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本书运用中西方文化,分析提炼世界级公司兴衰背后的必然规律,揭示知识经济社会的知识创新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主要面向青年创业家及企业家。 作者在过去多年中,有幸结识了许多青年创业家及企业家。这一群朋友中,成功的不少,但没成功的更多。许多成功的创业者已著书立说,或有他人为他写传奇、记逸事。不成功的大多保持静默。他们的遭遇,实在很具启发性,让人感触良深。 一些创业者在科研中略有所得,便急着从实验室跑向巿场—有的在公司还没开成便知难而退;有的在公司营业后,领略到创业者的自由度甚大但安全度极小,一两年内便关门大吉; 有的硬撑了五六年,最后资金“烧”尽,无以为继;有的最可惜, 苦撑了十多年光景,然而基础未固,仍在风雨飘摇中,其后或因董事意见分歧,或因市场逆流横袭,而鞠躬下台、黯然出局。 作者分析,这些创业者的遭遇,有许多相似的原因,这些因素甚多相互影响。在本书的十讲中,作者尝试针对这些课题,提供一些从实践而得的知识,以供读者参考。每讲中都有理念的陈述,然后引证以实例。 作者认为老子所提出的虚实软硬关系实在可称为“有无相对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已经得到 2500 年的验证。老子尊重知识,认为再重大的知识不外自然运作的规范, 就是“道”,就是人文物理所遵行的准则。作者个人因此有所感悟,所以在书中把它更做引申。希望新一代青年们,能够对老子和孔子的知识,多加浸润,这必然增加对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体悟,亦可使创新创业更具胜算。
|
關於作者: |
林垂宙教授在1997年春出任新创立之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及工业工程及工程管理学教授,主管香港科大之研究及发展。他致力发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及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
他在1988至94年间任台湾地区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 (工研院)院长,从事台湾高科技工业之发展及传统(中小)企业之升级。若干重要的技术,包括集成电路、笔记本计算机、光电器件、通用引擎、复合材料等多项,由工研院移转到产业界,为台湾地区的技术工业经济建立了基础。
多年来他受聘为新加坡国家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及西南交通大学等校的 (客座/顾问/名誉) 教授。
他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太平洋材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他获颁第三国际科学院技术奖、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杰出成就奖、美国德守大学企业领袖奖、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奖章、陆志鸿材料奖、侯金堆材料科技奖等。
他的研究兴趣为科研创新管理,国家创新机制,科技政策,高分子材料等。
|
目錄:
|
第一章
CHAPTER
创新与创业:两宗事情 一样情怀 1
一、经济文明发展的轨迹 2
二、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4
三、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差异 5
四、世纪性的三场科学知识革命 5
[案例一] 李冰父子与都江堰 9
[案例二] 莱特兄弟与飞行器 11
[案例三] 索尔克和小儿麻痹症疫苗 13
[案例四] 蒂姆·伯纳斯·李与万维网 14
创新
与创业文化
X
第二章
CHAPTER
创业的过程:不同阶段 不同人才 17
一、科技产业化的过程 18
二、科技产业化的才能需求 19
[案例一] 早期半导体产业化的曲折过程 21
[案例二] 硅谷半导体产业的兴起 27
三、创新创业的启示 28
四、摩尔定律 29
第三章
CHAPTER
创新机制与区域发展:政府搭台 产业演出 31
一、科学研究与经济价值 32
二、宏观创新机制 33
三、硅谷和新竹的创新 36
四、美国国家创新机制的评述 40
五、中国国家创新机制的体现:中国高铁 46
第四章
CHAPTER
商业模式与商业计划:实现梦想 创造价值 51
一、商业模式 53
二、商业计划 54
三、常见的商业模式 55
[实例一] 麦当劳:以商业模式创造国际速食文化 57
[实例二] 柯达:成在商业模式,败也在商业模式 60
[实例三] 欣铨科技:以商业模式为竞争优势 62
四、商业计划与企业运营 68
目 录
XI
第五章
CHAPTER
掌握时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71
[实例一] 雷神公司的微波炉:时机过早 72
[实例二] 杜邦公司人造皮革:时机不巧 74
[实例三] 新竹工研院笔记本电脑联盟:时机将到 76
[实例四] 苹果手机(iPhone):善用优势,时机大好 82
第六章
CHAPTER
策略与执行:预置蓝图 机敏调适 87
一、策略规划与中华经典 88
二、战术性竞争 89
三、战略性竞争 89
四、SWOT分析 91
[实例一] 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策略规划 94
五、企业竞争力的五要素 96
