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1.本书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唾液腺疾病中心的成员编写,是国内第一本下颌下腺外科学方面的专著。
2.本书共17章、近50万字,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基本理论和临床技术要点。
3.书中详细描述了下颌下腺的解剖与生理、下颌下腺疾病、下颌下腺外科相关新技术,以及与下颌下腺分泌相关的基础研究;充分展示了下颌下腺外科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传统技术的新经验,把团队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展示给读者,希望有助于我国唾液腺外科学的发展。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17章。第一章 下颌下腺的应用解剖学;第二章 下颌下腺的组织学;第三章 下颌下腺的生理功能;第四章 正常下颌下腺的分泌与调控;第五章 下颌下腺的生长发育与增龄性变化;第六章 下颌下腺唾液的采集与分析;第七章 下颌下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第八章 唾液腺内镜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第九章 下颌下腺结石病;第十章 下颌下腺炎症;第十一 章 系统病在下颌下腺的表现;第十二章 下颌下腺肿瘤;第十三章 下颌下腺前转位预防放射性口干;第十四章 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第十五章 下颌下腺神经节切断治疗口干症的实验研究 ;第十六章 下颌下腺后上转位修复口咽部组织缺损;第十七章 下颌下腺疾病的手术治疗。
|
關於作者: |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名誉会长,第十一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主席,第四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唾液腺疾病,尤其是IgG4相关性唾液腺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重症干眼症的干预机制及治疗。
|
目錄:
|
第一章 下颌下腺的应用解剖学/1
一、 解剖位置与结构/1
二、 导管系统/2
三、 血管系统/3
四、 淋巴系统/4
五、 神经支配/4
六、 下颌下间隙/5
七、 解剖特点与手术设计/5
第二章 下颌下腺的组织学/7
第一节 腺泡/8
一、 浆液性腺泡/9
二、 黏液性腺泡/9
三、 混合性腺泡/10
第二节 肌上皮细胞/11
第三节 导管系统/12
第四节 间质/15
第三章 下颌下腺的生理功能/16
第一节 分泌功能/16
一、 外分泌功能/16
二、 内分泌功能/20
第二节 消化和营养功能/23
一、 消化功能/23
二、 营养功能/24
第三节 保护功能/24
一、 润滑作用/24
二、 维持黏膜的完整/25
三、 软组织保护和修复作用/25
四、 清除作用/25
五、 调节口腔菌群的平衡/27
六、 抑制微生物的作用/28
七、 调节牙菌斑的pH/28
八、 维持牙齿矿化/29
第四节 唾液蛋白质的功能/30
一、 糖蛋白/31
二、 黏蛋白/32
三、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33
四、 乳铁蛋白/33
五、 溶菌酶/34
六、 过氧化物酶/34
七、 富组蛋白/34
八、 富半胱蛋白/35
九、 富酪蛋白/36
十、 富脯蛋白/36
十一、 唾液淀粉酶/37
第四章 正常下颌下腺的分泌与调控/39
第一节 与唾液分泌相关的结构/39
一、 下颌下腺分泌的神经支配/39
二、 下颌下腺细胞的自主神经支配/40
三、 下颌下腺细胞表面的受体/40
第二节 唾液分泌的调控/46
一、 唾液的成分/46
二、 唾液分泌的节律/46
三、 水与电解质的分泌及调节/46
四、 蛋白质的分泌与调节/60
第五章 下颌下腺的发育与增龄性变化/65
第一节 下颌下腺的发育/65
一、 下颌下腺的发育过程/65
二、 唾液腺发育的调控机制/67
第二节 下颌下腺的增龄性变化/68
第六章 下颌下腺唾液的采集与分析/70
第一节 唾液采集/70
一、 唾液采集的条件/70
二、 全唾液采集/71
三、 下颌下腺唾液采集/71
第二节 唾液分析/73
一、 生化分析/73
二、 蛋白质组学分析/75
第七章 下颌下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81
第一节 X 线片/81
一、 下颌横断咬合片/81
二、 下颌下腺侧位片/82
三、 曲面体层摄影/83
第二节 下颌下腺造影/84
一、 下颌下腺造影检查技术/84
二、 下颌下腺疾病的造影表现/85
第三节 超声检查/87
一、 超声检查技术/87
二、 下颌下腺疾病的超声表现/87
第四节 CT 检查/90
一、 CT 检查技术/90
二、 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91
三、 下颌下腺疾病的CT 表现/91
第五节 MRI 检查/93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95
一、 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95
二、 放射性核素唾液腺显像原理/95
三、 检查方法/96
四、 评价指标/96
五、 正常下颌下腺放射性核素显像/97
六、 病变下颌下腺放射性核素显像表现/97
七、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移植下颌下腺功能评价中的作用/98
第八章 唾液腺内镜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102
第一节 唾液腺内镜及其应用方法/102
一、 唾液腺内镜的发展史/102
二、 唾液腺内镜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103
三、 唾液腺内镜诊疗的并发症及处置/104
