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本系列图书系《四川日报》资深记者、评论员,高级编辑梅松武在新闻一线工作近三十年的成果集萃,共三册,分别为《川江评论》《记者观潮》《天府三问》。
新闻评论是新闻观点的深度阐释,是新闻竞争的独门绝技,是新闻记者的基门功。《川冮评论》有三个特色:第一,与时俱进的历史视野,属于主旋律的选题,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第二,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和深思熟虑的专题研究,尽可能把观点喊响,把趋势说透。第三,追求个性化表达方式,尽可能说真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明白话,深入浅出。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四川日报资深记者、评论员梅松武在四川日报开设的《川江评论》专栏文章合集,收录了梅松武于2008—2016年在四川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以及“老新闻人”的工作感悟和经验分享近150篇。稿件内容立足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为、难点问题,如“三农”问题、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经济发展与改革、全面小康、民生问题、创新创业、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升级、食品安全、政治生态等。作者紧贴主旋律,用新闻人特有的激情和责任感、与时俱进的历史视野、老练的文笔,写出了自己独到的观察与思考,不仅为四川的近十年来的高速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记录和资料,其先声夺人、言之有物、情真意切的评论也为四川省的各级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新闻记者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典范。
|
關於作者: |
梅松武,1953年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慈航镇雨台村。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后分配到四川日报社。1998年获高级编辑职称,2004年至2007年担任该报时政新闻?评论理论部主任,2007年9月,专职担任《四川日报》首席评论员。共有60多篇(组)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四川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30多个,中国新闻奖4个。2000年获“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2年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
目錄:
|
目录
/ / 跳出四川看“米袋子”
/ / 立足市场看肉价波动
/ / “高地”建设“高”在哪里
——论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
/ / 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
——再论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
/ / 最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三论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
/ / 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
/ /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
/ /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的不朽丰碑
/ / 重建家园燃起生活的希望
/ / 由灾后重建想到“抗震兴川”
/ / 灾后重建话机遇
/ / 对口支援话机制
/ / 心理重建:我们身边的“爱心工程”
/ / 灾害管理要警钟长鸣
/ / 更加科学有力地抗震救灾
/ / 灾后重建:把压力变动力
/ / 我们都是“火炬手”
/ / 高高举起祥云火炬
/ / 像抗震救灾那样“保增长”
/ / 再生性跨越是什么
/ / “四川模式”在重建中升华
——再论再生性跨越是什么
/ / 从历史深处走来
——三论再生性跨越是什么
/ / 成都与“财富”有个约定
/ / 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示范
——再论成都与“财富”有个约定
/ / 为“西部硅谷”夯实基础
——三论成都与“财富”有个约定
/ / 为“天府新区”插上翅膀
——四论成都与“财富”有个约定
/ / 为“田园城市”浇灌“和谐之根”
——五论成都与“财富”有个约定
/ / 从《财富》全球论坛看企业创新
/ / 战略决定成败
——再论从《财富》全球论坛看企业创新
/ / 品牌决定价值
——三论从《财富》全球论坛看企业创新
/ / 诚信决定未来
——四论从《财富》全球论坛看企业创新
/ / 企业家托起“中国梦”
——五论从《财富》全球论坛看企业创新
/ / 成都打造什么“名片”
/ / 从全面小康看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 / “五位一体”在统筹中推进
——二论从全面小康看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 / “新四化”在互动中提升
——三论从全面小康看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 / “三驾马车”在协调中驱动
——四论从全面小康看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 / “两大红利”在创新中释放
——五论从全面小康看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 / “一个梦想”在跨越中实现
——六论从全面小康看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 / 城镇化要转型升级
/ /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再论城镇化要转型升级
/ / 最重要的是“协调发展”
——三论城镇化要转型升级
/ / 户籍改革牵动全局
/ / 农民工市民化“难”在哪里
/ / 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 敢问民生“谁做主”
——再论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 把民生还给“社会”
——三论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 谁说“公正”不是民生
——四论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 民生就是“历史”
——五论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 “老龄化”带来新课题
/ / 民间投资面临新机遇
/ / 大学生创业不是梦
/ / 走向创业型社会
/ / 返乡创业是新趋势
/ / 自主创业正当时
/ / 透过“众创”看什么
/ / 简政放权盼什么
|
內容試閱:
|
跳出四川看“米袋子”
《川江评论》开栏的话
高度体现于观点,观点创造影响
“把观点喊响,体现党报独到而高人一筹的思辨力,影响读者,引导舆论”,是新闻竞争中党报宣传的着力点,也是新一轮改版中我们努力的方向。从即日起,《四川日报》在一版推出《川江评论》,旨在对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百姓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及时展开个性化评论。本栏目追求:以深刻思辨聚焦社会热点,反映主流声音;以独到观点解析宏观大势,引导社会舆论。
这一方天地,是你我共同的家园。有你的参与,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天道酬勤,人勤春早。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肆虐巴蜀大地,对春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不仅关注冰雪对春耕生产的危害,而且关注“米袋子”的市场波动。用农民的话说:“很想多种粮,又怕粮食多;多了卖给谁,谁能解我忧?”
