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具有先见之明的关于进步本质的书,会让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所谓“进步”。
|
內容簡介: |
大多数人认为,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成就,进步是不可否认的。 这本书探讨了所谓“进步”如何扭曲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如何饮食、如何学习、如何感受、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死亡,反驳了“进步本质上是好的”这一观点,认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类似于一种进行性疾病。 书中通过对狩猎采集社会与当今“高度”文明的个人和集体行为的对比,来探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疑问:史前时代并非没有严重危险和不利条件,许多人在婴儿期就夭折了,骨折、伤口感染、毒蛇咬伤或妊娠生产问题都可能危及生命,但是这些前文明时代的危险,是否比车祸、癌症、心血管疾病和通过技术延长的死亡过程等现代祸害更具杀伤力? 这本书让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所谓“进步”,带我们回顾和理解过去,以期创造出更适合人性的文明,找到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
|
關於作者: |
克里斯托弗·瑞安,心理学博士。他的研究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福克斯新闻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美国家庭影院、奈飞,以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花花公子》《华盛顿邮报》《 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广泛报道。他与卡西尔达·杰萨合著的《亚当夏娃在拂晓》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被翻译成 20 余种语言出版。
|
目錄:
|
前言?了解人类这一物种
第一部分?起源故事
第1章?谈论史前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第2章?文明及其不和谐
第二部分?灾难频发( 当今的永恒进步的叙事 )
第3章?野蛮的野蛮人的神话(向和平宣战)
第4章?非理性乐观派
第三部分?古镜映像( 生而为人 )
第5章?自然主义谬误之谬误
第6章?生而狂野
第7章?抚育之苦
第8章?躁动的青春期
第9章?焦虑的成年人
第四部分?通往未来的史前道路
第10章?善终为善
第11章?神圣的缺位
结论?必要的乌托邦
|
內容試閱:
|
了解人类这一物种
你可以说我忘恩负义。我的牙齿里填充了银,冰箱里塞满了手工酿造啤酒,口袋里的随身听有各种各样的音乐。我开着一辆带有巡航控制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的日本汽车,车上配备了安全气囊,如果遇到事故,气囊会弹开为我提供缓冲。我戴着一副德国眼镜,镜片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阳光的照射下会变色。我正在计算机上写下这些文字,这台计算机比一本书还要轻薄。我享受朋友们的陪伴,要不是急诊手术挽救了朋友们的性命,我也许已经失去他们了。在父亲生命的最后17年中,他的血液是通过移植的肝脏过滤的,移植的肝脏来自一个名叫查克·策纳的人,查克于2002年去世。我有太多理由感谢文明的诸多奇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921年,英国作家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首次访问美国,晚上东道主带他参观时代广场。切斯特顿静静伫立凝视,随后情形越发尴尬。最后终于有人问他在想什么,切斯特顿回答道:“我在想,如果我不会阅读,这一切会是多么美丽。”
正如切斯特顿那样,我们可以看懂标志,但这并非好事。不停闪烁的广告灯牌正让我们逐渐失去从许多人已知且最为怀疑的事物上分心的能力:我们即将走到这条路的尽头,对进步的信念正像冰川一样消融,而这个信念正是文明的希望和前提。
但是抗生素、飞机、女性权益又如何呢?这些确实是进步。然而,仔细审视后就会发现,许多所谓的文明恩赐不过是对我们已付出的代价的部分补偿,或者说其造成的麻烦与其声称要解决的麻烦相差无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