第二节 下颌下腺结石的内镜治疗/104
一、 传统治疗方法/104
二、 现代治疗方法/105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的内镜治疗/107
第九章 下颌下腺结石病/108
一、 病因病理/108
二、 临床表现/110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111
四、 治疗/113
第十章 下颌下腺炎症/116
第一节 IgG4 相关下颌下腺炎/116
一、 认知历史与命名/116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117
三、 临床病理特点/118
四、 诊断与鉴别诊断/132
五、 治疗及预后/134
第二节 放射性下颌下腺损伤及炎症/136
一、 发病情况/136
二、 发病机制/137
三、 临床表现/139
四、 预防/139
五、 治疗/140
第三节 131I 相关唾液腺炎/142
一、 发病情况/142
二、 发病机制/143
三、 临床表现/144
四、 影像学检查/144
五、 唾液腺内镜表现/146
六、 诊断与炎症分级/147
七、 鉴别诊断/147
八、 治疗/148
九、 预防/148
第十一章 系统性疾病的唾液腺表现/151
第一节 唾液腺良性肥大/151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151
二、 临床表现/152
三、 组织病理学表现/152
四、 诊断/152
五、 治疗/152
第二节 舍格伦综合征/153
一、 发病情况/153
二、 临床表现/153
三、 诊断/154
四、 治疗/156
五、 预后/157
第三节 结节病/157
一、 发病情况/157
二、 临床表现/157
三、 实验室检查/158
四、 诊断/159
五、 治疗/159
六、 预后/160
第四节 HIV 相关的唾液腺病变/160
一、 发病情况/160
二、 传播途径/160
三、 临床表现/161
四、 诊断及实验室检查/163
五、 治疗/163
第五节 Steven-Johnson 综合征的唾液腺病变/164
一、 发病情况/164
二、 全身临床表现/166
三、 眼部表现/166
四、 唾液腺受累/166
第十二章 下颌下腺肿瘤/170
第一节 概论/170
一、 发病情况/170
二、 临床表现/171
三、 诊断/172
四、 治疗/173
五、 预后/175
第二节 良性肿瘤/175
一、 多形性腺瘤/175
二、 其他良性肿瘤/179
第三节 恶性肿瘤/182
一、 腺样囊性癌/182
二、 黏液表皮样癌/186
三、 腺癌/189
四、 多形性腺瘤癌变/190
五、 腺泡细胞癌/192
六、 唾液腺导管癌/194
七、 乳头状囊腺癌/195
八、 肌上皮癌/197
九、 基底细胞腺癌/198
十、 鳞状细胞癌/200
第十三章 下颌下腺前转位预防放射性口干/202
第一节 放射性口干/202
第二节 下颌下腺前转位的适应证/203
第三节 下颌下腺前转位术/203
第四节 下颌下腺前转位预防放射性口干的效果评价/206
第十四章 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209
第一节 干眼的病因/210
第二节 干眼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10
第三节 干眼常用的治疗方法/212
一、 保守治疗/212
二、 手术治疗/212
第四节 下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干眼的适应证选择/213
第五节 下颌下腺移植术术前评估/214
第六节 下颌下腺移植术/216
一、 整体下颌下腺移植术/217
二、 部分下颌下腺移植术/223
第七节 围手术期处理/224
一、 术前准备/225
二、 术中药物使用及常规/225
三、 术后处理/225
四、 移植腺体血液循环的观察与处理/226
五、 休眠期移植腺体的处理/226
六、 术后随访/227
第八节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27
一、 导管阻塞/227
二、 泪溢/230
三、 舌下腺囊肿/232
四、 慢性阻塞性移植下颌下腺炎/233
第九节 下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干眼的效果评价/235
第十节 下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干眼的实验研究/237
一、 移植下颌下腺动物模型的建立/238
二、 移植下颌下腺组织结构及功能的改变/241
三、 移植下颌下腺分泌功能的改变/244
四、 移植下颌下腺分泌功能的调控/245
第十一节 异体下颌下腺移植的实验研究/248
第十五章 下颌下腺神经节切断治疗口干症的实验研究/251
第一节 失副交感神经支配对下颌下腺的影响/251
第二节 下颌下腺失副交感神经支配治疗放射性口干的实验研究/260
第十六章 下颌下腺后上转位修复口咽部组织缺损/264
第十七章 下颌下腺疾病的手术治疗/267
第一节 下颌下腺切除术/267
一、 适应证和禁忌证/267
二、 术前准备及麻醉/267
三、 手术方法/268
四、 术中注意事项/271
五、 术后处理/271
第二节 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272
一、 适应证和禁忌证/272
二、 术前准备/272
三、 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273
四、 围手术期处理/275
五、 被保留的下颌下腺功能评价/275
六、 术后复查/276
第三节 颈淋巴结清扫术/276
一、 颈淋巴结分区/276
二、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和命名/276
三、 下颌下腺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式的选择/277
四、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278
五、 术中意外处理/286
六、 术后并发症处理/287
|
內容試閱:
|
下颌下腺是三大唾液腺之一,其分泌的唾液占静止性总唾液的60%~65%,对于维持口腔和全身健康起重要作用。