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米袋子”的市场波动特别敏感,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好现象。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种什么、种多少、卖给谁、价格高低,主要由市场需求决定。在四川农民的印象中,改革开放以来,“米袋子”已经出现过几次大的市场波动,每次波动之后总要出现“卖粮难”。“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这是农民最担心的。现在的问题是,2007年我省粮食迎来历史上第六个高产年,但粮价不仅没有跌下来,反而同步上涨。农民关心的是,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原因何在?怎样把握“米袋子”的市场走势?还会出现“卖粮难”吗?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新变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充分开放合作背景下,四川已经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全国的四川、面向全球的四川。对四川来说,分析把握“米袋子”的市场走势,要有开放的视野和全球化眼光。只有跳出四川看“米袋子”,才能看到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坚信“米袋子”里也能淘出“金娃娃”!
跳出四川看“米袋子”,四川的粮食供求平衡比较脆弱。目前,尽管我省粮食产量保证全省城乡人民口粮供应绰绰有余,但粮食供给还是出现了区域性变化和结构性变化。我省用于加工转化的粮食大多依靠从省外调入,每年调入量在60亿公斤左右;一旦国内外粮食市场出现供求偏紧情况,从省外调入粮食就会出现波动,供求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不能松。
跳出四川看“米袋子”,我国粮食仍处于供求偏紧状态。我国只拥有占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96年的412公斤下降到2006年的378公斤。我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500万至2000万。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带动以大宗农产品为主的原料需求不断增加。无论是从现实情况看,还是从长期形势看,我国粮食安全压力将越来越大,通过国际市场平衡国内供给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现在的新情况是,国际粮食市场出现了粮价飙涨。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粮食储备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据统计,自2006年9月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点。分析国际粮食市场新走向,市场需求增加已成为粮价上涨的长期动力。为了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的,许多国家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2007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是2006年的两倍。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预测,如果全世界坚持执行当前的生物燃料扩展计划,粮食价格还会上涨。
全球生物能源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对挑战,我国采取限制以主要粮食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的稳健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全球性的。对中国来说,即使当前不发展生物能源,国内粮食价格也会随国际市场变化而变化。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一半左右的因素与全球粮价上涨有关。关键是,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从“米袋子”里淘出“金娃娃”。
总而言之,粮食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抓紧春耕备耕,农民兄弟!国家发改委2月8日已宣布,今年继续在稻谷、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放眼全球化,需求在增多;又有最低价,何愁卖不脱?”
(《四川日报》2008年2月19日1版)
立足市场看肉价波动
送走“金猪”之年,防止明显通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春节期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算账,尽管收入增长幅度超过两位数,但消费者感受最深的仍然是买猪肉的花费更贵了,而养猪农民感受最深的也是花费在猪身上的开支越来越大。与消费者担心肉价上涨不同,农民更担心肉价下跌,对春节后补栏有后顾之忧。一些养猪户反映,最大的担忧是怕猪得病。农民说,现在的猪“娇贵”得很,投入这么大,一旦猪肉价格跌下来,还能赚钱吗?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不同期待,反映出一种共同的市场导向。改革开放以来,走在市场最前沿的是猪肉价格,“菜篮子”中最敏感的也是猪肉价格。从取消肉票的那一天起,猪肉价格的涨涨跌跌,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市场导向课。正是这种涨涨跌跌的价格波动引导着猪肉市场的供求变化。套用股市上一句流行语,没有只涨不跌的猪肉,也没有只跌不涨的猪肉。想当年,凭票供应猪肉,肉价倒是不涨不跌,但春节每人只有半斤肉可买,那种穷日子谁还想过?
立足市场看肉价波动,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上涨过快,首先是受猪肉市场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根本原因是猪肉供不应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发展经历了6次大的波动。据测算,生猪生产波动1%,猪肉价格就会波动7%。农民有一种说法,即“养猪两年赚两年亏一年平”,意思是猪肉市场5年一个波动周期。现在,这个波动周期在缩短,波动幅度在扩大。2007年,全国猪肉价格上涨483%,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领头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政府对城镇低保对象给予补贴,这是非常必要的。
立足市场看肉价波动,猪肉供不应求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前两年养猪比较效益低,无利可图。据调查,仔猪的生长期一般为6个月,生产1公斤猪肉大约需要5公斤到7公斤谷物。200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迷,5月份最低为596元/公斤,养猪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到去年5月,玉米价格涨到每公斤155元。想一想,当生猪价格每公斤不到6元的时候,农民卖猪亏本、不卖更亏本!
立足市场看肉价波动,令四川养猪业雪上加霜的,是2005年夏季发生的那一场谈“猪”色变的猪链球菌疫情。当时,全国性的猪肉需求突然萎缩,川猪出川受阻,猪价持续下跌。后来,又发生了全国性的高致病性蓝耳疫情,更使许多养猪户“血本无归”,不少养猪户甚至宰杀小猪、母猪,如同股市“跳水”,竞相“割肉”。养猪户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宰杀小猪、母猪的时候,猪肉市场供不应求大势已定,转眼间,肉价就暴涨起来!眼睁睁看着肉价涨,不少养猪户却无猪可卖、无猪可养,踏空了这一波“大牛市”!
