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由来自北京大学00后大学生们创作的非虚构作品集。他们以个人或分组的方式完成调查、写作,目的在于以写作为媒介,认识自身并反思自身得以形成的家庭、文化和社会制度,或是探寻外部世界、他人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故事。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网生代拼图”讲述的是Z世代的成长经验与青春故事,表现出网络对第一代“网生代”异乎寻常的影响;第二编“倾听别人”主要描述家庭和生活中身边他人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故事;第三编“在基层”则进入社会,展现了00后支教老师、驻村干部、选调生等群体融入基层、认识中国的过程,展示了基层生活的艰难与丰富;第四编“觉醒与困惑”主要聚焦于婚恋、性别和“自我”问题。
|
關於作者: |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非虚构写作等。出版专著《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等,主编“新青年非虚构写作”丛书:《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
李云雷,《小说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新中国的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等,以及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到姐姐家去》等。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冯牧文学奖等。
|
目錄:
|
目 录
序一 Z世代的文化经验 | 001
序二 以写作为媒介:00后的文化视野 | 007
第一编 网生代拼图 | 001
我们,活在互联网时代 | 003
一场关于少年爱的梦——耽美阅读者的成长纪事 | 013
我在无线文作坊,编织成年人的童话世界 | 019
一部游戏,一部关于自由的创作 | 030
加载完毕,欢迎登陆游戏世界 | 041
小村游戏家 | 052
豆瓣娱乐小组:赛博“房子”的坍塌与再建 | 062
破晓 | 072
成为“娃妈”:玩“芭比娃娃”的当代青年 | 081
第二编 倾听别人 | 089
静水流深:历史、记忆与女性力量 | 091
她定居在了陪读的地方 | 104
被分隔的日与夜:退学少年和他的“敌人们” | 115
逆行:21世纪“民间科学家”画像 | 128
一个北漂的“纪录片女孩” | 137
走向“清北名师” | 147
P大人币圈闯荡实录 | 160
智能之下的人工——数据标注员探访报告 | 171
第三编 在基层 | 181
“逼”上凉山——小镇青年支教记 | 183
基层选调生:伟大与渺小 | 193
那个来驻村的“北大硕士” | 203
大山里的中考“战士” | 214
20岁女孩的重启人生 | 225
在线上教育的“花果山”上 | 231
直播小镇:有人进场,有人逃离 | 240
第四编 觉醒与困惑 | 249
新婚姻时代 | 251
“我不想生”:90后女性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 | 263
“流动的性别”:自由抑或挣扎? | 274
28岁女性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房产是种怎样的体验? | 284
留学时代:浪潮之下无畏的我们 | 293
爱 、金钱和规则之外—— 一位小透明“站姐”的过去和未来 | 301
被焦虑裹挟的年轻人 | 312
游牧夫妻:在美洲“流浪” | 325
|
內容試閱:
|
序一 Z世代的文化经验
李云雷
2017年,慧瑜回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后,给研究生开设了一
门非虚构写作课程,他在《重返根据地:以基层传播为方法》一文
中说,“因为中文系的出身,我主要从写作入手,在教学中推广非虚
构写作的理念和方法”,“非虚构写作可以训练多种能力:一是文字
表达能力,故事和人物写得是否准确、好看;二是社会调查能力,非
虚构的题材经常并非新闻题材,而是‘不是新闻的新闻’,需要写作
者实地调研、采访,提出社会议题;三是学术思考的能力,非虚构写
作不只是一种白描式的客观陈述,叙述背后隐含着写作者的态度和
阐释,这需要写作者对被写作对象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体认。”
我参加过几次慧瑜这门新课的讲授,以及学生作业的点评,令
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学生都极为认真,选题也都别出心裁。每个或
每组同学讲完后,我们都会对他们的作品就主题、题材、写法等做
一些讨论,最后还会对所有的作品评出等级,慧瑜还专门准备了奖
品—他自费购买的一些经典学术或文学著作,作为奖励按等次颁
给所有参与写作的同学。当被叫到名字的同学,登上讲台去领取属
于自己的奖品时,脸上都有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激动。我想不管他们
未来的学术与人生之路将通向哪里,他们大概都会记住在慧瑜老师
课堂上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们因自己最初的观察、发现与写作
而获得了鼓励,有的甚至因此萌生了新的学术兴趣,从而改变了自
己的人生规划与走向,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这也是慧瑜所感到欣慰
和乐于看到的。
当然也不仅于此,慧瑜所教授给他们的只是理论、方法与技巧,