[实例二] 通用电气公司从创新领导宝座溃退的反思 99
第七章
CHAPTER
老子与创新:用无守柔 知反回真 109
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与工业产品使用价值 111
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带来云计算社会 115
三、“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与公用分享平台 116
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与创新之持续 118
[实例] 惠普公司创新创业传承之瓶颈 121
五、“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与卓越品质 124
六、祸福相倚与变化处理 125
创新
与创业文化
第八章
CHAPTER
中华经典与任务管理:领导激励 将心比心 129
一、老子 130
二、孙子 131
三、黄石公 133
四、孔子 134
五、孟子对孔子理念的发扬 138
[实例一] 通用汽车公司引擎失灵案 139
[实例二] 大众汽车排气控制舞弊案 140
第九章
CHAPTER
美欧创新管理:团队目标 具体执行 143
一、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职责 144
二、麦肯锡7S模型 145
三、企业管理 146
四、近代西方主要管理学理论 148
五、管理三元素之配合 150
六、管理风格 152
七、创新性机构的管理 157
八、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58
[实例一] 乔布斯的“扭曲现实” 159
[实例二] 参与式管理理论(Z)在新竹工研院的实践 161
目 录
第十章
CHAPTER
变化之管理:祸福相依 慎终如始 163
一、成功创业的因素 164
二、企业衰落的五个阶段 165
三、企业危机管理及文化之错失 166
[实例一] 施乐公司错失技术变化的时机 167
[实例二] 波音737 MAX的陨落 168
[实例三] 戈恩与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的恩仇 171
[实例四] 乔布斯12年的放逐与觉醒 174
参考文献 182
后记 189
|
內容試閱:
|
一、世纪性的悲剧序幕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发生的悲剧,是21世纪国际恐怖主
义抬头和新国际竞赛的序幕。国际上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种族、宗
教等各方面因素的交叉影响,使国际间的科技实力和知识经济角逐更显激烈。
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和创业的呼声,响遍世界的各个角落。从西欧到北美,
从东亚到南非,许多想有所作为的国家或地区都以推动创新创业为要务。
实际上,技术创新是30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我们现阶
段所面临的,更是它超凡的速度和动能。从过去30年全球经济发展的轨迹来
看,技术创新可以迅速地产业化,所产生的经济力量为工业经济之十倍、百
倍。21世纪,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提出的
第五波创新及第六波创新。现在创新的发展不再顺延市场经济演变的常规,
知识成为主宰经济变迁的主要动力,开创了庞大的市场,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创业家凭借锐敏观察与迅速行动,成为经济社会的领导力量。
知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除了科技知识之外,其实有它的灵魂为支撑,
那就是创新创业文化。一个失去文化支撑的经济社会,如果只靠新知识的推动,
创新
与创业文化
II
最终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或者功败垂成,甚至得到负面结果。因为在资本社
会运作常态中,政府常居庙堂之高,大学不食世间烟火,研究界如闲云野鹤,
企业界逐一时之利。彼此唯我独尊,各有各自的步调。科技经济发展的结果,
增加了人类的财富,改善了民众的生活,亦暴露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创业
家之所以能崛起,大部分因为它有进取精神和包容的文化,但是如果不能遵
守道德规范、恪尽社会责任,大部分亦将如昙花一现。
二、美国创新文化之转折
20世纪初期,美国具有旺盛的创新力,从照明、发电、汽车、飞机、化
工、机械、土木、建筑、电子、计算机,乃至信息和数据等,各类科技创新
和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知识经济的龙头。这些产业界的成就推动了美国
国力的增长。美国政府的若干领导阶层逐渐变得傲慢无知,不知祸近眉睫。
“9·11”事件祸从天降,突发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联邦航空
管理局、国家安全局及空防系统组成的铺天盖地的网络之外,美国的领导阶
层一时张皇失措、无所适从,唯有转移目标,诉诸民粹,发动反恐战争。
孟子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人失去检讨反省的能力,自然
只能舍本求末,寻找表面或暂时的解决方案。导致“9·11”灾难的肇因在美国
