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編輯推薦: |
传统文化的具体展现,可以去领悟国学的门路;
蜀人治学的具体案例,可以去感受川人的风格;
圆融三教的具体代表,可以去了解如何读书而又如何读得活灵活现,言语活泼;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四川民国的著名学者袁焕仙先生的主要著作结集,共十一部:《榴窗随判》《黄叶闲谈》《中庸胜唱》《灵岩语屑》《酬语》《<心经>三讲》《通禅与王恩洋》《东方学术界之函讨》《统说<庄子·齐物论>》《高山佚韵》,以及《国是主张及宪法意见》等。
本书所收录篇章,都是根据现仅尚存的雕版所精校。本书的出版,将会对四川民国时期的文化风貌有所呈现。传统治学,蜀人治学,所谓“圆融三教”,但究竟如何“圆融”,如何“以佛释儒”“以儒解佛”,这是中国哲学的大问题,尤其作为蜀学的一大特征,究竟蜀人之学是如何进行的,后人的时时提念但又常常似是而非。本书就以此为展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学方式详细的展陈于前。而本书的另一价值,是袁焕仙先生及其门人弟子的参学活动,其学、其说、其行的详细记载,也使得本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书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关于传统文化史的遗存。
|
關於作者: |
袁焕仙(1887—1966),一号世杰,四川省盐亭县人,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先后在成都、南京成立“维摩精舍”,讲学四方,门下弟子众多,其中翘楚即为南怀瑾。袁焕仙少小聪颖隽逸,善于谈论,幼读儒书,兼习制艺,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民国初年(1912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历任越隽县(今越西县)知事、二十军监督及军法处长等职。
|
目錄:
|
代序:袁焕仙先生事迹 袁淑平 / 001
上 篇
《维摩精舍丛书》都序 009
告读者 012
榴窗随判 / 015
引言 017
一、判名 019
二、判净宗七问 022
三、判禅密简繁 027
四、判唯识言有、中观说空 030
五、判一悟顿超三大阿僧祇劫 033
六、判三十二相及悟后起修等 036
七、判三关 039
八、判五家宗旨、临济三玄等 041
九、判行棒、行喝 045
十、判悟后起修化报 047
十一、判禅宗支分具否 050
十二、判止观、话头,为同为异 054
十三、判上根下劣 056
十四、判定慧双修及教外别传 058
十五、判禅宗阶位 061
十六、判授受 063
十七、判丹道 065
黄叶闲谈 / 071
序 073
第 一 讲 缘起 074
第二讲 权开一门 077
第三讲 假说五法 079
甲,起信 079
乙,依师 080
丙,勤三学 084
丁,警语 099
戊,悟缘 102
第四讲 或者问 109
《中庸》胜唱 / 111
序 113
第一编 总说分 115
第一章 悬说 115
第二章 略例 118
第三章 诠“中庸”之胜义次第,拈东西学者之失 119
第四章 中庸释名 128
第二编 正说分 132
第一章 统说“中庸” 132
第二章 赞美“中庸” 145
第三章 难行“中庸” 150
第四章 践履“中庸” 159
第五章 一趣“中庸” 167
第六章 遍行“中庸” 172
第七章 保任“中庸” 179
第八章 显用“中庸” 186
第九章 要“中庸” 195
第十章 结“中庸” 210
第三编 结说分 217
灵岩语屑 / 221
序 223
一、壬午辑 224
二、尺素 242
三、杂章 246
四、醉后之光 260
五、灵岩访问记 271
酬语 / 287
序 289
示南怀瑾 290
示通宽 291
示通远 292
示通超 293
示廖生兀虬 294
示普愿 295
示通众 296
示通永 297
示通义 298
示徐县长剑秋 299
示吕县长寒潭 301
示李县长绪恢 303
示田生肇圃 305
示王生乃鹤 306
