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編輯推薦: |
著名画家铁扬先生以童年视角,勾勒自己记忆中的故乡风土人情,细致描摹出一幅1940年代故土风情画,堪称“少年版的《城南旧事》”。
本书以向三羊的童年视角,追忆了从祖父到父亲,再到哥哥、姐姐与自己,一家三代人追求进步并最终找到共产主义信仰的历程,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本书是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一次深情回望,用文字带读者重走了一遍,那逝去了的童年。
用文字收藏乡土中国的光影声色,书写人与故乡这一永恒命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著名画家铁扬先生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以主人公向三羊的视角,深情回望了自己在十四岁离乡前,在故乡的生活成长经历,并引出了父亲、哥哥、姐姐各自在党领导下的革命工作中找到信仰的故事。本书丰富展现了1940年代兆州(河北赵县)的风土人情,勾勒了一幅幅故土风情画:乡亲们擗高粱叶、编蒲墩,母亲打洋油、父亲擦灯罩、五寅叔买烧饼,全家一起廊下纳凉……
少年向三羊用好奇、惊奇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人、事、物,故乡的一切都染上一股诗意、唯美的色彩,家里的七印大锅、母亲的大碗、奶奶的大炕、姐姐的背书、窗棂上的鸟叫声、厨房里的风箱声、全家在星空下漫谈、灰骡子在打滚儿、母亲用芭蕉扇驱赶蚊子……一幅幅集合了光影声色的乡土中国立体画面,由此跃然纸上。
同时,作者也以画家的敏锐,生动刻画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人物:始终在做事、做活的的母亲,集民间郎中、知识分子与地下党人等诸多角色于一身的父亲,漂亮、温婉的茹姑,无法掌控婚姻与命运的团子姐,追逐爱情又历经坎坷的宝韵姑……
在叙写故土人事时,作者顾盼,召唤,难以割舍,丝缕关情,饱蘸着绵密的深情与炽热的厚爱。本书挖掘出日常生活中点滴的诗意,一字一句中饱含着乡愁与深情,堪称“少年版的《城南旧事》”。
|
關於作者: |
铁扬,当代著名画家。1935年生于河北赵县,196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为河北科技大学铁扬艺术研究院院长、铁扬美术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河北画院专职画家、教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散文、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文艺报》《散文》《随笔》《北京文学》《长城》等报刊。散文集《母亲的大碗》,201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等待一只布谷鸟》,202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美的故事》,202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散文随笔集《大暑记事》,2022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
內容試閱:
|
《大车上的我》(节选)
作者:铁扬
三
我爹坐在椅子上沉思着,他要为我起名,墙上那架挂钟嘀嗒响着,伴着他的思考,我娘在炕上嘱咐他说:“我看就叫个羊吧,辛子姑说过《圣经》上有羔羊,这孩子绵绵软软地,上帝也不喜欢他,把这只羊又还给咱,就叫个羊吧。”
我爹说:“看来咱俩想到一块儿了,叫羊已成定局,他是老三就叫个三羊吧,向三羊叫起来也顺口。”我娘接过我爹的话茬儿对着我说:“听见了,三羊,三羊可别再去见上帝了,你是咱家的一只羊。”
这几天我的灵魂比较安生,对眼前的世界也逐渐熟悉起来,我知道我和我娘所在的位置叫炕,炕上有我们正盖着的被窝,炕角还有一摞不盖的被褥,有几个闲置的枕头也堆在上面,枕头上绣着石榴和莲花,那还是我爹和我娘结婚时备下的。我们那里有个风俗:男枕石榴,女枕莲。
我奶奶常常把小米稠粥和炒芝麻端给我娘,香气也一阵阵朝着我扑过来,我娘吃着粥,嚼着芝麻,打趣地问我:“三羊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吃呢,香着呢。”
我奶奶说:“别馋着孩子了,你当他真能懂啊。”我娘笑笑,把我的头搁在枕头上,自己吃起来。
炕对面有个条案和方桌,两把圈椅分摆在两边。那架挂钟就挂在它们的上面,我爹常坐在桌前手捧一本什么书,自言自语念着《伤寒论》:“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或许还会哼唱着:“云儿飘,星儿耀耀,海早息了风潮。”要不就唱:“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我不知我们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父亲为什么偏偏留恋着大海,莫非他见过海?
我父亲见过海,他是个有学问的杂家,在之后的岁月里,我常把父亲做分析,他的杂七杂八的学问是哪来的,我始终不得其解,有些学问来自书本,自不必说。那么戏台上的锣鼓经呢,他抱我在台下看戏,对我说:“听,这锣鼓点叫水底鱼。”当曹操败于赤壁,伴着锣鼓点在台上慌忙“逃窜”时,他说:“听,这锣鼓点叫败锣。”
父亲的学问伴着我成长,他总希望把他的学问灌输给我,他愿意做我成长的模本,他的主意坚定,加之他性格暴戾,而我对他的希冀总存三心二意,这使得我们父子常有隔膜,如果我按照父亲的模式成长,或许我也是一位医生。我背过《汤头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六君子汤参术苓,炙草姜枣半夏陈,脾胃气虚兼痰湿,益气健脾化痰灵。”
但我始终没有成为我父亲,首先我不具备他的语言才能,他说话滔滔不绝,而我自幼口吃,走路还带着里八字,我在他面前总有几分惊恐,和无尽的自卑感,但父亲总不在意我的自卑感,直到我长大一点后,他常逼我回答他出其不意的问题,他把我叫到他跟前冷不丁问我:“‘既昏便息’的‘既’是什么意思?”现在他正叫我读《朱子治家格言》,我知道“既”就是临近的意思,但我回答不出,他无奈地看看我。有一次我跟奶奶在城里看了一出叫《捉放曹》的戏,回到家他问我,那位捉住曹操又放了曹操的是谁。我知道他叫陈宫,可我张张嘴说不出陈字。他还是无奈地看着我。我惭愧地站在他面前。每逢这时,我奶奶总是向着我,她高呼着父亲的名字说:“文成,别难为孩子了,他心里有数。”我爹叫文成,向文成。我爹无奈地注视着我,研究着我。凭着他那微弱的视力在研究着我。然后无奈地对我说:“去吧,你的《千字文》还没合上呢。”我正在读《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但我却不敢离去,直到我奶奶把我拉过来,我猜我爹一定在想,白白沾了上帝的光。上帝的羔羊,一个懦弱的羔羊吧。
父亲坐在椅子上为我起名,但他并不知道我的长相,他眼力不强,一只眼完全枯竭失明,另一只眼仅存微弱的视力。我奶奶说那是他儿时在保定府河游泳时,曾被水淹得了伤寒,多日昏迷高烧,烧枯了一只眼睛。我不止一次听奶奶叙述那段历史:一九○二年(光绪壬寅年)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差王世珍来我家乡招募新军,祖父报名入伍,当时年轻的祖父尚是一位下级军官,所部番号为北洋新军二镇八标一营右队官。祖父在保定居官,也就有了父亲在保定府河游泳的经历,带给他终身的遗憾,但他凭着那一丝丝微弱的视力开发着自己的人生智慧,也成了他教育我的资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