本土而非波斯湾。孔子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50年
来美国若干领导人缺乏力行知耻的功夫,忽略了客观反思的能力。美国政府近
年来的很多外交政策,造成了全球安定及永续发展的危机。
我认为学养、才能、法律、信义、良知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可以用于企业,
也可以用于政府。任何与人有关的组织,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如果缺乏高
尚的道德伦理为支撑,即使一时取得成功,也无法长久。本书将通过通用电气、
通用汽车、大众汽车、波音航空、日法汽车联盟等案例,揭示创新创业文化
与企业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关联。
三、中国创新文化之复兴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孕育创新的肥沃土壤。20世纪40年代英国剑
桥大学李约瑟(Joseph Needham)团队梳理中国科技文明历史发展,对中国
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水利灌溉、农业及医疗等创新应用上的辉煌成就远
早于16世纪的欧洲赞叹不已。然而明清之后,由于政治与社会经济等多重原
因,中国的创新发展多有断层。直到改革开放,中国政府确定科技为第一生
产力,建设创新大国。近10年来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为全国努力的
目标,各级政府纷纷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各种创新创业孵化器、加速器,
以及科学园、创新园、产业园等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成立。
以深圳为例,这一区域原为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1980年成立经济特
区以后,它的经济快速增长。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深圳因地缘关系,取得
更多发展优势。2000年后因“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
的驱动,深圳的创新创业奋发,经济发展迅速。现在,国内主要大学均在深
圳设立产业园,公立、私立孵化器林立,青年创客遍地开花,腾讯、华为、
大彊、平安等企业已经扬名世界。深圳的成就可以说是政府奠立创新机制及
环境条件、创业家主动实行的结果。深圳的创新创业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
之奇迹。
从发展历程来看,和深圳相似,新竹也是一个典范。二战结束时,新竹
电力设备残旧、交通不畅、基础脆弱,可谓满目疮痍。后经过40年的人才培
育和科教建设,新竹成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新竹)、
交通大学、食品工业研究所、新竹科学技术工业园区等人才汇集、科技发展
的所在,逐渐成为创知、创新、创业的标杆。到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子、
计算机、材料应用、精密机械以及光电生化等方面,新竹已成世界闻名的创
新中心。台积电(TSMC)、联华电子(UMC)、联发科技(MTK)及晶元
光电等多家企业在此背景下诞生并茁壮成长。现在,世界工业产品所需的纳
创新
与创业文化
米级晶圆,几乎过半数靠新竹的科技企业供应。新竹获得世界性的重要科技
创新地位,实非始料所及。
四、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也带给人类若干隐患。制造业的极度发展导致工业灾害的发
生和地球生态的失衡。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财富分配缺乏公平完善的制度,
使贫富鸿沟加深,社会阶层间的对立更加尖锐。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的提升
致使中下层失业率高企,民生困难未得纾解,青年人向上层移动的正常机会
缺乏。这些随经济发展而来的负面情形构成了社会永续发展的威胁。无怪乎
一些年轻人对前途感到迷茫,精神焦虑、沮丧,对社会现状潜伏着极大的挑
战冲动。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使青年人具有憧憬、充满希望、受到尊重。美国加
州硅谷在二战后因为社会安定、族群和谐,政府致力于基础建设,提供各级
教育机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所以青年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能够有机会发挥。
在这里产生的全球著名的创业家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扎克伯格、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并无豪门世家的庇荫,亦无院士、教授之类
的身份“加持”。他们在“扬名立万”之时,有人甚至大学都未毕业。古话说,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中国当代社会中,年轻人不论男女、不分种族,
只要立志气、重信义、肯学习、有创意、知合作、富毅力,每一个人都有机