示杨师长介眉 308
示甘司长秉常 310
示范专员天笃 311
示杨生光岱 312
答陈局长潜溪 313
示曾生普仁 317
复伍先生心言 318
示杨生鹭溪 322
示傅教育长仲穆 323
示曼达 325
示雷团长正修 326
示萧生奉来 327
复潼南令高注东 329
复潼南令高注东 331
示黄校长人俊 333
答傅丕承先生 334
示冷秘书笑岑 335
示许处长衡生 337
示许处长衡生 338
复南教官怀瑾 339
致奚处长致和 343
示潘委员子玉 345
示曾总经理鹤君 347
示普书、普明 349
示李生范中 350
示徐秘书长仲礼 351
示谢生来宾 353
示田主任珠浦 354
示邓主任岳高 355
致陈斗南、田焕南、李麟书三先生 356
答傅文光先生 361
示曹参谋仕毅 363
答邓春和先生 364
示于师长邦齐 366
示李生梦余 367
示林师长梅坡 368
示林师长翼如 369
示黄生尔寿 370
答陶发祺 371
示徐生哑闻 372
示谢路司令镇中 373
下 篇
《心经》三讲 / 377
引言 37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讲 380
第一讲 释名 381
第二讲 正文 384
第三讲 问答 398
通禅与王恩洋 / 405
引言 407
通禅与王恩洋 409
东方学术界之函讨 / 433
引言 435
抗战初结声中东方学术界之函讨 437
尾声 446
统说《庄子·齐物论》 / 447
缘起 449
初分 统说庄子 450
高山佚韵 / 455
叙言 457
诗四十五首 459
偈七首 472
词七首 476
联七首 480
相君夫人传 483
邓先生春和暨德配袁孺人生墓表 490
国是主张及宪法意见 / 493
前言 495
国是主张 499
一 政治 499
二 教育 500
三 经济 502
四 军事 503
五 外交 504
宪法意见 505
外 篇
片香集 / 511
序 513
叙目 516
卷之一 517
诗 517
词 519
偈 519
连珠 521
讲义 522
说 527
序 532
卷之二 535
书 535
卷之三 558
书 558
顺德张凤篪先生行状 590
法鼓 / 605
自序 607
序 609
缘起 611
《菩提道次第》与禅宗诸祖语句之对勘 615
禅宗之辩论 638
《修止修观法要》序 / 659
附 录
写在朱砂版《维摩精舍丛书》重印之际 665
《维摩精舍丛书》第六次印行前言 667
影印再版《维摩精舍丛书》序 669
《维摩精舍丛书》二函序 671
《维摩精舍丛书》二函后跋 674
维摩精舍简介 676
|
內容試閱:
|
代序:袁焕仙先生事迹
先大人,讳其章,名焕仙,字世杰,四川盐亭县麟瑞乡龙 顾村人。少有逸才,倜傥不羁,健谈论,善画,工书,早以辞章 闻。未尝齿及。清末,应童子试,年十三,名列前茅,先宿震 之。辛亥革命后,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
夙结纳英贤,奋志边疆。 民国五 年(1916年)署越巂县知 事。会护法军起,从故国民革命军军长张午岚唱义南中,会于宁 远。事败,张午岚走山泽死。先大人从别道呼援,为敌得,拘越 巂县署中。既而敌帅陈云皋悉蔡锷任护国军讨袁总司令,熊克武 为四川招讨使,于是自宁远抵越巂,释其禁,并面畀以三要职。 先大人固辞。乃礼送先大人返省垣。旋熊克武任四川都督,高先 大人才德,委任盐边县知事。嗣后川军内讧,争战时起,军首多 羡其才调绝伦,竞相延揽。先生谋为弭乱,安谧人心,常折中鼎 俎于其间。曾宾直、鲁、豫十四省巡阅使署及川康绥靖公署高等 顾问。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在北伐进军中,委
杨森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驻防万县。杨委先大人署理夔关 监督,兼任联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夔关监督,优署也,理之, 清守如旧。凡决狱,必穷状允证;既定讞,犹原情宥三,尤其矜 重死刑。盖先大人夙承庭训:“无残心,无奸行,无恣逞以杀 生。”更因决志心宗,以拯世济民为本。如是数年,平反大狱者 数数,活人无算,市众无不津津乐道“青天再现”!
