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研学旅行概论

書城自編碼: 381676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杨振之,李慧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89265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8
《 医用大学化学 》
+

NT$ 782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
+

NT$ 275
《 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 》
+

NT$ 398
《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理论研究 》
+

NT$ 261
《 数据结构 C语言版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
+

NT$ 429
《 医学免疫学(第7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
編輯推薦:
1、世界研学旅游组织组织编写,校企合作方式编写,由学院教授与行业营地基地操盘手联合编写2、本书不仅适合作为高校学生教科书,也适合作为研学旅行从业者、管理者的案头工具书。
內容簡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研学旅行的产生历史和发展现状,探讨了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运行体系和课程设计的方法要点,并分别论述了研学旅行实施主体、服务机构、基地营地、专业人员等各部分的组成与职责,让学生、读者对研学旅行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此外,书后还附录了一些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文件,方便学生了解国家对研学旅行行业的支持与要求。本书包含如下章节:绪论、第一章研学旅行发展历程、第二章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第三章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第四章研学旅行的实施体系、第五章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第六章研学旅行的基(营)地、第七章研学旅行工作人员、第八章研学旅行的安全管理、第九章研学旅行活动效果的评估、第十章当代研学旅行组织及行业标准、第十一章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關於作者:
杨振之,男,1965年4月生,重庆市人,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景区管理与目的地营销等。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课题,著述成果丰富。“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受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主持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其成果被纳入国务院编制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已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学术成果近300万字。提出了“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前台、帷幕、后台”的理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的理论、旅游功能区规划、原乡规划等理论,广受业界关注和好评。
目錄
第一章 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外研学旅行发展历程
第三节中国研学旅行政策
第二章 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
第二节 研学旅行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研学旅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章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
第一节 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
第二节 研学旅行主体
第三节 研学旅行客体
第四节 研学旅行介体
第四章 研学旅行的实施体系
第一节 研学旅行的服务机构
第二节 研学旅行的服务体系
第三节 研学旅行的保障体系
第五章 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
第一节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第二节 研学旅行课程目标
第三节 研学旅行课程内容
第四节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
第五节 研学旅行课程评价
第六章 研学旅行的营地
第一节 研学旅行营地的内涵
第二节 研学旅行营地的建设
第三节 研学旅行营地的运营管理
第七章 研学旅行工作人员
第一节 研学旅行工作人员概述
第二节 研学旅行导师
第八章 研学旅行的安全管理
第一节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节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研学旅行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九章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
第一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
第二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效果评价方法
第三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管理
第十章 当代研学旅行组织及标准制定的探索
第一节 研学旅行组织
第二节 研学旅行标准制定的探索
第十一章 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世界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內容試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传统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士子增长见识、提高学问的方式。自2016年*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2019年,*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提出开发集文化体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娱乐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新型研学旅游产品”。这一新业态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因此,编制出版一套高水平高质量、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教材十分必要。*直属全国“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联合世界研学旅游组织,立项重点课题 “基于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开发”,建设一套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既有科学理论,又有实操指导,既适用于高等院校,又适用于行业从业者的高水平教材。2020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正式发布了本课题及组稿邀请函,得到全国40余所知名院校的教授、专家、学科带头人,以及近百所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和研学旅行服务机构专家,以及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课题成果最终凝结为本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首批规划9本,包含《研学旅行概论》 《研学旅行资源导论》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管理》 《研学导师实务》 《研学营地基地运营管理》 《研学旅行产品设计》 《研学旅行项目开发与运营》 《研学旅行市场营销》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基本包含了的当下研学旅行业态的各重要环节。本系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一、国际视野 中国特色。本系列教材的作者来自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他们不仅有国际化视野与丰富的海外学习或教学经验,同时又是中国高等院校或研学营地基地的负责人,在撰写书稿时,既参考吸收了国际先进方法,又融入了中国特色、家国情怀与实操经验。二、名师团队 先进引领。本套系教材由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马勇教授和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主席杨振之教授担任总主编,各分册主编由来自四川大学、湖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知名院校的院长、教授、学科带头人以及研学营地基地、研学服务机构的负责人积极参与,他们有着丰富的执教与从业经验,紧跟*、文旅部指导意见,确保本套系教材的权威性、准确性、先进性。三、理实结合 校企融合。本系列各分册均采取校企“双元”合作编写模式,除了具有完备的理论,并引入大量实务案例,经典案例,并在编写体例上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教学项目与教学任务,确保理论与实操相融合。四、配套资源 纸数融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本套系教材建设了线上资源服务平台,在横向资源配套上,提供教学计划书、教学课件、习题库、案例库、参考答案、教学视频等系列配套教学资源;在纵向资源开发上,构建了覆盖课程开发、习题管理、学生评论、班级管理等集开发、使用、管理、评价于一体的教学生态链,打造了线上线下、课堂课外的新形态立体化互动教材。研学旅行服务与管理作为新增设专业、新兴行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希望这套教材能够为学子们带来真正的养分,为我国的研学旅行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希望并诚挚邀请更多学者加入我们!

