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1.他是罗马帝国的医生,被罗马皇帝称为“优秀的医生、伟大的哲学家”
2.他笔耕不辍,以一己之力开启了古代西方医学发展的全新时代
3.他的医学成就,深刻主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19世纪早期的欧洲正统医学
4.他的医学思想,构成了古代西方世界的主流医学传统
5.他就是古罗马医圣——盖伦
|
內容簡介: |
盖伦是继希波克拉底之后西方伟大的古代医学家。盖伦的成就为西方医学中解剖学、生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盖伦学说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被奉为经典和信条,对西方医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很大。
盖伦的著作对于自己的活动有翔实的记载和叙述,文笔典雅,富于那个时代强烈的散文气息。本书中选译的盖伦经典著作包括“论解剖操作”“论伤口和伤口治疗”“论医学经验”,除了展示盖伦的解剖学、生理学成就之外,还强调其对医学的人文理解、医学伦理及哲理思辨等方面。
本书由著名医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程之范教授及其弟子甄橙翻译。盖伦的著作代表着西方古典医学发展的制高点,展现了古典时代的风范,能为当代读者带来诸多重要的启示。
|
關於作者: |
盖伦(129-216),古罗马医生,也是继希波克拉底之后西方伟大的古代医学家,他的学说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被奉为经典和信条。
甄橙,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程之范,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医学史学家。
|
目錄:
|
目 录
弁 言 / i
导 读 / 1
第一部分 论解剖操作 / 1
第一卷 论一般解剖及上肢肌肉与韧带之解剖 / 3
第二卷 论下肢肌肉与韧带之解剖 / 26
第三卷 论手足的神经、静脉和动脉之解剖 / 48
第四卷 论面、头、颈及肩部之肌 / 73
第五卷 论胸、腹、腰及脊之肌 / 95
第二部分 论伤口和伤口治疗 / 113
第三部分 论医学经验 / 151
译后记 / 199
|
內容試閱:
|
导 读
王台(青海大学医学院教授、医学翻译家)
甄橙(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一、盖伦的生平
盖伦(Galen,129—约216)出生于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安东尼王朝,王朝的疆土覆盖着欧、亚、非三大洲的广大地区。他的出生地为小亚细亚的海岸城市佩加蒙(Pergamon),当时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个文化中心。他的父亲尼康(Nikon)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建
筑师,拥有很多财富和土地。出身优渥的盖伦,自少年时代起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学习了哲学(尤其是逻辑学)、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和修辞学,这些都是当时上流社会子弟们的必修课。由此积累下的学识,成为他日后在医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
据传在公元145年左右,盖伦的父亲于梦中接受了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的“指示”,从而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医学。此后,盖伦在家乡和附近的城市如士麦那(今伊兹密尔)、科林斯等地,以及亚历山大城(当时的医学中心)学习解剖学和医药学,同时开始了医学著作的写作。他的第一本著作是《论医学经验》(On Medical Experiences)。
经过多年学习,盖伦于公元 157 年回到故乡佩加蒙,成为专门医治角斗士的外科医生。在罗马帝国时期,角斗士是奴隶的一种悲惨职业。在罗马城的角斗场上,角斗士们必须拼个你死我活,才能罢休。在佩加蒙,开设有专门训练角斗士的学校。学校在训练角斗士们的同时,也要设法尽量保全他们的性命,因此,要由外科医生对受伤的角斗士进行抢救、医治,帮助他们免于一死,并尽快恢复健康,以便重新参加角斗。在担任角斗士医生期间,盖伦的解剖学知识派上了用场,他在创伤外科治疗的多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期间,他发现了胸部肌肉和横膈膜与呼吸运动的关系,以及喉返神经与发声的关系,并且用猪做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发现。盖伦对自己这五年间的工作颇为满意。多年后,当谈起这段临床工作经历时,他仍自豪地说,这是“既没有被我的老师们应用,也未曾在他们的著作中谈过的医疗技艺”。
公元162年,盖伦首次来到帝国的首都罗马城,原来只是出于游历和学习的目的,结果却停留了四年多,并且在文化界和医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的病人包括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和康茂德(Commodus,161—192)两位皇帝,以及许多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
其实,当时在罗马城,医生并不属于上流社会的成员,只被视为工匠,至于拥有哲学家头衔的医生则另当别论。人们对于双手沾有脓血的外科医生更加歧视,认为只是理发匠和奴隶从事的工作。所以,盖伦来到罗马城后,改而从事内科医生的工作。他在治疗病人时,除去使用自己制备的草药制剂(在英语中,天然成分的药物制剂称为galenicals,这个词即来自盖伦的名字)外,也经常应用食疗、沐浴、疗养和护理等方法,有时也采用静脉放血疗法。……
