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从文章选择的角度来看,这40篇文章都能很好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经济领域的代表事件;从纪念意义上看,这40篇文章足以代表一代代经济报人的力量和能量。
|
內容簡介: |
2023年1月1日,《经济日报》迎来40周岁的生日。自1983年1月1日创刊以来,《经济日报》记录、发现、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次变革。
这本《经济日报40年40篇作品选》,是40年来《经济日报》履行中央党报责任的坚实足迹,是经济报人挥墨笔耕、艰苦奋斗的情景再现。书中所录文稿均为《经济日报》公开刊发的稿件,包括40年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事件报道,以及“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的奖项的获奖作品等。
|
關於作者: |
郑庆东,1985年至1996年,在新华社国内部工作。自1996年10月起,在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主任、编委、副总编辑,现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98年评为高级编辑,曾获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等多个奖项。
|
目錄:
|
(序)丹心妙笔著华章………………………………………………… 1
大连长达半个世纪的水荒即将结束… ……………………………… 2
勿忘比较… ………………………………………………………… 10
那永远烧不毁的……… …………………………………………… 14
关广梅现象… ……………………………………………………… 25
话说“不稳定感”…………………………………………………… 33
行的变迁… ………………………………………………………… 41
既要防过热又不一刀切… ………………………………………… 48
为什么要整顿金融秩序… ………………………………………… 53
开封缘何不“开封”? … ………………………………………… 58
这发票该不该企业报销… ………………………………………… 63
资本运营: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 66
回归赋… …………………………………………………………… 73
党徽金光闪耀… …………………………………………………… 76
到达黄河入海口… ………………………………………………… 79
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 84
雪山草地作证… …………………………………………………… 98
知识产权: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 106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 ……………………………………… 110
1000 美元是个坎儿………………………………………………… 11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 119
“中国人不能老乘飞机吃大豆”… ………………………………… 138
天津:一河带起两个“海”………………………………………… 144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美式经济弊端… ……………………………… 151
跨越 1000 万辆:新的台阶… 新的起点…………………………… 155
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 ……………………………………… 158
崛起的中国势不可当… …………………………………………… 162
粮食生产的中国纪录是如何创造的… …………………………… 180
不“唯 GDP”并非“去 GDP”… …………………………………… 186
大兴安岭深处的欢笑… …………………………………………… 190
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 199
为什么说美国的行为是霸凌主义? … …………………………… 210
“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214
数说 70 年…………………………………………………………… 219
“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 221
柳州惊奇… ………………………………………………………… 226
党史中的经济档案… ……………………………………………… 251
晶能,为什么能… ………………………………………………… 253
阿佤新歌… ………………………………………………………… 271
煤炭问题调查… …………………………………………………… 295
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五大鲜明特征… …………………… 310
编辑说明… ………………………………………………………… 321
|
內容試閱:
|
丹心妙笔著华章
郑庆东
1983 年 1 月 1 日,经济日报正式创刊。这是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后,为适应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创办的首份以“经济”命名的中央级党报。此后,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报名,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日报的关怀和厚望。
创刊之时,正值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不久。这次大会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也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大潮势不可当。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经济日报自觉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日积月累之功,获日新月异之实,书写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经济新闻史的重要篇章。
40 年来,经济日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挥墨笔耕,把握时代脉搏,洞察经济生活,以宽广的视角、敏锐的触觉、激扬的文字,生动反映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深刻展现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壮丽征程。
40 年来,经济日报刊发了一系列记录中国经济辉煌巨变、彰显改革开放历史成就的优秀作品,我们精心挑选,汇集为《经济日报 40 年 40 篇作品选》。从中能看到党的坚强领导、经济社会成长、人民生活变迁,看到历史浪潮在改革开放中释放出的巨大势能,一路奔涌、滔滔向前。
心中有魂,胸中有情,笔下有力。新时代的经济日报,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守正创新,突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阐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饱满的热情讴歌时代,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在成就报道中拿出扛鼎之作凝心聚力,在杂音噪音面前勇于亮剑发声正本清源,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力发挥引导经济领域舆论宣传“压舱石”作用。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步伐坚定。
我们要坚持以“讲政治”锤炼丹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恪守党性原则这个根本原则,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灵魂,遵循“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基本方针,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我们要坚持以“强四力”改进作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改革开放前沿,深入基层生活一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生动反映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我们要秉持“评论立报、理论强报、调研兴报、开门办报”理念,坚持“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坚持“内容为王”,加快深度融合发展,以融合创新壮大力量,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形成互融互通、各展所长的新格局。不断加强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在全球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多人群中清晰传递并获得认同。
凭丹心,施妙笔,著华章。胸怀两个大局,肩负崇高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延续挺立潮头的锐气,秉持志在一流的追求,传承改革创新的精神,光大严细深实的作风,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
(作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