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1)《读懂Wed3.0》从为什么和是什么的角度解构Web3.0这一宏大叙事,详细地描述了Wed3.0这场全新范式的互联网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它的出版意图在于帮助读者提前做好知识准备,以抢占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先机。
(2)本书基于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商业应用案例,对底层技术、文化诉求、商业模式、金融体系、治理模式、基本结构、风险规范七个领域面临问题做条理性梳理,还有对可能的解决方案的分析和探讨,这对于互联网和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从事相关研究、对上述领域关注的政府、学术机构人员均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3)王岳华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投资,郭大治是数字资产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达鸿飞是中国区块链行业的代表人物,这三位作者都在互联网领域颇具影响力,他们对Web3.0的深刻思考、探索实践以及战略预判,对抓住和用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读懂Web3.0,抢占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先机
本书对Web3.0技术、应用及商业模式进行全景式展示,就Web3.0在底层技术、文化诉求、商业模式、金融体系、治理模式、基本结构、风险规范这七大方面的案例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梳理其发展逻辑。作者希望借此帮助读者全面把握Web3.0的发展趋势,抓住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机遇。
同时,本书也对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类角色在开启的数字经济大潮中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进行探讨。书中呈现了大量关于Web3.0的应用案例,而这些案例真实地反映了Web3.0的现状。鉴于作者的工作背景,作者还基于创业和投资的视角,对关于Web3.0的规则和影响进行了深度思考和分析。
|
關於作者: |
王岳华,著名投资人,德鼎创新基金合伙人,曾三次创业,从工程师转型为投资人,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在加入德鼎创新基金前,王岳华曾任职于群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创办硅谷科技公司Olea Network,研发设计基于雷达技术的无线心电图。他曾投资易宝支付、深迪科技、微纳科技、寰擎科技、Vechain, IOTex、 Metaverse.AI、XREX、Kronos Research、TEA、HumanProtocol、 Ink Financial、AIDTech、Concordium、AIG、Abellian、Ballet、 dPrism、Fog Works、Fusion and Waterfall等, 2017年后专注投资元宇宙、DAO以及Web3.0行业赛道。
郭大治,海南德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Metatribe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火币数字资产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互联网金融30人论坛成员,中国互联网保险教育专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主要作品有:《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徐明星、刘勇、段新星、郭大治,中信出版社(中国大陆地区)、远足文化(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2015年;“保险在区块链行业中的应用”,《中国区块链年度蓝皮书》,刘勇、郭大治,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元宇宙商机21讲:重塑互联网新形态》,郭大治等,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
达鸿飞,分布科技创始人及 CEO。达鸿飞是中国区块链行业的代表人物,连续创业者,中国比特币社区的早期参与者,对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应用场景、行业格局有极深刻的见解。他是IEEE 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执行委员会委员、IEEE 跨链事务一致性互操作标准的主席。他曾参与合著书籍《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同时也经常接受《彭博》、《华尔街日报》、《财富》、央视、上视、第一财经等主流媒体的采访。2014年,达鸿飞创立中国第一个开源区块链底层“Neo”。达鸿飞创立区块链核心技术公司 Onchain 分布科技,为企业、政府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及服务,并先后获得复星集团、红杉中国的千万级 A 轮投资。
