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研究多从空间角度对非遗空间分布及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因素进行剖析,并从宏观角度对人类文化扩散开展探讨,而未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非遗扩散进行测量,且文化发展过程中时间的维度被忽视。但是,对非遗的研究,无论是空间分布成因分析,还是对文化扩散的过程分析,均应将时间因素纳入分析的范畴。本研究旨在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工具为辅助,构建非遗扩散测量模型,以新闻报道为数据基础进行测算,并深入剖析重大人类活动对文化扩散的影响。基于信息传递模型、传播学、文化扩散理论,从微观角度构建单个非遗活动对非遗扩散的影响强度,分析影响非遗扩散强度因素;从宏观上分析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历史原因;实现时空角度对非遗空间分布与扩散过程的分析,为非遗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分为6章。第1章,从研究背景中挖掘研究现象与研究问题,引出本研究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并对整个研究进行理论与方法的设计,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第2章,对本研究涉及非遗、空间格局、文化事件影响强度等关键学术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要在文化扩散理论、双路径理论与点轴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现象,并重点对非遗与文化扩散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进一步从理论角度确定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聚焦政府公布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梳理案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目、名称、类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测度和修正后,从个人特征视角分析传承人群的分布现状,分析非遗空间分布现状与演变历史;以非遗传承人群为主线,通过实地调研、GPS定位与测定、高德地图定位等方式获得研究区域非遗地理坐标数据,构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信息数据库,借助ArcGIS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邻近指数(Knearest neighbor,KNN)对现有非遗空间分布的分散强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自然地理环境与古丝绸之路、人类迁徙等重大人类历史活动事件分析非遗空间分布聚散的成因。基于以上研究,第4章从时间、地点、主题和媒体的角度,建立文化时空数据库;借用引力模型,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形式、传播者类型和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研究构建非遗活动对非遗空间扩散强度的测量模型。第5章,以新疆为案例地,对单个非遗活动的影响强度、年度累计影响强度和区域的累计影响强度进行测算;用ArcGIS可视化地分析4个阶段的扩散影响强度的波动。第6章,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点轴理论,从交通可达性、发展布局的角度给出未来非遗规划与发展的建议。前言研究结果显示,新疆的非遗空间分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新疆非遗整体分布为凝聚型,传统戏剧、曲艺零星分布于个别区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均匀分布,形成多个高密度区。其中,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分布彼此空间邻近,互相依存,相伴而生;天山以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带,以古陆路丝绸之路的主要驿站为核心,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分布的高密度区,古丝绸之路为文化的交融起到关键作用。二是非遗空间分布不仅与地貌、河流分布有关,同时与古丝绸之路、人类迁徙有关,而经济发展水平对非遗分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而对于传播强度来说,通过分析本研究提供的有关传播形式、传播者类型和交通可达性对文化传播影响强度的经验证据,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单个文化活动的扩散影响强度受交通可达性的影响较大,文化传播者类型和传播形式次之。第二,虽然年度累计影响强度是由单个文化传播活动的影响强度累计形成的,但由于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活动区域的选择在传播效果中起着关键作用,区域年度累计影响强度和区域文化活动数量之间的增幅并不一致。具有良好交通可达性的地区的扩散效果明显高于偏远地区,特别是低距离地区。但是从平均扩散影响强度的角度来看,由于单个新闻事件的扩散效果不同,其变化与传播事件的数量并不完全一致。第三,使用引力模型来衡量单个文化传播事件的影响强度是可行的,以交通可达性来替代地理距离测算扩散影响强度更加现实。第四,使用ArcGIS对文化传播的4个阶段进行分析发现,非遗交流活动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具有较高的影响强度。同时,可以从地图上清楚地看到,非遗交流活动的模式已从由政府主导逐步向艺术中心、社会协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众多民间团体多方参与转变,从以乌鲁木齐等城市为核心策划非遗活动,逐渐向乌鲁木齐等城市以外的其他邻近城市扩散。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初步将新疆非遗的总体空间格局分为“三核、三带、八区”。应规划三核引领、三带辐射、八区协同的总体规划构架,推动非遗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本研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立足于非遗产生的历史脉络,除了分析人类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纵观非遗发展历程,将人类迁徙、重大历史事件等影响非遗形成的历史因素纳入分析范畴,尤其突出古丝绸之路对非遗形成、发展与扩散的作用,并认为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分析必须纵观其历史发展过程,动态分析分布特征形成的机理。其次,结合引力模型与文化扩散模型构建文化活动传播强度模型。通过编码从中国非遗活动角度探索非遗事件及其传播影响强度;首次通过引力模型构建文化扩散影响强度模型,并结合文化扩散模型、社会心理学双路径模型与传播媒介效果相关研究,以交通可达性代替模型中的地理距离来提高模型的测量效果,为文化传播中单个活动的传播效果的测量提出新的理论支持与方法。在策划展览活动之前,即可以预估活动的影响强度,克服事后评估的不足,对文化宣传活动的策划具有指导意义。*后,将GIS引入非遗研究中并建立数据库,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时空模型将非遗地理数据进行数字化存储及可视化,为区域非遗开发与保护奠定研究基础。本研究是笔者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在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叶顺研究员给出的宝贵建议,博士同学杨芳、覃雪、张彩虹等人的陪伴与建议,让笔者能够在焦灼的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完成这部著作,感谢他们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同时,本书的写作到完成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扩散到有效控制,充分展现了我国强大的治理能力,才有我们个人安心做研究的环境;感谢父母传承的家文化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生命灿烂而又脆弱,我将珍惜爱护家人,以感谢他们陪伴带来的温暖;衷心希望父母传承下来的文化,通过传播,不断扩散,在年轻一代人身上有所继承,增强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相信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我国的更加强大增添光彩与力量。2021年12月6日于塔河之畔王春燕
本书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综合文献梳理与理论解析,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下,将地理学与民俗学、新闻学的多学科交叉,图文并茂,展现非遗空间分布与文化扩散强度的变化。本书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问题;二是对本研究涉及非遗、空间格局、文化事件影响强度等关键学术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在文化扩散理论、空间错位理论与点轴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现象;三是借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核分析(density of kernel, KDE)、邻近指数(Knearest neighbor, KNN)模型,可视化分析非物质遗产空间分布现状与演变历史,并结合自然地理环境与创新性的将古丝绸之路、人类迁徙等重大人类历史活动事件分析了空间分布聚散的成因;四是基于引力模型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扩散强度模型,累计时空非遗影响强度模型;五是以新疆为案例地,测算近十年、全疆范围内分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强度;六是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点轴理论从交通可达性、发展布局的角度给出未来非遗规划与发展的建议。因此,本书适合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播、文化空间分析的研究学者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管理人员阅读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