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讲述了苏东坡跌宕曲折的生平和雅趣豁达的生活态度,揭秘其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让你看到从未见过的东坡居士。
▼全书以闲情雅趣为侧重点,首创五“大”主题:文艺大师、生活大咖、技术大拿、知行大德、率真大士,带我们感受他洒脱快活的人生哲学!
▼被朝局耽误的文学顶流、美食博主、段子手、带货鼻祖、书画家、建筑师、工程师、技术大拿,音乐家、时尚潮人……九百年来热搜指数爆表,无数粉丝争相“打call”……
▼作者历时多年呕心力作!体例新颖、故事生动有趣,资料丰富翔实,语言通俗风趣,是真正读懂苏东坡精神内核的必看之作!
▼带我们打开苏东坡的朋友圈,感受他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走进他那别样的生命世界!这样有趣的东坡先生,谁不爱呢?
▼当你感到焦虑和孤独,一定要打开本书,本书传递着豁达、开朗的人生理念,让你不再躺平,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描绘苏东坡先生情趣人生的通俗历史读物,亦是作者为先生画的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生活照!
苏东坡生性豁达,幽默风趣,对时局或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对生活却充满着无限热爱。一路被贬一路吃,东坡肉、羊脊骨,全部很拿手。900多年前的他已然是大宋的时尚达人和全民偶像,并持续霸占各大“热搜”榜单,拥有着文学顶流、美食博主、段子手、带货达人、时尚潮人、书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等一大长串头衔。他的作品和发明创造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审美。他一生虽宦海沉浮、跌宕曲折,但所到之处,无不随遇而安,将原本艰辛乏味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本书包含五大专题,30堂给广大读者的趣味哲思课。带我们打开苏东坡的朋友圈,感受他别样的人格魅力,走进他洒脱的生命世界。
|
關於作者: |
孙建勇:历史作家,古典文化研究学者。湖北黄冈人,黄冈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黄冈东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黄冈市黄州区文联副主席,黄州区作家协会主席,《黄州文艺》杂志创办人兼主编,《文峰黄州》杂志主编。已发表作品280余万字,出版有《熊十力:一代狂哲》《带着爸妈去旅行?中国卷?华北》《黄州英雄》等图书,执行主编有《中国品格》《有梦想,谁都可以了不起》等丛书。
|
目錄:
|
辑一: 文艺大师:这个学霸不简单
01 读书之趣:被对联激励的读书郎 / 003
02吟诗之趣:喜欢在写诗时“弄险” / 012
03 填词之趣:改变流行歌曲的老套路 / 021
04 写赋之趣:从故意叹穷到画饼充饥 / 033
05 作文之趣:妙手落笔“最”文章 / 041
06 书画之趣: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 051
辑二:生活大咖:被耽误的美食博主
07 美食之趣:点“食”成“精” / 065
08 文房之趣:能讲究的尽量不将就 / 075
09 赏月之趣:每有情思共婵娟 / 083
10 饮茶之趣:哥喝的不是茶是品位 / 092
11 收藏之趣:强拿硬要是圈子里的流行病 / 100
12 琴棋之趣:文人四友三缺一 / 110
辑三:技术大拿: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13 科举之趣:关关难过关关过 / 121
14 水利之趣:不与人斗与水斗 / 131
15 躬耕之趣:手不握笔,改拾瓦砾 / 139
16 断案之趣:这个大人有点儿暖 / 149
17 医疗之趣:违背誓言施药方 / 157
18 创造之趣:被诗文耽误的“创客达人” / 166
辑四:知行大德:人生名利皆为梦
19 惜花之趣:为何偏爱海棠红 / 177
20 积善之趣:喜欢不求名利的付出 / 189
21 交友之趣:朋友的影响有多大 / 197
22 提携之趣:不遗余力帮后学 / 208
23 歌筵之趣:善待那些美女艺术家 / 221
24 教子之趣: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 235
辑五:率真大士:千帆过尽自从容
25 述奇之趣:真亦假时假亦真 / 247
26 论人之趣:来生莫做毒舌男 / 256
27 避祸之趣:搞不赢就走 / 266
28 奉道之趣:我本一道士,奈何入红尘 / 281
29 信佛之趣: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 / 291
30 归葬之趣:身在郏县,魂归岷峨 / 302
附录一: / 309
附录二: / 311
后 记 / 313
|
內容試閱:
|
面对残酷的人生,他却活成了人间清醒
一个人如果是有趣的,那么连他的影子也不会乏味。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连影子都很有趣的人。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诗人余光中说得更接地气:“如果我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跟杜甫在一起呢,他这个人又苦哈哈的,太严肃了!我愿意和苏东坡在一起,他是一个有趣的人。”因为有趣,所以在他离去后九百多年的岁月里,苏轼依然被人关注,被人研究,被人喜爱,被人模仿,被人怀念。
但凡喜欢苏轼的人,可能都会感谢九百多年前那个太阳刚刚露脸的清晨,因为在那个清晨,一个宁馨儿顺利降生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有趣的灵魂被带到了人间。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985年前——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7年的1月8日。这天卯时,即早晨六点钟前后,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州眉山纱縠行的苏家大院里。传说当时天有异象,在眉山境内的彭老山上,草木开始枯萎,飞禽走兽都远遁他处。当时人们对此现象的解释是——这彭老山的灵气都被苏轼一人独占了。