立足市场看肉价波动,稳定猪肉价格走势,关键在于扩大市场供给,发展生猪养殖。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实行并增加能繁母猪补贴,扩大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加大扶持生猪规模养殖力度。现在的问题是,春节期间生猪出栏多,存栏减少,急需补栏,但养猪成本还在上涨。以目前昂贵的饲料价格和仔猪价格,再加上最近发生大范围冰雪灾害造成牲畜较高的死亡率,农民养猪的风险在加大。由此看来,政府调控肉价的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稳定生猪生产上,既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抓紧补栏,也要未雨绸缪,解除农民养猪的后顾之忧。
总之,猪肉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规律,但暴涨暴跌对吃猪肉的和养猪的都不是好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尽管猪肉价格尚有下降空间,但由于养猪成本大幅增加,猪肉价格已很难再回到过去的水平,也不能再回到“猪贱伤农”的水平。四川养猪“两头在外”,更应该站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坚持用市场的眼光、开放的视野、统筹的思路加强和改善肉价调控。
面对市场,无论涨跌,吃肉的人和养猪的人都要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平衡!
(《四川日报》2008年2月21日1版)
“高地”建设“高”在哪里
——论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
从雪山走来,向大海奔去,川江奔腾不息。
每当想起李冰治水的情景,就对养育我们的四川有一种可亲而又可叹的情怀。由古而今,继往开来,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将引领四川走向未来,走向全面小康!我们为之振奋,充满期待,信心满怀!
站在新的起点,省委确立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站在新的起点,四川人民最关心“高地”建设。最近到企业农村采访,听基层干部群众心声,围绕“高地”建设的话题,大家讨论热烈。为什么要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高地”建设“高”在哪里?正是在深入思考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在碰撞中转变,发展思路在交融中深化,一种同心同德、共谋跨越的创新创业激情在巴蜀大地熊熊燃烧!
“高地”建设之“高”,首先是战略定位更高。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正是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高度,全面审视四川走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战略选择。经济发展总是以一定的时空为坐标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30年间,由于三线建设重点西移,四川发展速度总体上高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的经济发展尽管仍然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但却已经被东部地区远远抛在后面。最明显的拐点发生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几年时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8%以上,而我们的发展速度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0%。尽管四川去年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亿元,居全国第9位,但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发展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是我们没有发展,而是我们的发展速度没有别人快;不是我们没有发展目标,而是我们的发展水平没有别人高。要缩小四川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首先要在发展速度上赶上或超过东部地区。根据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四川人民的新期待,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方向,形成了“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登高望远,全面小康就在我们身边。
“高地”建设之“高”,是发展的起点更高,发展的目标更高。党的十七大提出今后13年发展的新要求,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把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调整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000美元。对四川来说,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省委确立了实现全面小康“三步走”的新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左右;第二步到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000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00元左右,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三步走”,三个台阶;跨越爬坡,全面小康就在我们脚下。
高地建设之“高”,还需要从空间坐标上来把握。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四川已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在西部,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条件和市场潜力,四川都占有比较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的那样,找准四川在西部发展中的定位,也就找准了四川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定位。着眼西部放眼全国,只有打好西部这一副牌,我们的发展才能处于更优势的地位,扩展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需要牢牢把握的关键词就是: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
总之,“高地”建设是四川发展的“牛鼻子”,对四川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前景无限美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思想起点要高,我们的精神状态要好,我们跨越爬坡的立足点要实。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四川的“太阳神鸟”,该是起飞的时候了!
(《四川日报》2008年4月15日1版)
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
——再论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登高望远相通的是,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
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
以解放思想推动“高地”建设,关键是思想起点要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是指导我们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思想基础,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对四川而言,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和与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的严峻挑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特别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从四川实际出发,科学定位区位功能,积极创造区位优势,打造经济发展高地,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这里,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先导工程”,就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最大限度地形成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共识。没有共识,哪有共建?没有共建,哪有共享?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解放思想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功效,那么现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则要进一步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奋进、共图跨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以解放思想推动“高地”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与“高地”建设相适应,我们要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始终,把共同发展作为目标,更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和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的追求。
以解放思想推动“高地”建设,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根本一致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但前者更注重振奋精神,后者更强调尊重实际。以解放思想推动“高地”建设,特别需要我们保持邓小平同志一再提倡的那样一种精神状态:一是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破除迷信,振奋精神;二是认准方向,敢闯敢干,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三是尊重实践,善于总结,艰苦创业,崇尚实干。应该说,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本身就是邓小平人生经历的升华,是他从四川走向世界、从平凡走向卓越、从挫折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从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上汲取力量,我们的“高地”建设需要高人一筹的大智大勇和快人一步的爬坡精神!与“高地”建设相适应,省委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诚如此,我们的“高地”建设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障碍不能跨越?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那样,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应该突出三个方面:第一,要继续破除迷信,反对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第二,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大胆的探索、实践和创新;第三,要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前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地”建设才能不断攀高!
