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八讲,从精神养育、思维培养、心灵疗愈、自我认知、关系建构、人生意义、生命教育、万物互联八个主题切入,每讲通过“儿童哲学故事”“共读设计”“课堂花絮”等板块呈现。“儿童哲学故事”叙说本讲课程的缘起、用意,对本讲中2—3个共读设计的主题进行串讲概述。“共读设计”为全书主体,又分为“绘本赏析”“共读准备”“共读目标”“共读过程”几块。“绘本赏析”对绘本内容进行介绍,引出课程相关的主题。“共读准备”包括提前阅读绘本,课上需要用到的学习单、书等。“共读目标”罗列出这堂课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共读过程”则围绕“共读目标”中列出的目标进行,分阶段展开课程,依次实现共读目标。“课堂花絮”记录了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学生完成的小诗、哲学画等,提供生动的课堂截面。
|
關於作者: |
汪琼,2019年人才引进至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安庆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当代教育家》“个性教师”,《小学语文教师》“教坛新秀”。全国知名阅读推广人,致力于儿童通识阅读的研究和推广,阅读推广事迹曾被央视报道。近年来潜心绘本中的儿童哲学课程研发,在全国各地讲座、报告三十多场。在《南方周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名作欣赏》《教师博览》等知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00多篇。
|
目錄:
|
第一讲 儿童哲学和精神养育
一、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
二、倾听自己的声音
——《犟龟》共读设计
三、那为什么还要寻找呢?
——《失落的一角》共读设计
第二讲 儿童哲学和思维培养
一、教育,怎样可以不南辕北辙?
二、1 和 100 的故事
——《1 个苹果也是 100 个苹果》共读设计
三、你听到哪种声音?
——《公园里的声音》共读设计
四、“了不起”的是什么呢?
——《山姆和大卫去挖洞》共读设计
第三讲 儿童哲学和心灵疗愈
一、有些词语,是否可以重新观看?
二、缺点一定是缺点吗?
——《罗圈腿的小猎狗》《懒的辩护》《伤仲永》共
读设计
三、你将如何培育一座自己的花园?
——《小恩的秘密花园》《重要书》共读设计
四、如果没有那些伤害和漫游
——《小黑鱼》共读设计
第四讲 儿童哲学和自我认知
一、你是无根之人吗?
二、如何思考“我是谁”
——《我是谁?》共读设计
三、你尝试过吗?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共读设计
四、永恒三问
——《尼古拉的三个问题》共读设计
第五讲 儿童哲学和关系建构
一、我们和世界建立怎样的关系?
二、平凡,是一种幸运吗?
——《市场街最后一站》共读设计
三、从苦难到幸福有多远?
——《石头汤》共读设计
四、我们怎样与世界面对面?
——《七只瞎老鼠》共读设计
第六讲 儿童哲学和人生意义
一、我们都需要那根金手指
二、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需要什么?
——《花婆婆》共读设计
三、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
——《苏菲的杰作》《大问题》共读设计
第七讲 儿童哲学和生命教育
一、爱过才活过
二、爱如呼吸
——《活了100万次的猫》《獾的礼物》共读设计
三、生命是三亿分之一的奇迹
——《小威向前冲》《世界为谁存在?》共读设计
第八讲 儿童哲学和万物互联
一、我即宇宙,宇宙即我
二、关于长城,你可以知道的事
——《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共读设计
三、生命自哪里诞生?
——《一条聪明的鱼》《生命简史》《给孩子的生命
简史》共读设计
后记 何时种下的种子?
|
內容試閱:
|
前言
绘本中的儿童哲学课程
孩子坐在妈妈怀里,盯着妈妈的眼睛,突然惊奇地叫起来:“妈妈,我在你的眼睛里。”
“是呀,我也在你的眼睛里!”妈妈笑着说道。
“为什么我在你的眼睛里?”