两年多以后的宝元二年(1039)二月,苏轼那聪明可爱的弟弟苏辙出生了。眉山是孕奇蓄秀的诗书之城,正所谓环境育人,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从小就在这里接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加上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都是博学善教的实力派,所以两兄弟从小文学功底就很扎实,都堪称“神童”。苏轼七岁发蒙,八岁入小学,十岁就能够提笔做文章,十二三岁居然能够给自己的老师刘微之修改诗句,以至于这位刘老师无比感慨地说:“我没有资格做他的老师了。”也是在这时,苏轼和苏辙才被父亲苏洵正式取定学名,一个名轼,字子瞻;一个名辙,字子由。“轼”和“辙”,都与车子有关:轼,是车厢前的扶手横木;辙,是车轮印儿。苏家又不是开车行的,为什么苏轼的父亲要给两个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呢?原来,苏轼的父亲觉得自己的大儿子性格张扬,容易吃亏,希望他内敛一些,像那才不外显的车扶手一样;小儿子比较朴实,希望他能像车轮印一样,有作为但不居功。知子莫如父,苏轼的父亲对两个儿子的优点和缺点看得很准,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有着神一般的预判,也算是奇事一桩。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虚岁十九的苏轼与十六岁的王弗成婚了,两人从此开启了神仙眷侣般的婚姻生活。第二年(1055),虚岁十七的苏辙也迎娶了年仅十五岁的小史姑娘。兄弟俩之所以早婚,是因为他们打算一同出川去京城考进士,把婚姻先稳定下来后,就能专心考取功名。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轼和苏辙跟随父亲出眉州,走栈道,穿剑阁,越秦岭,历时两个多月,终于抵达了京城汴梁。八月开封府试,苏轼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中举,苏辙也榜上有名。第二年正月,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担任礼部考试的主考官,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又凭借超强的实力,双双进士及第。苏轼尤其幸运,其考试所作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欧阳修的“关注 点赞 转发”,可谓深受赏识,这让苏轼立时爆红。从此,苏轼的新作品只要一问世,即可马上在京圈儿流传开来,被莘莘学子当作范文。后来,据说有人甚至因为喜欢他的文章而冷落貌美如花的娇妻,以至于闹出婚变。
遗憾的是,正当苏轼和苏辙在京城备考期间,他们远在眉山的母亲程老夫人不幸病逝。不过,噩耗传到京城时,科考已经结束了,好在没有影响到他们考试水平的发挥。但是,按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进士及第的兄弟俩不能马上做官,必须回乡为亡母守孝三年(实际上只有二十七个月),也就是“丁母忧”。这似乎是一种暗示:他们兄弟俩的仕途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嘉祐六年(1061)八月二十五日,仁宗皇帝主持殿试,苏轼考了第三等(一等、二等空缺),相当于拔得头筹,是自有制科考试以来获得最高等次的第二人。苏辙则为第四等,也是极好的成绩。这一年,苏轼被派到凤翔,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是个从六品的官儿,正式开启了从政生涯。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遭遇了难以承受之痛——与他十年来相濡以沫的爱妻王弗不幸病故。第二年四月,父亲苏洵也在京城病逝,这真是祸不单行。按照规定,苏轼和苏辙扶丧归故里,在眉山守孝三年,他们的仕途再次中断。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七月,丁忧期满。十月,苏轼续弦,迎娶王闰之。她是亡妻王弗的小堂妹,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这是苏轼的生命中另一位极为重要的女人。她陪伴苏轼走过了二十五年的风雨岁月,留下了另一段婚姻佳话。
熙宁二年(1069)二月,苏轼回到京城,正赶上王安石变法。苏轼的师友们,包括欧阳修在内,因为跟王安石的政治观点不同,都被迫出了京。苏轼“拥欧反王”,站到了改革派的对立面。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受到改革派诬告排挤的苏轼,离开京城到杭州担任通判。在杭期间,他开始重视“流行歌曲”的创作,尝试填词,而且收获颇丰。在杭州,他遇到了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少女王朝云,她是苏轼晚年的情感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轼离开杭州,北上密州担任知州。在密州,他迎来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小高峰,先后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一批名作。其中,《江城子·密州出猎》完全摆脱了传统词作柔婉妩媚的特点,树起了词风词格的一面新旗帜。
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南下徐州担任知州。到任才两月,他就带领徐州百姓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受到了朝廷嘉奖。这一次成功,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魄力和才能。
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被调往湖州当知州。不久后,政敌李定等人故意从他的诗文入手,大做文章,指控他以文字毁谤君相、讽刺新法,将其拘捕下狱,这就是当时震动朝野的“乌台诗案”。好在有众多朋友出面帮苏轼说情,被关押四个多月后,苏轼被赦免了。他被下放到长江边上的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是不得处理公务,也不准到处乱跑。
