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提高认知效率,保持健康情绪,了解自我意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自身行为,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达到积极的效果。本书聚焦15个心理专题,全面生动地呈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心理名师(张海燕)工作室成员三年来的专业学习成果,青少年、家长、心理教师等都可从中获益。
|
內容簡介: |
《心理老师开讲啦》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心理名师(张海燕)工作室成员三年来专业学习成果的呈现,除讲述心理知识外,还穿插介绍相关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原理、有趣的经典心理实验等。本书以现实案例引入话题,由15位一线心理教师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并结合心理学理论,用讲课的形式娓娓道来,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激、自我意识、人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学习力拓展、成瘾行为、异常心理、危机预防、生命教育等15个板块的心理内容。
|
關於作者: |
张海燕,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原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现任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教 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防御与干预、认知治疗(CBT)、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等。
上海浦东新区心理名师(张海燕)工作室由张海燕等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心理教师组成,工作室学员来自浦东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浦东新区心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
目錄:
|
序言 /1
专题一 以不变应万变——谈谈应激与焦虑/ 1
专题二 你是谁?——谈谈自我意识 / 16
专题三 认识你的“内在小孩”——谈谈人格发展 / 36
专题四 迎“丧”而上——谈谈抑郁情绪 / 53
专题五 “社牛”还是“社恐”?——谈谈人际交往 / 65
专题六 谈性色不变——谈谈性教育 / 83
专题七 左半球、右半球——谈谈亲密关系 / 98
专题八 亲子,子亲——谈谈亲子关系 / 111
专题九 你最近还好吗?——谈谈异常心理 / 127
专题十 阳光总在风雨后——谈谈挫折应对 / 143
专题十一 防沉迷手册——谈谈网络成瘾 / 158
专题十二 绸缪未雨时——谈谈心理危机干预 / 172
专题十三 学习这回事儿——谈谈学习力 / 188
专题十四 吃好睡好身体好——谈谈自我照顾 / 202
专题十五 生命的痕迹——谈谈生命教育 / 222
|
內容試閱:
|
经过努力,《心理老师开讲啦》终于杀青了。
作为上海浦东新区心理名师(张海燕)工作室全体心理教师学习、研究、教育、咨询的成果,这本书在不断积淀的路途中,承载了太多太多。
学习型团队共度的三年历程令人难忘。我们的团队组建于2019年,成员选拔自浦东新区各个学段的普教心理教师队伍。历数在一起的时光,我们研习心理咨询的技术,从理论学习到实操技能训练再到个案督导,期待能在回应学生与家长的心理困扰时有更强的胜任力;我们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重要关切点,也即学生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出版了我们数十万字的研究论文集,期待在未来的成长中,敏锐地聚焦并深化有研究价值的专业思考;我们走出校园,在社会协同、基层服务、义务支教的过程中,不仅提升我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态度层面磨砺自己,在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思维格局里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价值,从而激发自己全情投入。
工作室成立不久,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其间,我们经历了线上线下、校内居家等反反复复的变动过程,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一切,更加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成熟的进程中但是还尚未成熟且相对脆弱的青少年。它唤起了我们更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们深深关切自身的成长,如何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提升我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我们因更有价值而被需要,如何发展具有可迁移性的基础思考能力,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并需要我们努力去作答的问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不确定性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其影响和应对措施。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叠加,展示出更加明显的不确定性。这给人类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挑战,而我们正在创立民族复兴大业的进程中,面对的挑战更为严峻。站在学校心理教师的立场,我们会关注这样的问题: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社会变化的不适应、理想与现实碰撞之后的困惑、竞争失利带来的失落,可能影响每一个社会成员;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孩子在学校的互动、孩子进入社会之后的人际互动,不仅有顺序性还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在新的挑战面前,我们不能只把视线聚焦在孩子身上,还要在社会问题对家庭的影响、家庭问题向社会的转化等系统思考中去回应问题。