第一节 中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古就有游学之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历史与思想可追溯至先秦诸子百家的游学活动。“游学”一词较早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的“游学博闻”[1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81-682.]1,后见于《论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67.]2,《庄子·刻意》的“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3 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7:393.]3,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礼记》云“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4 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134.]4,《辞源》上的游学即“周游讲学;外出求学”[5 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94.]5。所谓游学即行为主体通过旅行、旅游的方式,以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实现政治抱负等为主要目的的异地求知、修身、交友、救国等性质的积极活动,是传统学习和教育的一种方式。“游”与“学”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游是途径,学是目的,游学既不是单纯地旅行,也不是简单地学,是求知、修身、入仕、交友、救国等的重要途径,是在非惯常环境[6张凌云.旅游:非惯常环境下的特殊体验[J].旅游学刊.2019,34(09):3-5.]6下的体验式学习。
首先提出游学理论的是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与道家。他们既是游学的最早实践者,又是游学理论的构建者。儒家和道家的游学理论不仅为人们普遍接受,而且一直影响和指导着中国的游学活动。儒家游学的中心理论是仁学之游与比德之游。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主张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将其类比为人的美好品德。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庄子主张在大自然中游学,边游边学,在游中学;在社会中游学, 游于人事, 学有所得;在精神上游学,游心,畅志。道家游学的中心理论是逍遥游,即游学者应去观览万事万物的自然真貌、人生与自然的真谛。
一、古代游学
中国古代的游学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游学是最为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被历代各阶层人士所重视,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真正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一)古代游学内容
中国古代游学活动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明清时代,游学内容丰富,游学目的明确,游学规模不断扩大。大致可以分为游说增识游学,重在求师访道, 实现政治理想;修身比德游学,畅游自然,修身养性;稽古访志游学,实现人生价值。科考探险游学,成就人生理想。
中国古代游学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各朝各代都呈现出不同的游学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士人游学络绎不绝,游学活动逐渐兴盛起来。孔子、孟子、荀子周游各地,宣传仁义礼乐;苏秦斡旋于山东六国之间,推行“连横”学说;张仪穿梭于秦、楚、齐等国,推行“合纵”政策;晋公子重耳的游学避祸;游说之盛的四大公子——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纳贤养士,游说治国平天下。秦汉时期游学和经学密切联系,出现了士家子弟通过游学学习经学,获取仕途。游学丰富了众多学子、士人知识、阅历,也成就了许多名人名著,如“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的司马迁。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玄游”、“仙游”、“佛游”,游学寄情、寄理于自然,代表人物:阮籍、稽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山涛、葛洪、陆修静、陶弘景、朱士行、法显。隋唐时期,游学演变为漫游南北、山水田园游以及佛游的求学、求仕、体验游的“大壮游”,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王维、玄奘。两宋的游学奉行“游中未敢忘忧国”、“景物理趣、明性见理”的游学理念,代表人物:王阳明、朱熹。元代出现了盛行一时的游学之风,儒学之游、从师之游、书院义塾之游兴盛起来。明代形成了求知自然山水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游学之风,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清代形成了重实学、讲致用的游学之风,同时游学国外也是当时典型的游学方式,代表人物顾炎武、潘来、颜元、李恭、容闳、张之洞等。
(二)古代游学影响
中国古代游学和研学旅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延上有所区别和不同:首先参与者不同,游学是在现代教育之前就存在的,是权贵、精英的专项权利,是社会的一种需求,表明了一种社会地位。而研学旅行是大众化、普世的权利,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其次规模不同,游学是小规模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学校的研学旅行是团队出行,集中体现在团队中的行动和能力。游学和研学旅行在内涵和目标上是一致和相通的:古代游学以游历方式,以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名流名人作为主要内容,以增进见识,完善人格,丰富人生阅历为目标的活动。研学旅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强调的是旅行中学习,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游学对游学主体的影响和价值。游学对游学主体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广交师友,掌握知识,培养才能,施展政治抱负等方面。通过游学的有志之士在古代社会崭露头角,活跃在不同领域。