黄州四年又四个月的劳动改造成就了一个更加成功的苏轼。在黄州,苏轼躬耕东坡自食其力,结交儒释道朋友,吟诗作赋,著书立说,达到了其文学创作的最高峰,留下了《念奴娇 ·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量杰作,书画艺术日益精湛,人生境界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正如余秋雨所说:“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成就了黄州。”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奉旨离开黄州,到汝州去的途中,他登庐山,写下了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石钟山,写下了游记名篇《石钟山记》;过金陵时,专程拜望了早就远离朝廷并隐居在此的王安石,并消弭隔阂,达成和解。
元丰八年(1085)三月,哲宗即位,保守派重新掌权,苏轼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春天。从当年五月到次年九月,他不断升迁,从登州知州一直升到翰林学士知制诰,实现了从正六品到从三品的超常规跨越。然而,由于苏轼的一些政见不受新党和旧党的待见,再加上党争愈演愈烈,于是,在京城的处境日益尴尬的苏轼不断递交申请,要求到地方任职。
元祐四年(1089)七月,苏轼回任杭州知州。在这里,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写下了大量作品,为百姓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度过了一段惬意时光。他主持治理西湖,用挖出的湖泥筑起一道长堤,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苏堤”。
元祐六年(1091)三月,苏轼奉诏回京,升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侍读,既是皇帝的秘书,也是皇帝的老师。然而不久,他又因为跟当权派政见不一而遭到围攻,因此他又多次申请到地方上任职。
元祐八年(1093)九月,一直提携苏轼的宣仁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哲宗亲政,新党上位,再度执掌大权,苏轼的人生便开启了一贬再贬的模式,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最后到儋州,由北到南,从大陆到海岛。不懂的,还以为那是公费旅游;懂得的,知道那是从繁华到蛮荒的千里流放。
但是,苏轼却能坦然面对所遭受的不公,并努力把苦日子过得充实而甜蜜。在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虽然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是他依然能够该吃就吃,该写就写,该玩就玩,硬是把“地狱”变成了“天堂”,过着“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的生活。
元符三年(1100)正月初九,徽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苏轼终于熬出了头,他奉诏渡海北归,返回大陆。正当人们都认为他很有可能重返中枢时,不料他却在常州不幸染病,而且日重一日。
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与世长辞,一个有趣的灵魂回归天国。
就在生命终结的前四个月,苏轼曾在六言诗《自题金山画像》中,以自嘲的方式对自己的一生做出了这样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纵观苏轼六十四年的人生历程,可谓起起伏伏,坎坎坷坷,四处漂泊,历经磨难。但是,他始终以一种积极昂扬的姿态去面对,一直保持着由骨子里透出来的纯真、豁达、浪漫,以及有趣。他每到一处,总能结交到赤胆真心的朋友,总能写出蕴藉心灵的文字,总能创作出诙谐幽默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不仅能在诗词文赋画的艺术世界里大开大合,也能在烹煮炸卤炖的美食世界里大快朵颐,还能在耕酿筑修造的劳动世界里大显身手。
有趣的灵魂一半是山川湖泊,一半是烟火人间。与其说他的一生是动荡不安的一生,不如说是充满雅趣的一生。你会发现,他能昂首执管笔,也能俯身拾瓦砾。即使面对着残酷的人生,也能活出自己的人间清醒。
公元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千年英雄”(1001—2000),全世界一共评出十二位,苏轼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这个评选结果无疑是合理的。一个吃尽苦头却从来不曾低头的人,当然是英雄,是生活的英雄!
本书截取苏轼一生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片段进行拼接组装,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千年英雄”苏轼别样的雅趣人生,在浅易中不乏诗意,在幽默中蕴含哲理,是献给广大青年朋友的修行参考书和写作素材库。
躬耕之趣:手不握笔,改拾瓦砾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这是苏轼在黄州当农民时写下的诗句。春夏秋冬,不误农时,一个对农事十分熟稔的老农形象跃然纸上。 那么,一个地地道道文化人真的会把农田种好吗?
1
元丰三年(1080)二月初一,苏轼在大儿子苏迈的陪伴下,被御史台的两个差人一直押送到了黄州,开启了四年又四个月的谪居生活。
黄州,是鄂东长江中游北岸的一座古城。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的螺蛳山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早期文明。春秋时期,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战国时期,楚烈王攻打鲁国,顺手牵羊把鲁国的附庸邾国也给灭了,并强令邾国国君和臣民内迁到黄州境内,重筑新城为邾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将邾城作为衡山郡的郡治。这就是黄州古城的城市之根。黄州这个名称的出现约有1400多年。北周大象元年(579)十一月,北周行军元帅韦孝宽南下淮南,派宇文亮攻下黄城,相继占领今天的鄂东地域,改罗州为蕲州,设置永宁县(今武穴);改南司州为黄州,设置黄陂县。北宋初年,黄州州城(黄冈县城)离开邾城遗址,向东南迁至江滨,也就是现在黄冈市区所在地。到了苏轼的那个时期,黄州还只是个下等州,相当贫困,条件艰苦,所以,朝廷经常把一些犯过错误的官员下放到这个地方,以示惩罚。
苏轼就是属于下放艰苦地区接受劳动改造的这种情况。在“乌台诗案”中,他虽然被免了罪,没有掉脑袋,但是神宗皇帝还是想给他点颜色瞧瞧,对他进行“特责”,就是特殊处理,授予他低级官阶:检校水部员外郎,具体的官职是“黄州团练副使”,类似于人武部副部长,而且神宗皇帝特地附加了限制:不得签书公事。这就是明确告诉苏轼,公家的事儿你甭管,安心给我待一边坐冷板凳去!
