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編輯推薦: |
◎守望非遗,记录上千种长江流域民间传统舞蹈
◎舞蹈学田野调查典范,作者带领团队历时六年,足迹遍布长江流域
◎大量一手材料、稀见材料以飨读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长江流域传统民间舞蹈,特别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传统舞蹈项目,揭示了长江流域青藏、滇黔、川渝、荆楚、吴越文化区传统舞蹈之间持续、渐进、双向、再造的文化互动关系,分析了各文化区的文化交流对现存舞蹈形态造成的影响,指出长江流域民族舞蹈系出同源、异曲同工与紧密互动的样态超越了民族的界限,融合了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与价值认同,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
關於作者: |
叶笛,文艺学博士、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系系主任;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主编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艺术·舞蹈创编与表演》教材与教师用书;合作主编教材《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上);开设的课程“民族舞蹈学 1”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一流课程;论文入选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获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三届“中国舞蹈评论年度推优”优秀文章、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第二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二等奖等。
|
目錄:
|
《文化涵化与多元一体:长江流域舞蹈的文化互动研究》目录
001 导 论 理论的提出与框架的构建
003 第一节 现有研究述评
023 第二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内容
032 第三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040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043 第一章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的地理播布
045 第一节 长江流域青藏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地理播布
058 第二节 长江流域滇黔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地理播布
068 第三节 长江流域巴蜀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地理播布
075 第四节 长江流域荆楚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地理播布
085 第五节 长江流域吴越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地理播布
101 第六节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地理播布的特征梳理
109 第二章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的区内互动
111 第一节 青藏文化区的区内舞蹈文化多元互动
128 第二节 滇黔文化区的区内舞蹈文化多元互动
133 第三节 巴蜀文化区的区内舞蹈文化多元互动
136 第四节 荆楚文化区的区内舞蹈文化多元互动
140 第五节 吴越文化区的区内舞蹈文化多元互动
159 第三章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的区际互动
161 第一节 青藏文化区与其他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区际多元互动
165 第二节 滇黔文化区与其他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区际多元互动
170 第三节 巴蜀文化区与其他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区际多元互动
176 第四节 荆楚文化区与其他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区际多元互动
185 第五节 吴越文化区与其他文化区舞蹈文化的区际多元互动
195 第四章 文化涵化: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的理论解读
197 第一节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涵化”理论的提出
