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編輯推薦: |
◎一部以木材为中心的人类文明史,一场材料与文明交织的盛宴。
◎看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看木材这一“古老”材料如何“重新”诠释人类的进化和历史
★ 新观点: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与木材的关系。
木材就像血脉贯穿了人类的历史。从在树林中筑巢的类人猿到依靠木材生火、搭建住所、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早期人类;从车轮和木管乐器的结构设计,到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木材在政治、经济、生物、考古、建筑、运输、军事等众多领域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新视角:以木材为中心看世界,可以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早期人类如何开始直立行走、从枝头走下地面?人类智力进化的关键节点出现在哪里?推动文明的构建及发展迈出重要一步的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修复?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透过木材找到。
★ 新体验:一场材料与文明交织的盛宴,开启了一段跨越千万年的材料之旅。
看“全能木材”串起包括石、铁、陶、玻璃、塑料等一系列材料的变迁和发展。新材料不断出现,但木材从未被取代!看木材如何凭借其独特的属性在众多材料中占据一席之地。
★ 新发
|
內容簡介: |
从在树林中筑巢的类人猿到依靠木材生火、搭建住所、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早期人类;从车轮和木管乐器的结构设计,到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与木材的关系。
罗兰?恩诺斯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木材与文明深度融合,重新诠释了人类史,让我们了解到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木材为中心去看待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
關於作者: |
罗兰·恩诺斯
英国赫尔大学生物学客座教授,对世界各地的森林有深入研究。他的畅销书《树》(Trees)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出版,现已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了第二版。他是自然历史、考古学的狂热爱好者。
|
目錄:
|
序言 船桅之路
第一部分 木材与人类进化
第1章 树栖生活的遗产
第2章 从枝头到地面
第3章 褪去毛发
第4章 拿起工具
第二部分 木材与文明的建设
第5章 清理森林
第6章 熔化和冶炼
第7章 建设社区
第8章 生活中的奢侈
第9章 我们的自命不凡
第10章 限制视野
第三部分 工业时代的木材
第11章 淘汰木柴和木炭
第12章 19世纪的木材
第13章 现代世界中的木材
第四部分 直面后果
第14章 评估影响
第15章 修复紧张关系
致谢
译名对照表
关于作者
|
內容試閱:
|
序言 船桅之路
许多年前,我和哥哥一起去法国境内的比利牛斯山徒步旅行。一路上非常艰苦,旅途后半段,我们蹒跚着穿过了一条堪称人类工程奇 迹的险路,这条路可以说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塑造了现代世界。我们从山顶向下走,前往埃特索的村庄,沿途经过了高山草原和阿斯佩谷的针叶林。走着走着,原本宽阔易行的道路突然变了。随着河 谷地势渐渐陡峭,这条路只能通过凿入近乎垂直的岩壁来维持水平。不久后,我们走上了一条狭窄的岩脊,距离地面将近200米,下方是“地狱峡谷”的树林和激流,每走一步都好像摇摇欲坠。走了大概 2000 米之后,河谷地势开阔起来,我们终于安稳地踩在了坚实的地 面上,再次找回了安全感。直到那时,靠着道旁一个标示牌的提醒, 我们才知道刚刚走过的是“船桅之路”。为什么要在无人之境建造这样一条壮观的路?“船桅”又是什么意思?
答案就藏在18 世纪西方世界的两个新兴超级大国——英国和法国——的较量之中,而它也正好为木材帮助塑造人类历史提供了一个更引人注目的例证。当时,英法两国在加勒比海、北美的殖民地上争夺权力,随着它们各自海军的建立,一场军备竞赛拉开了序幕。双方都力图造出体积更大、吨位更重的军舰,可以充当百门加农炮的发射 台,击垮其他船只和海岸防御。但是两个国家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怎么得到足够的树来造船呢?问题不在于缺树。就法国来说,其境内就 有大片森林,约占其国土面积的30%;问题在于缺乏足够高和直的树来制造高30米~ 36 米的船桅。欧洲的大多数森林都由人工管理,长有参天大树的原始森林越来越难找到。法国人只能去比利牛斯山的荒野,那里还长着巨大的冷杉。工程师保罗-马利?勒罗伊想出了一个计划,他打算沿悬崖边开辟一条险路,用于前往难以到达的阿斯佩谷 获取树木。这条路于1772 年修完,被命名为“船桅之路”。很快,人们开始顺着这条路搬运木材,将其运往海边。法国的木材供应问题算 是暂时得到了解决。
而在英国,船桅短缺问题更为严峻。英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0%,很久之前它的森林就开始由人工管理。英国国内的针叶林很少,没有足够高且直的树可以用来做船桅。早在16 世纪,英国就不得不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获取船桅木。让英国头疼的是,它的北方竞争对手荷兰和瑞典的舰队总是威胁着要切断这条供给。高大的树木变得越发稀缺、昂贵。英国只好将目光投向美洲殖民地,那里的新英 格兰地区还有古老的森林,里面生长着不计其数的东部白松,有的树最高能长到70米,直径达1. 5 米。从17 世纪中期开始,这些树便成了英国海军的不二之选。海军部秘书塞缪尔?佩皮斯在他那本著名的 日记中多次提到这一木材贸易。1666 年12 月3 日,船队成功穿越荷 兰的封锁,将船桅木运了出来,佩皮斯在日记中高兴地写道: 还有一个好消息,四艘英格兰船载着国王陛下的船桅木安全抵达法尔茅斯,这可真是上帝保佑的意外之喜,没有这些船桅,明年战争必败。好在上帝庇佑,给我们送来了这些木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