嗯,不要管就不管,倒落得个无为清静。所以,初到黄州的苏轼,心情不是很糟糕,甚至还有点小确幸,写出来的诗充满自我调侃的意味: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可是,在黄州真正过起日子来,苏轼就傻眼了。最现实的问题,一是没房,二是没钱。幸亏黄州城中定惠院的和尚慈悲,让他们父子暂住寺院,还免房租。可没钱就是大问题啊,特别是后来一大家子人都跟着到了黄州,二十几口人,要吃要喝,根本就扛不住。夫人王闰之精打细算,恨不得将一块铜板掰成两半花。夫妻俩想了一个节约的好办法——在家里严格实行经济计划,每月初一,将总开销4500钱等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用画叉挑下一串来作为日开支,每天用度严格控制在150钱以内,如果当日有结余,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以备额外的急用之需。150钱的购买力其实少得可怜,如果在京城,大约只能买到半斤多一点的酒。据记载,元丰二年,京城汴梁的酒价是每斤250钱。
日子过得如此艰难,苏轼迫切希望能够有一块自留地,种点粮食蔬菜补贴家用。第二年,他的这个愿望由朋友马梦得帮助实现了——向州府衙门申请到一块废弃的营地。
对于苏轼一家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2
那块地,在黄州城东门外,面积还可以,有五十亩。宋代一亩约合今天0.974亩,五十亩将近32500平方米,足有四个半标准足球场那么大。问题是,这块地原先的用途是驻扎军队的,如果苏轼是用来搞个蹴鞠,或者赛个马什么的还行,但是,他现在要用来作耕地,就很麻烦,因为场地上土质板结,满是瓦砾,荆棘丛生,附近看不见水源。客观地讲,即便是极有经验的老农面对这样一块地,都会挠头犯难。
当然,苏轼也感觉头痛,但是他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首先给荒地来了个“星火燎原”,将场地上丛生的荆棘全部烧光。荆棘烧光后,意外发现了一口暗井,
这真是喜从天降的大好事,水源问题算是不用犯愁了。
接下来,就是对付那些瓦砾。苏轼丢掉读书人的矜持,以及官老爷的架子,搁下手中的毛笔,亲自带领一家人,搞集体劳动,男女老幼都俯下身子捡拾瓦砾。当看到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场地,苏轼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心里很满足。
苏轼也知道,这么大一片地,光靠人力开垦肯定不行,效率太低,便花钱买了一头耕牛,母的,黑色,取名为黑牡丹。有了耕牛,再加上马梦得、潘丙、郭遘和古耕道等朋友帮忙,这块地总算被开垦了出来。
至于如何栽种,苏轼心中早有盘算:在较低的湿地,种植粳稻,东边平地栽上枣树和栗树。不过,这时已是深秋,来不及种稻子,只能种麦子。麦种播下去,不到一个月工夫,地上就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这是苏轼没有想到的,心里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这时,一个有经验的老农告诉他,不要盲目高兴,这里面还有好多讲究嘞。苏轼听老农这么说,赶紧虚心求教。老农说,这麦子的苗叶,不能够让它长得太茂盛,要想来年有个好收成,必须趁早放些牛羊上去踩踏踩踏。
苏轼依言而行,第二年麦子果然获得了丰收,产出麦子20余石,换算一下大约是1184公斤,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消耗0.4公斤计算,苏轼一家20口人大约可吃上148天。这可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啊!