(《四川日报》2008年4月18日1版)
最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三论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与思想解放同步展开的是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顺势而动的是改革开放。
站在新的起点,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一战略定位引领四川未来发展,最大的机遇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每当想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这些振聋发聩的话,我们对改革开放就有一种使命感。30年来,沿着他老人家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全面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改革开放惊涛拍岸,创新创业激情燃烧,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来势之猛、席卷之广、活力之大,让人有一种“翻天覆地”的感觉。
每当想起广汉市向阳乡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那一壮举,我们就对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充满了自豪感。1979年到1982年,四川是全国注目的“改革之乡”,改革先发效应明显,经济发展快于全国。1983年到1991年,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四川在全国较早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遗憾的是,我们的产权市场培育没有与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不少股份制试点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沦为“壳资源”。20世纪90年代,我们错过了一些机遇,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拉大。不进则退,不改则废。四川人民清楚地看到,正是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质量。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当改革开放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为什么过去有的改革“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总是“冲出夔门方成龙”?怎样才能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人往哪里走?钱从何处来?这里既有一个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问题,也有一个对外开放合作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有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任务问题,也有一个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问题。当前,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高地”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以改革开放推动“高地”建设,根本出路在充分开放合作。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开放也是改革。我省开放合作的潜力很大,特别是随着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难得。省委提出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开放合作战略,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速推进。
以改革开放推动“高地”建设,根本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关键时期,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使我们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在四川,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新兴工业并存,中等发达、初步发展和欠发达的区域并存,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为破解发展难题,省委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这是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要把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起来,实现良性互动、联动推进。这就需要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以改革开放推动“高地”建设,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正推动我们的“高地”建设与时代同行!
(《四川日报》2008年4月22日1版)
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
最危急的时刻,需要最顽强的坚持;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
正当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四川灾区,看望和慰问灾区群众,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最大的安慰和最坚强的信心。在特大灾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和我们大家一样悲痛。余震中,塌方旁,瓦砾上,帐篷里,一路走来,总书记动情地对乡亲们说:“我们要坚强,要有信心,有勇气!中央已经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斗争。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下一步还要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四个“全力”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坚强信心,是对灾区群众最大的安慰。国脉血脉相连,党心民心相通。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救灾官兵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来自省委、省政府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坚强决心。在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党和政府是灾区人民的主心骨。温家宝总理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都江堰地震灾区,现场开会,靠前指挥,表现出一个抗震救灾总指挥在灾害面前坚强、冷静、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深深感染和鼓舞了灾区人民的救灾信心。我们听到了温总理在四川灾区发出的动员令:向历史负责,向人民负责;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救灾。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说的那样,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救助灾区人民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面对灾情,我们悲痛万分,但我们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快速的救援能力、科学有序的应急能力,我们有抗震救灾的必胜信心!
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全国军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我们看到10多万解放军武警官兵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决战。疾进,疾进,疾进!突破,突破,突破!搜救,搜救,搜救!坚持,坚持,坚持!一个个幸存者从废墟中刨出来了!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抢出来了!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来了!我们看到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赠的救援物资来了!我们都是志愿者!我们都是四川人!四川有难,八方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血献血!面对灾难,我们万分悲痛,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灾区干部群众最顽强的自救与互救。灾难就是考验,救援就是责任。我们看到,在汶川,在北川,在青川,一个个乡镇夷为平地,成百的灾民自救互救,创造了一个个死里逃生的奇迹!我们看到,在都江堰,在崇州,在彭州,在什邡,在绵竹,一所所学校受灾严重,老师们带着成百的学生手拉着手,顽强地走出了死亡谷。