|
目錄:
|
推荐序一 / 姚前
四大变革 V
推荐序二 / 梁信军
Web3.0以全新范式开启全球化新时代 IX
推荐序三 / 于佳宁
Web3.0将带来一场全新的互联网范式革命 XV
前言 / 王岳华
Web3.0的趋势与思考 XIX
1 Web3.0:一场自下而上的互联网革命
互联网:还未长大却已老去 005
Web3.0:自下而上掀起互联网革命 009
Web3.0 关键词——功能协议化 011
Web3.0 关键词——分层可组合性 012
Web3.0 关键词——去中心化 015
从“胖应用”到“胖协议”:Web3.0 建立全新经济生态 016
2 Web3.0 新技术:公链、身份和激励
公链:Web3.0 的计算基础设施 023
身份:用户迁移的必由之路 041
激励:从流量池向完整经济体的转变 059
3 Web3.0 新文化:数据确权制度及其价值发现
NFT:数据确权带来的资产属性和功能属性 067
资产属性:从数据确权到文化发现,再到数据价值变现 070
功能属性:NFT 无限可能的商业价值 085
4 Web3.0 新商业:创作者经济的崛起
游戏:X to Earn 的探索 103
音乐:从创作确权向用户激励进发 115
SocialFi:社交商业模式的重构 123
基础设施:覆盖更多场景的平台和协议 133
5 Web3.0 新金融:“三无模式”开创全球统一大市场
区块链:从底层重构金融基础设施 147
传统金融的进化 150
DeFi:无许可、无门槛和无人驾驶的“三无金融” 160
DeFi 的积极意义和未来方向 206
6 Web3.0 新治理:不仅要特立独行,还要寻求认同
DAO的诞生及其理论渊源 213
DAO的实践:已经开始“代码自治”的探索 220
DAO工具:让“代码自治”变得更加强大 250
DAO和法律的结合:寻找链下共识的支撑 254
7 Web3.0 新趋势:持续生长的其他枝干
元宇宙:Web3.0 新型人机交互 259
物联网:从人的数据化到环境的数据化 270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逻辑 275
数字孪生: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延伸 280
隐私计算:从“可用需可见”向“可用不可见”的转变 285
低代码或无代码:打破专业门槛也是一种进步 290
8 Web3.0 新风险:技术范式转化的双重影响
技术风险:白帽子和黑帽子 297
业务风险:越盖越高的“空中楼阁”和无处可逃的死亡螺旋 305
数据风险:“匿名交易”和“数据标签”可以共存吗 311
伦理风险:代码和法律,哪个更底层 314
9 下注Web3.0
投资机会的多层次、全方位呈现 327
政府:在趋势和风险中寻求平衡 336
互联网公司:延续还是嬗变 347
资本:用最聪明的钱做最诚恳的表白 351
个人能力的变与不变 354
|
內容試閱:
|
前言
Web3.0的趋势与思考
我在外面演讲时常常提到思考未来。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未来已来,但到底什么是未来?未来会如何?未来确实难以预测、判断。但是思考未来是一件必须经常提醒自己去做的事,想想下一年如何,5年后又如何,10年后呢?社会、经济、技术、商业应用、环境,甚至自己的生活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思考未来是投资人与创业者必须常常做的事。近几年的热门话题无非Web3.0、DAO、元宇宙等。我们来看一看2022年7月加特纳咨询公司发布的对于区块链生态业态的生命周期的预判。其中元宇宙从早期采用者到产业成熟期还有10年以上的时间,而DAO以及Web3.0则还需要5年到10年的时间。从早期投资的角度而言,现在就是开始布局和介入的大好时机。
互联网发展至今,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机构解决了很多问题,提高了效率,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生态的发展,特别是所谓的网络效应被中心化平台发挥得得心应手。但是Web2.0解决了问题,也制造了新问题,比如用户身份的泄露、数据的不透明与不自主、侵犯隐私、危及财产安全的数据盗窃、中心化平台的不对称优势、行业垄断等,这些都使得用户不再自由,无法信任中心化平台。而创新的分布式数据库、智能合约、隐私计算、自主数据身份、分布式存储等,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让互联网变得更加先进,所以我们迈向Web3.0、DAO以及元宇宙,打算构建一个新未来的雏形,由这三者生成的创新的基础设施、解构并重构的新经济组织体系以及新商业范式都会使人类文明变得更加先进。因此,我们说Web3.0是未来的基础设施,DAO是未来的经济组织形式,而元宇宙是未来的生活形态。
本书阐述了很多关于Web3.0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与构成。本书提到的这些都是Web3.0,但Web3.0却不仅限于此。这就好比盲人摸象,各说各话,都碰到了一个部位,但都无法一窥全貌,事实上这个全貌也没成形,而是一直在演进与变化。然而有三个基本要素驱动着Web3.0的演进,第一个是人工智能与智能合约技术。说到人工智能,或许读者会有疑问:这不是一项老技术了吗?是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其一直限于专用场景,比如视频识别。