当时,苏轼家里的大米正好吃完,米价又太贵,干脆就不吃大米饭了,改吃大麦饭。只是这大麦饭口感粗粝,咀嚼起来啧啧有声。苏迈、苏迨兄弟相互打趣说,这哪里是吃饭,简直就是嗑虱子,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还是苏轼点子多,他让王闰之在做饭时,将大麦和小豆掺杂在一起,果然口感大为改善。王闰之把这种饭称为“二红饭”。
麦子的丰收给了苏轼极大的鼓舞,他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栽下了300棵黄桑,还有枣树和栗树等,后来,安徽霍山的朋友李常派人送来一批柑橘树苗,他也栽种上了。苏轼甚至还写诗给大冶的长老讨要桃花茶的种子来种。茶能够去腻消食,不能不种上一点,苏轼觉得自己想得好远,不禁自嘲道:“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我这肚子还没有填饱呢,就已经开始想着吃得太饱怎么办。
就这样,一座小型农庄基本建成。苏轼每天穿梭于田间地头,他头戴斗笠,手持耒耜,薅野草,拾瓦砾,辛勤忙碌,挥洒汗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皮肤被晒得黝黑,双手被磨得粗糙,俨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这种劳作中,他不仅有了外形的变化,而且内心世界也慢慢改变了。在这里,他无须蝇营狗苟,苟且偷安。在烈日下的庄稼地里,我们的苏轼是庄稼的守望者,那茁壮生长的庄稼让他看到了力量,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曾经的屈辱、悲愤,在这一时刻全都转化为平淡。
3
正当苏轼在耕作中逐渐找到感觉时,突然发生了一个变故,差点让他的农庄停摆。
有一天,耕牛黑牡丹生病了,病得很重,奄奄一息,几乎要死。要知道,在传统农耕时代,耕牛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那时的人们认为,“有田无牛犹之有舟无楫,不能济也。”唐宋法律都明确规定,不管耕牛是否老弱病残,都不准屠杀,只有自然死亡的耕牛才可剥皮贩卖或者食用。所以,黑牡丹病倒真的是一件大事。
苏轼赶紧派童仆请来牛医。但是,这个牛医估计是医术不精,看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黑牡丹究竟得的什么病。苏夫人王闰之听说黑牡丹生病了,还去请了牛医,以为肯定能药到病除。结果,她听说牛医不中,就亲自到牛棚来看。围着黑牡丹转了一圈,王闰之笃定地说:“黑牡丹这是发痘斑疮了,应当给它喂青蒿粥。”童仆不敢怠慢,迅速熬制了一大锅青蒿粥,给黑牡丹喂下。不久,黑牡丹果然就好了。
这王闰之,家庭妇女一个,过去一直以为她是青铜,原来她是王者。这件事让苏轼非常高兴,禁不住“发朋友圈儿”晒幸福——特地将这件事写信告诉章惇(当时,两人还没有翻脸,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4
黑牡丹康复了,农场运转重新走上正轨。苏轼开始琢磨,应该给这个救一家于困窘的农场取个名字。究竟叫什么好呢?
文人取名当然不同于一般俗人。俗人不用典,也不顾雅,什么螺蛳店、总路嘴,往往张口就来,不过脑;文人则不同,总讲究个说道。要有说道,则会涉及历史掌故。苏轼这次给他的农场取名就是这样。他的农场位于黄州东门外,地势略高,形如坡,这就让苏轼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白居易被贬到忠州任刺史时,写过《东坡种花二首》,以及《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同样都是被贬谪之人,居住地又同在城东,苏轼就用了白居易东坡种树这个典故,把自己的农场也叫作“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不得不说,这名号取得实在是好,既说明了自家农场的地理方位,又暗示了自己的贬官之身,更重要的,是向大文豪白乐天致敬。所以,东坡这个名号从此就成了苏轼最具知名度的“马甲”,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为“苏东坡”或“东坡先生”。
这年冬天,苏轼又在东坡农场附近修建了五间房,墙壁上画满雪景,取名为“雪堂”,作为自己的家,凡是远道来看望他的朋友,都被安排住在这里。比如道士杨世昌、和尚参寥、画家米芾、琴师崔闲、奇人巢谷等,都曾在雪堂住过。
苏轼躬耕东坡,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下了功夫的实干、苦干和巧干。他每天都要到田间地头,薅地、除草、施肥,日晒雨淋,把自己搞得又黑又瘦,以至于他的侄儿苏安节到黄州来看望他时,竟然认不出他来。
东坡农场的成功经营,使得苏轼基本断绝了东山再起回京当官的念头,只想做个平安无事的黄州农民。他想再买一块地,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这一天,苏轼带着几个朋友,到距离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当地人叫螺蛳店的地方去看田。要看的那块田地,位于山谷之间,卖地的人很懂推销之术,说他这块田地简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播下一斗种子,能产出十斛稻谷。苏轼当然不信他吹牛,就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强悍的生产力。那人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此地连山都长有野草,能够起到很好的散水作用,另外此地一直没有种过五谷庄稼,地气未消耗,所以只要稍微翻耕一下,那生产力绝对是挡都挡不住。对于这样的农业生产的经验之谈,苏轼如获珍宝,赶紧拿小本本记录了下来。
在看完田回黄州的路上,突然下起了一场雨。他们出来时,本来是带了雨具的,后来觉得不会有雨,带着麻烦,就叫人先把雨具送回去了。这时,雨突然下了起来,同行的几个人忙着躲雨,搞得狼狈不堪。苏轼则不同,他是见过阵仗的,知道躲是躲不过的,不如安步慢行,认真体会被雨淋的滋味。过了一会儿,雨霁天晴,太阳从山头上照过来,苏轼禁不住为自己刚才的淡定而得意,回到家就写了一首名垂千古的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当农民经营农场的好处——昔日的“落魄楚囚”变成了现在的“淡定哥”。
5
苏轼在黄州经营东坡农场,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结束,因为朝廷来了诏令,平调他到汝州,仍旧担任团练副使的职务。这三年的农耕生活让苏轼产生了很强烈的“农民情结”。在别黄州时,他通过一首《满庭芳》告诉黄州的父老乡亲:希望你们能够爱护雪堂前面我曾种下的那些柳树,不要轻易剪去那柔嫩的枝条,同时也请你们时常晒一晒蓑衣,为什么呢?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还要回来的。回来干什么?当然是继续当我的农民呗!
