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如何解决学校中的文化冲突。
文化理解既是当下中学教育的手段,更是中学教育自身的目的。
德国著名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说过:“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灵。”“说明自然”与“理解心灵”是密切相关的。教育者对此的认识也许更为真切。人们知道,教育现象非常复杂,不仅涉及各种明确对应的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还涉及由这些关系综合而成的关系网。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人是核心,而支撑这个关系网的正是文化。
教育要培养人,首要的是理解活跃在其中的人,尤其是学生。理解他们,也许有道不尽的方略;不过,借助文化理解这一视角,是重要途径之一。
|
內容簡介: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一背景下,人类的文化既有更深刻的关联性与交融性,又有更明显的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所以,不同时空下的文化冲突成为必然与常态。对于已经形成一定文化图式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异文化既有新奇感,又可能产生厌恶或抵触!因此,当下的教育迫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文化理解,更新他们原有的文化图式,拥抱新的文化,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作者基于这样的社会命题,根据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解释学原理,结合现代教育的思想与理论,对“文化图式”“文化理解”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根据当下社会与学生发展的基本特性,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解决了用传统的教育理论很难解决的现实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借助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在上海10所中学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实践探索研究,通过大量的“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的成功案例与研究反思,在课程、德育、教学、师生关系、学校空间文化建设、干部与教师队伍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与方法。这项全新的教育研究,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可操作的成功的基础教育模式。
|
關於作者: |
吴金瑜,华东师大物理教学论硕士,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流派——理解教育的首创者之一。著有《200万分钟教育对话》《基于理解的学校教育》等,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过80多篇论文。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上海骏博外国语学校校长,上闵外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第四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等。兼任中国创新教育协会(国家一级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振兴县域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华东师大理解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等。
韩焱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课程开发与管理。主持过多项上海市与闵行区的重大教育科研项目,其中,“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外语教育”研究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现受上海外国语大学委派,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副校长。
|
目錄:
|
序 文化理解之于中学教育 / 1
自序 积跬步以至千里 / 1
第一章 文化理解与新时代教育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图式/1
第二节理解与教育的关系/5
第三节文化理解与信息化时代的教育/12
第二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文化图式与当下时代的冲突/19
第二节文化理解与中学生成长/23
第三节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26
第三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课程建设
第一节 基本思想: 聚焦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40
第二节 课程构建原则: 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50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实施: 聚焦校本化与持续评价/63
第四节 建设策略1: 开发PBL多学科融合课程/72
第五节 建设策略2: 多项互动中动态生成课程/77
第四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德育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美德的内涵与当下德育的主要方式/86
第二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德育的内涵解读/89
第三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德育课程/94
第四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德育创新实践/118
第五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130
第二节 提高教师文化理解素养是核心/134
第三节 和谐德育促进师生关系更融洽/137
第四节 “乐和”课程厚实师生文化理解关系/145
第六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生生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学校当前生生关系的现状调查/154
第二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良好生生关系建立的策略方法/164
第七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工作团队的建设
第一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优秀工作团队的特点/168
第二节 优秀学校工作团队建设的策略方法/171
第三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团队的优秀案例/175
第八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家校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家校关系的特征/184
第二节 建设具有文化理解特征的家校关系的策略方法/197
第三节 具有文化理解特征的家校关系的成功案例/218
第九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空间文化建设
第一节 学校空间文化的内涵与作用/226
第二节 学校空间文化建设的构成与策略/229