为此,我们策划了《心理老师开讲啦》这本书。本书作者是上海浦东新区心理名师(张海燕)工作室的15位老师,他们来自浦东新区普教系统,在各自的学校担任一线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在当今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他们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心理学理论,用讲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激、自我意识、人格、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学习力拓展、成瘾行为、异常心理、危机预防、生命教育等15个专题的内容,既体现科学性,又具有可读性。本书的阅读对象比较宽泛,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或者家长,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的心理教师或家长,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本书由我策划,由15位撰写者共同完成:专题一由李雪芹撰写,专题二由杜玉婷撰写,专题三由章学云撰写,专题四由张爱菊撰写,专题五由倪晰娇撰写,专题六由王娟撰写,专题七由李卓辰撰写,专题八由张艳秋撰写,专题九由姚俊撰写,专题十由盛秋蓉撰写,专题十一由计云撰写,专题十二由张琪娜撰写,专题十三由曹宏婉撰写,专题十四由张晓冬撰写,专题十五由刘月英撰写。在成书过程中,工作室组织全体成员反复讨论修改。全书由李雪芹、杜玉婷、张琪娜进行统稿,最后由我修改定稿。
促进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份责任呢?作为承担人才教育培养专门任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资源并直接组织实践的学校,当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关注社会影响、净化社会环境、开展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除此之外,对青少年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且作为孩子第一文化环境的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我们如何为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如何帮助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一同成长,从而透过这样的成长去扰动原有的家庭系统,激发出积极的资源,在觉察、接纳的基础上自觉调整发展有效的亲子互动。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我们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
张海燕
2022年5月8日
一、人为什么会不开心呢?
你是否留意过常常将“没有意思、无聊、无趣”等口头禅挂在嘴边的人呢?或者你听过“我emo了”这句网络用语吗?这句话也可以表达为“我丧了、我网抑云了、我颓了、我抑郁了、我傻了、我太难了”。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他不满意、不开心,进入了很“丧”的状态。当你听到这样的词语,不知道你的情绪会不会被“传染”?在当下的生活中,人们可能面临婚姻出现红灯、升职受阻、学习期望没有达到等多种情况,这些时刻,你有没有出现心情低落、莫名其妙地想哭、没有心情做事情或提不起兴趣等情绪状态呢?这样的情绪状态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变成一种灰色的心境。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怎么会冒出这些情绪的呢?这是不是抑郁了呢?甚至有的人还会给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真相究竟如何?请你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阅读。
通常来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的情绪波动,比如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能使心情不开心、变得低落,也许一两天就好转了,甚至可能上午不开心,下午就好转了。我们一般将这种短暂的不开心称为抑郁情绪。抑郁可以说人人都有过,因为它是一种基本情绪。
造成不开心的原因从大的方面而言,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部分。内部原因包括个人的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心理环境因素、性格特性等,这些都容易诱发抑郁的情绪;从外部来看,人总会遭遇一些变故和令人左右为难的事情,如果缺少情感支持,长时间无法释放这种消极情绪,又难以有效应对,它就可能成为心理的压力和心理的问题,在内心冲突大、难以抉择、感觉无力的情况下,成为抑郁情绪。当然很多时候,抑郁情绪其实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通过班主任焦急地找到心理老师,告诉老师在开学后的两个月里,孩子的性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文静、乖巧、听话,现在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就会大发雷霆,不做作业,连喜欢做的事情也开始拖延。通过进一步交谈发现,这个女生面临生理、升学、家长的期望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后来还了解到,她有个哥哥,且她在上大学时得过抑郁症,因此这位家长很担心。案例中的女孩后来被医院诊断为轻度抑郁。因内部因素(例假、生物易感因素)和外部因素(家长期望、外部环境)的持续相互作用,女孩的抑郁情绪一时很难得到缓解。后来家长改变了自己的认知,降低了对她的要求,女孩的抑郁情绪也得到了改善。从这个案例可知,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引发抑郁的根源。
