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组长罗晓晖三十年教学经验精华,
掌握经典材料,“通吃”考场作文,
点石成金,活用经典,让考场作文所向披靡。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写作指导图书,立足于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考场写作时变通使用经典材料的能力。书中列出的一些经典材料,如孔子、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丰富人生,以及经典的场景、意象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作文素材。经典材料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本书深入浅出地教学生如何去理解经典的含义,并且活学活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思想性和文化内蕴的形成,写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文采的考场作文。
|
關於作者: |
罗晓晖,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教科院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省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组长。
|
目錄:
|
第一章 多用或通用: 经典材料百变通
什么是经典材料 (003)
为什么要运用经典材料 (004)
经典材料能否百变通 (006)
如何分析经典材料的使用价值 (007)
如何变通使用经典材料 (012)
经典材料通用于作文的范例 (020)
经典材料的进一步延伸举例 (034)
经典材料通用: 以台湾地区学测与指考考题为例 (040)
对材料要进行紧扣观点的阐发 (047)
作文的框架构建: 从材料到分论点 (050)
经典材料: 从段落到篇章 (056)
如何叙述材料 (062)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人的丰富人生
方法要点 (079)
本章提要 (079)
方法提示 (079)
应考锦囊 (080)
运思借鉴 (081)
经典素材一: 孔子 (081)
经典素材二: 庄子 (092)
经典素材三: 屈原 (102)
经典素材四: 陶渊明 (108)
经典素材五: 李白 (118)
经典素材六: 苏轼 (125)
经典素材七: 西西弗斯 (135)
经典材料的模式化运用的可能性 (143)
考场作文综合运用历史文化名人的实例 (148)
第三章 经典的场景和经典的意象
方法要点 (155)
本章提要 (155)
方法提示 (155)
应考锦囊 (156)
运思借鉴 (157)
经典场景一: 庄生晓梦迷蝴蝶 (157)
经典场景二: 桃花源和乌托邦 (162)
经典场景三: 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意瞬间 (167)
经典意象的运用 (172)
第四章 经典的思想: 思考的原点
方法要点 (189)
本章提要 (189)
方法提示 (189)
应考锦囊 (190)
运思借鉴 (191)
思想材料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重) (191)
思想材料二: 生活在别处 (196)
思想材料三: 人, 诗意地栖居 (203)
思想材料四: 头顶的星空, 心中的道德律 (211)
思想材料五: 人生的境界 (215)
|
內容試閱:
|
材不在多,变通则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文的复习应考不能走常规的路径。经验已经证明, 从审题、立意、结构等方面按部就班地复习作文, 是缺乏实效性的。
作文很简单, 无非两件事: 一是有话可说, 二是把话说好。有话可说, 就要解决材料问题; 把话说好, 就是解决文采问题。本书主要解决材料的问题, 让你在作文时有话可说, 不致沦落到焦头烂额、咬破笔杆的窘境。材料不见得要多, 关键在于管用。即使有再多的材料,若无变通运用的能力, 也很可能空守粮仓, 活活饿死。
所谓“变通”, 就是孔子所讲的“学则不固” ———要突破思维的僵局, 要讲究灵活性。“百变通”, 就是要把这种灵活性发挥到极限。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变通思维是彻底解决议论文材料窘乏的唯一路径。
考场作文不是文学创作, 并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考场作文也不像文学创作那样需要许多鲜活的素材, 并不需要考生掌握太多的作文材料。关键在于所掌握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 在于要有变通运用这些材料的意识和方法。本书第一章, 将告诉你什么是经典材料, 并提供变通运用经典材料的方法指导。
从第二章开始, 本书准备了若干类型的经典材料, 助你写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文采的考场作文。各个经典材料都列有若干运用实例, 这些实例是灵活性思维的示范, 也直接为考场作文提供有用的写作资源。一旦掌握了这些材料, 你将懂得思维才是作文的第一要义, 你也无须再为作文无话可说而发愁。你将发现, 在经过材料百变通熏染之后, 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广度都会有巨大变化, 让你就算只拥有少量的材料, 也能够在考场作文时所向披靡, 无往不利。
第一章 多用或通用:经典材料百变通
本章将告诉你: 什么是经典材料, 为何要运用经典材料, 如何分析经典材料变通运用的可能性,以及百变通的基本方法。
耐心读完本章, 你将豁然开朗: 原来我掌握的材料已经足够, 只不过消化材料的功夫和灵活运用它们的能力不够。作文, 竟可以如此简单!