第三节 优秀学校空间文化的案例分享/240
第十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节 文化理解缺失: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综述/249
第二节 关注文化理解: 构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256
第三节 探索文化理解: 课堂教学评价多元主体与多维评价/261
第四节 文化图式的重建: 反思制度发挥评价的后续作用/265
第五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270
第十一章 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外语教育
第一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外语教育/286
第二节 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外语教育实践探索/292
参考文献/312
|
內容試閱:
|
文化理解之于中学教育
德国著名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说过:“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灵。”这意味着人类对于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识虽有共同之处,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认识前者,主要是揭示物性,而认识后者,主要是揭示人性。人性往往内含在人的素养中,尤其是思想观念中,通常我们说人性体现于人的内心之中,同时借助行为外显。这种行为的外显与内心所想可能并不是简单对应的,有时甚至是扭曲的,比如表里不一,言行相悖。可见,理解人类不能仅仅借助于一般认识论,我们还有必要从本体论上对其进行把握。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 Heidegger)较早地从本体论上探讨了理解的意义,认为理解是“此在(Dasein,又译为人)”本已能在的生存论意义,是“此在”的存在方式。
当然,“说明自然”与“理解心灵”是密切相关的。教育者对此的认识也许更为真切。人们知道,教育现象非常复杂,不仅涉及各种明确对应的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还涉及由这些关系综合而成的关系网。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人是核心,而支撑这个关系网的正是文化。
这样看来,教育要培养人,首要的是理解活跃在其中的人,尤其是学生。理解他们,也许有道不尽的方略;不过,借助文化理解这一视角,是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理解,是以吴金瑜校长为领衔的一批上海校长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倡导和坚持的重要概念与思想。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教育实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将这样的教育改革实验列为上海市教育的攻关计划,进一步显现了文化理解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也为相关的研究实践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吴金瑜先后胜任多所中学的校长。早些年,他与我一道开展理解教育,形成了系统的理解教育理论。后来,我把重心放在“自分教学”上,他则继续充实理解教育的思想,直至当下文化理解思想的产生。
这几年,吴金瑜校长与他的同行者在文化理解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汇集成本书。我阅读后,颇受启发。本书不仅丰富了初期有关理解教育的内涵,而且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的特征。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相较于农耕时代与工业化时代,当下,人类的文化既有更深刻的关联性与交融性,又有更明显的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所以,不同时空下的文化冲突成为必然与常态。对于已经形成一定文化图式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异文化既有新奇感,又可能产生厌恶或抵触!基于这一背景,当下的教育迫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文化理解,更新他们原有的文化图式,拥抱新的文化,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来说,文化理解既是当下中学教育的手段,更是中学教育自身的目的。一旦学生通过文化理解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此在”也就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理解素养。也就是说,这样的学生已经为融入未知的文化世界做好了准备,也形成了为人类发展改造异文化所需的文化理解素养。
上海这样一座既具有显著国际化特征,又连接内地不同省份的现代化城市,其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理解时刻都在发生;今天的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图式,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与外面的异文化发生着冲突;现在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社会文化同样也在不断变化。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与社会背景下,催生了文化理解的思想,吴金瑜校长与他的同行者,立足问题导向,带领各学校以文化与文化理解为切入口,以理解教育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不仅形成了“文化理解”的相关理论,而且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策略体系,并使得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及其他同行的学校,具有了显著的“文化理解”烙印,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故我相信,本书必然对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以此为序。
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8月
自序
积跬步以至千里
2018年9月,我在“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外语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理念。没想到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竟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列为攻关计划。这一意料之外却又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我立马打起精神,寻找合作伙伴,全力以赴,攻此难关。
三年前,我找到了我的教育合作伙伴: 韩焱虹、李卫军、李赟、刘厚萍、陈红波、束涌、柴建荣、邢春、计文斌、顾卫标、刘林、范玉华等,并得到了我的导师熊川武教授、代蕊华教授、沈玉顺教授,好友杨四耕研究员、朱晔教授等的指导。三年来,我们从宏观的教育理论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就“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理念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与反思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2019年底,我出版了此成果的第一本专著《基于理解的教育》。三年时间里,我们在《教育家》《上海教育科研》《学习报》《上海教育》《现代教学》《闵行教育》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20余万字。
