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相对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而言,《时间概念史导论》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主要是由于本书比《存在与时间》多出了五分之二的篇幅,而这部分内容基本上就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若干重要论题的讨论,并从中开掘出了经过海氏重新表达的关于“存在本身”的问题。这是一种以比现象学本身更为现象学的方式来地廓清现象学的内在趋向与问题的探析,而这些探析向我们显示了海氏本人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得以生成的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准备。
|
目錄:
|
导言 讲座的课题及其探索方式
节 作为科学对象域的自然和历史
第二节 以时间概念史为线索的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
第三节 讲座的大纲
准备性部分 现象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章 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
第四节 十九世纪下半叶哲学的形势。哲学与科学
a)实证主义的立场
b)新康德主义――从科学论立场重新发现康德
c)对实证主义的批判――狄尔泰对于人文科学独立方法的探求
d)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对狄尔泰问题的肤浅化处理
e)哲学作为“科学的哲学”――作为哲学基础科学的心理学(关于意识的学说)
α)弗兰茨·布伦塔诺
β)埃德蒙德·胡塞尔
第二章 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
第五节 意向性
a)作为体验之结构的意向性:对此的揭示和初步阐明
b)李凯尔特对现象学与意向性的误解
c)意向性本身的根本枢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