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

書城自編碼: 381407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新闻传播出版
作者: 赵雪波、赵伦
國際書號(ISBN): 9787500172222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

售價:NT$ 302.0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售價:NT$ 411.0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NT$ 286.0
元宴
《 元宴 》

售價:NT$ 978.0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售價:NT$ 1030.0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NT$ 562.0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售價:NT$ 614.0
历史的深度
《 历史的深度 》

售價:NT$ 30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9
《 释放数据的力量:数据新闻生产与伦理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
+

NT$ 742
《 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第二版)全方位介绍西方传播学术史做出杰出贡献74位学者 传播学传播学入门考研宝典 胡翼青等著 》
+

NT$ 568
《 超越问题的新闻:从市民新闻到方案新闻 》
+

NT$ 638
《 “国际传播”国际化 》
+

NT$ 209
《 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变革中的新闻创新—澎湃新闻案例研究 》
內容簡介:
元宇宙有其独特的认知逻辑和现实基础。元宇宙是新的媒介域和传播场,是人的延伸,也是对人的回归,本质上是精神世界的宇宙。本书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重点讲述了元宇宙的传播结构、传播模式、传播原则,梳理了元宇宙信息传播、教育、游戏和监督社会的功能,并从全新的角度——元宇宙传播经济学解读经济政治维度的元宇宙意义。作者的哲学、传播学和政治学专业背景,使得本书能从哲学、传播、媒介技术和政治经齐学等方面对元宇宙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最后,本书对元宇宙的技术风险和伦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關於作者:
赵雪波,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军事传播、国际关系等领域。

赵伦,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两位作者是国内较早进入元宇宙实践领域的学者,在2014年探索过电影场景具身性和移动化问题,申请保护了“在线眼幕”“基于在线眼幕的电影网络发行和管理系统”“头戴式放映设备”等中国专利,以及“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M DISTRIBUTION AND WATCHINC”美国专利。这些专利都涉及实现元宇宙的媒介条件。
內容試閱

