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背后,是人的生存状态逐渐被科技宰制而发生异化的现实,这呼唤着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出场。“技术正义”是当今技术时代理解科技异化不可或缺的分析进路,也是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根本实践导向与定位。科技异化的法律治理应始终以具体环境下的技术为着眼点,针对使用技术之目的、实现目的之手段与后果,基于正义的伦理要求做出具体规制,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理念,朝向科技发展需求抓好关键工作,完善条件建设作为综合保障,推动技术正义得以实现。
|
關於作者: |
韩兴,法学博士,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主持及参与教*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社科基金、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等项目1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技术、技术正义与科技异化
第一节 技术:一个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题
一、关于“技术”的多维辨析
二、技术的价值反思与伦理审视
第二节 技术正义:当代社会进步的理性装置
一、理解技术正义的多重视角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的“技术正义”
第三节 科技异化:技术正义的内在自反
一、当代社会科技异化的再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观照下的“科技异化”
第二章 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理论衍化
第一节 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理论溯源
一、关于“知识”与“技艺”的哲学之思
二、“技术史”论争与法治思维的介入
第二节 古代技术与法律规约的状况
一、行业规范的技术性约定
二、技术行为的价值性导向
第三节 现代技术与法律治理的出场
一、对技术进步的总体审视
二、对技术法规的逐步探索
第三章 当代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理论转向
第一节 问题与症结:技术宰制人的生活世界
一、技术在“规范标准不明确”中迅猛进步
二、现代人在过度依赖技术中走向异化
第二节 技术正义:伦理与法律的共同担当
一、科技异化涉及人与技术的伦理关联
二、科技异化呼唤法律守护“技术正义”
第三节 介入法律治理的两大考量因素
一、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反思
二、技术应用潜藏的风险研判
第四章 技术正义导向下当代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典型领域
第一节 核技术:天使与魔鬼的两副面孔
一、灾难与福祉并存的伦理困境
二、核技术伦理困境的深层缘由
三、核技术理性发展的法律治理
第二节 生命科技:生命与伦理的双重挑战
一、道德边界遭受的科技塑造
二、生命科技对伦理的冲击效应
三、以法律规制生命科技的基本维度
第三节 网络科技: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一、虚拟化生存下的伦理问题
二、信息网络使人走向异化的诱因
三、网络空间法律治理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技术正义视角下当代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中国方案
第一节 前期探索——当代中国科技法律治理的历程
一、科技立法的逐步推进
二、科技法律治理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科学理念——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宗旨
一、“宪法至上”:保障技术正义的根本遵循
二、“实事求是”:明确技术发展的现实导向
三、“点面推进”:加强技术转化的立法规制
四、“奖惩结合”:引导技术成果的合理应用
第三节 行动路径——基于科技发展需求抓好法律治理关键工作
一、强化科技立法的社会价值
二、推动科技创新与立法的协调发展
三、从行政监管向法律治理的效能转变
四、部门问责与公众参与的双向发力
第四节 综合保障——加强科技法律治理的条件建设
一、思想建设:以“人的发展”引领科技发展
二、能力建设: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科技创新
三、队伍建设:以专业治理人才推进树立法治意识
四、环境建设:以“德法共治”优化治理空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內容試閱:
|
在当代科技异化问题上,存在“伦理转向”和“法律治理定位”这样两个基本论题,而“技术正义”是当今技术时代理解“科技异化”不可或缺的分析进路,也是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一个根本实践导向或定位。与此同时,从问题表现到症结所在、从治理理念到实现路径一再表明:法律规制不能简单地就技术而论技术,而是应该始终以具体环境下的技术为着眼点,针对使用技术达到的目的、实现目的采用的手段与后果,基于正义的伦理要求而做出具体规制。面向技术正义的理论场景,核技术、生命科技与网络科技成为对当代科技异化进行治理的典型领域。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效应,使得我们必须从“风险”“安全”或“责任”的角度考察异化成因等,尤其是从“技术正义”方面对科技异化现象进行法律治理的探究。我国在以“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积极对科技异化问题的治理展开理论探索,不断地超出那些针对单项技术开发和使用所造成后果的具体思考范围,既关注科技发展本身给社会带来的福祉,又聚焦科技在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此,我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理念,朝向科技发展需求抓好法律治理关键工作作为行动路径,以完善法律治理的条件建设作为综合保障,切实通过对科技异化的治理推动技术正义得以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