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教育经济学研究(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書城自編碼: 382209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杜育红 杨小敏 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75864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精装)
《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精装) 》

售價:NT$ 770.0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
《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 》

售價:NT$ 874.0
谜托邦:故事新编
《 谜托邦:故事新编 》

售價:NT$ 411.0
百年“巨富长”——建筑中的人文与历史
《 百年“巨富长”——建筑中的人文与历史 》

售價:NT$ 374.0
鲁迅“传统”与余华的小说创作
《 鲁迅“传统”与余华的小说创作 》

售價:NT$ 458.0
性心理学(裸脊锁线装,一部剖析性心理的百科全书,一本好读实用的性学指南)
《 性心理学(裸脊锁线装,一部剖析性心理的百科全书,一本好读实用的性学指南) 》

售價:NT$ 291.0
抢人:数字时代如何快速吸纳精准人才(美国商业图书大奖AXIOM年度图书)
《 抢人:数字时代如何快速吸纳精准人才(美国商业图书大奖AXIOM年度图书) 》

售價:NT$ 302.0
给好奇者的黑洞简史
《 给好奇者的黑洞简史 》

售價:NT$ 30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9
《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析 》
+

NT$ 288
《 幼儿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实践:班本化课程 》
+

NT$ 394
《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
+

NT$ 394
《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
+

NT$ 348
《 万千教育·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第二版) 》
+

NT$ 259
《 我就想做班主任 》
內容簡介:
本书系“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丛书之一,编者通过学术史梳理,对国内在教育经济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4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主要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教育与经济的增长关系研究、教育成本研究、教育收益率研究等方面对既有的文献(包括著作、教材、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梳理和挖掘,叙述、分析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在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这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能发挥知往鉴来的重要作用。
關於作者:
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总会计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理事长、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会长、《教育与经济》副主编、《教育经济评论》编委会副主任,《教育财会研究》编委。主要从事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政策与学校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杨小敏,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教育政策与财政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战略、教育政策与财政、农村教育,特别关注行为经济学、区域教育发展与规划、教师队伍建设。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发轫于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节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节 学科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时代挑战