2021年“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以至于人们把2021年称作“元宇宙元年”。如今元宇宙一词已经成了老幼皆知的概念,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和元宇宙结合的契机,各种元宇宙著作也异彩纷呈。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名词,给全社会带来一种新思维、新理念,也被看作一种新事物,被社会各界寄予了厚望。
大众把对元宇宙的认识主要定格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它看作XR(扩展现实)系列技术带来的“虚拟现实”(VR)场景,毕竟“元宇宙”概念是一家开发3D游戏的技术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时、把它写入招股书而走红的。在这个概念爆火之后,曾以 35 亿美元买断 VR 产品傲库路思(Oculus)的 Facebook(脸书)再次不甘寂寞,迅速宣布把公司名称改为 Meta(“元”)。这一系列操作让外界认为元宇宙是 VR 行业的新一轮崛起。二是有人把元宇宙等同于区块链、NFT(非同质化通证)等技术,宣称其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伪造”等,进而神秘化元宇宙的技术属性。三是有人总结元宇宙是一种深度媒介化和数字化的技术现状,是经历大数据、云计算、精准算法、人工智能后互联网的“终极形式”,把元宇宙单纯看作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四是在以上基础之上,有人断言这是资本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给旧技术换一个新“马甲”,通过炒作新概念,寻找新的一批“韭菜”。
如果真的只限于以上几种认识的话,那元宇宙的火爆确实有炒作之嫌。但是元宇宙真的会昙花一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元宇宙确实是在哲学思维、技术实践等方面都极有价值和意义的新事物。这一切要从元宇宙的概念、元宇宙的哲学意义、元宇宙的传播学意义几方面深入探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元宇宙的价值和意义。
metaverse 最早翻译为“超元域”,如果不看小说,不加解释,一般人很难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在英语中,这个词是有规律的组合,先取了 universe 一词的后缀,再加上一个新的前缀 meta,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但在中文中,这个词拥有了更深刻的意蕴和指向。“超元域”一词很拗口,也很令人费解。直到一个记者无意地把它重新翻译为“元宇宙”,metaverse 以及“元宇宙”,才一下子在中文世界活了。活在组合词中的“宇宙”妇孺皆知,在此基础上再加前缀或后缀,所散发出来的意义肯定与“宇宙”有密切关联。然而,从 2021 年“元宇宙年”到现在,包括发明 metaverse 的美国人也没有思考与宇宙相关的问题。这很奇怪,这再次证明确实如前文所言,大部分人把元宇宙的含义严重地窄化了,甚至严重地轻视了这个新词语带给我们的新启发和新思考。
对元宇宙的认识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必须放大到宇宙视野,否则就是对元宇宙概念的不敬,也是对这个新概念的浪费,因为我们本可以不用这么劳心费神创造一个新词语。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批判说,创造 metaverse 一词以及中文把它翻译成“元宇宙”都是夸大其词,都是对词语的滥用。既然用了这么“大”的一个词,我们就必须用一种很大的视野、很大的胸襟、很大的抱负去对待它。我们可以这样去想,万事万物总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宇宙的对立统一体是什么?我们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能和宇宙匹配的事物。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最大的世界,最大的物质,最大的存在,但它再大也就是物质和存在。那么物质和存在的对立统一体是什么?人尽皆知,当然是精神和意识。精神和意识来自哪里?来自人,人是地球精灵,也是迄今为止人类自己发现的宇宙精灵,这个宇宙只能被人类认识,这个物质世界和自然界只能被人类征服、支配。反过来讲,人之所以能征服、支配自然,不是因为人的物质的身体,而是我们那既物质又有精神、既存在又有意识的大脑及其活动。因此真正能配得上作为宇宙的对立统一体的只能是人的大脑和人的意识。但是精神和意识概念作为宇宙概念的对立统一体,显然并不是最佳选择。我们需要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就在我们眼前,它就是元宇宙。元宇宙从哪里出发的呢?元宇宙是小说《雪崩》中主人公通过技术和人类智慧创建的一个跳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对立面,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镜像世界,主人公能真正进入这样一个与现实世界对立的新世界吗?不能,他的物质的身体永远只能留在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和镜像世界的是他的思维、感觉,所以这个虚拟世界和镜像世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精神世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称纽交所)上市的罗布乐思(Roblox)公司的招股书中所介绍的 metaverse 项目是什么呢?是一款能够让玩家获得现场感、沉浸感的游戏产品,无论是现场感还是沉浸感,不是游戏者身体真的进入游戏,而是他们的意识进入游戏。Meta 公司的主打业务是什么呢?就是重操旧业,用 VR 给体验者带来新的视觉体验。一切都指向了精神和意识。可以断言,元宇宙未来所有的业务、项目、产业,以及由其搭建起来的结构、环境、模式等都离不开人类的精神和意识。那么,既然如此,我们还不能把元宇宙看作宇宙的对立统一体吗?或者说我们还不能把元宇宙和宇宙看作是对立统一的吗?当然可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元宇宙这个概念的神奇和伟大,才能跟着元宇宙向纵深发展。我们将发现,元宇宙根本不只有前述几种被理解的含义,元宇宙有更大的含义,而且会有更大的目标和作为。