先大人素仰佛乘,精研内典。年四十,见国家多难,人心缘 溺,于是罢政,栖心宗下。师吴兴梦龄先生,谘决心要,朝夕不 替,虽饔飱不济,而坚毅不懈。更遍参海内大德: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夏历二月,投汉阳归元寺,参鄂之翘楚秀空老和尚。 是年四月,缘苏州李印泉先生之穹窿山谒道坚老和尚,语而契 机。同年五月,至苏之报国寺,皈依印光大师。此三因缘,详见
《维摩精舍丛书》一函《酬语》。
先大人师吴公讳梦龄,梦龄公师张公讳凤篪。凤篪公广东顺 德龙江乡人,官四川冕宁县知事入蜀。初成童,毕诵六经诸子, 通百家学,固庭训家学渊源者也。生性不喜习举业,年十六,事 扬州瑞安悟和禅师。悟公上人具正法眼藏,一见器之。篪公服膺 事侍者三年,行业纯一,品操高洁,戒律精严,欲出家为僧,不 得父命而止,寻侍郭尧卿夔。夔,江南隐君子也,沉潜儒典,尤 深易理,故篪公精《易》。既遇明眼良师启迪,又丁年明至道, 卸职清居。尝游学于蓉城、新都两地,与谢子厚、吴梦龄、文泽 先诸大老,咏和唱答,函教面请,亦师亦友,亦指点归家路之师
也。又尝与新都宝光寺无穷、贯一诸阇黎,更以师友情谊,交接
亲密。直指心性一脉正法,得赖篪公播种于蜀,培牙茁壮于蜀, 而又遍寰宇焉。
窃闻先大人袁老先生焕仙尝于成都十方堂禅院苦参“德山小 参不答话”句,忘餐废寝,至于嘶喑。住持昌圆法师见而悯之, 虔为加持。终于更阑,闻隔壁开门声而豁然大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大人掩关于灌县灵岩,历时 数月,复行七会。尊宿贤俊以函候,或访或参者,实繁有徒。而 亲味醍醐,深沐法乳者,莫不欣欣然自幸也。灵岩七会既已, 诸方长老,共省中贤明缁素尊宿,集成都文殊院而议曰:“比来 禅德寥寥,曹溪南华寺虚云老和尚,宗门哲匠也,驻陪都,幸密 迩,宜派重员迎其宾省,矜式来学。”众可之,推昌圆法师与先 大人袁老先生往逆。丁行,昌公病,先大人之首座弟子南怀瑾侍 师往。时虚老正应当道行救国息灾法会于狮子山之慈云寺。师徒 抵寺往谒,通来意,与虚老酬对过从五日,数数拜请驾行,虚老 许以明岁冬来,“不然,与老居士道谢辞行矣”。先大人悚然挽 以住世,虚老颔之,于是亲书一偈赠之。偈曰:“大道无难亦无 易,由来难易不相干。等闲坐断千差路,魔佛难将正眼观。”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蜀中硕彦大竹萧敬轩、巴县朱叔 痴、荣县但懋辛、潼南傅真吾等众,百数十人挽先大人,主导维 摩精舍于提督东街成都三义庙。时以陆沉既久,凡庸轻蔑,邪外 交诋,不少为顾。秋九月,精舍有榴十年不花不实,于兹吐艳, 一蒂三花,大众休之。一时军政首要、学者士子、家妇贩夫都
先后来集,问道求法。先大人不辞风狂雨晦,隆冻骄阳,日必造
舍,餍众启请,随缘说法,迪人心慧。集众无不心领神会,欢跃 而去。先大人常解私囊,煮茗品众。人有供奉者,辄设午餐,以 飨贫困参客,而家固贫亦不之顾也。
为谋求宏法,尝从当时执政遴选为国大代表。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去南京,向心佛乘者咸来礼问。又成立首都维摩精 舍。时陈诚、陈立夫、周宗岳等执弟子礼,时来参叩,但以佛法 供人,不及其他。人强询以政,不得已,揭《我之国是》,但求 全国团结以御外侮,安息以厚民生。