第二章 教育供给的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与教育发展
第一节 政策导向的教育经济学研究
第二节 经济分析由应然向实然的扩张
第三节 来自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调和”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三章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第一节 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节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内容知识图谱分析
第四节 重要研究方向综述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教育成本研究
第一节 教育成本的概念探讨
第二节 教育成本研究的热点概述
第三节 教育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五章 教育收益率研究
第一节 教育收益率的估计方法与应用
第二节 教育收益率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三节 基于元分析的教育收益率研究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学校效率研究
第一节 学校效率研究的知识图谱
第二节 学校效率计量方法及进展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校效率研究
第四节 基础教育学校效率研究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
第一节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知识图谱
第二节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八章 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
第一节 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特征
第二节 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热点
第三节 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演进历程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九章 教育与收入分配研究
第一节 教育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渊源研究
第二节 教育对收入分配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教育与收入分配国内研究的重点领域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章 教育与代际流动研究
第一节 代际流动的机制研究
第二节 教育在代际流动中的作用研究
第三节 有关特殊群体教育与代际流动的研究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一章 教师工资研究
第一节 教师工资研究的文献特征
第二节 教师工资研究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 教育财政研究
第一节 政府间财权与支出责任对称
第二节 公平视域下的教育财政研究
第三节 教育财政质量研究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三章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第一节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研究的年代分布特征
第二节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研究的内容知识图谱分析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四章 义务教育财政研究
第一节 义务教育财政充足研究
第二节 义务教育财政效率研究
第三节 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研究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五章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第一节 关于普通高中经费投入基础性研究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研究的文献特征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研究的主题内容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六章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第一节 《职业教育法》出台前后的早期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
第三节 放眼国际的国内职业教育投入状况研究
第四节 基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费投入研究深化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七章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来源结构研究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研究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学费、资助与贷款研究
第四节 高等教育捐赠与发展基金研究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八章 研究生教育的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文献来源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基于文献分析的研究生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对重要研究方向的综述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十九章 学生资助研究
第一节 学前教育资助研究
第二节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研究
第三节 普通高中学生资助研究
第四节 中职学生资助研究
第五节 高校大学生资助研究
第六节 研究生资助研究
第七节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章 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的知识图谱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发展历程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一章 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研究
第一节 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研究的知识基础
第二节 家庭教育支出研究的主题和热点
第三节 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研究的展望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二章 远程教育经济学
第一节 文献来源及分析参数
第二节 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的分析对象与主题
第三节 重要研究主题的综述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內容試閱
总 序
2018年1月中旬,福建教育出版社成知辛编辑来电,邀请我编写一本反映外国教育史研究进展的著作。考虑到这本书的主题过于专业、读者面不大,因此,我建议不妨把选题扩大,组织编写一套反映教育学科各重要学科领域近几十年研究进展的丛书。成编辑欣然同意,并与我商议由我策划,并联系落实各分卷主要负责人。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到2018年2月下旬,申报选题、确定分卷主要负责人等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从2018年3月开始,各分卷开始编写工作。到2019年8月底,已有数卷相继完成。按计划,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出版,并在今后一两年内出齐。这便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丛书的由来。
这套丛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既包括现行学科目录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十个二级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包括部分院校自设的二级学科(如教师教育、教育政策与法律、农村教育、民族教育等),也包括部分二级学科下的重要学科方向(如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德育研究等)。
负责丛书各分卷编写工作的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和湖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他们都具有长期从事教育学科研究的经历,熟悉本学科和学科领域的学术进展,均为本学科或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学术影响的著名学者。
总序编写这套丛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通过对教育学科各重要学科领域学术史的回顾,为从事教育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更为专业的线索清晰的学术史料参考,为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相关课程、选择阅读书目和确定研究选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因此,这套丛书的读者定位确定为: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热心教育研究的社会各界人士,等等。第二,通过扎实的文献研究,对教育学科各重要学科领域开展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学术史梳理,全面、充分地回顾和审思中国教育研究近七十年(尤其是近四十年)的变化进程,为进一步挖掘中国教育研究及其变迁的“规律”奠定基础。第三,更为重要的是,编者们希望藉由丛书的编写,在教育学界逐步形成一种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注重学术“传承”的风气,以进一步确立严格的学术规范,推动教育研究的长远发展。
在中国,专业的教育研究发端于清末民初。百余年来,中国的教育研究事业筚路蓝缕,历经坎坷。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成果产出大幅增加,规范意识显著增强,学术资源逐渐丰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如此等等。另一方面,在教育研究事业凯歌行进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教育研究如何有效地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固然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但不论怎样,学术史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选项。
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根深蒂固的“顽疾”是,轻视乃至忽视学术史研究的意义,误以为学术史研究只是课题论证的一部分或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训练的一个环节,而对成熟的学者则不适用。因此,在大量的教育研究工作中,研究者很少对研究主题产生的知识背景(或知识谱系)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很少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同行在同一个主题上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分析同行业已提出的研究结论,并对结论做出中肯的评判。由此造成的突出印象是,在这些研究者的成果发表之前,似乎没有人讨论过(甚至哪怕只是涉及)这个主题,这个主题似乎是全新的。研究者本意是借此说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价值,殊不知这反倒说明这项研究工作缺乏必要和充分的基础,而缺乏足够的前期基础的研究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进步。诸多教育研究成果之所以常给人缺乏厚重深邃而显得单薄肤浅之感,原因之一就是研究者缺少认识问题的纵深感,而这种纵深感既源于学者个体的知识积累,也基于学科本身业已生成的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学术传统。
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如果要就中国教育学界研究的某一个主题(例如素质教育或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进行学术史梳理,那将是一项非常艰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在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不同论述中,往往很难发现同一个时期不同学者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至少很少有学者明确阐明自己的研究与之前相关研究的关联),更不容易寻找到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同一个主题的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由此造成的困难是,人们虽然可以了解哪些主题曾经得到了研究,但很难确切地知道是哪位学者最初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教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前后经历了哪些阶段,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对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什么进展,等等。
创新源自继承。事实上,无论从事何种主题的研究,只有在全面深刻地吸收、借鉴和批判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寻找到有待继续挖掘和探索的研究问题,才有可能开展新的、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不断拓展和深化认识,才有可能切实地推动知识的进步。就教育研究而言,通过梳理不同学科领域重要主题研究的演变过程,厘清不同时期和不同学者对相关主题研究结果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判断教育研究本身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助于不断形成学术积淀,夯实学科的基础,而且有利于逐步建立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形成牢固的学术规范,保障教育研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少制造些意见,多生产点知识——关于教育研究规范化问题的评论》等文中,作者已对相关问题做了初步讨论(参见《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1期)。此处无非“借题发挥”,稍作补充。
在丛书各分卷陆续付梓之际,首先要感谢各分卷负责人和他们领导的编写团队。他们的精诚合作、积极参与和辛勤劳作,使丛书能按时、保质出版。
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成知辛编辑和他的编辑团队为丛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张斌贤
2019年9月13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