常见的下颌下腺疾病为唾液腺结石及其继发的下颌下腺炎,以及下颌下腺肿瘤,这些疾病常需采用外科或介入外科治疗。
随着功能性外科理念的逐步深入,如何在治愈疾病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下颌下腺这一功能性器官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唾液腺内镜诊断及介入治疗下颌下腺结石,下颌下腺腺门部结石的口内切开取石,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治疗良性肿瘤等临床新技术应运而生,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临床上逐步推广。
下颌下腺有其独立的血管和导管系统,可完整游离,也可带蒂转移。基于这一特殊的解剖特点,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被用于治疗重症干眼,用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代替泪液,经过数以百计的临床病例的系列研究,证实其为重症干眼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需要行放射治疗的头颈癌患者,将下颌下腺前移位,避开照射野,可有效预防放射性口干。将下颌下腺后上移位,用于修复口咽部的组织缺损。这些创新理念和技术的开发,将下颌下腺外科引入崭新的更为广阔的疾病防治领域,展示良好的效果和前景。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研究的深入,下颌下腺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IgG4 相关唾液腺炎是近十年才被认识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腺体肿大及质地变硬,以往常常被误认为肿瘤而摘除。现今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大量下颌下腺功能性器官得以保存。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以及手术后131I 辅助治疗的广泛应用,131I 相关唾液腺炎逐渐成为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疾病之一。
下颌下腺依赖其分泌的唾液发挥作用,而唾液分泌的机制十分复杂。近些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下颌下腺分泌相关的一些受体参与分泌功能的调控。失神经支配的移植下颌下腺分泌机制发生了改变,通过深入研究正常与移植下颌下腺的分泌机制,人工调控下颌下腺的分泌,对于提高下颌下腺移植的成功率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治疗下颌下腺分泌功能低下开辟了新的途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唾液腺疾病中心长期从事唾液腺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团队,率先开展部分下颌下腺移植术治疗重症干眼、下颌下腺前转位预防放射性口干、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等新技术,建立了腮腺和下颌下腺体积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测量新方法,开展了世界上病例数最多的一组下颌下腺移植临床研究,并结合临床开展系统的下颌下腺分泌的基础研究,建立了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在下颌下腺功能性器官保存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病例与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下颌下腺外科学方面的专著,故产生了编写这本《下颌下腺外科学》的念头,组织我所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唾液腺疾病中心的部分成员,将下颌下腺的解剖与生理、下颌下腺疾病、下颌下腺外科相关新技术,以及与下颌下腺分泌相关的基础研究进行系统叙述,充分展示下颌下腺外科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传统技术的新经验,把团队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展示给读者,希望有助于我国唾液腺外科学的发展。
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得到马大权教授等前辈的悉心指导,得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吕岚教授和邹留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教授等专家及其团队的精诚合作,得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唾液腺疾病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多位专家和同事的热情帮助,还有课题组同事和研究生们不懈的努力,以及众多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在本书的编辑整理过程中,口腔颌面外科王洋主任、苏家增教授、高春丽女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刘晖医师、章佺医师及绘图室王迪技师等付出了不少心血,一并致谢。
本书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正。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俞光岩
2021 年10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