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NT$
1190.0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借鉴了场域观念,以扩展对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知识生产的认识,并挑战二者之间的边界。本书还借鉴了福柯的考古学和谱系学,以揭示形成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的话语实践,揭示其多重性并了解其起源和联系。本书回顾了过去五十年来以学术著作、手册、灰色文献、报告、回忆录和网站等形式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从学科、多学科和超学科视角对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进行了阐述;也可作为描述性读本,让读者概览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学科主要知识点,并提供了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学界的历史概述。
|
內容簡介: |
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知识呈碎片化,涉及多种类型的行动者以及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两种主要话语实践。为了更好地分析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领域,本书将场域作为分析单元,尝试以一种融合的方式探讨该领域,亦不忽视其内部的异质性。在正式讨论开始前,本书介绍了学科、跨学科、多学科和超学科的概念,讨论了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的学术起源。之后,作者借助学科间性的概念,以管理学作为学科桥梁,将涉及多学科的艺术管理研究进行了整合,也从组织视角对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领域进行了分析,强调组织分析层面的重要性。作者还探析了更为传统的文化政策概念,审视了文化政策的一些概念化过程,指出了文化政策研究的多学科特征,介绍了研究文化政策的不同路径。最后,作者从认识论层面探讨了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的场域,介绍了知识生产的四种制度环境:学术界、艺术机构、政府和私营机构,帮助读者识别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领域所包含的所有行动者。
|
關於作者: |
乔纳森?帕奎特(Jonathan Paquette),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国际法语区文化遗产政策研究会主席,《艺术管理、法律与社会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政策、文化遗产、博物馆和公共管理。因在博物馆研究领域的成就于2011年获得加拿大公共管理学会颁发的罗兰?帕伦托奖。2022年3月起兼任魁北克大学乌塔韦校区研究与创新学院院长。
埃莱奥诺拉?雷达利(Eleonora Redaelli),美国俄勒冈大学规划、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文化政策专业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政策、文化规划和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文化趋势》《城市事务评论》等期刊,另于2019年出版专著《连接艺术与空间:文化政策与美国城市》。
|
目錄:
|
导读
中文版序言
序
致 谢
导 言
第一章 知识:学科与超学科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学科与专长:学术知识与专业知识
第三节 多学科性:理念、制度和利益
第四节 学科间性:以管理职能作为学科桥梁
第五节 超学科性:理解知识生产的场域
第六节 结论
第二章 学术起源:艺术管理培训与文化政策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艺术管理培训
第三节 同源领域
第四节 文化政策研究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作为学科桥梁的管理职能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营销:艺术及受众
第三节 筹款:必要的艺术资助
第四节 领导力:为艺术找到方向
第五节 策划:让艺术活跃起来
第六节 创业:超越管理职能的艺术
第七节 结论
第四章 超越管理:组织视角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组织分析:三个主要概念
第三节 从内部构建:艺术机构的研究项目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作为公共政策的文化政策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作为公共政策的文化政策
第三节 将文化政策立足于政策周期
第四节 比较文化政策
第五节 方案评估
第六节 结论
第六章 文化政策研究:理念、制度和利益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政策变革与发展
第三节 探究文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从文化研究到批判性文化政策研究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论范式:从认识论到认知文化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认识论:五种范式
第三节 从认识论到认知文化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绘制领域知识地图:知识生产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学术界
第三节 艺术机构
第四节 政府
第五节 私营机构
第六节 结论:研究的伦理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多年来,知识的学科化构建曾是几位顶尖学者关注的焦点(Lattuca,2001;Messer-Davidow et al.,1993)。例如,福柯指出当代社会如何通过监狱、医院、军队和学校等机构来使知识学科化(Foucault,1980)。每类机构根据特定的规则和价值观决定知识的构成。一些研究专注于学术界内知识的学科化构建,重点研究不同学科的成长,并分析了支撑不同体系的概念化和方法(Jones,2011)。在 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美国的大学只为数学、古典语言和哲学等几门基础学科提供课堂教学。如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学术机构提供170 多个研究领域的课程。
那么学术界是如何依照学科框架构建知识的?或简而言之,什么是学科?为了更好地理解学术界及其学科语境中的艺术管理和文化政策研究,我们将使用海兰德(Hyland,2012)提出的学科定义:在学术语境下,学科在其认知和价值体系内形成共同的身份定义。学科要求参与其中者学会在学科适用的意义和实践体系内以特定方式交流,这包括在公认的语境中学习和面向特定读者表达精心建构的观点(Hyland,2009)。已获公认的语境包括以特定的沟通方式构建起来的理念、问题、理论和方法论;而特定的沟通方式包含各种文本生成的特定模式,例如会议演讲、学术报告和论文。每种文本类型都有自己的学科要求,例如论文要求有特定的结构,以接受同行评议(Bazerman & Paradis,1991;Bazerman & Priopr,2003)。
然而,关于“学科”一词仍需谨慎对待,因为学科已经置身于多重视角的审视之下。例如,科尔布(Kolb,1981)借鉴学习风格差异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法,区分了硬学科和软学科、应用学科和纯知识领域;贝利内(Berliner,2003)根据学科认识、预测和控制所研究现象的能力,将“艰深”和“简易”的学科区分开来;而斯托勒(Storer)和帕森斯(Parsons)(1968)则将分析学科与综合学科对立起来。
尽管在学科之间存在内聚(cohesiveness)程度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学科是流动并且可渗透的实体,无法精确定义。一些学科在传统、方法论、议题和质量标准方面紧密结合;另一些学科则在这些方面缺乏内聚力,因此其学科边界不够明确。然而,没有哪门学科使用单一的探究方法或标准的验证方法(Becher & Trowler,2001)。总之,我们发现学科是流动并可渗透的,而不是稳定统一的。为此,研究人员已经确认了四种学科变化模式,这造成了在两个主要学科群——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产生了分野(MacDonald,1994)。被确认的四种变异模式是:从集中到分散,解释性目标与解读性目标,从概念驱动到文本驱动,以及知识的自我意识度。此外,学科间存在文化的和地理的变异(Podgórecki,1997)。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意识形态和教育制度凸显了学科的语境偶然性(contextual contingency)——特别是当学科比较依托本地资源并需要争夺本地认可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