Fillmore的“格语法”和Lakoff的“框架语义学”逐步演化而来的,因此注重语义结构的研究;另一方面,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必然把语法视作是一种包括认知结构、完形感知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事实表明,构式语法理论是对传统句式研究的突破,对注重“意合”的汉语更具有解释力。近20年来,国内学者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的语义基础、同构限制、功能属性、认知解释等方面均有相当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和描写,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某个特定个案,尚未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作全面、系统的考察。本专著借Goldberg创立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以笔者多年来探索汉语构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典型示例解析的方式,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除了第一章“绪论”、第八章“结语和思考”之外,从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对汉语构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内容包括:(一)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二)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三)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四)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五)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六)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
關於作者:
吴为善,江苏南京人,1950年1月生于上海,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张斌先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在汉语韵律句法学、认知语言学方面提出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科学》等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50 多篇;著有《汉语韵律句法学》《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等学术专著6部。
目錄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构式语法及其理论要点………………………2
一、构式语法的理论渊源…………………………2
二、Goldberg的构式语法…………………………3
第二节 构式研究综述及其示例………………………6
一、汉语构式研究综述……………………………7
二、典型研究范式示例……………………………8
第二章 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24
第一节 词语复合模式及其整合等级…………………25
一、述宾两字组V N的整合度分析………………25
二、黏合定中N双 N双的整合度分析……………33
第二节 框架标记构式及其整合等级…………………44
一、“没X没Y”构式解析………………………45
二、“X前X后”构式解析………………………53
三、框架标记与构式语模………………………61
第三章 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66
第一节 核心谓词的扩展承继………………………67
一、“NP VR”自致使义构式解析………………67
二、“V起来”话题义构式解析…………………72
第二节 组配构件的扩展承继………………………77
一、“一M比一M VP”构式解析…………………77
二、“V1一量V2一量”构式解析………………83
第三节 整体构式的扩展承继………………………87
一、“A不到哪里去”构式解析…………………88
二、“能性否定 疑问代词”构式解析…………93
第四章 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104
第一节 实体、事件、时段的数量同构……………105
一、NP(受) VP(t) QM的多义性及其类推效益106
二、NP(受) VP(t) QM的同构性及其句法解释109
三、同类构式及其同构演绎…………………………112
第二节 黏合定中NN、NV的称谓同构………………114
一、NV结构的来源与自主动因…………………116
二、NV结构的属性与构式赋义…………………119
三、NV结构的指称性与整合性…………………122
第三节 述补VR黏合两字组的虚实同构……………124
一、鉴别依据与考察范围………………………125
二、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127
三、考察结论与同构多义………………………136
第五章 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137
第一节 主观量评价表述……………………………138
一、“A不到那里去”构式解析………………139
二、“NP(受) VP(t) QM”构式解析……144
第二节 感受性评价表述……………………………147
一、“NP VR”自致使义构式解析……………148
二、“V起来”话题义构式解析………………150
第三节 消极义评价表述……………………………154
一、“爱V不V”构式解析……………………155
二、“V1一量V2一量”构式解析……………159
第六章 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162
第一节 反预期心理表达式的语用驱动……………163
一、语义三角与语用三角………………………163
二、言语行为与心理预期………………………165
三、反预期表达式的类型………………………166
第二节 隐性语义等级序列的激活机制……………168
一、“都NP了”构式与语义等级序列…………169
二、否定性“连”字句与语义等级序列………173
三、量级模型配置与语篇整合效应……………177
第三节 [±积极]语义特征的心理解读……………180
一、词类功能转化:“形容词使动”的功能漂移181
二、语用心理分化:“看你A的”的语用驱动…184
三、考察结论:同类现象的思考与解释…………187
第七章 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189
第一节 多义范畴衍生与构式变异……………………190