什么是经典材料
什么是经典材料? 经典材料是指具有典范性的作文素材。大致说来, 凡是经典的历史文化名人、经典的思想、具有示范性的人生行为、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事物或场景等, 都可以视为经典材料。从我们掌握这些材料的途径来说, 经典材料通常有三个来源:
来自文化常识的
孔子、孟子、庄子、屈原、苏武、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思想, 他们的行为显示了人性的高度并具有人生示范性。
来自课本的
古人所认为的经典材料, 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今人公认的经典材料, 如关于庄子的材料(出自庄子《逍遥游》等),关于经典意象“莲” “梅” 等的资料(出自周敦颐《爱莲说》、陆游《咏梅》等) ……如此等等。其中包括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行事, 也包括文化传统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事物、文学经典中的格言或故事等。
来自课外阅读的
人, 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语出18—19 世纪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 后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引用和阐述而广为人知)。人不过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语出法国科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卑鄙的灵魂是永远也不会相信任何伟大人物的, 而下贱的奴隶们则用讥讽的眼光看待“自由” 这一名词(语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如此等等。
为什么要运用经典材料
为何要用经典材料呢?
答案很简单: 经典材料是有力量的论据, 运用经典材料, 有利于写出有文化内涵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一定文采的考场作文。
经典材料的丰厚内涵决定了它巨大的挖掘和发挥空间。与一般作文材料相比, 经典材料具有以下显而易见的优势:
任何程度的学生, 均有了解和掌握———你不愁没有。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很显然, 这比在作文中杜撰一个隔壁张三李四的故事做例子强得多。有典范的甚至诗意化的表述可资借鉴, 易于操作———很多文章都用过它们, 说不定昨天你就在某处读到过关于它们的优雅的表述。经典材料的叙述容易书面化, 能有效避免语言口水化———所以能约束你的口水四处流淌。在作文中, 你可以流血、流汗、流泪, 就是不能流口水。经典材料阐释空间较大, 因而具有“百变” 的可能, 便于在作文中普遍运用———这就是掌握有限材料而能通吃考场作文的秘密。
所有优势中最重要的是, 经典材料具有普适性———它能够普遍适用于考场作文, 使得你无须为材料窘迫发愁。坐在考场中, 面对一排排形如空洞的作文纸方格, 不知道写什么, 这是很多学生都有过的痛苦经验。其实, 一篇考场作文, 篇幅很短, 并不需要大量的作文材料。无论你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材料, 真正用得上的, 还不是只有那么三两个。事实上, 只要掌握并消化几个经典材料, 考场作文的材料问题就能够基本解决。
假如作文题很时新, 经典材料会不会妨碍作文联系现实的论述呢?不会。恰好相反, 这只会增强论述的说服力。这是因为, 当我们的作文需要联系现实展开论述时, 我们需要援引历史性的材料来增强论述的可靠性———任何真正有道理的观点不可能只在此时才成立, 当今的很多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类似的表现。“观今宜鉴古”, 也就是这个意思。经典材料将为我们对现实的论述拉出一个历史的纵深, 这在论据的多样性、立体性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经典材料能否百变通
经典材料能否百变通? 换句话说, 能否将一个经典材料精当地运用到不同话题、不同观点的作文之中, 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
回答是肯定的。稍微圆通一点, 同一个材料, 完全可以恰当地运用于不同话题、不同观点的作文中。这是因为, 经典材料, 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经典思想, 还是形象化的经典意象或经典场景, 都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 他们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他们的性格和生平中, 能够提炼出丰富的思想, 能够满足大多数考场作文的材料需求。
通常地, 一个经典材料, 肯定不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的话题。事实上, 只要你稍微观察一下考场优秀作文, 就会发现很多作文使用的材料都是相似的; 你多阅读一些名家散文, 也会发现以古论今、借古讽今乃是常见的现象。历史文化名人, 亮相的频率出奇的高。
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 是很多学生都喜欢用的; 当然, 用得好与不好, 各有不同。使用这些名人, 并非谁的专利; 别人可以用,你也可以用。有的人也许会担心, 大家都用, 会不会显得熟滥和重复呢? 不一定, 这要看你的手艺如何。他们这样用, 你可以那样用。同样是猪肉, 他做成肉片, 你可以做成肉丝、肉丁; 他把猪肉炒来吃,你可以炖来吃; 他做成麻辣味的, 你可以做成酸辣味的。关键是你要有灵动的思维去处理。看鲍鹏山讲古典, 听易中天讲三国, 读余秋雨讲古事、写古迹, 谁会有陈腐重复之感呢?