第一卷 论一般解剖及上肢肌肉与韧带之解剖
1. 写作的缘由
“解剖操作”是我在不久前初至罗马城时(162 年)所写的一本书的题目,那是在我们当今皇帝马可·奥勒留(161—180 年在位)即位之初。我现在决定重写这个题目,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罗马执政官佛拉雅·包埃苏斯。作为一位空前热心的解剖学家,他在离开罗马城前往其家乡托勒迈时(165年),鼓励我记录下这些“操作”。我给了他我的著作《论双侧韧带的解剖》(De anatomicis administrationibus libri duo),还有几部别的作品。这些书都是属于摘要性质的,因为他与我们在一起时(162—165 年),他在短期内作了许多观察,并要我作一些记录作为备忘录。可是他现已故去,而我又无底稿(我在罗马城留下的那些著作已毁于火灾),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决定再写一些书赠给他们。我极欲把书写得更好些,又作了许多新的解剖观察,以使本书的论述更为详尽精确。
当包埃苏斯仍在罗马城时,我曾写了《论希波克拉底与埃拉西斯特拉图斯之解剖学》(De Hippocratis et Erasistrati anatomice)、《论活体解剖》(De vivorum dissectione)、《论死体解剖》(De mortuorum dissectione),以及《论呼吸灼伤》(De causis respirationis)及《论声音》(De voce)。在他离开罗马城后,我着手写了一部12 卷的《论韧带的局部解剖》(De usu partium libri)。完成后,我即送给包埃苏斯,当时他尚在世。
《论胸部的运动韧带》(De thoracis et pulmonis motu libri tres)是很久以前,我尚年轻时撰写的。这本书是为一位同学而写,因为他阔别家乡多年后正要回去,他想当众展示其天才,但又缺乏口才,于是托我作此书。可惜同学也故去了,而此书仍然流传于世,不少人藏有它。这本书实际是在我未做出任何重要的或原始的贡献之前写成的,当时我尚在士麦那与佩洛普斯一起,佩洛普斯是继萨蒂如斯之后我的另一位老师,萨蒂如斯又是魁恩图斯(Quintus)的学生。
后来我赴科林斯(152年),目的是听努米西亚努斯的讲课,他是魁恩图斯最有名的弟子。随后我访问了亚历山大城(152—157年)以及其他几处地方,因为我听说努米西亚努斯住在这些地方。然后我回到家乡,不久后来到罗马城,在这里我为包埃苏斯作了许多解剖展示。他的座上客有这样一些人:逍遥派学者优第莫斯(Eudemus),雅典公认的逍遥学派代表人物、大马士革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Damascus),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官员,如现任罗马执政官瑟哲斯·保鲁斯(Sergius Paulus),他在哲学方面如他在政务方面一样杰出。但是我为包埃苏斯所写的书远不及现在这一部清晰和精确。开场白即止于此。
2. 如何研究人与猿的骨骼
骨骼对于动物,犹如杆对于帐篷、墙对于房屋一样重要,因其他部分之形状要依此自然而成,而且会随之而变。动物的头颅若为圆形,其脑亦必为圆形;头颅若为长形,脑亦为长形。颌若小,脸圆,则肌肉必与之相应;颌若大,其口部亦大,肌肉也与之一致。而所有的动物之中,以猿最似人类,其骨骼形状以及内脏、肌肉、动脉、静脉及神经亦都酷似人类。由于这些特性,它以两腿走路,以前肢为手,其胸骨在四足类动物中是最平的,锁骨与人类的相同,且面圆而颈细。它的肌肉必定与这些特征相适应,因为肌肉是在骨上伸展和变化大小、形状的。动脉、静脉及神经亦是与骨骼相适应。
因此,既然躯体的形状随骨骼而变,躯体各部的特性皆与它相适应,我要首先使你获得关于人类骨骼的精确而实用的知识。偶尔地学学,只念念书本,是不够的。不,即使读我的书也不行。我那部书有人叫它作《骨学》(Osteologia),有人叫它作《骨骼》(Skeletons),也有人称之为《论骨骼》(On Bones)。我确信这本书的简练和明晰程度都超过以前的书。你不只要认真努力获得关于每一骨骼的精确的书本知识,还要用自己的双眼刻苦观察实际的人类骨骼。这在亚历山大城是很容易的,因为那里的医生在教授骨学时就是运用实物直观示范的。只为这个原因,不为别的,也应去访问亚历山大城。你若不能前去,也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人骨,至少我就常常在墓开棺破时看到。如有一次河水泛滥,冲毁了一个草草掩埋的新坟,冲走了尸体,肉已腐烂,而骨骼仍保持其主要的连接。尸体被冲到一个体育场,漂浮在泥地上。这具骨骼活像是有意为基本教学准备的。还有一次,我们看见一个土匪的尸骨被抛在离路不远的高坡上,他是在行劫时被旅客所杀。老乡们不掩埋他,而且十分高兴看到野鸟食尽他的身体。两天之内,他的肉被吃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骨骼,恰可作示教之用。
你若无缘看到这种事情,那就解剖一个猿猴,并且在剥开皮肉之后,仔细观察每一块骨头。应选择与人最相似的猿猴,颌短、犬齿小的那种。你会发现它的各部分都与人相类似,因它们能用两条腿走路和跑动。另一方面,那种像犬面狒狒的,长着长鼻和大犬齿的猿,远不能用后腿走路或跑动,难以直立起来。更接近于人类的猿猴,有近于垂直的身姿,但是第一,其股骨的头稍为横向地与髋关节的髋臼窝相适应,第二,向下延伸至膝的一些肌肉(较人)伸得更远些。这二者限制了姿势的完全垂直,双足亦是如此,其足跟比较窄,而趾间之裂更深。
这些轻微的不同,仅稍有碍于直立。但如犬面狒狒的那种猿,则不仅在外形上与人大不相同,其骨骼也与人显著相异。
那么,选择那种最像人的猿,同时读我的书,从中获得关于骨骼的正确知识,这样从一开始你就能够熟悉有关的名词。这对学习其他部分的解剖也是有用的。再者,你若有朝一日见到一具人类的骨骼,你将会更容易地理解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如果你只依赖读书,不经常观察这些骨骼,或无机会偶然碰到一具人骨,则不免会有困惑之感,因要回忆起观察过的现象,要求不断地熟悉。对于常遇到的事物,我们不是很容易辨识吗?对于偶见之事物,不是总会忽略吗?因此,有些医生评价甚高的善于吹嘘的“经验”解剖学,必然难以解释清楚其所观察到的内容,因为要明确认识偶尔遇见的解剖体,此前必须观察过各个部分,最好是人体标本,若无此类机会,与人类似的动物亦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