一、“有”的语义原型及其语义分化……………190
二、构式变异动因及其整合效应…………………192
第二节 韵律框架变形与构式变异……………………194
一、整合框架的特征分析…………………………196
二、复合化及其整合效应…………………………199
第三节 语境特征消长与构式变异……………………203
一、量级序列缺失与“一M比一M VP”构式……204
二、致使因凸显与“NP(受) VR NP(施)”构式207
第八章 结语和思考…………………………………………211
第一节 专著主要结论及其考察范围…………………211
一、专著的主要结论………………………………211
二、专著的考察范围………………………………214
第二节 本课题后续研究的基本思路…………………216
一、语用驱动的理据探索…………………………216
二、语义结构的理据探索…………………………217
三、句法形式的理据探索…………………………219
基础文献………………………………………………………221
参考文献………………………………………………………224
內容試閱
学林出版社历来以出版学术专著为己任,2016年新年伊始,出版社又推出“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专著丛书,这对于引领当前国内的汉语研究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该套丛书有一种是关于构式语法理论和汉语构式研究的,出版社希望笔者撰写,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近些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汉语构式的研究,做了一系列的个案探索以彰显该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和解释力(参见本书附录《基础文献》)。但在此过程中,也经常面临一些学界同仁的质疑,主要是两个问题,正好趁这个机会解释一下。 一个问题是:你研究的明明是“句式”,为什么一定要叫“构式” 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两者的概括范围不同。传统语法对句式的界定,通常是指形式上具有某种特征或某种标志的句子格局,是对部分句子概括的结果,如“把” 字句、“被”字句、“连”字句、“比”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重动句等等。可是如何来判定一个句子是否具有某种特征或某种标志, 并没有明确的依据,因此传统语法中的“句式”是一个模糊的集合, 外延并不清楚。而“构式”的英文是construction,显然指的是结构式,包括所有形式和意义匹配的结构形式。因此一个“句式”显然是 一个“构式”,可“构式”却不一定就是“句式”,还涵盖了其他所有的结构形式。事实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组合,小到复合词, 大到复合句,都是一种特定的“构式”,它们以一个非离散性的连续统,形成了某种语言特定的构式网络“清单”。第二,两者的研究理念不同。传统语法对“句式”的研究立足于语言中组词成句的规律, 以解释句子结构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及其编码序列规则为目的。就研究理念来说,注重句法语义及其语用功能的“分析”。而构式语法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坚持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注重句法语义及其语用功能的“整合”。因此,与传统的汉语句式研究相比,构式语法研究注重如下的一些方面:其一,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即在句法框架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整体大于部分的构式义, 并进而揭示该构式的语用功能。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概括,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其二,注重构式的能产性,即构式内部原型与变体之间的差异,依据最大理据性原则考察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链接。其三,注重构式的话语功能,即立足说话人对情境的 “识解”,也就是特定构式对于特定语境的适切度,解释人们在什么样的语境条件下会选择什么样的构式来表情达意。当然,如果研究的对象本身是某类句子,那么叫“句式”也完全可以,事实上“构式语法”当初被引进时就称作“句式语法”,这本来就是个名称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承继”这个概念是一个历时的概念,而你的研究明明是属于共时平面的,怎么能用这个概念呢?笔者认为这里有个误解,按照一般通用义的理解,汉语的“承继”应该是一个历时概念。但构式语法理论中的“承继”概念是个专门术语, 这个术语源于计算机Java语言,代表的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概括理念。其反映的实质是范畴不能以一套必要而充分的特征来界定, 而是由一组聚集在一起的特征束来定义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构式语法理论中的“承继”是基于共时语法化的概念范畴,即通过共时平面合理的逻辑推导而发现的构式与构式之间的理据性承继链接。构式承继的理据描写是一种语言概括的方法,描写并解释了构式之间的“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这一语言事实。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表述如下:基于笔者多年来自己或指导研究生探索汉语构式的一些成果(详见书后所列“基础文献”),以典型示例分析的方式,分别论述了基于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汉语构式的一些相关问题。包括: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通过对这些相关问题的梳理和阐释,达到抛砖引玉,求教于学界同人的目的。 最后,有必要声明一下,笔者的研究宗旨是立足汉语事实,不拘泥于国外理论,更不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借鉴是一回事,怎么借鉴,借鉴多少,完全看国外理论对汉语的合理性和解释力,或者说本人的态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因此,虽然书名是《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但除了在第一章“绪论”中简明提及构式语法的学术背景、研究理念和基本观点之外,本书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理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