不过,苏轼此去,终究是没有再回到黄州。但是,他的“农民情结”却一直没有放下。在政治得意时,苏轼因忙于当官写材料,顾不上想许多;政治失意时,苏轼的“农民情结”就会发生作用,让他不止一次产生过去乡下生活的想法。
元祐八年(1093),苏轼在定州任知州时,有一天到基层察访民情,他看到一些地方的地势低洼,泥土肥沃,联想到自己过去种稻子的情况,便责成专人到南方买回稻种,亲自担任农技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向定州农民传授水稻种植和管理的技术,硬是把那些荒野水滩变成了水稻田。“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田千里尽秧歌”,据说,河北地方戏曲“定州秧歌”就与苏轼有关。在定州时,苏轼曾写过好几首“插秧歌”。
除传授种稻技术外,苏轼还鼓励定州农民改良土壤,治理荒滩,植树造林。他非常喜欢大槐树,在他的“雪浪斋”前的小院里栽了两棵,东面那棵侧枝舒展,犹如凤凰展翅,叫“舞凤”;西面那棵挺拔高耸,犹如神龙游天,叫“神龙”,虽历经千载,至今仍枝繁叶茂,成了定州的一大景观。
被贬谪惠州时,苏轼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身体也不好,但是田间薅草拾瓦砾的事情还是经常做的。初到惠州时,他们住的是公房,后来被董必派人赶了出来,实在没有办法,苏轼和儿子苏过在城南南污池旁的桄榔林买了一块地,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建起五间新房,取名“桄榔庵”。住定之后,他雇人整治出一片菜园,不到半亩,他和儿子苏过一起,辛勤劳作。由于种植方法得当,他们常年都能吃到时令蔬菜。他说,很多时候夜半喝醉了,就煮菜解酒,“味含土膏,气饱风露”,爽得很,“虽粱肉不能及也”,真印证了他的两句诗:“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嗯,没错,幸福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
在惠州,苏轼还成功地做了一次农业技术大规模的推广工作。当年他被贬黄州时,在江对面的武昌(也就是现在的鄂州),发现农民插秧时普遍使用“秧马”技术,省力而且效率高。到了惠州后,他看见当地农民在水田里艰难插秧,“腰如箜篌首啄鸡”,实在是太辛苦了,就毫无保留地将“秧马”的使用技术传授给他们。为了推广这种技术,他亲自写作《秧马歌》,详细介绍了其形制、操作和效用。这种秧马,用木头制作,马腹一般用榆木或枣木,打磨光滑,马背用比较轻的楸桐木,马首高昂,用来挂秧苗。人坐在秧马上面插秧,极大地节省了体力,工作效率成倍提升,“耸跃滑汰如凫鹭”,可以日行千畦。在苏轼的努力推广,以及博罗知县林天和的配合改良与宣传下,惠州农民终于全都用上了秧马。
能够为农民的农耕事业做到这个份儿上,苏轼的可爱可敬就绝对不是虚的。
6
晚年的苏轼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买田阳羡吾将老”。
阳羡,就是现在的宜兴,地处洞庭湖畔,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盛产柑橘。苏轼多次经过阳羡,对这里情有独钟。在《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中,他写道:“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还有一首《菩萨蛮》,说得更直白:“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苏轼甚至一度想在阳羡买一块地,建个橘园,再修一座亭子。他连亭子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楚颂”,有向屈原致敬的意思。
只是可惜得很,造化弄人,虽然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厌倦了官场,但是他想当农民,想当一个属于阳羡的自由自在的农民的愿望,至死都没能实现。
断案之趣:这个大人有点儿暖
苏轼为官四十年,其为官之道的核心就是“民本”思想,但凡他手中有些权力,就总是想着多为老百姓办点事儿,解决实际困难,即便是在践行冰冷的法律条款的过程中,他也尽量表现出温情的一面,以至于很多案件的当事人都觉得:这个大人有点儿暖。
1
“老赖”是当今社会中被人所痛恨的一类人。然而,老赖并不是现代才有,古代的时候就有老赖这类人的存在,而且数量不少。熙宁四年(1071),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就曾审理过一起老赖的案子。
话说这天,有个布商到衙门击鼓告状,指控一家扇子店的老板为“老赖”,欠钱两千缗不还。这还了得?苏轼最见不得那些不讲信用的人,决定亲自办一办这个案子,要狠狠处理那可恶的老赖。
可是,当衙役把被告传唤到堂时,苏轼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只见那扇店老板面容瘦削,衣衫褴褛,甚是可怜。苏轼不觉就动了怜悯之心,他缓和脸色问道:“有人告你欠钱两千缗,可有此事?”扇店老板如实回答:“大人,我欠他钱是真,不过事出有因啊。前不久,我父亲去世,花了一大笔钱,再加上今春天气不好,一直阴雨绵绵,做好的扇子根本卖不动,积压在箱子里都快发霉了,实在是无力偿债啊。”