201 第二节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涵化”的“廊·道”
207 第三节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涵化”的典型特征
215 第五章 民族共同体: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的多元一体
218 第一节 系出同源:长江流域舞蹈的先秦遗存
235 第二节 异曲同工:长江流域舞蹈的文化功能
241 第三节 紧密互动:长江流域舞蹈的融合发展
251 第四节 多元一体:长江流域舞蹈的时代格局
257 结 语
262 附 录
302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中的“祀高禖”遗存
在古代,舞蹈是求偶的重要媒介。《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玄鸟至。 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绎史》引《风俗通》曰:“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路史》曰:“少佐太昊,祷于神祇,而为女妇,正姓氏、职昏因、通行媒,以重万民之判,是曰神媒。”又:“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传说伏羲有舞名《凤来》,唱《网罟》之歌,是为颂伏羲发明网罟,教授民众捉捕鸟兽。炎帝有舞《扶犁》,唱《丰年》之歌,以赞炎帝发明扶犁,教授民众播种五谷。而女娲为《充乐》,即以舞颂女娲制定婚配、教导民众嫁娶。如文献记载,女娲是人类的第一位媒人,并且为人类制定了婚姻的制度。为表示谢意,也因女娲崇高的地位,后人奉其为高禖。“《礼记·月令》载 ‘祠高禖’是 ‘仲春之月’在 ‘南郊’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隐喻着族群繁衍发展的 ‘男女之事’……女娲是最早的 ‘女媒’,是 ‘欲人之生而制乐’的最早的 ‘女乐’,将 ‘奔者不禁’的 ‘令会男女’上升到 ‘交天侑神’的神圣高度。”“祀高禖”就是在每年春季,以择偶婚配为目的的歌舞祭祀活动。“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每年春季,青年男女唱歌跳舞,在祭祀活动中欢游作乐,自然地交往恋爱,只要彼此情投意合便可婚配。
在长江流域各文化区中的民族舞蹈中,仍然有不少先秦祀高禖的遗存,反映在各类型的求偶舞蹈中。羌族的歌舞女神“萨朗姐”就是对先秦女娲神的传移模写。每年五月初五初夏之际,曲谷西湖寨一带的羌族妇女都要到女神梁子的山坡“敬塔子”。这日的活动以妇女为主,男人为辅,大家把酒言欢,悠扬地欢唱舞蹈。这正是祭祀教授羌族民众歌舞的女神萨朗姐的“瓦尔俄足”节。随着祭祀活动年复一年的举办,这天也成了羌族的女儿节。羌族神话《萨朗姐》讲道,这位女神不但美丽,且能歌善舞,教会了羌族女儿优美的歌舞。在她不幸去世后,人们才知道她原来就是“羊角花女神”。如今,羌族妇女在“瓦尔俄足”节去的女神梁子山坡,就是当年“萨朗姐”教授舞蹈的地方,而“敬塔子”则是对“萨朗姐”的祭奠。如今,羌族地区的“萨朗”成为羌族各种门类舞蹈的统称,包括了所有“唱起来,跳起来”的歌舞,涵盖了求偶、祭祀、劳动、娱乐等多种功能。而羌族的“羊角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杜鹃花,其羌语为“鹅司拉巴”或“鹅巴白主”,被意译为“姻缘花”。每到春季,羌族男女集中祭奠女神,欢唱歌舞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朵“羊角花”。流行于茂县、理县地区的神话故事有这样的记载:古时候羌族青年男女在每年羊角花开的季节,都要到山林间跳舞对唱,“苕西”就是他们的情歌。羌族民间现在仍把订婚叫作“插花”。羌族地区表现求偶意味的舞蹈在“萨朗姐”时代的后期发展得更为丰富,如恋人间相互示爱的“对衣角”。也有表示赞美异性的婉约的“石奎余奎”和“金奎银奎”,这两种舞蹈折射了人类对于身体美的原始崇拜,流传于理县蒲溪等地。“石奎余奎”是夸赞意中人所戴饰物的歌舞,其歌词夸哪儿,舞蹈便运用哪儿的肢体语言。笔者将《勒花勒花·石奎余奎》的歌词摘录如下:
男:勒花勒花,勒花勒花,五彩的腰带是哪里戴的?
女:勒花勒花,勒花勒花,五彩的腰带是腰上戴的。
男:勒花勒花,勒花勒花,脚上的云云鞋是哪里穿的?
女:勒花勒花,勒花勒花,花花的云云鞋是脚上穿的。
男:勒花勒花,勒花勒花,银子的耳环是哪里戴的?
女:勒花勒花,勒花勒花,银子的耳环是耳上戴的。
另外,长江流域青藏舞蹈文化区的藏族“得荣学羌”,素有“北有康定情歌,南有得荣情舞”的说法。在得荣方言中,“学”就有结交、配对之意,而“羌”是跳舞的意思,“得荣学羌”就是得荣地区为当地适婚男女提供社交形式的“情舞”。在长江流域滇黔舞蹈文化区,也有很多表现爱情的舞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烟盒舞”中,除了劳作生活舞、游戏舞、仿生舞之外,还有爱情舞,其舞蹈套路和技巧不胜枚举,譬如“三个姊妹逗合”“三脚黑尼嫫”“小二妹勾脚”“四门弦”“阿妹蓝采合”“各找各尼伴”“亲哥尼郎妹”“勾脚抱腰”“鸳鸯成双(鸳鸯戏水)”“踩花山”“其格尼格都”等。舞者或双人,或三人、多人不等,两手持圆形烟盒(旧时烟盒用皮革缝制,后改为木制,现多为竹制),在节奏明快的四弦伴奏下,欢快起舞,舞蹈动作中带有明显的求偶和性暗示意味。舞蹈的男女成双成对,载歌载舞、欢声笑语,融舞、乐、竞技三位一体,深受彝族同胞的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