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文化逻辑为主线,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土建构与跨文化传播两个核心问题的本源性、可能性与实践性的理论阐释框架,在对基础理论展开研究的同时分析相关问题的实践框架,属于“理论—实践”命题相互促进与交织的综合性研究。书中从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广度和未来的高度三个向度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而从“文化审视”“文化渊源”“文化建构”“文化博弈”“跨文化传播”五个层面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阐释。
|
關於作者: |
曹威威,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研究,主持教.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文化安全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研究”和教.部人文社科研究思政工作专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各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出版个人著作2部,第一作者发表CSSCI期刊论文5篇。
|
目錄:
|
绪论1
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审视24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理路24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视野34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功能50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68
第一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基因68
第二节革命文化的历史性涵养75
第三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性指引84
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93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主体93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模式102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机制111
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博弈120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博弈的思想基础121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博弈的目标指向128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博弈的策略选择137
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144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的时代定位145
第二节价值流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审视155
第三节交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建构163
参考文献175
后记190
|
內容試閱:
|
序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当今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境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产品,会不可避免地与各国主流价值文化及社会思潮进行多向博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政治属性、内涵的价值属性和传播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既反映现阶段中国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是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在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联中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互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交流中不断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民族文化经过本土建构,发展为较为成熟的文化模式与价值主张,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另一方面需要在本土建构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传播,遭遇文明交流、文化冲突进而丰富与提升自身的价值内核,以走向世界舞台。通过建构与传播的文化逻辑所具有的必然性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显得愈发重要且紧迫。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充分展示“中国视角”、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必须在理论研究层面进行确切、系统的回答。曹威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阐释》正是回应上述时代命题的一部力作。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命题,价值观的研究亦具有系统性特征。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逻辑,势必要透过文化的现象来把握理论根源与实践规律。这就要求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深入系统地辨析这一时代课题。该书紧紧围绕“建构—传播”的文化逻辑主线,从“为什么建构与传播”“何以建构”“如何传播”的关系链条展开辨析,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范式的新探索。值得关注的是,书中提出了一些颇具创见性的学术观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进行了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