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編輯推薦: |
全面:全方位剖析产业链金融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系统:从业务设计到技术实现,全流程讲解实战经验
开放:全部基于开源技术,可灵活定制
案例:与多家银行的银企直连案例,体现主流银行的开放性建设成果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产业链金融的起源讲起,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产业链金融平台的前台设计、技术中台设计、数据平台设计、风控设计及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点,既体现了传统行业的业务创新、数字转型的探索过程,又介绍了当前主流银行的开放性建设成果。读者不但能全方位地了解产业链金融平台的建设过程,还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了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变革历程,以及对传统企业的核心价值;第2章介绍了系统核心功能的设计及在线签约、实名认证等技术的原理;第3章介绍了结合容器云技术、微服务技术与DevOps技术构建技术中台的过程,以及对接开放银行、央行征信的过程;第4章介绍了开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及数据仓库的设计思路;第5章基于Python的机器学习库介绍了智能风控的开发过程;第6章介绍了在产业链金融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规避信息安全的法律风险。
本书内容全面,且围绕开源技术展开介绍,实用性极强,特别适合建设产业链金融平台的传统企业架构师、开发人员及产品人员阅读,也适合对开源的技术中台、大数据平台及信用风控感兴趣的开发人员阅读。
|
關於作者: |
张盼富,毕业于南开大学,工作13年,先后任华为解决方案SE、京东高级研发、咪咕大数据中心负责人、新希望六和产业链金融研发负责人兼架构师、亚马逊云科技架构师,有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产业链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工作经验。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期间,从无到有组建40人团队,含产品组、前端组、后端组、数据组、算法组、测试组,面向全线上全场景全客群,打造出产业链金融平台。
|
目錄:
|
第1章 什么是产业链金融
1.1 产业链金融的前世今生
1.2 产业链金融的几种模式
1.3 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价值
1.4 产业链金融的场景介绍
1.5 产业链金融的团队结构
第2章 系统功能设计
2.1 总体流程设计
2.2 实名认证功能的设计
2.3 在线签约技术
2.4 授信功能的设计
2.5 支用功能的设计
2.6 还款功能的设计
2.7 对账功能的设计
2.8 代偿功能的设计
2.9 小结
第3章 技术中台设计
3.1 构建容器云
3.2 构建微服务平台
3.3 银企直连
3.4 对接央行征信
3.5 小结
第4章 数据仓库设计
4.1 大数据平台搭建
4.2 数据采集
4.3 数据仓库
4.4 小结
第5章 智能风控设计
5.1 风控概述
5.2 特征工程
5.3 模型开发
5.3 小结
第6章 信息安全
6.1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析
6.2 平台调研分析
6.3 合规性措施
6.4 未来展望
附录
1.1 用户注册协议样本
1.2 用户隐私协议样本
1.3 个人生物信息查询及使用授权书样本
1.4 个人信息风控查询授权书
1.5 数据合规调查清单
|
內容試閱:
|
本书的写作缘由
笔者从互联网行业转战传统行业后,发现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空间很大,价值很高,大有可为。以产业链金融为代表的数字化场景,是一个可以帮助传统企业从1到 N 进行裂变的机遇点,也是一个可以真正将金融用于实业、发展整个产业链的新赛道。针对农牧行业,产业链金融更是企业与金融机构联手履行“支农惠农”社会义务,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
但是,很多传统企业在涉足产业链金融时,缺少必要的技术储备及设计、实践经验,只能“摸石头过河”。即使通过咨询公司获取了很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理论,但结合企业自身场景进行实践,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本书结合笔者的探索经验与教训,本着“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理念,向广大读者全方位介绍产业链金融平台的建设过程,分享产业链金融平台的创建始末。
本书特色
当前产业链金融相关的书籍,大多是在宏观层面上介绍相关理论及金融模式,缺少针对案例进行技术剖析的实战介绍,并不能给建设产业链金融平台的产品人员与研发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与参考。
本书结合与金融机构对接的真实案例,通过业务 技术 法律合规性层面的介绍,完整地讲述一个产业链金融平台的建设过程,既体现了传统行业的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过程,又真实地体现了当前银行的开放性建设的具体成果,还能帮助后继者规避部分合规性风险。
本书读者对象
产业链金融相关的产品经理与架构师对技术中台感兴趣的微服务研发人员对数据仓库感兴趣的数据开发工程师对信用风控感兴趣的数据建模人员
致谢
感谢我的妻子对我写作本书的支持。我抽出晚上与周末的时间写作本书,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很难完成本书。感谢罗雨露编辑,本书是在她的持续推动与一再鼓励下完成的。
感谢雷洪俊、韩倩倩等领导的鼓励与帮助,感谢吴双舟、贺莹等金融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感谢同事张新鹏对本书3.2节的技术支持。
感谢选择了这本书的所有读者的支持与信任。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本书,由于水平与能力有限,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