“我们看看晚上吃什么吧!”妈妈带着孩子走向厨房。
这样的对话场景多得我们常常熟视无睹。诗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哲学家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实际上后来真正成为诗人或哲学家的总是少数。天性并不是磐石,风雨都无法动摇它,它更像溪流,没有其他溪流的汇聚,没有汇入更宽阔的大江大河,就会慢慢枯竭。潜能则像一座座富矿,如果没有发现和发掘,也无法变现,只能沉睡百年乃至千年。因此,20世纪6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就提出“儿童哲学”的理念,编写儿童哲学课程,设立儿童哲学研究所,将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学校推广。他也因此被称为“儿童哲学之父”。
一、什么是儿童哲学
讨论儿童哲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
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
综观以上三句话可知,好奇心、求知欲、追根究底是哲学的关键点,而这三点也是儿童的本质,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但儿童哲学绝对不是去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理论,而是一门和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促使儿童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学问。儿童哲学教育,是以儿童身边的哲学问题为载体,激发儿童进行探索和思考,使儿童具有探索自身和世界的勇气,具有辨析能力、追求真善美的能力。简单地说,儿童哲学教育关注的是儿童灵魂的丰富和思维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设置儿童哲学课程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为何后来真正成为哲学家的寥寥无几?因为天赋需要被“点燃”,否则就会一直沉寂。因此,儿童哲学课程不仅要设置,还要趁早设置。
1. 雕刻就是唤醒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有一次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父亲说:“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只是唤醒它。”
“唤醒?”
“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里解放出来而已。”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詹栋梁教授说:“儿童自降生那一天起,就具有一种穷尽一切好奇的探究之心和思考能力。这也是我们最初认识自我与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是后来我们中的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远离了这条探究与认知真相与真理的道路。”也就是说,儿童的哲学天赋也需要通过“雕刻”加以“唤醒”。而实际情况是,对本质和真相的漠视和远离,导致糟糕的关系屡见不鲜,心理疾病成为隐患,各种问题丛生。而源头之一,可能是童年时人和自身、人和他人、人和社会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梳理和建构。这些隐患在成长中累积,最后难以控制地爆发。
而儿童哲学课程的实施与研究,除了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和世界,还协助训练儿童的核心思维,让他们不断思考,踏上儿童哲学的路径,逐步抵达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拥有不断完善的认知、深度灵活的思维,儿童心智就获得自由,就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实现平衡,处理好各种关系,让生命之流奔赴大海……
2. 培养全局性理解能力
学海无涯,吾生有限,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人类。知识一方面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弃旧换新”,网络时代还存在大量伪知识和虚假信息,因此教育必须给予儿童带得走、用得久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指的是什么呢?通过对全局性问题的研讨、辨析,人获得了全局性理解能力——也就是具有深刻见解,可以用来指导生活,可以在不同场合进行应用的能力。培养全局性理解能力,儿童哲学教育尤其能担此重任,因为儿童哲学教育指向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儿童正处在通过反复探索和认知来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最初阶段,需要我们辅之以必要的尊重、引导以及合适的启蒙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和完善多样的思维路径,完成“自我更新”和“自我升级”的使命。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协同性思维等,帮助儿童形成全局性理解能力,是儿童哲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我们且回到教学现场,看看儿童哲学课程如何点亮孩子的思维——
《活了100万次的猫》讲述一只虎斑猫能死而复生,已经重生了100万次,每位主人对他都不错,会为他的死而哭,但他从来不哭。第100万次重生时,他做了自己的猫,谁也不放在眼里,直到遇见一只白猫。两只猫相亲相爱,养儿育女,共度无数美好时光,直至白猫死去。那一刻,虎斑猫抱着白猫的身体,哭了100万次后,随白猫而去,再也没有活过来。共读前,我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探讨:虎斑猫究竟活了多少次?理由是什么?共读后,现场争辩很激烈:
学生A:虎斑猫活了100万次,题目上就写着。
学生B:虎斑猫活了100万零一次。遇见大白猫之前他已经活了100万次,遇见白猫又活了一次,加起来就是100万零一次。
学生C:只活了一次。
大家都瞪大眼睛望着学生C,老师追问他为什么,他站起来说:“从数字上看他的确活了100万零一次,可是前面100万次他从来没有哭过,他的主人看起来很爱他,那也只是将他当成工具或宠物,心里并没有他。他对主人也没有真正的爱。遇上白猫以后却不一样,他们彼此喜欢,成为一家人,养了一群小猫,虎斑猫的眼睛只有在看着白猫和小猫时,才是笑眯眯的。爱过才活过,没有爱过哪怕活100万次也等于没有活过,所以我认为虎斑猫只活过一次。”
这等侃侃而谈,赢得全场掌声。但儿童哲学课堂不能止于掌声,我们还得追问以上三个答案差异何在。深度辨析,我们就能发现三个答案涉及思维的三个层次:第一个答案停留在题目和故事表面,只见数字不见关系;第二个答案进入故事内部关系去分析、推理,能延展性思考;第三个答案已是跳开具体数字和表面情节,创造性地从“哭”这个关键点入手,思考和推导爱与生死的关系,得出完全不同却触及生命本质的结论——爱过才真正活过。这就是全局性思考能力,8岁的孩子通过儿童哲学教育逐渐拥有!