“智者乐水” ———智者从水的灵动中看到了自己, 所以他喜欢。人的思维应像水那样灵活, 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天上只有一轮月亮, 可是, 古往今来, 就是这同一个月亮,人们作出了多少各尽其妙的好诗啊!
如何分析经典材料的使用价值
所谓材料百变通, 就是善于灵活运用材料。而要灵活运用材料,你必须首先了解这些材料的用途。因此, 任何材料, 包括经典材料,你只是把它们捞到手中还不够。你必须分析这些材料的使用价值, 设想这些材料能够在哪些场合中运用。
对经典材料运用的可能性的探讨, 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思维变通性训练。
这对你多向度的分析能力提出了要求。材料百变通, 掌握材料是前提, 学会分析是关键。而分析能力的提高, 不仅仅可以提高驾驭材料的能力, 也能提升审题立意的能力。下面, 我就结合本书的主题(着眼于材料分析, 而不是审题立意), 说明怎样才能透过灵活的分析,把握住材料多方面的意义。
你首先要学会变换角度。同一个材料, 换一个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 你很可能立即会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同样一枚硬币, 这一面是这种图案, 换一面却是另一种图案; 同样一个材料, 这面看是这个道理, 换一面却是另一番道理。
下面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成语的自由注解》是我多年前撰写的一篇文章。一些成语作为材料, 被我变换角度加以阐释, 从而产生新意。成语是典型的公共语言, 也就是说,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语言陈套或材料僵尸。但是我发现, 再陈旧的材料, 也有生发新意的可能性, 只要善于寻找新的角度。
凿壁偷光
这是一种备受称赞的行为。尽管这堵被凿破的墙壁的产权很可能是邻家的。
蜀犬吠日
一条欢呼光明的狗, 人们总批评它少见多怪。原来, 对光明的赞叹, 竟也成为有些人垄断的特权。
指桑骂槐
这样做的好处是, 万一槐树有一个强硬的后台, 人们可以推托说, 他骂的是桑树。
童叟无欺
通常被理解为“毋欺童叟”。其实也可以理解为: 只有幼稚的儿童和昏聩的老头不骗人。在红尘中打滚的芸芸众生, 多少难免假冒伪劣、尔虞我诈了。
“凿壁偷光” 本来是被赞扬的行为, 但换个角度就成为应该批评的行为了。“蜀犬吠日” 是饱受批评的, 但换个角度就值得同情了。这就是变换角度的妙用。
就作文经典材料的使用而言, 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岳飞, 赞扬的可说他“精忠”, 批评的可说他“愚忠”; 比如陶渊明, 赞扬他的说他恬淡闲适、不求名利, 批评他的说他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 不敢正视黑暗的现实。“公” 说“公” 的, “婆” 说“婆” 的, 而“公” “婆”之说, 都有道理, 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东施效颦, 是讽刺盲目模仿的。换一个角度看, 你会发现她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美, 而对真善美的追求一直是我们鼓励的。合并以上角度, 你会发现东施效颦既有积极的价值取向也有盲目模仿的方法错误,需要辩证看待。再换一个角度, 你也许会想到东施的时代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缺乏整容技术), 她要追求她所希望的那种美亦即“外在美” 是不可能的, 她只可能去追求“内在美”。再换一个角度, 联系当今的社会观念, 你可能会意识到, 东施效颦属于她的个人权利, 效颦与否是她的自由, 旁人是无权议论和干涉的。
变换角度看问题, 太重要了。看问题的角度变换, 是思维灵活性的主要表现。
善于变换角度, 本质上是一种发散思维。发散思维, 可以帮助你从一个现象、一个材料出发, 得出众多的结论。发散思维较强的人,灵活运用材料的意识和能力也会相应地较强。
比如对“日落” 这种现象, 我们就可以发散出去, 引出各种不同的思考:
———落日是暗淡的, 是悲观主义的符号。我们应该喜欢美得蓬勃的朝阳。
———落日在沉没之前, 仍然尽可能散发出光和热, 这是奉献精神。
———落日摇摇欲坠, 预示着某种终结,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落日是美丽的回光返照, “人间重晚晴”, “最美不过夕阳红”。
———太阳有升有沉, 万物有生有死, 乃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太阳在黄昏退出天空, 是为了让月亮也有登场的机会。
——— “白日若不落, 红尘应更深。” 世上不应有恒久的权力,永恒的权力导致无限的罪恶。
———在地球此处是日落, 而彼处则是日出。落日表明太阳的平等周遍, 无私普照。
———太阳实际上并未真的落下, 它仅仅是在此地人们的视线中暂时消失。它永不懈怠的精神, 值得赞美。
显然, 作文材料的发散与此同理。下面举屈原为例加以说明。假如你想灵活运用屈原这个材料, 就必须依据屈原生平行事的种种, 发散开去, 作不同角度的联想。这样, 屈原就可以根据你的需要, 延伸到各种话题、各个观点上面去。
