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人际互动的社会影响特征,基于社会计算探讨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以期形成集群行为演化研究的新分析框架,进而对不同类型的集群行为演化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传播状态下集群行为的演化特征,为理解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奠定基础,对集群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丰富拓展,为集群行为的治理提供建议。
|
關於作者: |
何晓晨,男,北京海淀人。博士,助理教授。202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后,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计划A类”。主要从事面向公共管理问题的复杂系统建模、智能优化算法、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A类资助)1项,同时也参与了国家社科重大、重点等10余项课题项目研究,发表SCI论文数十篇。
杜海峰,男,四川巴中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重大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特别关注新型城镇化与集群行为等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及政策创新问题。近5年来主持课题12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参与课题3项,发表期刊论文130余篇。
王洋,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9月毕业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物理系,2016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内外课题5项。目前已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其中Nature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七十余家媒体报道,产生广泛影响。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概念界定
第三节研究目标
第四节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五节数据与方法
第六节章节安排
第二章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节集群行为与公共管理
第二节西方集群行为的经典理论
第三节集群行为的本土化研究
第四节集群行为与社会计算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社会计算的集群行为演化分析框架
第一节集群行为的概念辨析及其解释
第二节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框架
第三节集群行为的演化传播分析思路
第四节集群行为演化机制分析的实施策略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全局完备信息下的集群行为演化逻辑
第一节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节演化模型设计及概率推算
第三节仿真实验
第四节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五章局部完备信息下的集群行为演化逻辑
第一节研究设计
第二节演化模型设计
第三节仿真实验
第四节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六章全局不完备信息下的集群行为演化逻辑
第一节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节演化模型设计与概率推算
第三节仿真实验
第四节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七章局部不完备信息下的集群行为演化逻辑
第一节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节演化模型设计
第三节仿真实验
第四节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八章有限理性集群行为的博弈演化逻辑
第一节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节演化博弈中的搭便车机制
第三节演化博弈中的群体规范机制
第四节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第三节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农村流动人口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B整体网络调查(节选)
附录C
附录D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中国具有独特的治理场景、经验和规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呼唤新的解释框架、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目前国内有关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多数来自西方,是西方政府管理实践的总结,将其用于中国实践时必然存在“如何将西方理论中国化”的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公共政策与管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只有深刻洞悉中国的现实社会情境,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才能实现从“中国化”到“中国的”创新转变,不仅为中国发展中的实际公共管理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为人类知识库做出贡献,进而体现理论和文化自信。与此同时,社会计算作为近年来的新兴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理解社会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的通用语言体系。社会计算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更加精细化、标准化、通用化的符号和语言为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建模”,进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近年来,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刊登了一系列关于社会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国内权威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软科学》等,也发表了相关研究,这表明带有中国特色的计算社会科学体系正在逐步构建。但是目前发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理论和方法,对于中国特有社会问题的解释仍较为薄弱。
自2004年以来,作者所在的课题组以城镇化背景中的农民工问题为主要研究问题,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范式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在社会系统复杂性、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复杂系统建模等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课题组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