苏轼见他说话老实,在情在理,就说:“你马上回家取些扇子来,我自有办法帮你还债。”听说通判大人有办法帮自己还债,扇店老板既高兴又疑惑。高兴的是,通判大人乃朝廷命官,绝无戏言,还债定然有望;疑惑的是,如今天凉扇难卖,通判大人究竟会有什么法子呢?来不及细想,他急忙赶回家中,取来一批折扇。
苏轼逐一打开扇面,仔细看过,发现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都是上等好货。于是,他挑出二十把,在案桌上展开,磨浓墨,蘸饱笔,一番点染勾画,然后题上“眉州苏轼”的落款。一切搞定后,苏轼对扇店老板说:“拿去吧,保你能够卖出好价钱。”
扇店老板顿时激动不已,半天说不出话。那时的苏轼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由他亲笔题画的扇面,身价不知要翻高多少倍!果然,扇店老板拿着苏轼题画的扇子,从衙门出来,还未到家,沿途就被人抢购一空,每把一百缗,共得钱两千缗,正好还清欠债。
一桩老赖拖欠货款案,硬是让苏轼搞成了一场慈善拍卖。有意思的是,苏轼后来还把一件走私案搞成了特快专递。
2
元祐四年(1089),苏轼到杭州任知州,权力很大。他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老官吏了,对官场上的那一套自然了然于心,按常情讲,下面这个案子不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
案子是这样的:有个叫吴味道(瞧这名字取的,跟苏轼的先祖苏味道叫一个名儿)的南剑州乡贡进士进京赶考,因为家里穷,没有路费,四乡八邻便凑份子帮他筹集了一笔盘缠。这个吴进士可能是穷怕了,也可能是受当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寻思着趁这趟进京顺便挣点小钱,就没有守住读书人的底线,干起了夹带私货进行贩运的勾当。他用那笔盘缠中的一部分钱买了一批建阳小纱,准备到京城后脱手。但是,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沿途被抽税,到京城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根本没有赚头。于是,他想了一个歪招——在那批货的外包装上写着“杭州知州苏轼封至京师苏侍郎宅”。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是想冒用杭州知州苏轼的名义,向京城的苏辙寄送货物。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沿途不用缴税;二是没人敢检查。他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不料百密一疏,写在外包装上的“苏侍郎”让他露了馅儿,被杭州的都商税务官当场扣下,押送到苏轼这里接受审理。原来,苏辙已于当年六月卸任吏部侍郎,改任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这个吴味道并不知道这项人事变动,自作聪明地仍然写作“苏侍郎”。
按理说,这个案子的性质是相当恶劣的,吴味道不但逃税,而且还假借苏轼的名义走私。一般官吏处理起这样的案子来,必定是严惩不贷。但是,苏轼不是一般的官吏,他是一个佛系官员,也曾体验过一个寒士的艰难困苦。所以,当下属将吴味道押到跟前来的时候,苏轼看到此人一副寒酸模样,顿时心生怜悯之情,等到问清缘由后,苏轼更加心软,他实在不忍心因为吴味道一时糊涂犯下的罪过而去阻断他的前程。稍加思考之后,苏轼决定冒险担一次责——他派人在吴味道原来的包装上再加一层包装,亲自提笔写上这样一排字:“杭州知州苏轼封至京师竹竿巷苏学士收”,然后悉数交还给吴味道,并对他说:“前辈这回纵使走上天去也不用怕了。这次你如果考试顺利通过,请务必来杭州做客。”
吴味道做梦都没想到是这个结果,自己不但没有陷入绝地,反而逃出生天。他感动得涕泗横流,再三拜谢。据说,第二年,这个吴味道在考试顺利通过后,真的赶到了杭州,真诚地向苏轼表达了感激之情。
苏轼这次对吴味道的“违法不究”,以现代法治的眼光来看,当然是不行的。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则是值得点赞的。因为在人治时代,推崇的是“重教化而轻刑罚”,苏轼的做法,正好符合德政仁治的要求。
3
然而,一旦遇到了重大的案件,苏轼则一点都不含糊,该重罚时决不手软,该智取时比谁都精明。
宋有夏、秋两税之分。当时,浙西丝绢的质量是最上乘的,朝廷允许这里的民户以丝绢缴纳夏税,但是,有些奸猾的人为了减轻纳税压力,就以劣质的丝绢冲抵,还聚众极力阻挠收税官吏挑选识别。苏轼当了知州后,坚决制止这种行为,不料,竟然引发了一场两百人的聚众骚乱。他们涌入州衙,叫嚷着要知州大人出来给个说法,目的就是要苏轼同意维持原状,继续接收劣质的丝绢。
苏轼临危不乱,审时度势,首先做好了众人的安抚工作,将一帮人劝退,避免了矛盾升级恶化,紧接着,他派人查到幕后主使人是颜章和颜益两兄弟。这两人是地方恶霸,经常犯罪,苏轼决定严惩他们,将他们“法外刺配”,就是在脸上刺字,充军到远州恶郡之地。
遗憾的是,这宗案子最终在朝中御史的干预下,没有达到苏轼的预期效果,但是从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可以看出,苏轼对待盲从的民众和领头的恶霸完全是两种态度:对待民众,他柔和;对待恶霸,他刚猛。
如果说,在颜氏的聚众骚乱案中,苏轼是除恶务尽而不得,那么,他在密州处理的悍卒扰民案,则是一网打尽无后患。