这些作品的主题、题材以及背后大量的调研、采访等主体工作,大都
是这些同学独立完成的。新一代年轻人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有什么
独特发现,又呈现出了哪些新的文化经验,也是慧瑜、王洪喆、王维
佳和我所关心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而与慧瑜他们
在高校任教、与青年学生接触较多不同,我的日常工作与新一代年
轻人—“Z世代”接触较少,我所熟悉的还是多年前自己的校园
生活和时代经验,所以他们的观察与发现、关心的问题以及提出问
题的方式,对我的启发和教益尤其多。而集中阅读收录在这本书中
的作品,更强化了我在课堂点评时的印象:这是一群生机勃勃充满
朝气的年轻人,他们善于观察,勇于思考,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
也将视角触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个角落,他们既可以将个人成
长中的某些经历、爱好与体验“对象化”,也可以对他人的生活保持
“理解之同情”,而在对一些新的社会与文化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中,
更是体现出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其
中某些思考还略嫌稚嫩,但就整体而言,这本书却为我们提供了他
们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文化经验,这既是Z世代的生活世界,也是
他们眼中的世界,而对于其他人来说,阅读此书可以说是进入他们
的世界的最佳入口。
整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网生代拼图”讲述的是Z世代的
成长经验与青春故事,Z世代是第一代“网生代”,网络和移动网络
对他们的影响异乎寻常。在《我们,活在互联网时代》中,作者通
过对一个乡村少年沈伟人生轨迹的梳理,让我们看到网络、游戏如
何介入并改变了他的青春甚至人生;在《一场关于少年爱的梦—
耽美阅读者的成长纪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耽美这种青年亚文化如
何进入了一个女孩的视野,她是在以什么样的心理追踪阅读,向别
人推荐时遭遇了什么,她又如何隐秘地守护自己的爱好,以及最终
如何摆脱并能客观看待这一爱好的过程;《我在无线文作坊,编织
成年人的童话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网文编辑和作者的生活、环
境、节奏和心态;《一部游戏,一部关于自由的创作》以北大元火动
漫社制作视觉小说《青箱》为主线,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在新领域
中的活力及其创造性;《加载完毕,欢迎登陆游戏世界》展示了一个
00后少年如何迷上游戏、打比赛、卖道具以及在电子竞技职业化中
成为一名游戏从业者的过程;《豆瓣娱乐小组:赛博“房子”的坍塌
与再建》则通过对一个豆瓣小组之“死”的过程的梳理,以及不同
成员各自心态的展现,呈现了一个粉丝们在虚拟世界聚合离散的
故事;《破晓》展现的是一个少年迷恋上游戏而放弃学业,成为电竞
选手,获得冠军,并转型为教练的人生故事;《成为“娃妈”:玩“芭
比娃娃”的当代青年》,聚焦的则是一种小众爱好BJD“入坑者”的
经验、逻辑及其相互交往的故事,展现了这个“趣缘群体”的生活
状态。
第二编“倾听别人”主要是描述家庭和学校生活及身边的人。
《静水流深:历史、记忆与女性力量》写的是沐子的妈妈叶楠和爸爸
罗舟的爱情与生活故事,作者通过对同龄人沐子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叶楠生活经历的采访,加深了对上一代的认识;《她定居在了陪读的
地方》写的是陪读妈妈的故事,作者通过采访既发现了一个独特的
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也加深了对父母一辈付出的理解;《小村游戏
家》写的同样是一个痴迷游戏的乡村少年,但他走上了“陪玩”的
道路;在《被分隔的日与夜:退学少年和他的“敌人们”》中,作者
采访了一个退学少年及其几个同学,为我们展现了他的生活网络和
心理状态,而他对采访的抵制与敌意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进行调
查的艰难;《逆行:二十一世纪“民间科学家”画像》聚焦的是“民
科”,这是在著名高校周围经常会出现的群体,作者通过对几个典
型个案人生经历的梳理,为我们呈现出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
性;《一个北漂的“纪录片女孩”》写的是一个北漂女孩追逐艺术梦
想的历程及其遭遇的艰难;《走向“清北名师”》关注的则是进入教
培机构的顶尖高校毕业生及其不同的人生走向;《P大人币圈闯荡
实录》展现了青年学生与币圈的生活故事;《智能之下的人工—
数据标注员探访报告》则为我们呈现了“数据标注员”这种新职业
从业者的生活状态。
第三编“在基层”则进入社会,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青年融入
基层、认识中国的过程。《“逼”上凉山—小镇青年支教记》写的
是张雨到西昌阿嘎倮古村支教的生活;《基层选调生:伟大与渺小》
聚焦选调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一些个案展现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与
思考;《那个来驻村的“北大硕士”》中的韩廷耕,是一个没有乡村
经验的金融硕士,作者对他的人生理想与独特追求做了细致的描
写。此外如《大山里的中考“战士”》《20岁女孩的重启人生》《在