而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是Web3.0的基石,比如语意互联网(Sematic Web)、空间互联网(Spatial Web),这些都是基于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才成形的。其实在所有的Web3.0应用场景里,数据都需要被或强或弱的智能算法处理,越是强的人工智能,越能提供体验性更好的Web3.0应用。第二个是分布式计算,也可以说是边缘计算。因为Web3.0的数据来源是分布式的,隐私计算也必须在Web3.0中完成,所以只有每个分布式节点的计算与存储功能完善,一个Web3.0系统的数据才能被有效处理,因此边缘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第三个是分布式的数据网络,这里提到的网络侧重于数据本身的结构,且必须是基于类区块链协议中一定的共识机制,数据的来源、验证、核实都是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结构由代码自动完成的。这三个要素是Web3.0的基本要素。试想3年后一辆汽车因配备合适的人工智能而可以完全自动驾驶。这个车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边缘计算节点,可以完善地处理其他节点输入的数据,并将处理好的数据或自身产生的原生数据完整地发送出去。此时车主一个人看着改造过的可以像AR一样成像的挡风玻璃,沉浸在自己的元宇宙里。
Web3.0的基本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户自主,也就是去中心化。然而要想从技术层面真正实现用户自主,就需要很多创新性的基础 设施,只有基础设施完备,原生的Web3.0应用才能蓬勃发展。所以Web3.0要解决的是如何做到完全的用户自主,并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新的商业业态。除了逻辑与基本要素,我们也有一个类似Web3.0的系统,那就是操作系统。Web3.0的底层技术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这就好比操作系统里的文档系统(Filing)和I/O(输出入系统),也像是区块链里的Layer-1数据处理结构。分布式存储就像是操作系统里的文档系统,分布式计算就像是操作系统里的CPU(中央处理器),分布式数据传输(分布式通信)也就好比I/O。CPU、文档系统和I/O都是操作系统的基本要素,类比到Web3.0的底层技术亦是如此。那么未来我们是否有机会看到一个由大一统的协议所构建的Web3.0呢?笔者认为那不是必要的,Web3.0本来就该是各个功能模块协议化、分层可组合的,就像乐高一样,你只要有足够的组件,就能够完成一个成品或产品。
除了以上所说的底层基础设施,Web3.0还有另外两个关键部分,一个是去中心化数字身份,一个是隐私计算。这两个部分是息息相关的。数字身份并不是新的话题,在Web3.0里,DID(去中心化身份)是必要的基础内容。就好比一个人没有身份证,哪儿也去不了,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机构可以识别他、认可他,ID(身份标识号)也很关键,没有ID,个人就没有任何资产。在原生Web3.0中,ID一般是由钱包地址决定的,但显然钱包地址不是唯一的ID,因为去中心化身份本来就允许多重ID,它们可以拆解并重组,但是每个ID的影响力和信任度必须由这个ID所参与交互的数据来验证、认可、核实,最终归属于该ID。所以即便是多重ID,ID的排列组合与融合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除了Web3.0原生的ID,传统Web2.0的ID也必须进行升级迭代,并加上一层隐私计算的保护。至于隐私计算,早在1985年就由S.戈德瓦瑟(S. Goldwasser)提出了零知识证明(Zero Knowledge Proof,ZKP),1987年奥登·戈德里克(Oden Goldreich)等人基于清华大学姚期智教授的两方安全计算发展出了多方安全计算,并加上同态加密以及联邦学习等算法,进一步将隐私计算应用在数据保护的场景中。除了Web3.0原生场景,隐私保护在医疗、金融、政务、供应链等领域也开始了商业落地。
在基本技术架构清晰后,Web3.0的未来趋势就是在这些底层技术上构建应用,而且所有应用上的数据都是分布式数据网络所处理过的数据,进而形成今天我们所知道的NFT、DeFi、元宇宙、创作者经济、 去中心化媒体、去中心化社交、去中心化信用评级等Dapp(去中心化应用)。在Web3.0的生态体系里,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新的组织形态,现在看来,DAO就是一个由Web3.0的架构发展而来的新的组织形态。DAO的核心逻辑是把股东(Share Holder)转变成利益相关者(Stake Holder),也可以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其功能及属性可以随着智能合约的规定以及部署而变化,其中智能合约就好像堆乐高积木一样,由DAO的成员根据规则一个一个堆起来。当然,每个成员的权、责、利都可以根据贡献、信用评级、参与程度等要素来建立自己的灵魂绑定。
在传统意义上,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就是所谓的知识。对于你知道你不知道的,你可以用Web2.0中的百度、谷歌去查询。对于你不知道你知道的,你也可以通过Web2.0中的亚马逊、Facebook来了解。而对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Web3.0的机会可能就藏在这里。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共创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