会成为成功的创业家。具有这种精神品格的创业家不只能为个人创造辉煌前
景,亦能为民众提供优良的就业机会。这样的社会,才真正具有和睦的远景。
五、创新创业的挑战
在过去的30年中,我有幸结识了许多青年创业者。这一群朋友中,成功
的不少,但没成功的更多。许多成功的创业者已著书立说,或有他人写传奇、
记逸事,不成功的大多保持沉默。他们不同的境遇,实在很具启发性,让人
感触良深。
一些创业者在科研中略有所得,便急着从实验室跑向巿场,有的在公司
成立伊始便知难而退;有的在公司营业后,领略到创业者的自由度甚大但安
全度极小,一两年内便关门大吉:有的硬撑了五六年,最后资金“烧”尽,
无以为继;有的苦撑了十多年光景,然而基础未固,仍在风雨飘摇中,其后
或因董事意见分歧,或因市场逆流横袭,最终鞠躬下台,黯然出局。
这些创业者的遭遇有许多相似的成因,可以概述如下。
z技术层面:所期待的技术利基优势或核心能力未能呈现,产品或服务
品质未达市场高端要求并领先市场发展。
z市场层面:营业模式未能使顾客持续满意,营业计划的阶段性指标未
能达成而又不能改善。
z人力层面:团队能力有欠缺(未能知才,或知而不用,或用而不专)。
z财务层面:未能平衡产销收益、管理支出及研发投入等。
z经营层面:未能掌握关键时刻,以致出场太早或太晚;追求一时风光,
缺乏对社会公义的承诺。
z策略层面:规划不周详,假设欠实际,调整不灵敏。
z领导层面:公司远景不明晰,未能建立共识,塑造企业文化;未能汇
聚团队信心,未能有效执行营业计划;对环境变化未做预防,疏于危
机管理。
以上是常见的原因,它们相互影响。本书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从实
践而得的知识,以供读者参考。每章都有理念的陈述,然后引证以实例。这
些例证采自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公司,行业涵盖电子、计算机、电信、电机、
机械、化工、汽车、航空、食品、零组件、微电子、电子商务、社交网络、
运动器材等。
创新
与创业文化
六、东西方在创新与创业管理上的异同
本书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分别阐述了中华经典、现代西方企业管理
的理念与应用。因为篇幅所限,只能提纲挈领地指出两者的精要。在中华经
典中,我特别注重领导者的修德养性、以身作则、恕以待人、与人为善的哲
理;在现代西方管理科学中,则推崇团队之组织,目标之形成,并讲求具体
方法以利执行等思想。我认为两者实在有很多互补之处。例如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孔子在2500年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的理念,就可以互相引证,有相得益彰之妙。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民
无信不立”,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诚恕处世的态度,亦是对今世创新创
业者的良箴。
七、老子、孔子的思想对创新创业的启示
本书第七章对老子与创新的论述是较为大胆的尝试。孔子曾有评语:“吾
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我个人原来学习物理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
从事工业制造40年,自诩对工业产品及产品服务不无一得之见,但说不出老
子所说的规则—“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无”,即硬实力、软实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顿然发现昨日之我,实如坐井观天,
令人汗颜。老子的这些理念,我认为是当前云计算及云产业创新的指引。
在20世纪半导体科技的发展中,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 摩尔
(Gordon Moore)所描绘的摩尔定律深为学者们所称道,认为可行于百年。
我认为老子所提出的虚实软硬关系实在可称为“有无相对论”,在人类文明
发展中已经得到2500年的验证。老子尊重知识,认为再重大的知识不外自然
运作的规范,就是“道”。这和孔子所说的“天道”不谋而合,是人文物理
所遵行的准则。《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
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
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自然包罗万象、生命涵盖多方的生机多元化最简单
的表示。
《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假
如人们能领悟这些理念,在钻研科学技术、追求经济效益之外,对社会中不
同性别、宗教、种族、职业等群体都能尊重和照顾,这世界就会是一个祥和
友善的世界。
我因此有所感悟,喜不自胜,所以在书中更做引申。希望新一代青年们,
能够对老子和孔子的知识多加浸润。这必然增加他们对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
体验,亦可使他们的创新创业更具胜算。
知识经济社会的知识创新,是在精要的科学技术及优越企业运营之外,
加以人性关怀和文化尊重。这是永续创新及创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荣誉教授
2022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