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这次发生在四川汶川等地的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抗震救灾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局面。危急关头,我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必须要有最坚强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全国军民的援助,我们一定能坚持到底,渡过难关。
(《四川日报》2008年5月22日2版)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
生命重于泰山,生命创造奇迹。
举国哀悼的日子已经过去,悲痛的眼泪尚未擦干,我们抗震救灾的意志更加坚强。13亿中国人民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哀悼仪式,送别了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更加光彩夺目,一个国家、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共命运,第一时间公布信息,第一地点到重灾区靠前指挥,第一目标抢救生命,第一次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受灾群众,第一次开放国际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出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的时代精神。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抗震救灾千头万绪,核心是以人为本,救人是第一位的任务。“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和全国军民紧急动员起来,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省委、省政府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抗震救灾,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救人,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最危急关头,带领群众奋力自救互救,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抗震救灾,我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体现的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本身。”面对灾难,没有什么能比救出生命更为重要。10多万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数万白衣天使组成的救援队伍已覆盖重灾区的所有村镇。到灾区采访,我们看到的最揪心、最艰难的场面是救人,救人,救人!我们听到的最贴心、最温暖的安慰是“活着就好,活着就好!”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地感受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如此坚强、如此可贵!即使生命存活的极限期已经过了,我们对幸存者的搜救仍然没有放弃,仍然不断出现生命奇迹。你看,被困179小时,汶川映秀水力发电总厂发电部副主任、羌族同胞马元江被救出来了!被困196个小时,绵竹市金华镇水沟磷矿和城墙岩磷矿的三名矿工被救出来了!被困深山216个小时,成都电力巴蜀电站金河一级电站女职工崔昌会被救出来了!坚持,坚持,坚持!正是在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坚持中,我们已经从废墟中抢救出8万多幸存者的生命,这是世界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面对灾难,没有什么比关爱生命更有价值。危急时刻,生死关头,团结就是力量,互救更有希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灾难带来苦难和伤痛,也激发爱心和力量。到灾区看一看,到幸存者中走一走,你会看到有多少母亲用自己的胸脯保护孩子,你会听到有多少老师张开双臂保护学生,你会遇到很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志愿者。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都是中国人!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面对灾难,我们用心灵安慰心灵,用生命关爱生命,凝聚成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生命奇迹!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无论是抢救被困人员,还是医治伤员,无论是安置受灾群众,还是恢复重建,抗震救灾工作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抗震救灾的每一个细节,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四川日报》2008年5月25日2版,获得2008年度四川新闻奖一等奖)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的不朽丰碑
大悲铸大爱,大爱铸国魂。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我们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悲痛,我们有目共睹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与死神抗争的大智大勇,我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最强音。
大爱无疆,超越生死,超越自我。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最能感受生命的是血脉和亲情。面临毁灭性的地震灾难,父母之恩、夫妻之情、子女之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牵挂你的人是我,最可爱的人是你,只要你能活下去,我愿献出我的生命。生命有限,亲情永恒,血脉能创造奇迹。在生离死别那一刻,一个老奶奶用尽全身力气将外孙女推出了死亡线,自己却被埋在废墟下失去了生命。废墟中,一个母亲用胸脯保护着孩子的生命,她走了,她身下的孩子得救了。医生打开包裹孩子的被子,发现里面放着一部手机。手机中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生死关头,有多少父母、多少夫妻、多少兄弟姐妹,用如此惨烈的自我牺牲展现爱的奉献,用如此博大的胸怀超越血浓于水的爱!
大爱无疆,超越生死,超越自我。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能感应生命的不只是血脉关系。大难来临,师道如父道,爱生如爱子,最关心你的人是我,最有前途的人是你,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只要你能活下来,我愿“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张米亚老师跪伏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学生。两个孩子活着,而用血肉之躯撑住钢筋水泥的张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学生。乡亲们怎么也掰不开他因拼死护着孩子而变得僵硬的双臂。这是世界上最崇高的师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如此震撼人心的情景出现在灾区的一所又一所学校,谭千秋、吴忠洪、瞿万容、钱富波、向倩、何智霞……他们离去时都与张米亚一样俯身向下,双臂紧紧护着学生。更令人震惊的是,安县佳欣幼儿园老师张红梅,来回几次将10余名孩子抱出了教室,当她抱着最后一名孩子想冲出教室时,房间突然倒塌,她和她怀里的孩子同时遇难。人们把他们的遗体从废墟中刨出来时,发现那抱着的最后一名孩子是张红梅的儿子。爱的奉献在师生中传递,爱的超越在抗震救灾中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大爱无疆,超越生死,超越自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大难来临时总要有人站出来救人,总要有人坚守岗位。使命如山,责任如山,许许多多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白衣天使和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他们的家也在灾区,他们却来不及救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眼里,“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人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都是一家人。”从“最美的警花”蒋敏到最忙最累的民政局长王洪发,再到武警成都支队政委李丕金,他们的家都在重灾区,家中都有几名甚至十多名亲人遇难!他们明知自己的亲人遇难,却来不及看上一眼,来不及帮上一把,他们心里流着血,却像钉子一样“钉”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自己的天职。他们都是最坚强的人,是最可爱的共产党员。没有他们履行天职,谁去救那么多废墟中的幸存者?谁来医治那么多受伤的伤员?谁去安置那么多受灾群众?使命如山,责任如山,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尽可能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纪念死者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活着的人一起战斗!”
大爱无疆,超越贫富,超越时空,超越民族。抗震救灾,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我们,全国人民的心都与我们一起跳动。从企业家上亿元捐款到拾荒老人的百元小钞,从国际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的纷至沓来到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奉献的都是同样的爱心。爱在,希望就在!爱在,和谐就在!爱在,和平就在!