先 大 人 曾 赴 台 湾 讲 学 , 时 有 日 本 东 本 原 寺 和 尚 来 参 叩 问 法,和尚顶礼三拜,长跪举右手而伸一指曰:“请问先生这是什 么?”先大人起而厉声曰:“我日你妈哟!老子这里一样都莫 得,东比西画作么!”和尚惊起拂衣而去。此因缘若以俗情观 之,全为逆水之机,毫无顺水之意。当时左右侍亦有怨“先生脾 气太不好”者。先大人平然!竖日,和尚具备仪礼恭敬顶礼谢 恩,复长跪,请为弟子,同偕之日本僧人、台湾善知识多人,都 恳请为弟子,恳求留台。异口共赞曰:“先生之勘人斩葛,不下 宋之妙喜!希有!希有!”闲谈间及程仪长官接收台湾涉及寺庙 事。先大人曰:“你寺无佛法?”和尚曰:“有。”曰:“胡有 斯言?”和尚曰:“高明。”曰:“低暗也无!”和尚复顶礼! 先大人之语不亦宜乎(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故台、日善知识 再恳祈留台,先大人固辞。逾年返川,回盐亭原籍竞选国大代
表,志在宏扬佛法。落选后,遂留成都,主导维摩精舍如故。
一九四九年前,先大人常往来于内江、重庆、潼南、盐亭、 中江各地,任众参叩,敷演大乘。觉者都合十而相庆曰:“幸 运,幸运,得遇正法眼藏!”一九四九年后,家居休养,嗜道者 亦每往参谒,接渡如常。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初起,溘 然圆寂。享年八十。
先大人常写日记,累数百册,颇富懿言嘉行及史料。又作 诗、文、词、偈及联千百章,都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维 摩精舍丛书》第一函雕板亦毁,第二函未及汇刻亦毁。现尚保存 者,仅《心经三讲》《通禅与王恩洋》《东方学术之函讨》《说 庄子齐物论》四部而已。
嗣女? 袁淑平沐手拜撰 夏历岁次癸未年端午吉日
《维摩精舍丛书》
都序
言 者 , 心 之 声 , 根 于 心 , 发 于 口 。 《 说 文 》 : “ 直 言 曰 言。”盖通彼我,决是非,破立而不可逾之的向矣。元始浑噩, 善恶未形,是非宁判?后代鸱张,雌黄信口,黑白乃淆。于是天 下昏昏,黯然失均也。圣人者出,设为教论,依言显理,即理诠 真。苟至于真,一已不寓,本无的义,宁有言章?孔子曰“予欲 无言”,老子曰“大音希声”,“无为而民自化”,迦文曰: “不可说,不可说。”是三大人者,皆不欲言也。不欲言而炎 炎,而渊渊,而河悬,讵得已哉?必有所式矣。当我土有周之 季,人心险峨,邪说横流。老子为关尹喜说《道德》五千言。 孔子自卫反鲁,乃删《诗》《书》,定《礼》《乐》,赞《周 易》,修《春秋》。竺土之婆罗门、拜火等教,亦于彼时,各肆 其说,淆紊真宗。迦文乃宏宣大法,教阐一音。孟子惧杨墨之言 盈天下,而是非失轨,大道不明也,其说曰:“天下之言不归杨 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
君,是禽兽也。”又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古圣哲
述道振宗,拈提策众,津津焉,谆谆焉。驯至詈骂而声嘶力竭 者,良有以矣。