经典材料 屈原
发散:屈原的变通多用
(1) “举世皆浊我独清”, 不愿自我沦落, 乃是一种高尚的坚持, 孤独的光荣;
(2) “举世皆浊我独清”, 自以为是, 鄙视大众, 当然难以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3) 坚守原则, 不阿权贵, 节操高尚;
(4) 不懂变通, 缺乏灵活的处世策略, 而世事常需妥协, 所以容易遭到排挤;
(5) 被放逐而著《离骚》, 说明人类处于现实困境中往往转向精神价值的追求;
(6) 独善其身, 在黑暗社会保持清洁的精神;
(7) 怀才不遇, 是人才的悲剧, 也是国家的悲剧;
(8) 楚王原本信任屈原, 但屈原自视过高, 不善把握机会;
(9) 忠君忧国, 热爱国家的典范;
(10) 缺乏远见和斗争策略, 致使楚王由亲近到疏远, 失去为国家服务的机遇;
(11) 执着追求人生价值, 离开政治, 又做诗人;
(12) 投汨罗而死, 是用死亡证明生命不可妥协的价值。
………
如此发散开去, 不难发现, 屈原适合的话题是非常多的。“百变通” 的本质, 就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若能心无滞碍, 你将无往而不利。只要每周做一次这种分析, 不出两个月, 你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材料的水平, 就会明显提高。作文之难, 不是难写, 不是你写不出,而是你想不到。
如何变通使用经典材料
这里为你提供经典材料百变通的方法。
孙悟空可有七十二种变化, 经典材料还不止。如何变通运用经典材料? 我以为有如下值得注意的事项或必须留意的方法:
你必须首先准备若干经典材料(假如没有准备, 也没关系, 本书就是为你解决这个问题的), 然后, 在考场上, 遇到任何作文, 都要尝试把你的立意(或写这篇文章所涉及的核心话题) 与这些经典材料联系起来。要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经典材料与作文题目是完全能够联系起来的, 关键在于你不能缺乏联系的意识。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头脑就必须要有一点点圆通。只有具备融通的思考, 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 论述得头头是道。能否发散思考、逆向思考, 是测试头脑圆通与否的重要指标。举例来说, 假如以“班门弄斧” 这个成语作为一个材料, 既可以用于论证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到行家面前去丢人现眼; 也可逆向思维, 用于针对有些人不学无术而偏偏胆小到只敢向外行卖弄的这种现象立论, 建议他们到鲁班这
样的专家面前弄斧去, 好开开眼界, 长长见识。又比如, 陶渊明作为经典材料, 既可用作闲淡洒脱的人生典范(退居田园, 不慕荣利), 也可用作愤世嫉俗的斗士表率(要知道陶渊明也有“金刚怒目” 的时候,他的退居田园也可视为对官场黑暗的抗议)。
平时下足功夫, 要对自己掌握的经典材料被运用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这个材料适合于哪些话题? 它可以联系哪些现象, 说明哪些道理?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材料作文立意训练。要善于挖掘材料的潜在意义, 发现材料的潜在价值。
把经典材料与作文题目联系起来思考, 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 根据作文的立意, 对经典材料的叙述角度做出适当的调整。
为了说得更清楚些, 我这里举例来谈。
考场作文, 包括两大类: 一是直接指定标题的命题作文, 二是有引导材料或引导语的限制性作文。第二类的作文中, 有的属于所谓“材料作文”, 有的属于所谓“话题作文”, 有的属于所谓“有引导语的命题作文”, 有的属于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 有的属于用漫画为材料的“漫画作文” ……这些都可以被叫作“引导作文”。但这些都不重要。任何作文题都会有核心的话题或关键词, 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在核心的话题或关键词与经典材料之间, 建立起恰当的联系。
为了全面说明问题, 我分别举一些例子, 为你出出主意。假如你目前掌握的经典材料很少, 鉴于陶渊明在课本上出现过, 他是你的熟人, 所以你知道的只有陶渊明。不过, 没关系, 陶渊明也许就够用了。
如果现在你碰上了一个以寓言故事作为命题材料的作文, 题目是这样的: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 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 非常羡慕, 心想: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 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 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怎么办呢? 陶渊明, 与这个材料有何关系?