大爱无疆,多难兴邦。地震灾区的废墟上,高高地矗立着一座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
(《四川日报》2008年5月28日2版)
重建家园燃起生活的希望
泰山压顶不弯腰,关键是挺起不屈的脊梁;灾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是燃起生活的希望。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有一种悲痛叫力量,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微笑叫坚强,有一种境界叫自救!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
抗震救灾最危急的关头,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四川。“汶川挺住!”“四川挺住!”“中国挺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线希望,百倍努力!”20多天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共同渡过了最危急的关头,目前正在抓紧恢复灾区生产生活,逐步转入灾后重建。此时此刻,我们要对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每一个解放军武警官兵、白衣天使、志愿者说一声“谢谢!”对灾区幸存下来的每一个干部群众道一声“祝福!”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遭遇的是人类最痛苦的灾难。但是,面对灾难,生活仍将继续,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生者则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坚强。我们幸存下来了,就要挺起不屈的脊梁,更有意义地好好活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使命!这是对死难者亲人的最好安慰,也是对救援灾区、关心灾区的每一份爱心的最好感谢!
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一次重大的灾难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越是苦难越是坚强,越是苦难越是团结,越是苦难越是奋进,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这次地震灾难中,倒下去的是砖瓦,站起来的是勇气,是坚强,是信心。你看,全国人民和我们手拉手共患难,党和政府与我们心连心同呼吸,我们并不孤单。我们不能忘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来到灾区与受灾群众那一次次握手,那一次次交谈,那一遍遍叮嘱:“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面对如此博大的关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坚强地生活?自立者强,自强者立。以自信战胜自卑,以自爱共铸大爱,让我们从“心”开始,振奋精神,重建家园。
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这次地震灾难中,受苦最多的是孩子,最震撼人心的是孩子。三岁多的郎铮一个敬礼感动中国,废墟中的邓清清打着手电筒看书感动世界。从“断臂少年”白乐潇到“可乐男孩”薛枭,从废墟中的“微笑女孩”高莹到“我是班长”的救人小英雄林浩,多少“川娃子”以惊人的勇敢、坚强、机智和微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昨天,废墟中的孩子们深受苦难,他们的每一滴眼泪,每一处伤痛,都让我们心碎!今天,幸存的孩子们渴望生活,渴望读书,渴望回家,他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声朗读,都让我们安慰!孩子在,希望就在!孩子好,一切都好!一切为了孩子,我们艰苦奋斗,重建家园!
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灾区,受灾最重的是农村,损失最大的是农民。重建家园,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当前最紧迫的是千百万受灾农民的生活安置和生产自救。到灾区采访,在大山深处,在峡谷两旁,看到一个个村庄遭受灭顶之灾,不少农民家破人亡,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仍然待人亲切慷慨,表现出惊人的自救和互助能力。看到灾区农民那一双双悲伤而不悲愤、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的眼睛,国外记者称赞他们是“人类的一座丰碑”。在安县,有一位老父亲把分散在不同安置点的11口人招呼回家,在自己的田里搭起帐篷,开展生产自救。许多农民说:“日子还是要好好过,遭多大的灾也要种地啊!”多么好的灾区群众啊,你们是四川人民的英雄,是抗震救灾的脊梁!
灾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是燃起生活的希望。多难兴邦,实干兴邦;抗震救灾,以人为本,让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艰苦奋斗,重建家园!
(《四川日报》2008年6月3日2版)
由灾后重建想到“抗震兴川”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以人为本,抗震兴川。
当前,抗震救灾正处于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前期准备阶段,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政府正在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准备用三年时间在“十一五”初步完成重建的主要任务,在“十二五”继续巩固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要从长计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多难兴邦,多难砺党。对四川而言,灾后重建的过程必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坚定不移“两手抓”,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重大部署和奋斗目标不改变,坚持实现全省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决心不动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迎难而上的抗震兴川之路。
恢复重建规划是实施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由于灾害损失的严重性和灾区的地理特性、民族特性、文化特性等多种因素,恢复重建规划既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发展规划,也不同于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必须以地震灾害损失、灾区范围、地质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评估和论证为依据。这次地震灾难不仅对灾区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且给恢复重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正是灾后重建的艰巨性、长期性决定了灾后重建在四川未来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决定了灾后重建在全国一盘棋中的特殊位置。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四川,恢复重建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目前,我省正在抓紧编制“1+9”重建规划,即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城乡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由此可见,恢复重建任务之重,发展机遇之大,对四川未来发展影响之深远。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维,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由灾后重建想到抗震兴川,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贯穿各个环节的一条红线。为政之要在于安民。过渡性安置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工作,必须把早日恢复灾区群众的正常生活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安置住房建设为重点,把群众安居放在首位。恢复重建中,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优先解决群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优先安排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千方百计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勤劳致富。
由灾后重建想到抗震兴川,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灾后重建不是简单恢复原貌,既要坚持恢复重建与易地新建相结合,也要坚持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在发展思路上要有战略眼光,在发展理念上要有前瞻性。特别是要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与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这一新机遇,充分利用对口支援这一新机制,加快改革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和新的发展模式。
由灾后重建想到抗震兴川,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使命如山。这次强烈地震引起的塌方、泥石流,造成河流改道、河道堵塞,已经对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甚至可能严重损害灾区生态系统的基础。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资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造成新的破坏,恢复重建时的城镇、乡村选址和建设工程选址,应当避开生态脆弱的区域。生态安全重于泰山!
