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刘盼遂先生对我国古代典籍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训释、校勘和考证工作。他精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治学路数与王念孙、王国维一脉相承。
*刘盼遂先生的全部学问,可用“博雅”二字概括。他通经、通史、通诸子、通古诗文、通一切古文献(聂石樵语)。他认为经学是中国学问的基础,并对史学研究有新的开拓。
|
內容簡介: |
本书依据刘盼遂生前公开发表和其后人提供的手稿、佚文等第一手资料,首次系统整理了刘盼遂已刊和未刊的关于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著述和诗文。
全集共分五卷:第一卷为《百鹤楼校笺批注古籍十七种》;第二卷为《百鹤楼文史论丛》;第三卷为《段王学五种》;第四卷为《论衡集解》;第五卷为《笔记诗文及其他》。
|
關於作者: |
刘盼遂(1896—1966),著名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方志学家和藏书家。1925年以第一名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期,曾师从江瀚、黄侃、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先哲。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1952年被评为二级教授。
主编:
朱小健:1953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杂志主编、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副董事长兼执行副主任。
周笃文:1934年生,著名学者,早年师从刘盼遂、夏承焘、张伯驹等名师。曾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等职,已从事古典文学及文献学教学与研究五十年。
刘小堽:刘盼遂嫡孙,多年来一直从事其祖父遗文的整理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