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不, 其实是有关系的。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呢? 老鹰能俯冲下去捉住小羊, 可乌鸦不行, 这不是说人各有才, 不要盲目效仿别人吗? 材料中的孩子说乌鸦也很可爱, 就是强调无论每个人能力如何, 只要有过追求、有过尝试、有过努力, 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嘛! 懂得这番意思, 就代表你已经理解了题意, 接下来就是把你对题意的理解跟陶渊明联系起来。
从政治上说, 陶渊明尽管“猛志逸四海”, 有大济苍生之志, 但他也有自知之明, 知道在那样的时代, 他的才能还不足以在那条路上走通, 所以就归隐田园, 作他的诗, 采他的菊, 喝他的酒去了。陶渊明没有像这个题目中的乌鸦那样, 行也要行, 不行也要行——他没有因为渴望政治上的成就, 就像屈原那样一路走到天黑, 投汨罗江而死;也没有像杜甫那样, 明明只有诗才, 却偏偏自诩有能力“致君尧舜上”。这就是陶渊明明智、通达的地方。
从诗歌创作角度说, 陶渊明不善于写那种字句华丽的诗, 与他那个时代崇尚藻饰的诗歌风格格格不入。他不去铺陈辞藻, 却善于开掘题材, 开创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田园诗风。他的诗风质朴淳厚, 这是另外一种才能。陶渊明很明智, 他没有忘记自我而盲目模仿别人, 不求其同, 反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天空上飞翔的都是捕捉小羊的鹰群, 如果世界上只有具有相同能力的一种生物, 这个单一的世界将会非常可怕, 且不可持续。
接下来, 你遇到的是一个有引导材料的命题作文, 题目是这样的: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 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 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 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 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 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 创造新的符号, 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 请以“ 北京的符号”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
哎呀, “北京的符号”! 初看这个题目, 你可能觉得诧异, 这与陶渊明不是相距十万八千里吗? 陶渊明用不上了! 不, 其实, 陶渊明还是用得上的。
题目中说, 城市符号就是“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由此想开去, 陶渊明不正是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的人物吗? 其作品与人格不也正是具有传承价值的吗? 于是, 你就发现了陶渊明的应用价值。试想, 北京固然有它的符号, 陶渊明不也有他的“符号”吗?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风骨, 是陶渊明人品的“符号”;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几乎是陶渊明诗歌的“注册商标” 了。于是, 你就可以据此立论: 北京已经有许多符号, 还会创造出新的符号, 但真正有价值的符号, 还是那些具备文化内涵的事物。陶渊明的意义, 并不在于他拥有种种作为自己独特标记的“符号”, 而在于他的这些“符号” 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 具备揭示生存美感的力量。这样, 你的文章的立意焦点, 就可以放在对“北京的符号” 的文化内蕴的思考上。
再接下来, 你遇到了一个有简单的引导语的作文。这个作文题只是规定了一个核心话题, 要求题目自拟:
生活中, 有人好问, 有人不问; 有人主张有疑就问, 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 问古问今, “ 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不得抄袭。
很明显, 这个作文题能让你直接把陶渊明派上用场: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的“思” 与“恋”,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的反省, 不都是陶渊明反躬自问而求得的领悟吗?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这不明明就是对自身的生存境况和心灵状态的两个“问” 吗? 陶渊明的归隐, 就是自问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的答案, 官可以不做, 人格必须得到保全。至于他梦想的“桃花源”, 就算比不上屈原玄奥的“天问”, 也算得上是对理想生存境界的一种求索和追问吧。
再接下来, 你又遇到了一个很传统的作文题目, 这是一个典型的直接指定标题的命题作文:
题目: 肩膀。
要求: 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肩膀? 陶渊明有肩膀吗? 当然。其实不必像陶渊明那么伟大, 即使平凡如你我, 也是有肩膀的。因此, 本题目考的并不是“肉体的肩膀”, 而是“精神的肩膀” ——一份人生的承担, 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或勇气。陶渊明仍然是可用的。
如何用呢? 陶渊明与“担当” 或“承担” 有何关系? 也许你觉得,陶渊明跑进田园, 看起来是逃避。但换个角度思考, 他实际上是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 不愿与当时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 因而他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那些缺少道德担当的人, 则只可能与世浮沉了。这样,陶渊明就被塑造成一个有所担当的榜样, 顺理成章地用进这篇作文了。
你也可能产生另一种思考: 陶渊明躲进田园, 这是对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的逃避, 只顾自己独善其身———请注意: 经典材料既可正用,也可反用, 不要误以为名人批评不得。人无完人, 假如你能在作文中有理有据地批评名人, 将很可能赢得青睐。