本书就是我们三年研究实践成果的展示。其基本的逻辑体系、核心内容如下: 首先是建立有关文化、文化图式(模式)、文化理解等核心概念;其次是从理论上论述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从中学教育的各个维度来阐述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的具体内容与策略方法,从而构成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的整个理论与实践体系。下面分章节一一说明。
第一章,文化理解与新时代教育。本章主要论述了文化的内涵与教育的关系,建构起文化图式、文化理解等概念与理论。首先,面对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我们提出了个体的文化图式与群体的文化模式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文化理解概念以及相应理论,并基于文化理解理论,论述了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特征,明确提出了文化理解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主题之一。
第二章,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本章首先论述了中学生文化图式的特点;其次从文化理解的角度阐述了中学生发展的本质;最后论述了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特点。
第三章,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课程建设。首先,本章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论述了学校课程的本质与意义;其次,作者以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和虹桥中学的课程建设为例,说明文化理解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建设原理与方法策略。
第四章,基于文化理解的德育模式的构建。本章首先论述了美德的内涵与德育的主要方式;接着对基于文化理解的德育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随后对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德育课程进行了具体阐释;最后全面介绍了基于文化理解的德育创新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第五章,基于文化理解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本章从文化理解的角度阐述了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其次,厘清了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育的重要基础,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说明师生关系改善的机理;最后,提供了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案例说明如何改善师生关系。
第六章,基于文化理解的生生关系的建立。班级中,基于文化理解的良好的生生关系能使学生感觉到轻松、愉快,有更多的支持和合作;能有效地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业成绩;也能使学生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本章首先介绍了对学校当前生生关系的现状调查情况,随后分享了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建立基于文化理解的班级良好生生关系的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工作团队的建设。本章首先从文化理解的角度阐明了一个优秀的学校教育团队的特点;其次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说明了优秀的教育团队建设的原理原则以及具体做法;最后从文化理解的原理出发,分享了基于文化理解的团队建设的优秀案例。
第八章,基于文化理解的家校关系的建立。本章从文化理解的角度阐述了家校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处于和谐理解状态,并由此提出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具体策略方法,最后分享了具有文化理解特征的家校关系的成功案例。
第九章,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空间文化建设。本章主要从文化理解的角度阐述了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与方法策略,并通过上海市华漕中学、金杨中学的成功样本说明了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空间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与策略。
第十章,基于文化理解的课堂教学评价。本章首先从文化理解缺失的角度,对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接着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构建了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探索文化理解的新途径,重建文化图式的评价制度;最后介绍了基于文化理解的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第十一章,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外语教育。本章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证明了外语教育的主要作用,即掌握语言的交流能力,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用外语传播中华文化。同时,本章还提出了有效的基于文化理解的外语教育方法策略。
本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吴金瑜校长负责整体设计、架构、统筹与编辑整合,并由“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十多位同行者一起撰写完成,真可谓涓涓细流,终成江河。其中,吴金瑜校长承担了第一、二、四、十一章(部分)的撰写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韩焱虹副教授除了协助吴金瑜校长设计编辑本书,还承担了第三章(部分)、十一章(部分)的撰写工作;上海市吴泾中学束涌校长、上海市新桥中学计文斌校长、上海市诸翟学校李赟校长分别撰写了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上海市颛桥中学李卫军校长、上海市育民中学柴健荣校长合作完成了第十章;松江七中刘琳校长与松江二中附属初中顾卫标校长合作完成了第七章;上海市华漕中学刘厚萍博士和上海市金杨中学邢春校长合作完成了第九章;韩焱虹副教授与上海市虹桥中学陈红波校长合作完成了第三章;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范玉华老师也参与了第十一章的撰写并做了大量的协调与文本整理工作。
在整个研究实践与文本撰写的过程中,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代蕊华教授、沈玉顺教授、上海市教科院杨四耕研究员、上海市教研室张新宇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朱晔教授等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指导;原《上海教育》杂志的陶小青编辑负责了本书的统稿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吴金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