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所有权一旦被确立,世界秩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可以转让二氧化碳所有权,通过碳排放交易来买卖排放权(碳信用)。这意味着削减二氧化碳的行为将成为具有价值的货币,能够用来交易。因为二氧化碳对地球上的任何人来说都是同质的,所以当全世界都将脱碳作为环保措施时,这种货币将变成国际货币。脱碳会创造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新经济圈,通过产业创新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20年前我在伦敦学到的知识20年前,我在伦敦的大学求学,学到很多关于环境政策的知识。如今我将当时学到的知识浓缩运用到本书中,以飨读者。接下来我将回顾我的大学生活,向您讲述掀起脱碳风潮的《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的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成立于1895年,它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量政治家,这些人都是国际社会规则的制定者。我于2000年入学,攻读环境政策与经济学专业。这个专业刚刚成立两年,是全校Z新的专业。提出“科斯定理”,奠定了排放权交易理论基础,并于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教授是我的校友,并曾在母校执教。由此可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很重视环境政策与经济学的。1997年联合国通过《京都议定书》之后,以此为契机,学校便成立了该系。地理与环境学专业的zm教授们参与了英国与欧盟委员会的环境政策制定,并于2005年参与设计了世界首个排放交易机制——欧盟碳交易体系(EU-ETS)。那个时候,我被学科的新鲜感所吸引,对环境与经济的交叉融合也抱有些许兴趣,所以选择了这一专业。不过,当时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们的学术观点,甚至认为归根结底这不过是一种欧洲人喜好的炼金术而已,所以上课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当时,《京都议定书》刚刚在联合国获得通过,它依据的是在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COP3)达成的意见。在《京都议定书》中,人们第一次就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出国际标准,并从法律层面规定各国都必须履行减排义务。从这一点来看,《京都议定书》具有划时代意义。不过温室气体排放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无须履行减排义务;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当初美国人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却在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而俄罗斯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后来在2004年才正式批准)。可见,当时该议定书的实施主体主要是英国和欧盟,不像如今这样成为一项全球性运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但我所攻读的专业(学士学位)只有我一个日本人。当我毕业时,入学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或者中途转到了其他专业,或者因学业不及格而退学。随着升入高年级,我的同学数量越来越少,这使我感到有点孤独。与培养出众多诺贝尔奖获奖者、金光闪闪的经济学院不同,我所在的地理与环境学院上课时学生要穿着长靴前往乡下进行水质调查,全身经常沾满淤泥。尽管身处伦敦市中心,我的专业和所学内容却一点都不“酷炫”,所以当时的我羞于告诉别人我在哪个学院读书。即使在以社会科学见长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环境政策与环境经济学也属于边缘学科,环境问题和政策动向并不如今天这样受到关注。为了能听懂课堂内容,我每天要进行大量学习,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煎熬。毕业之后,因为想在Z感兴趣的汽车行业从事分析师的工作,所以我回到了日本,加入野村证券。之后,我还在外国证券公司和对冲基金从事汽车以外行业的分析师工作,并一直担任银行系智库至今。不过,在迄今为止将近20年的分析师职业生涯中,我几乎没有利用到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区块链和零碳排放的共通之处然而,直到Z近我才理解了当初教授们讲授的知识。契机有两个,第一个契机是我作为移动出行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国际联盟“MOBI”的理事,目睹了联盟成员中的国际机构和外国政府如何同汽车企业共同制定Z新技术标准,了解了怎样使无形事物的价值可视化,理解了价值网络化的基础——区块链。第二个契机是社会遭遇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区块链为无形数字资产赋予所有权,是数字孪生的底层技术。数字孪生是利用传感器等IoT(物联网)技术,将现实世界的人、物、环境等信息实时发送到网络空间,将它们变成数字资产的过程。在今天,“环境”这一概念还包括了能够创造出价值的无形物,例如可再生能源、碳足迹(二氧化碳排放集合)等。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的交流中,我发现将这些数字孪生集合起来,打造“城市的数字孪生”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新趋势。一旦数字孪生被记录到区块链,它们便不会被复制或篡改。数字孪生的身份属性(唯一性,即自身独有的属性)受到保护,这保证了单个所有者对数字孪生的所有权,并且这一所有权可以让渡给新的所有者。在网络空间中,数字孪生的唯一性和所有权的可转让性是构成其价值的重要因素。现实世界中价值转移的媒介是货币,而在网络空间中则是加密资产(虚拟货币)。于是,人们可以将无形但有价值的东西放到网络空间,作为数字资产进行管理,赋予所有权,并制定新的价值衡量标准。这种信用创造的形式与碳信用的创建如出一辙。