名人的例子, 是存在很大的反用空间的。比如, 你可批评老子过于圆滑, 你可批评勾践过于阴险, 你可批评庄子过于散漫, 你可批评屈原有刚无柔, 你可批评王安石刚愎自用。这些批评, 都是找得到相关论据来佐证的。回到上面这个作文题上说, 陶渊明作为反面例子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陶渊明归隐田园, 也许他对自己算是负责了, 但他的肩膀似乎有些柔弱, 挑起了自己的人生, 却卸下了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去喝酒,去采菊, 固然可以“悠然见南山”, “而无车马喧”; 然而, 这种悠然和寂静, 恐怕也折射出自私的人生态度, 给弱者以自我逃遁的精神空间,却无法呈现出人类伟大的精神力量。杰出人物有时也难免作出世之想,孔子就说过“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之类的话, 但他最终还是觉得“鸟兽不可与同群” ——他有使命感、责任感, 不愿做退耕的“荷蓧丈人”, 不愿躲进桃花源般的乌托邦。在孔子看来, 任何时候, 人都必须以自己的肩膀, 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孔子比陶渊明更为伟大的原因, 就在这里。
作文题的例子举不胜举。就算是仅以陶渊明为论据, 我们也可能应对绝大部分考场作文。在具体运用的时候,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直接作为主要的关键性论据, 一是作为次要的辅助性论据。
直接作为主要的关键性论据, 如: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 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 在人生的旅程中, 我们需要寻找各种“ 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 来审视自我, 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 “我想过怎样的生活” “我能做些什么” “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 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 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结合材料,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你可以把陶渊明作为主要的关键性论据, 谈论“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这个问题。陶渊明一方面是一面“镜子”, 他的人生境遇和价值立场, 能够帮助我们审视自我; 一方面也是一个示范, 他的人格坚守和诗意追求, 能够帮助我们回答“我想过怎样的生活” “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等重要问题, 进而阐释“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作为次要的辅助性论据, 如下面两篇作文题目:
(1) 春秋时期, 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 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 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 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 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 鲍叔甘居其下, 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为“春秋五霸” 之首。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 “ 天下不多( 称赞)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 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 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 结合材料,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 1917 年4 月, 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 其中论及“体育之效” 时指出: 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 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 即使是至强者, 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 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 增益其所不能, 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 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 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样的作文题目, 看似跟陶渊明毫无关系, 其实依然是可以相关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 无论你对哪一个感触最深, 陶渊明都可作为次要的辅助性论据派上用场。陶渊明没有遇到齐桓公那样的君主, 也没有像鲍叔那样的举荐者, 他的志趣和才能也跟“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的管仲大有不同。不同的志趣和不同的境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这就为陶渊明介入讨论留下了空间。
至于体育或强与弱的辩证的人生之道, 陶渊明也是可以进入讨论的。假如我们联系陶渊明来分析“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 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 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未可知也”, 则可知人的禀赋和人生价值取向才是背后的关键———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的陶渊明未必希望做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强者, 顺生、适性使他超越了强弱的二元而抵达了自然。
你看, 陶渊明的用处多大啊! 依此类推, 别的历史文化名人作为论据的运用, 同样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