线上教育的“花果山”上》《直播小镇:有人进场,有人逃离》等诸
篇,向我们展示了基层生活的艰难与丰富,让我们看到了诸多人生
和社会现象。
第四编“觉醒与困惑”主要聚焦于婚恋、性别和“自我”问题。
《新婚姻时代》通过中国、韩国、芬兰等国青年婚恋态度的对比,对
当前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念进行了反思,反映了新一代青年的觉醒;
《“我不想生”:90后女性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主要是对90后女
生在传统生育观念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做了调查与分析;
《“流动的性别”:自由抑或挣扎?》则聚焦于个案,让我们看到了一
个“流动的性别者”的内心挣扎与通向自由之路的艰难;《28岁女
性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房产是种怎样的体验?》则提供了另一个个
案,展示了另一种人生处境与苦恼。此外如《留学时代:浪潮之下
无畏的我们》《爱、金钱和规则之外—一位小透明“站姐”的过去
和未来》《被焦虑裹挟的年轻人》《游牧夫妻:在美洲“流浪”》等
篇,也向我们描述了不同的人生,以及作者对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
认真思考。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生活的多姿
多彩,以及他们在时代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经验、新现象,其中不
序一 Z世代的文化经验
李云雷
2017年,慧瑜回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后,给研究生开设了一
门非虚构写作课程,他在《重返根据地:以基层传播为方法》一文
中说,“因为中文系的出身,我主要从写作入手,在教学中推广非虚
构写作的理念和方法”,“非虚构写作可以训练多种能力:一是文字
表达能力,故事和人物写得是否准确、好看;二是社会调查能力,非
虚构的题材经常并非新闻题材,而是‘不是新闻的新闻’,需要写作
者实地调研、采访,提出社会议题;三是学术思考的能力,非虚构写
作不只是一种白描式的客观陈述,叙述背后隐含着写作者的态度和
阐释,这需要写作者对被写作对象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体认。”
我参加过几次慧瑜这门新课的讲授,以及学生作业的点评,令
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学生都极为认真,选题也都别出心裁。每个或
每组同学讲完后,我们都会对他们的作品就主题、题材、写法等做
一些讨论,最后还会对所有的作品评出等级,慧瑜还专门准备了奖
品—他自费购买的一些经典学术或文学著作,作为奖励按等次颁
给所有参与写作的同学。当被叫到名字的同学,登上讲台去领取属
于自己的奖品时,脸上都有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激动。我想不管他们
未来的学术与人生之路将通向哪里,他们大概都会记住在慧瑜老师
课堂上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们因自己最初的观察、发现与写作
而获得了鼓励,有的甚至因此萌生了新的学术兴趣,从而改变了自
己的人生规划与走向,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这也是慧瑜所感到欣慰
和乐于看到的。
当然也不仅于此,慧瑜所教授给他们的只是理论、方法与技巧,
这些作品的主题、题材以及背后大量的调研、采访等主体工作,大都
是这些同学独立完成的。新一代年轻人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有什么
独特发现,又呈现出了哪些新的文化经验,也是慧瑜、王洪喆、王维
佳和我所关心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而与慧瑜他们
在高校任教、与青年学生接触较多不同,我的日常工作与新一代年
轻人—“Z世代”接触较少,我所熟悉的还是多年前自己的校园
生活和时代经验,所以他们的观察与发现、关心的问题以及提出问
题的方式,对我的启发和教益尤其多。而集中阅读收录在这本书中
的作品,更强化了我在课堂点评时的印象:这是一群生机勃勃充满
朝气的年轻人,他们善于观察,勇于思考,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
也将视角触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个角落,他们既可以将个人成
长中的某些经历、爱好与体验“对象化”,也可以对他人的生活保持
“理解之同情”,而在对一些新的社会与文化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中,
更是体现出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其
中某些思考还略嫌稚嫩,但就整体而言,这本书却为我们提供了他
们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文化经验,这既是Z世代的生活世界,也是
他们眼中的世界,而对于其他人来说,阅读此书可以说是进入他们
的世界的最佳入口。
整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网生代拼图”讲述的是Z世代的
成长经验与青春故事,Z世代是第一代“网生代”,网络和移动网络
对他们的影响异乎寻常。在《我们,活在互联网时代》中,作者通
过对一个乡村少年沈伟人生轨迹的梳理,让我们看到网络、游戏如
何介入并改变了他的青春甚至人生;在《一场关于少年爱的梦—