加句题外话,比特币是一种加密资产,它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区块链是虚拟人物中本聪于2008年在网络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技术。在20年前,密码技术和物联网尚不发达,还没有区块链这样的技术来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提高碳交易的透明度。而二氧化碳的减排和碳交易透明度恰恰是碳信用的基础。区块链的出现和推广与二氧化碳减排这一全球共有财产的信用创造位于同一时间轴上,这并非巧合。事实上,在碳信用交易中,日本也在考虑引入区块链技术。500年一遇的大变革和新的信用创造与新冠疫情的对抗是一场无形的战斗。大约500年前欧洲黑死病爆发后社会出现了文艺复兴,而如今我们的社会也正在发生一场“文艺复兴式的”革命。当时欧洲人发明了凸版印刷术和复式记账法,从根本上颠覆了货币和信用体系方面的既有概念,而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革命,其影响力完全可与文艺复兴相媲美。我所说的革命正是区块链社会的扩展和脱碳趋势的加速带来新的信任协议(机制)和信用创造,即创建新的货币。面对新冠疫情,欧美和中国正试图通过脱碳来构建协作(合作与竞争)关系。正如本书所述,在推出碳排放交易和碳关税(碳边界调整机制)之后,在未来碳信用额将成为一种国际数字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脱碳将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的重大社会变革,很有可能极大地改变世界秩序。欧洲人改变游戏规则,发明新的炼金术脱碳是欧洲人主导的、对世界经济规则的一种改变,是将减排行为转化为金钱的新型炼金术。汽车产业将成为这场变革的主要舞台。汽车诞生于欧洲,欧洲人对此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为了再度掌握汽车产业的主导权,欧洲人急于利用脱碳来改变游戏规则,重新制定新的规则。欧洲由多种文化和国家城邦组成,欧洲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生存智慧,他们擅长改变游戏规则,制定新的规则。今天汽车行业的流行词“CASE”于2016年诞生于欧洲,从那时起,欧洲人已经巧妙地写好了更改游戏规则的脚本。汽车的原点回归和零碳排放英国很早就宣布要推进汽车的电动化转型。事实上,英国野心勃勃的脱碳政策来自苏格兰。苏格兰发现仅靠当地的风力发电就能满足居民的能源需求,于是在2017年做出承诺,到2032年将报废所有的燃油车。苏格兰自治政府提出的目标之所以比英国政府更有野心,是因为在苏格兰海岸附近的北海上,利用海洋风力发电比开采石油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更大。 汽车行业脱碳的核心是电动汽车(EV),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32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的发明。2021年,阻止全球变暖行动的合作舞台从京都、巴黎转移到苏格兰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将于2021年11月在电动汽车和蒸汽机车的诞生地格拉斯哥举行。对英国来说,脱碳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场大变革,格拉斯哥被选为此次国际会议的举办地极具象征意义。毫无疑问,COP26将超越COP3(《京都议定书》)和COP21(《巴黎协定》),成为全球环境政策的历史性里程碑。新冠疫情正在动摇全球经济秩序,在这一背景下,英国和欧盟将脱碳视为工业革命以来的重大变革,他们急于通过改变旧规则、制定新规则,来掌握这场革命的主导权。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也将加入这场全球规模的运动中。本书标题是“零碳出行”,顾名思义,本书将聚焦于移动出行领域,阐述脱碳、碳中和理念的含义、目的、方法,并考察如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标。汽车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变革期,这一变革足以与发明电动汽车和蒸汽机的工业革命相媲美。我们要摒弃传统刻板印象,从零出发,积极寻找新价值和新方法,这也是本书取名“零碳出行”的缘由之一。脱碳的本质是价值创新脱碳的本质是在减少碳足迹的同时,促进各行业的价值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我们的眼光不应该只放在二氧化碳减排数字上。要了解什么是脱碳,首先需要了解欧洲人改变游戏规则的背景和方法论。脱碳是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DX)的一环,是一项无国界的举措,它将在一个没有等级(不分国家和地区、与企业规模无关)的世界中打造出新的经济圈。届时,人们的观念将发生重大转变,从利用“物”创造价值,转变为利用“(环境)价值”创造价值,人们将更关注如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脱碳政策是由决策者设计制定的。对我们来说,Z重要的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了解他们为什么要改变游戏规则,创建新规则,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脱碳方面,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制定规则”,并努力参与到规则制定中,然后才是“制造产品”。遗憾的是,很多日本企业却恰恰把顺序颠倒了。在欧洲人制定的规则博弈(例如脱碳、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日本企业如果能够真正理解规则制定的意图,并参与其中,那么就能突破眼前的困难处境。汽车产业已经迎来“零碳出行”时代,我将与诸位读者朋友共同见证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本以及日本的汽车行业将如何在这场价值创新的潮流中生存下去?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将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并向日本以及日本的汽车行业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