由灾后重建想到抗震兴川,恢复重建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只有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只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才能为子孙后代立下不朽的丰功伟绩。
(《四川日报》2008年7月8日1版)
灾后重建话机遇
机遇是一种流动的资源,也是一种以变应变的创新意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特别是需要树立以变应变的机遇意识。事不避难,知难不难;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对于四川人民而言,当前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灾后重建。
灾难不改复兴志。灾难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灾难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日本阪神大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的地震都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国唐山、丽江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也表明,灾后重建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可以成为受灾地区重新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人更加懂得造福于世,更加具有“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立足创新看重建,灾后重建是灾区发展振兴的历史机遇。正是由于汶川地震灾难的损失前所未有,灾后重建的挑战和机遇也前所未有。灾后重建规划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着力推进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和生态重建“五个重建”,规模之大,在四川历史上从未有过,在全国救灾史上也从未有过。大量的重建资金投入灾区,不仅给灾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对四川的科学发展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长远的全局性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抓住灾后重建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调整灾区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培植自我再生的造血功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的那样,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是一个原地起立的过程,是一个发展起跳的过程,既有鲜明的个性,也具有普适的共性。对四川而言,“抓灾后重建就是抓发展”。
立足创新看重建,灾后重建是当前扩大内需的市场机遇。把灾后恢复重建放在全国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市场环境中去谋划,就会发现灾后重建是启动内需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客观需要。从需求看,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内需增量。投资需求方面,我省在已开工4580余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基础上,力争今年内再开工2000个项目,完成投资3600亿元。仅基础设施重建,将至少增加水泥需求5000万吨以上,对玻璃、钢材等其他建材的需求也将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灾后重建,由此拉动的市场需求和“衍生效应”不可估量。我们要把恢复重建作为加快灾区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奋力加快重建,促进经济增长。
立足创新看重建,灾后重建是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机遇。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灾后重建的最大动力。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许许多多过去没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改革创新中破解。最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寻求新突破。灾后重建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力量、整合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特别是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在灾后重建中联动推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汶川大地震的余震尚未平复,绵竹汉旺广场那座著名的时钟永远定格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但时间没有停留,四川人民灾后重建的脚步正在加快。从灾难走向卓越,展现在四川人民面前的是千载难逢的抗震兴川的战略机遇!
灾后重建,浴火重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四川日报》2008年11月28日1版)
对口支援话机制
立足创新看重建,有一个对口支援的机制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背景下,在“全国一盘棋”的发展大局中,对口支援是灾后重建的坚强后盾,也是灾后重建的特有机制。正是对口支援这一重大决策,充分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抗震救灾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每当想起胡锦涛总书记在地震灾区写下的这十六个大字,就忘不了抗震救灾斗争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生命奇迹和爱心奉献。灾区人民有目共睹的是,“一省一市帮一重灾县(市)”这一对口支援新机制,把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的江流大川,转化为灾后重建的强大动力。山东省—北川县、广东省—汶川县、浙江省—青川县、江苏省—绵竹市、北京市—什邡市、上海市—都江堰市……正是对口支援把东部18个省市与我省18个重灾县(市)紧紧连在一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灾区人民听到了“兄弟携手、重建家园”的最强音,看到了对口支援的强大力量。
对口支援,贵在统筹。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最大的特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口支援,一声令下,全国响应。福建省紧急部署,为对口支援的彭州灾区提供过渡安置房。广东省急事急办,以最快的速度解决4所中学和映秀小学学生的异地复课。上海市采取滚动实施的办法推进援建项目,启动第一批项目、研究第二批项目、准备第三批项目。对口支援各省市加快受灾群众住房建设进度,优先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先期援建康复医院和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广泛开展劳务输入输出和人才培训,等等。透过对口支援,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人”字被放在第一高度。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规划,分步推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这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中的对口支援。
对口支援,贵在互助。对口支援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到灾区看一看就会发现,对口支援中那一双双互助之手是那样温暖,对口支援的眼光是那样长远,对口支援的胸怀是那样博大,对口支援的脚步是那样急切。在汶川,广东省着力提高灾区长远发展能力,务求使对口支援取得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在北川,山东省围绕再造一个新北川的目标,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型新县城。在青川,浙江省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保障对口支援有力有效,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对口支援。各省市的对口支援已经与灾区人民血脉相连。
对口支援,贵在互动。援建不是代建,更不是包建。在“输血”的同时,我们如何培育“造血”功能?面对大量的外援,怎样发挥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积极性?灾区人民的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如何与对口支援实现“无缝对接”?大量灾后重建的经验都证明,在灾后重建中越是尊重受灾群众的主体地位,越是充分发挥受灾群众的主体作用,灾后重建就越有成效和可持续性。对口支援,互动是金,项目是金。对四川而言,关键是把灾后重建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对口支援的机会,同援建方加强合作,在互动中争取主动,以项目为依托,加快建设合作园区。特别是要结合灾后重建大力招商引资,进一步把对口支援机制与资金投入的政策支持机制、市场运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多元协作的长效机制,在共建中互动,在互动中共建。
立足创新看重建,灾后重建的四川的确是机遇的四川、开放的四川、日新月异的四川。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高度,我们必须把灾后重建放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谋划,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用好用活对口支援这个特有机制,由此进一步形成灾后重建的多元协作机制和长期合作机制,以开放合作推动灾后重建,促进科学发展。
(《四川日报》2008年12月1日1版)
心理重建:我们身边的“爱心工程”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每当听到《爱的奉献》这支歌,就想起地震灾区那一只只紧握的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那一声声心灵的呼唤!