说到根源,心理学上有个概念不得不提,那就是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脑海里不受控制的不时冒出的种种扭曲想法,是由思维融合、评价、回避、归因四个方面导致的。
我们首先看看认知融合或者思维融合。有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能噎死人,也可能让人郁闷一天。真的是这句话本身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一般不是,更多的可能是听的人将这句话扭曲理解了,自动转换为一种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并且还确信这是事实。例如:把他人的“你怎么这样”在内心转译为“我就是个差劲的人”。这就是思维融合导致的。
我们再来看看评价和回避。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很低的时候,抑郁情绪就出来了。否定自我的评价在抑郁症患者中非常多见,当抑郁症患者觉得某件事自己不可能做成时,就开始回避,以至于很多事情都不愿做了,主动接触社会也越来越少。所以你可能会看到,患有抑郁症的人不愿意参加活动,也不想和人说话,不愿意出门而更愿意待在家里。其实这是他在行为上退缩、心理上退行的表现,最后会丧失很多社交功能、学习功能,甚至连正常的生活功能都会丧失。
最后是归因。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问,为什么是我?临床上的病人,他们经常会说,为什么偏偏是我生这个病?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当他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一定要找原因,但又百思不得其解,反而坠入了一种深渊。换句话说,负性的自我认知使得人们只看到自己负性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正性积极的一面,于是导致行为的不适应也就顺理成章了。比如,有的人在许多人眼里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他们自己却是自我否定的、自卑的,觉得没有存在的价值,常常会回忆之前不开心的事情,把失败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从而感到自责和内疚。无助、无望、无用的“三无”如果使他们彻底丧失自我价值感,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选择走极端。
其实,你的开心和不开心就掌握在你的手里,只要你有合理的思维模式,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洒脱而自在的人。知道吗?保持开心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能够对自己、他人和世界有着深刻洞察之后的淡定和从容。
二、生活中抑郁情绪扮演何等角色?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抑郁情绪,你的生活会怎么样呢?我们可能会因此无法察觉正在丧失的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健康、财富、亲密关系、地位等。可见,抑郁情绪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当抑郁情绪出现时,先不要急于否定和排斥,你可以尝试接纳这种情绪,然后想办法把抑郁情绪控制在合理的度上,让它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当你被领导批评后,你一天都很郁闷,回家可能连饭都不想吃。你家人很关心地问你怎么了?你开始向家人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诉说的过程引发了你的思考。也许,你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哪里还做得不够;哪些方面还需改进;自己的哪些方面还可以提升、改进;哪些其实是领导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审思自己的不足,放下他人的问题,收拾心情继续前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抑郁情绪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动力的角色,帮助你反思和成长。
当然还可能出现另一版本。你被领导批评后,一天都很难过,然后你开始关注别人怎么看你。你可能会觉得别人看你的眼神都是怪怪的,此时你心里开始加工一些负面的想法,如领导是不是对自己不满意呢?将来肯定没有出路,自己要不要辞职呢?不好的想法越来越多地冒出来,这就是扭曲想法引发负面情绪。回到家的你可能不想吃饭,家人问你怎么了,你也不想说。晚上睡不着,你又开始想这个领导,想他以后会怎样对你,你又该如何面对他。其实这时候就是环境刺激激活了你特定的思维模式。可是这个模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往往跟早年一些带有创伤性的事件关联,特别是你早年与父母或其他人相处中被否定所导致的创伤。比如,你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父母批评,他们把你跟别人比,“你看人家怎么就那么优秀”,甚至因此指责你、打骂你,就这样从小形成了一种模式,它就像一个程序植入了你的大脑,这个程序在将来的某些时刻很容易被激活,激活之后就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时的抑郁情绪可以被视为消极阻碍的角色。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留意,要把孩子的问题和孩子这个人分开,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所否定。
凡事都有两面性,存在就有其意义,抑郁情绪也一样。如果你能认真地对待、好好地审视抑郁情绪,相信你一定能够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