耽美阅读者的成长纪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耽美这种青年亚文化如
何进入了一个女孩的视野,她是在以什么样的心理追踪阅读,向别
人推荐时遭遇了什么,她又如何隐秘地守护自己的爱好,以及最终
如何摆脱并能客观看待这一爱好的过程;《我在无线文作坊,编织
成年人的童话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网文编辑和作者的生活、环
境、节奏和心态;《一部游戏,一部关于自由的创作》以北大元火动
漫社制作视觉小说《青箱》为主线,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在新领域
中的活力及其创造性;《加载完毕,欢迎登陆游戏世界》展示了一个
00后少年如何迷上游戏、打比赛、卖道具以及在电子竞技职业化中
成为一名游戏从业者的过程;《豆瓣娱乐小组:赛博“房子”的坍塌
与再建》则通过对一个豆瓣小组之“死”的过程的梳理,以及不同
成员各自心态的展现,呈现了一个粉丝们在虚拟世界聚合离散的
故事;《破晓》展现的是一个少年迷恋上游戏而放弃学业,成为电竞
选手,获得冠军,并转型为教练的人生故事;《成为“娃妈”:玩“芭
比娃娃”的当代青年》,聚焦的则是一种小众爱好BJD“入坑者”的
经验、逻辑及其相互交往的故事,展现了这个“趣缘群体”的生活
状态。
第二编“倾听别人”主要是描述家庭和学校生活及身边的人。
《静水流深:历史、记忆与女性力量》写的是沐子的妈妈叶楠和爸爸
罗舟的爱情与生活故事,作者通过对同龄人沐子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叶楠生活经历的采访,加深了对上一代的认识;《她定居在了陪读的
地方》写的是陪读妈妈的故事,作者通过采访既发现了一个独特的
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也加深了对父母一辈付出的理解;《小村游戏
家》写的同样是一个痴迷游戏的乡村少年,但他走上了“陪玩”的
道路;在《被分隔的日与夜:退学少年和他的“敌人们”》中,作者
采访了一个退学少年及其几个同学,为我们展现了他的生活网络和
心理状态,而他对采访的抵制与敌意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进行调
查的艰难;《逆行:二十一世纪“民间科学家”画像》聚焦的是“民
科”,这是在著名高校周围经常会出现的群体,作者通过对几个典
型个案人生经历的梳理,为我们呈现出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
性;《一个北漂的“纪录片女孩”》写的是一个北漂女孩追逐艺术梦
想的历程及其遭遇的艰难;《走向“清北名师”》关注的则是进入教
培机构的顶尖高校毕业生及其不同的人生走向;《P大人币圈闯荡
实录》展现了青年学生与币圈的生活故事;《智能之下的人工—
数据标注员探访报告》则为我们呈现了“数据标注员”这种新职业
从业者的生活状态。
第三编“在基层”则进入社会,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青年融入
基层、认识中国的过程。《“逼”上凉山—小镇青年支教记》写的
是张雨到西昌阿嘎倮古村支教的生活;《基层选调生:伟大与渺小》
聚焦选调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一些个案展现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与
思考;《那个来驻村的“北大硕士”》中的韩廷耕,是一个没有乡村
经验的金融硕士,作者对他的人生理想与独特追求做了细致的描
写。此外如《大山里的中考“战士”》《20岁女孩的重启人生》《在
线上教育的“花果山”上》《直播小镇:有人进场,有人逃离》等诸
篇,向我们展示了基层生活的艰难与丰富,让我们看到了诸多人生
和社会现象。
第四编“觉醒与困惑”主要聚焦于婚恋、性别和“自我”问题。
《新婚姻时代》通过中国、韩国、芬兰等国青年婚恋态度的对比,对
当前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念进行了反思,反映了新一代青年的觉醒;
《“我不想生”:90后女性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主要是对90后女
生在传统生育观念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做了调查与分析;
《“流动的性别”:自由抑或挣扎?》则聚焦于个案,让我们看到了一
个“流动的性别者”的内心挣扎与通向自由之路的艰难;《28岁女
性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房产是种怎样的体验?》则提供了另一个个
案,展示了另一种人生处境与苦恼。此外如《留学时代:浪潮之下
无畏的我们》《爱、金钱和规则之外—一位小透明“站姐”的过去
和未来》《被焦虑裹挟的年轻人》《游牧夫妻:在美洲“流浪”》等
篇,也向我们描述了不同的人生,以及作者对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
认真思考。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生活的多姿
多彩,以及他们在时代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经验、新现象,其中不
少现象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尤其是第一、二编中的篇目,所以前面
介绍得略微详细一点。总之,这本书既是Z世代青年的非虚构写作
实践的成果,也呈现了他们眼中丰富而又复杂的世界,希望能引起
广大读者的关注。
2022年10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