乃者大寝稽天,莘莘学子,不困旧说,便衒新章,释孔之心 灯未然,老庄之妙义无续。治儒者,斥道辟释,谓攻异端。道家 者流,以老庄为神化,而释孔俱不入焉。至于释子,概斥他宗, 诋为魔外.而于自乘且亦互讥。讵知诸法本乎一心,三教理无二 致?若曰此优,是取实际理地必立一尘;必曰彼劣,是舍万行门 中当少一法。庸讵知儒曰精一,道曰玄宰,释曰真如,一名异 名,假名耳。昧者妄标门户,自诩精深,是非倒置,去取乃乖, 方以吾土春秋战国时,竺土婆罗门、拜火等教炽盛时,殆有过之 而无不及。此吾师盐亭袁夫子焕仙,出世维摩精舍,提持宗旨, 敷演上乘,辟邪说而大声疾呼者矣。
夫子以天纵之资,邃博之学,名儒而循吏,历膺军政显职 者数十年,潜心内籍,栖志心宗者亦数十年,抵老,豁然发明大 事。讵曰警语闻于楼中,扇摇契于江外?抑亦睹明星以悟道,见 拈花而破颜者矣。悲大道之胥沦,四生之颠沛,乃毅然弃轩冕, 舍山林,远肥膏,杂尘习,思以如来家业,孔老薪传,立己立人 而及国家天下也。时孔则孔,宜禅曰禅,有时以佛入孔,以老入 禅;有时以禅入老,以孔入佛;有时以孔入佛老,有时以佛老入 孔;有时孔老佛俱入而俱不入,有时孔老佛俱不入而俱入。音翻 海浪,语吐珠圆,随感赴机,因材鸣铎。
于初学入德之无从也,为说《黄叶闲谭》以阶之。惧半途而
摇心岐路也,为说《榴窗随判》以迪之。或偏滞而执胜义之可循
也,为说《中庸胜唱》以汇通之。他如《灵岩语屑》中,诗歌、 联偈、剧曲、杂章,无不高提祖印,醒赴来机。至于《酬语》, 则世法佛法,胜法劣法,是法非法,世出世间等一切种法,靡不 悉具,而要归于第一义谛以统摄之。无一而非孔老释氏之名言, 无一而是孔老释氏之成言。以水入水,因言遣言,此千圣立教之 通径,非夫子一己之私言也。故释字随心,不仅汉学家之训诂; 于文随意,非袭司马氏之成规;诱掖魔外,如父母之于爱子,严 而不刻;拈诵古今,若日月之丽中天,明无不周。懋矣都哉!人 百其口,讵能仰赞?
心言等私淑门墙,得闻胜义,于丛书刊行之始,特揭橥其著 者。文何称焉?学者苟人手一篇,以蕲开契。挽既倒之狂澜,明 千圣之宗旨,固夫子之志也。若私镂,若墨守,斤斤焉于言前句 外字里行间者,讵曰道负夫子,抑已活埋自己矣。邦之君子,曷 兴乎来!
一九四四年十月 门人内江伍心言、盐亭范仲纯谨序
告读者
肇圃曰:《维摩精舍丛书》初函既梓,内水伍先生心言、 盐亭仲纯范子为之都序,揭全书之宗旨,示学者之的趋。都哉! 都哉!括而囊之,抑已罄矣。然其言浑,其义微。而是函五集, 洋洋十数万言,读者乍即,皎如百千明镜鉴物,光光显色,色色 透圆,摇目惊心,应接有如山阴道上,即之不可,离则非亲,于 是望洋兴叹,遂弃残笥,而废自半途矣。爰揭如左三事,指其窾 窍,学者苟尝一脔,全鼎自知,所谓纲举而目张者也。
一、不猎繁。一语亡言,当下知返,苟得是篇只字半偈, 皆可发明大事,了澈心宗。古德曰:“穷诸玄辩,如一毫置于太 虚;绝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繁云乎哉?
二、不取简。孤陋寡闻,君子所戒。若有所取,即有所去,去 取交违,窝臼俨然,益自远道,况简而无文,必非胜进。
三、不舍信。一切种法,君子胜行,非信不寓,故曰:“一 入信门,便登祖位。”苟于是籍,随手一章,随拾一言,朝斯夕
斯,所作必办。
再,诸方闻有此辑,欲先读者,以书来索,日或数函,同 人乃仓卒付梓,检校之疏,误漏之甚,或多多也。渴望仁者阅此 辑已,纠其谬误,指而告之,示寄“成都提督东街维摩精舍刻经 处”,则至感矣。
门人潼南田肇圃敬告 一九四四年十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