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俄汉双向全译,即俄汉、汉俄完整性翻译。《俄汉双向全译方法论》将信守一条全译极似律,采用直译与意译两大策略,遵循对应、增减、移换与分合四大机制,灵活运用对译、增译、减译、移译、换译、分译、合译七种方法,基于语言学、符号学、逻辑学等学科理论充分论证,创建俄汉双向全译方法论体系。
|
目錄:
|
目录总序序前言绪论 1一、全译 1二、俄汉双向全译 2三、俄汉双向全译方法体系 3第一章 俄汉双向全译矛盾论 5第一节 盾:原文 5一、原文语形 5二、原文语义 6三、原文语用 8第二节 矛:译符 9一、语文符号 9二、其他符号 10第三节 全译形义矛盾 12一、义一言多矛盾 12二、义一形多矛盾 13三、形义双保矛盾 14第二章 俄汉全译转化论 16第一节 转化:全译之轴 16一、转移原文之义 16二、化解形义矛盾 19第二节 化:全译之魂 21一、化的内涵 22二、化的形式 23第三章 俄汉全译极似律 26第一节 翻译相似律 26一、似 26二、求似 28第二节 全译极似律 30一、意似 30二、形似 31三、风格似 33第四章 俄汉全译七法论 35第一节 全译策略 35一、直译策略 35二、意译策略 38第二节 全译方法 41一、七大全译方法 41二、七法组合问题 46第五章 俄汉双向全译对应论 48第一节 对应论 48一、对应机制 48二、对应理据 52第二节 对译论 56一、对应界定 56二、对应过程 59三、对应方法体系 64第六章 俄汉双向全译增减论 75第一节 增减论 75一、增减机制 75二、增减关系论 77第二节 增译论 79一、增译界定 80二、增译理据 83三、增译过程 85四、增译方法体系 89第三节 减译论 101一、减译界定 101二、减译理据 102三、减译过程 106四、减译方法体系 109第七章 俄汉双向全译移换论 127第一节 移换论 127一、移换机制 127二、移换关系论 129第二节 移译论 132一、移译界定 132二、移译理据 133三、移译过程 137四、移译方法体系 139第三节 换译论 157一、换译界定 157二、换译理据 159三、换译过程 165四、换译方法体系 169第八章 俄汉双向全译分合论 202第一节 分合论 202一、分合机制 202二、分合关系论 206第二节 分译论 209一、分译界定 209二、分译理据 211三、分译过程 214四、分译方法体系 216第三节 合译论 226一、合译界定 226二、合译理据 229三、合译过程 231四、合译方法体系 234参考文献 245颇具大用的方法论 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