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編輯推薦: |
剑桥大学教授翻译研究力作
选用经典理论探讨经典翻译课题
|
內容簡介: |
《翻译与多模态》一书是研究翻译如何在多模态语境中被重新定义、重新组织的经典著作。群书汇集了翻译理论与多模态领域世界一流的专家的相关研究,从文学、舞蹈、音乐、电视、电影和视觉艺术等方面探讨了多模态翻译相关的重要课题,并对翻译与多模态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深刻见解。随着交际不断地趋于多模态,在多模态语境下探讨翻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21世纪凸显的各种各样的意义产生模式已经动摇了某些传统的翻译理论范式,之前陈旧的定义和假设已经变得不再充分。鉴于翻译和多模态两学科的极大融合,本书对于翻译研究、语言学和传播学师生和翻译实践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
關於作者: |
莫妮卡?博里亚,剑桥大学意大利语系附属讲师。安赫莱斯?卡雷拉斯,剑桥大学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系高级语言教员。玛丽亚?诺列加-桑切斯,剑桥大学西班牙语高级语言教员,西德尼?苏赛克斯学院现代语言系研究员。马库斯?托马林,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剑桥大学机器智能实验室高级助理研究员。
|
目錄:
|
绪论(莫妮卡 ? 博里亚和马库斯 ? 托马林)
1 意义转置:多模态符号景观下的翻译(冈瑟 ? 克雷斯)
2 多模态翻译观的理论框架(克劳斯 ? 凯因德尔)
3 未译符号世界的意义(再)建构:迈向多模态、文化与翻译的研究议程(伊丽莎白 ? 阿达米和萨拉 ? 拉莫斯 ? 平托)
4 从“吸引力电影”到“弹幕”:跨媒体文化下变化字幕美学的多模态理论分析(路易斯 ? 佩雷斯 ? 冈萨雷斯)
5 翻译“ I ”:但丁、文学性及语言的内在多模态性(马修 ? 雷诺兹)
6 文学翻译的多模态维度(马库斯 ? 托马林)
7 音乐与舞蹈间的翻译:20 与 21 世纪舞蹈作品中舞蹈音乐姿态互动分析(海伦 ? 朱莉娅 ? 麦那兹)
8 绘画式写作:以图文多模态翻译为例 (塔马林 ? 诺伍德)
结束语:语言之外(安赫莱斯 ? 卡雷拉斯和玛丽亚 ? 诺列加 - 桑切斯)
参考文献
索引
|
內容試閱:
|
翻译——可能与模态一样——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象,我们似乎难以给出清晰且普遍适用的定义。然而,定义通常是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是一种无法避免之恶。说它恶,是因为定义——至少是对文化与社会现象的定义——并不是中立、单纯的行为,而是试图“限制”一直由特定兴趣所引导的研究对象。对翻译来说,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也是翻译研究为何纠结是否与多模态融合的原因之一。其单模态导向可用二战后的学科兴起来解释。20 世纪 50 年代,机器翻译的最初焦点在语言系统,以及如何在两种语言的单词和句子单位之间创造最大可能的不变性等问题(如 Bar Hillel,1960)。罗曼·雅格布森在 1959 年就认识到,我们不仅用语言交流,还用其他交际手段来表达自己。但当时,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直到很久之后才在翻译研究中找到共鸣,尤其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视听翻译被纳入翻译研究,为其做出了重大贡献(如 Delabastita,1989;Gottlieb,1994)。
正如绪论部分总结所述,翻译研究最初只是一门纯粹以语言为中心的学科,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向文本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开放后,越来越多地将语用学纳入其研究范围。如今,主导学术讨论的议题包括发出者及其意图、接收者及其知识与理解水平,以及文本类型及其规范等。对对等的严格要求(如 Catford,1965;Kade,1968)旨在使某一语言单位能够在不同语言间产生最大相似性,而现在却倾向于确保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尽可能不变(如 Nida & Taber,1969;Rei?,1971)。然而,在文本语言学及符号导向的语言学中,文本不仅被视为语言单位,同样也是非语言单位——正如后面即将展开的讨论,翻译研究只不过勉强地结合了这一观点。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一直是一门关注意义如何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学科。 所谓“翻译研究”(Bassnett & Lefevere,1990,ix)的成功故事始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主要是因为翻译的研究兴趣扩展并融入了文化与社会学维度。翻译不再仅仅是语言意义的转换,而是文化、意识形态、权力、性别、种族等的多层次转换;翻译研究的焦点不再以源文本为主要参照点,而是其在目标文化中所产生的作用。这些新的视角,无论是图里(Toury,1995)和勒弗菲尔(Lefevere,1992)的描述性、文化敏感性视角,还是弗米尔(Vermeer,1986)和霍斯 - 曼特瑞(Holz-M?ntt?ri,1984)的功能性、目标导向性视角,都增强了对之前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领域的认识,如视听翻译、舞台剧翻译、插图版儿童读物翻译,以及世纪之交出现的网站翻译和电子游戏翻译等。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文本都被排除在翻译研究范畴之外,因为这些文本都无法用以源文本为中心的对等标准来研究。此外,单模态文本观也不允许高比例的非语言(non-linguistic)文本成分或媒介实现来影响文本构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