2、游学对社会的影响和价值。游学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积极向上,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游学对世界的影响和价值。古代游学验证了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实践教育和直接经验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是研学旅行的理念和逻辑渊源。中国古代是最先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游学概念、游学理论,并进行了游学实践,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理论,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三)古代游学典型代表
1、游说增识行者——孔子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中国古代的“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万世师表,儒家始祖孔子其人物和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游学可以堪称我国古代研学的典范,其游学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游学求道,塑造自我;游仕布道,实现自我;游心悟道,超越自我。孔子游学准则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游学内容为:近游观——重人伦文化:父母在不远游;远游观——志在四方:桑弧蓬矢,志在四方;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山水比德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聪明好学、博学好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学无常师,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等。学习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揣摩和练习,达到最好。随师襄子学鼓琴《文王操》,从“未得其数,未得其志”,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一直练习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了出来。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注重生活实践。孔子曾做过文书,担任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后来被任命为中都宰,升任为司空,后又升任为大司寇,一直到升任为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事无大小,孔子均能做到近乎完美。为官时期的孔子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学以致用。孔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广泛而深入地教育实践,言传身教地践行各种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孔子提倡读书人去郊游,以修身养心,陶冶灵性同时提倡读书人游学、游说,去锤炼意志,实现抱负。孔子以实际行动践行“天下归仁”,试图改变“战乱四起,礼乐崩坏”的社会局面,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行走中宣传礼乐文化,实践教化之道。周游列国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研学旅行,重点体验生存之道、生命之道。孔子通过与众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注重社会事物之教授,言传身教,探索了许多教学方法,对后世教育具有借鉴价值。孔子周游列国的活动堪称世界游学的先师和典范。
基于研学旅行内涵,概括孔子教育思想有以下几点: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六艺”皆技能,孔子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礼即行为习惯、礼仪程序(德育教育);乐即音乐、舞蹈、诗歌(美育教育);射即射箭技术(体育教育);御即驾驶马车的技术(技能教育);书即指书写、识字、作文(劳动教育);数即理数、气数规律(智育教育)。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六艺皆技能,寻求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他主张“以德育人”,把“德”的内容分为道、德、仁、艺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准则,“据于德”是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具体内容,“游于艺”是实际运用。更加重视和强调道、德、仁、艺等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和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和引导性: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如《论语·颜渊》中的“以友辅仁”的环境熏陶育人法;《论语·颜渊》的“内省不疚”的自我教育法;《论语·述而》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的实践教育法以及《论语·雍也》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的求学姿态。可见孔子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主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教学环境的社会性和体验性:《论语·述而》中有“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看重教育的社会性、体验性,采用“视思明”、“听思聪”、“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等教法,坚持“默而识之”、“一以贯之”、“由博返约”。要求学以致用,学习所得必须见之于行动, 将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孔子还强调“传”与“习”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传习结合”,尤其看重“习”。温习、练习、实习中获取新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