20 世纪初德国非凡的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其皇皇巨著《西方的没落》中曾提出了一组看似简单的概念:大宇宙和小宇宙。大宇宙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宇宙,就是“即把现实性视作是与一种心灵相关联的所有象征的总和的观念。”;小宇宙当然就是心灵的“所有象征的总和观念”。他把植物看作宇宙一类的东西,即无生命的;把动物则既归属于宇宙,又同时归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别看这些小宇宙比(大)宇宙小,但是因为有人这种精神性的动物,所以小宇宙能够自由地相对宇宙运动,(大)宇宙只配做小宇宙的周围世界或周围环境。“只有通过小宇宙的这种个体性,光所呈现于其眼前——
我们的眼前——的东西才能获得‘实体’的意义。”最后,“在光照的空间中,这个(大)宇宙就体现于有生命的肉体中。”我们以前也许理解不了斯宾格勒的小宇宙,可能会把他的小宇宙直接批判为唯心主义的产物,但是当我们站在元宇宙的大门口即将迈步进入之时,我们才真正地体会到在自然的宇宙之外真的还有一个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斯宾格勒曾经提起过的“小宇宙”,用今天的话说,这个自然宇宙之外的宇宙就是即将带领我们进入更大宇宙的元宇宙。最后,我们看到,元宇宙丝毫不比宇宙小,恰恰相反,它比宇宙大得多,如果它不够大,它就不可能认识宇宙,就不可能把宇宙“放”到它的范畴中去。
德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伟人,他也有一句话,对我们理解宇宙和元宇宙的关系更是醍醐灌顶:“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B 这个人就是康德,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这是他本人,也是“康德哲学”对世界的浓缩认识。是的,世界可以浓缩为两样东西,一样是星空,也就是浩瀚宇宙,我们的地球也包含其中;另一样是宇宙之花,就是我们人类及其精神——“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样东西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即物质和精神,或者存在与意识,而用今天的新词组来表达不就是宇宙与元宇宙吗?康德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离哲学这么近,原来我们就生活在哲学当中,哲学原来如此浅显明白,世界原来如此简单澄明。它同样让我们幡然觉醒,只有两个词才可以完完全全地包罗万象,只用两个词就能让我们人类与宇宙贯通,这就是宇宙与元宇宙。让我们试着把康德的话换一种表述: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们身外的宇宙和我们头脑中的元宇宙。相信这种置换不会让人觉得有违和感。
康德对自己的那句名言还有进一步的解释:“前者从我在外部感官世界中所占有的位置开始,并把我处于其中的联结扩展到具有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的无垠范围,此外还扩展到它们的周期性运动及其开始和延续的无限时间。后者从我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性开始,把我展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正的无限性,但唯有对于知性来说才是可以察觉的,而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但由此也就同时与所有那些可见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一样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结中。”A 不用说,康德解释中“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无垠范围”和“无限时间”就是宇宙的特征,而“自我”“无限性”“普遍联结”等则是元宇宙的特性。今天人类所有的探索都可以看作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上的探索。向外,我们制造了无数的技术和中介设备,并利用这些技术把我们的社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高度。人类已经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向了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甚至深空。中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宇航员多次往返自己的“天宫号”空间站;美国的“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等飞船在完成对太阳系内行星的探测后飞向了太阳系外的深空;中美等国的射电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让人类的视野投向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韦伯望远镜一举获得 130 亿光年外的宇宙景观,几乎接近了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向内,我们不断地深入认识我们自己的生命体,特别是认识我们自己的大脑和大脑建构起来的想象时空、虚拟时空,并把这些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镜像式、感知性联结。向内探索的结果是,我们终于认识到人类的大脑对应着一个与宇宙完全耦合的对象,这就是我们的元宇宙。