汶川大地震发生几个月以来,“百日攻坚”捷报频传,“千日奋战”大幕拉开,灾区生产生活正在恢复常态。触景生情,痛定思痛,不少人的心理问题凸现出来,灾区干部群众的心理重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省委组织部近日专门发出通知,以强制休假、轮换工作、心理抚慰等多种方式,给灾区干部更多关爱。平武县着手研究保护干部身心健康的系统方案,包括精神抚慰、分批培训、休假等内容。广元市则从“心”开始,着眼于“情”,立足于“爱”,让灾区干部轻装前行。
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再顽强的拼搏也需要心理呵护。抗震救灾中,灾区干部承担了比群众更大的精神压力,不少干部家里亲人伤亡,家庭财产损失巨大,他们强忍悲痛,坚守岗位,表现得非常坚强。但是,他们也是人,他们的痛苦也需要疏导。心理专家说,别看他们那么坚强,他们心里也有创伤,也需要别人理解和关怀。到灾区走一走就会发现,有些人的心理问题已经凸现出来,例如,不想吃东西,感觉疲劳、失眠、心慌等等,这些症状是受灾环境中必然出现的正常反应。专家认为,地震灾后的心理干预越早越好!
重建家园首先要重建心灵家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就像身体有结构一样。当灾难发生时,悲惨情景会突破人的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状态,内心紧张不断积蓄,甚至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如果一个人在遭遇重大灾难后,不做心理干预,表面上似乎渡过了难关,但可能会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一些人,长期无法度过心理危机,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所谓心理重建,就是要帮助遭遇灾难的人们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心理重建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的心理工作者赶赴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在的问题是,心理重建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从长计议,统筹推进。短期心理辅导干预是暂时性的,长期的心理治疗需要多方力量参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就整个灾区而言,制定整体联动、协调一致的心理重建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是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的。
心理重建不能不急,也不能太急,要像中医那样把脉问诊,辨证施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许多研究表明,灾难过后很多人会出现暂时的心理障碍,但问题严重的是少数,大多数伤痛都可以治愈;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自我缓解精神刺激的恢复能力。充分发挥人的自我恢复潜能,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然后需要救护者和志愿者与受灾者充分对话。特别是要主动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情绪,说出心里想说的话。你的心,我的心,万众一心;你的爱,我的爱,化痛为爱!
正如歌曲《牵手》所呼唤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穿越灾难,迎接明天,我们心相通、情相牵、意相连,我们患难与共一路走来,我们就在你身边!
(《四川日报》2008年11月5日C1版)
灾害管理要警钟长鸣
今年进入夏季以来,防洪救灾与抗旱减灾并重,极端天气灾害与安全事故交错发生,灾害管理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特别是近期南方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再一次警示我们:灾害管理要警钟长鸣。
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灾害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的灾害管理经历了救灾、防灾减灾、综合减灾等几个阶段,目前正进入应急管理阶段。2003年,鉴于SARS新型传染病的威胁,以及频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国家决定建立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并于2007年颁发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在这套制度体系中,各类“灾害”被抽象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则相应地被称为“应急管理”。以此为标志,在制度层面,我国的灾害管理适应了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灾害管理贵在一个“急”字。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当机立断、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以最有效的应急措施稳定社会秩序。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加强灾害管理尤为迫切。看一看2008年应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就会知道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有多么重要!
灾害管理贵在一个“预”字。“预则立,不预则废。”防灾减灾,未雨绸缪;预防为主,有备无患。2003年“SARS”事件后,我国着手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到社区、乡村、学校、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从应急预案在实践中的效果看,自然灾害最适宜搞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实施应急管理的效果也较好,但事故灾难特别是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改进。应急管理能有效控制事态,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比如今年的西南大旱,检验出抗旱应急机制存在薄弱环节,也反映出农村水利设施的不足。抗旱救灾,需要着眼长远,与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和战略治理相结合。
灾害管理贵在一个“责”字。在应急管理体系中,问责制是一个核心问题,问责的重点是应急管理中的行政不作为或行政失当。比如,2004年,四川查处沱江污染事件,也追究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行政责任;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中,又有一批领导干部被问责。近年,我们在实行问责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很好总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灾害管理最重要的是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提高防患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灾害管理的警钟必须时时刻刻敲响。
(《四川日报》2010年7月4日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