三、儿童哲学课怎么上
1. 儿童哲学理想的刺激物——绘本
儿童哲学教育是否可行、有效,取决于用什么材料、怎样去实施。李普曼教授使用儿童小说进行儿童哲学的讨论,启发我们要寻找适宜的刺激物,使得儿童哲学教育效果最佳。通过实践摸索和教学效果比较后,我们选定了绘本。它的阅读对象为0—99岁的人群,图文并茂,文简意丰,用于儿童哲学课程甚至优于儿童小说或短篇故事,因为学生除了依靠文字,还可凭借图画以及图文合奏进入故事深层内核,激发讨论、思考和追问,拓宽认知,发展思维。
比如“勇气”,这是儿童成长必然要面对的核心话题,怎么去讨论?如何去认知?绘本《勇气》就是关于该话题最好的媒介之一,书中虽没有故事,却列举了30多种勇气,如:“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勇气是第一次骑车时卸掉安全轮;勇气是你拥有两块糖,能留一块到第二天……”共读之后我们讨论两个问题:哪些勇气是你没有想到的?你觉得你需要增加哪些勇气?学生觉得克制、尝试、改掉缺点等也是勇气,这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再让他们写下对“勇气”新的认识时,最爱发呆的小珊这样写道:“上课时,将发呆的自己拉回来就是勇气。”不爱写作业的小午这样写道:“将不喜欢的作业完成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有一位女生,上课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后来她忽然变得爱举手,还主动报名参加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我们追问其原因,她说读完《勇气》,才知道勇气不是天生的,勇气就是不断尝试,所以鼓励自己去试,慢慢就会觉得没什么可怕的。老师用了2年、她自己和家长花了8年时间解决不了的胆小问题,一本《勇气》,一场讨论,一些联想,解决了。
从这些近乎戏剧性的案例中,可以看见绘本里隐藏着的儿童哲学力量:它的确以儿童易于接受和喜欢的方式,让儿童学会思考,靠近哲学,增长智慧。因此,我们利用绘本,并辅以其他阅读材料,系统设置了精神养育、思维培养、心灵疗愈等八大主题,促进学生身心灵和谐发展:
儿童哲学和精神养育:《犟龟》《失落的一角》;
儿童哲学和思维培养:《1个苹果也是100个苹果》《公园里的声音》《山姆和大卫去挖洞》;
儿童哲学和心灵疗愈:《罗圈腿的小猎狗》《懒的辩护》《伤仲永》《小恩的秘密花园》《重要书》《小黑鱼》;
儿童哲学和自我认知:《我是谁?》《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尼古拉的三个问题》;
儿童哲学和关系建构:《市场街最后一站》《石头汤》《七只瞎老鼠》;
儿童哲学和人生意义:《花婆婆》《苏菲的杰作》《大问题》;
儿童哲学和生命教育:《活了100万次的猫》《獾的礼物》《小威向前冲》《世界为谁存在?》;
儿童哲学和万物互联:《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一条聪明的鱼》《生命简史》《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2. 四步走,走向儿童哲学
选好读本及相关刺激物只是起点,关键是如何实施。李普曼教授在用小说情节进行主题讨论时,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澄清概念、检视自己的思维过程等策略,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绘本中的儿童哲学课程的实施,是在课堂实践中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通过“儿童哲学故事”“课程设计”“课堂花絮”三个板块具体呈现,希望能给更多有志于此的老师一个看得见的起点。课程设计基本方向为绘本共读、主题讨论、发展思维、改善认知,大量利用话题讨论、思维导图、纵横比较、持续追问等阅读策略和思维方式,目的是提供另一种可能,使生命通向明亮的那方。
四、结语
河合隼雄先生曾说过:有一样东西,从0岁到99岁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乐趣;虽然小小薄薄的,它包含的内容却极为深广;只要看过一次,它就会一直留在记忆里,偶尔想起,能让人心神荡漾;即使是在文化差异很大的地方,它也可以像好的音乐一样容易被接受和理解;也许是最容易表现灵魂现实的媒介。这“一样东西”,就是绘本。儿童哲学所要面对的就是灵魂现实,它们之间的天然连接被教育看见并运用,也许会让童年拥有不一样的原动力。而儿童灵魂和思想的发育史,早早起步于年少时那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时光,更容易走出一条清晰而光明的路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