卡西尔有一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与元宇宙的关系。他说:“在语言、宗教、艺术、科学中,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建造他自己的宇宙——一个使人类经验能够为他所理解和解释、联结和组织、综合化和普遍化的符号的宇宙。”A 今天,我们可以说,这个“符号的宇宙”就是元宇宙。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止步于卡西尔设计的我们“自己的宇宙”,我们已经突破、超越了那个曾经的“自己的宇宙”,让它和自然的宇宙完成了最后的对接,让它找到了它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必须把元宇宙和宇宙结合起来去认识,才能认识它的本质。“真实的东西只有在一种意义上才是具体的,那就是它统摄许多本质的定性于一个统一体。”B 黑格尔的辩证法教导我们,天地之间最大的统一体就是宇宙和元宇宙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美美与共。宇宙包容元宇宙,元宇宙超越宇宙。
对元宇宙的认识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显示其至高意义和至高价值,否则我们对元宇宙的认识将止步不前。
对元宇宙的认识也必须提升到传播学和媒介学的高度来认识,跳出哲学的范畴,进入“生活世界”,我们不得不承认元宇宙是技术的产物,是媒介及其技术的产物。媒介从语言、文字、印刷物、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一路走到互联网以及各种网络媒体,当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纳米技术、仿真技术、太空技术等发展到一种集大成高度或深度时,媒介环境、媒介景观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元宇宙呼之欲出。元宇宙是人类的精神产物,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刻也离不开媒介,媒介为我们人类搭建了精神世界。有人可能会说,精神是人的属性,它不一定要表达出来,也不一定需要媒介去传播。这其实是对媒介的一种狭隘认识。媒介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媒介,我们的大脑是一切媒介的源头,所谓“媒介是人的延伸”,是说媒介从我们的各个感觉器官出发,去延伸感觉器官的距离和空间。此外,我们的大脑自成系统,我们还有自传播(体内传播),我们需要记忆、反思、冥想,我们还无意识地做梦,这些精神活动依托于我们的大脑和大脑中数千亿个神经元。所以,我们的身体,特别是我们的大脑是所有媒介中的“元媒介”。请记住,元媒介是我们人类自己,不是互联网,也不是其他别的外在的媒介。
媒介给我们人类的精神、意识提供了展现自己的空间和平台,媒介至始至终呈现的是和人的意识有关的,或者是被人的意识改造过的信息。神话、诗歌、文学、绘画、动画、影视图像等,都是信息被艺术改造后的产物。过去,这些信息都是二维的,只是偶尔会以想象的方式在大脑中呈现为三维景观,一般不会被看到、听到、触摸到。但是现在不同了,新的媒介 XR 系列技术能让我们看到甚至能触摸到这些虚拟现实和时空。新的化身媒介将可能代替人类去完成一些传播过程。可以说,那些展现人的意识和意识产物的空间、体系、结构和模型都是媒介,包括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元宇宙。元宇宙当然不是一种单独的媒介,而是一个媒介域,它集中了所有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媒介以及这些媒介融合后的产物。社会上有人对元宇宙存在误解,其中一个缘由是产业界有些过分之举,另一个缘由可能就是很多人把元宇宙简单等同于 VR 和其他类似设备,而 XR 系列技术目前又有很多不完善,以致一部人认为元宇宙只是炒概念,没有实质意义。如果我们从媒介域的高度去理解元宇宙,把它看成各种最先进的媒介的集大成者,那元宇宙就不会在它还处于迈步阶段就被人诟病。元宇宙也是一个传播场,它巨大的结构集合了所有的传播主体,而它巨大的网格为每一个个体,包括国家、组织、企业、个人等,都提供了一个几乎平等的节点。在这样的结构下,元宇宙重建了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也重塑着传播主体间性、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改变着传播的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元宇宙的传播结构也需要被重新理解,而它的传播模式则应该在继承信息传播的一般逻辑基础上,更多地反映出宇宙结构和关系模式的镜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元宇宙与宇宙的契合。
元宇宙传播和媒介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人类传播史和媒介史在当代和未来的继续。作为“新传播”和“新媒介”,它秉承“旧传播”“旧媒介”的许多固有的特征、属性、理念和逻辑,一如既往地服务于人类,但同时又引导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对现实的超越。虚拟现实也罢,超越现实也罢,或者重构现实也罢,都得从现实出发,都得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因此,本著作既是对元宇宙、元宇宙传播等近乎未来主义事物的预构,也是从现实的传播学、媒介学出发对未来可能走向的理想主义的畅想。
元宇宙从根基上是关于传播和媒介的。那些关于元宇宙产业、金融、社交等一般意义上的应用只是元宇宙的表象、入口,远未能触及其本质。只有戴上哲学和传播学的透镜,人们才能彻底了解元宇宙。
作者
2022年9月7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