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项目作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一线科普经验,了解当前科普痛点及受众的兴趣点。
★由全国顶尖学者进行科学审核,有效地保证了书籍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项目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馆藏资源进行撰稿,资料翔实。
|
內容簡介: |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住的房子,到出行时会用到的各类交通工具,桩桩件件都与植物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面对自然界中数不清的植物,人类是如何发现并加以利用的?人类在对植物的发现和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本书从常见现象出发,讲述植物从发现到应用的沿革,穿插与之相关的科学故事和人文典故,展现植物的多样魅力,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缤纷的植物世界,引导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探索和发现自身与植物的联系,在收获丰富多彩的植物知识同时,自然而然地培养出观察力、思考力和科学精神。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专业场馆负责科普讲解和教育活动研发与实施的科学老师负责撰稿,邀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全球顶尖科学家卢宝荣审定内容,以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
|
關於作者: |
作者
李雪梅,上海科技馆馆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文学硕士。长期负责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科普讲解、教育活动研发与实施、科学表演等工作。曾获2019年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创作潜力奖、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科学实验赛一等奖、上海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一等奖、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发表科普文章数十篇,文章入选2021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30部优秀作品。
科学审核
卢宝荣,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入选福布斯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多年从事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
目錄:
|
泥炭藓:能当护花使者的超级海绵 1
能护花还能救命 1
环境监测员与调节器 4
中国苔藓学之父 7
中华水韭:植物中的大熊猫 12
不走寻常路的“水畔佳人” 12
比恐龙的历史更久远 15
中国蕨类学之父 18
苏铁:数亿年里,甲虫都是它的传粉工 23
铁树开花与凤凰蛋 23
它有毒,却能治病 27
除名的纪念地与建立的保护区 29
银杏:是活化石,也是灾难幸存者 33
教育,从杏坛开始 33
不只长得好看,还很好吃 36
第四纪冰期的幸存者 38
麻黄:用处多多的“麻烦精” 41
健康守护神与制毒原材料 41
中药“十大主帅”和“吴附子” 44
气候变化的证据 47
悬铃木:不是梧桐,是法国梧桐 52
舶来的道路卫士 52
悬铃木的功与过 55
我国植物发现领域的“大神” 57
亚麻:从裹尸布到白婚纱 62
植物纤维中的皇后 62
木乃伊的裹尸布 65
芝麻,亚麻,傻傻分不清楚 68
栾树:染布小王子,重金属拜拜 71
传教士的邮寄 71
“大夫树”与“清心珠” 74
重金属污染的小克星 76
桉树:澳洲的芬芳,造纸的绿色黄金 80
树皮画画布与考拉的食物 80
桉树与驻意大使的故事 83
是“绿色黄金”,还是“霸王树”? 86
仙女木:可以指示气候突变的小仙女 90
不怕冷,也不怕旱 90
新仙女木事件 93
中国的新仙女木事件 96
骆驼刺:沙漠里的绿色先锋 99
不仅是骆驼喜欢的食物,还会分泌刺糖 99
横竖都能长 102
不怕风吹,不怕沙埋 104
海带:不是植物,它的生物“国籍”变啦! 108
口香糖不粘牙的秘密 108
生物星球的“国籍”并非一成不变 110
能吃上海带,多亏了这位科学家 112
后 记 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