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这本书带你深入了解现代开源软件的开发者,以及他们对整个数字世界的影响。
娜迪亚·埃格巴尔深入研究了现代开源软件开发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演变并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围绕个人创作者的影响。她在努力改善开发者的GitHub体验时采访了数百名开发者,认为现代开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模型,通过它可以了解在线创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她研究了开源项目的发展轨迹,包括:
● 用于托管和开发的GitHub平台;
● 开源项目与社区的结构、角色、激励和关系;
● 经常被忽视但开源创作者必须要做的维护;
● 贯穿程序生命周期的生产成本。
娜迪亚还仔细研究了Twitter、Facebook、Twitch、YouTube和Instagram等平台的作用,这些平台降低了创作者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分发成本,且大大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范围。开源社区越来越多地以个人开发者的工作为中心,而不是团队。同样,如果个人创作者(而不是离散的社区)将成为我们在线社交系统的中心,那么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的,而研究开源发生了什么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
關於作者: |
娜迪亚·埃格巴尔(Nadia Eghbal)
是一位探讨互联网如何赋能于个人创作者的作家和学者。2015至2019年间,她专注于开源软件的生产,在独立工作与GitHub工作之间切换,以改善开源开发者的体验。她也是《路与桥:数字基础设施背后的隐形劳动》的作者,在书中她认为,开源代码是一种需要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
X-lab开放实验室
被定位为一个开源研究与创新的开放群体,由一群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创业公司、部分互联网与IT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所构成,聚焦于开源软件产业开放式创新。专业背景包括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工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领域,长期思考并实践开源战略、开源测量学、开源数字生态系统等主题。目前已在包括开源治理标准制定、开源社区行为度量与分析、开源社区流程自动化、开源全域数据治理与洞察等方面做出了较有影响的工作。
开源社
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
內容試閱:
|
第一次接触Working in Public这本书是在一个国内的开源共读群里。当时有开源“布道师”热烈推荐,而书名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于是开始组织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于2021年的暑假,在 B 站上开展了一轮公开共读与分享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国内的开源爱好者围观。
在经过了解、越发体会到这本书的价值后,我们萌生了翻译这本书的想法。几番周折,最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得了本书的中文版权,我们的翻译之旅也随之启程。开源作为我们实验室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书中的话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而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也是十分新颖的,我们采取了一种异步协作的模式,也在中西表达模式的不同中学习到了不少翻译小技巧。
在我们组织翻译的同时,2022年初,X-lab开放实验室联合开源社共同发起了ONES Group工作组,继续实践“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的宗旨。随着全球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开源也开始走向大众化。提高全球对开源的认识、促进各方(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等)对开源的结构化和专业化管理、帮助公司和公共机构发现和理解开源、帮助所有人在整个开源生态中受益等,是我们通过开源连接到一起的初心:Openness(开放), Networking(连接),Equality(对等),Sharing(分享)。
著名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其1954年出版的著作《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当中第一次完整阐述的。这个框架很容易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引起人们的共识,凡是涉及人和组织的地方亦是如此,开源也不例外。在ONES Group的推动下,我们参照Linux基金会旗下的TODO Group及欧盟的OW2组织,设计了“开源善治”的总体框架,希望能够给在国内所有企业、社区、高校、基金会等组织机构中与开源事务相关的人士作参考,共同推动全球化的开源生态的建设。
娜迪亚的这部作品也同样反映了上述理念。全书主要从开源项目的生产与维护两大视角进行阐述,特别关注了开源项目和社区背后的贡献者。通过非常多样性的实例与调研,讲述了开源背后的快乐以及辛苦。正如审校者之一的赵生宇博士在他的一篇博客标题中所主张的那样:开放协作的世界里,每一份贡献都值得回报。
这是一本难得的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层面分析开源项目与社区背后的现象,进而总结相关原理的作品。实际上,在这本书之前,娜迪亚的另外一部作品《路与桥:数字基础设施背后的隐形劳动》也很早被圈内的开源人士所熟知。正如娜迪亚所主张的,数字基础设施应被视为一种必须的公共品,自由而免费的公共源代码,不仅使企业与组织构建软件的成本呈指数级降低,还使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容易获取。然而,这些伟大工作的背后,则主要是由开源社区的志愿者所共同创建与维护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声誉,出于责任感,或者仅仅是出于爱心与兴趣。
两部作品中,娜迪亚都在不断地强调,开发者与社区志愿者的长期激励和补偿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些获得价值回报的开发者因此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当前数字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包括来自公司或个人的“赏金”、赞助或捐赠。尽管基金会、学术界和企业等机构在支持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公司还没有主动投身进来,参与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协作。
由于开源依赖于人力而非财力资源,因此仅靠金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对开源文化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以及管理(治理)而不是操控数字基础设施的方法。娜迪亚建议的资助和支持数字基础设施的措施包括:去中心化、主动与现有开源社区合作并提供长期和全面的支持、提高对数字基础设施挑战的认识、让组织机构更容易贡献时间和金钱、扩大并多样化开源贡献者群体、制定跨基础设施项目的最佳实践和政策等,这些都将大大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和可持续的开源生态系统。
本书的初稿翻译工作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夏小雅牵头,翻译团队成员包括承担主要翻译工作的顾业鸣、杨鸣、朱香宁,以及参与部分翻译工作的何莹、徐焕、赵景元、郝斯尘、李为公、陆长权。在初稿完成后,我们自觉专业程度与水平还不够,于是邀请开源社的一众拥有不同企业背景的开源专业人士帮我们进行审校,并很快得到答复。开源社是X-lab开放实验室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他们中参与整个审校工作的专业人士包括:庄表伟(第一章、第五章)、姜宁(第二章、第三章)、陈阳(第四章、第五章)、赵生宇(第一章、第四章)、王永雷(第二章、第三章)。
在经历过 2022 年新一轮的疫情之后,我们终于将这本科普式的专业书籍交付给了出版社,如释重负,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因为作者的语言习惯,翻译团队在2021年开始分工的时候,普遍感觉翻译难度较大。其间我们组织了多次研讨会,统一了整体翻译风格与相关术语。进入到专家审校阶段后,由于时间和地理位置分布的原因,我们采取了全线上异步协作的模式,将开源协同的那套工作方式应用到书籍翻译的过程中,颇为成功。开源共创的文化与精神再次得到了体现。进入到出版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样也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热爱的开源事业!
X-lab开放实验室
2022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