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一到任后,他马上采取措施应对蝗旱灾情,还严厉打击盗贼。不承想,在严打的过程中,竟然发生了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山东安抚转运使得到情报,有一帮强盗正在密谋,打算劫掠密州的某个地方。为了打击强盗,官府派遣了三班使带领几十名强悍士卒,到密州来实施抓捕行动。这本来是件好事,当地政府官员都乐意配合。不料,这帮士卒的纪律观念太差,在地方上肆意妄为。为了邀功获利,有的士卒甚至将国家禁运物资故意放在居民家里,被发现时栽赃诬陷居民,结果引发了居民的愤怒。在一次争斗中,士卒不小心将一个居民杀死了。这帮家伙见事情闹大了,便畏罪逃匿。要知道,这帮家伙手里有武器,又受过军事训练,随时都有作乱的危险。至于怎么个作乱法,读者朋友不妨参看《水浒传》中方腊、宋江等人闹出来的动静。
事件发生后,老百姓集体上访,堵在苏轼的知州衙门前讨要说法。至此,案子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涉及上级安抚转运使,还关系到原本就有争议的禁物认定,同时,士卒不小心杀害当地居民的事也需要处理,一旦处理失当,可能会引发士卒哗变和百姓造反。
尽管案情复杂棘手,但是苏轼处理得从容淡定,结果堪称完美,手段则出乎意料。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对老百姓的投诉,苏轼故意装着不相信,看都不看一眼状纸,直接扔在地上,还说,“你们说的肯定不是真的,趁早回家洗洗睡吧!”苏轼的这招欲擒故纵很快就有了效果。那些逃匿的士卒真以为这位知州苏大人不会追究他们,都放下心来。苏轼这才召集他们一起开会,亮出人证物证,让他们无法抵赖,一网打尽,最终把这个案子办成了铁案,将这帮家伙全部正法。
通过这件案子的妥善办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轼不仅十分关心民生疾苦,还有令人佩服的办案技巧。
4
苏轼毕竟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在司法断案中,免不了偶尔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学才华,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宋代的《绿窗新话》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杭州灵隐寺有个花和尚,名叫了然,他六根不净,过不了色戒这一关,对妓女李秀奴非常迷恋,经常花钱向她讨好求欢。天长日久,资财耗尽,连衣钵都败光了,成了真正的穷和尚。如此一来,李秀奴就不愿再接待他了,但是,了然色心不死,依然纠缠。有一天晚上,了然喝了很多酒,借着酒劲又去找李秀奴。李秀奴厌恶至极,就是不让他近身。了然恼羞成怒,就对秀奴动了手,不料出手太重,竟然将李秀奴打死了。这时,苏轼正在杭州担任通判,便审理了这起案件。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人证物证齐全,很快就结了案。然而有意思的是,苏轼在审问和尚时,发现他身上有刺青文身,写的是两句诗:“但愿生同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好你个花和尚,好色不说,还如此明目张胆,不知羞耻,简直就是佛家败类!苏轼怒不可遏,提笔作《踏莎行》词,作为案卷上的判词。原词是这样的: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苏轼判罢,将了然和尚打入死牢,秋后处斩。
我国古代的判词,自西周开始传承于世,历经三千余年。在《吏学指南》中,对判词的定义是:“剖决是非,著于案牍,曰判。”判而成文,称为“判牍”,其文辞就是“判词”。自唐代以来,把“明法”作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判词更加得到重视,判词的优劣与否直接与官员的选拔挂钩。苏轼无疑是写作判词的高手,他对了然和尚的这篇判词,就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这个判词的开头非常直白,相当于对这个花和尚破口大骂,可见苏轼当时有多么愤怒。苏轼自小就与佛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向来对那些身在佛门、不行佛事的人痛恨不已。称和尚为秃驴,是骂称,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在这篇判词中,苏轼虽然没有直接称“秃驴”,而是改称“秃奴”,但都是一个意思。
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也遇到过一个与和尚有关的案子。有一天,一个名叫怀远的和尚到州府衙门告状,诉说自己被乡民殴打,请求知州大人做主。苏轼虽然心中有佛,但不等于没有原则地偏袒佛门中人,他讲求实事求是。所以,他马上派人对案情进行深入调查。结果,一调查就发现了问题,原来,这个怀远和尚之所以挨打,是因为他偷偷下山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在回寺庙的途中碰见一个美女,就按捺不住,上前动手调戏猥亵,恰好被一众路过的乡民撞见,便将他一顿胖揍。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怀远害怕回寺庙后被寺规惩罚,就撒谎说自己被乡民欺负,企图恶人先告状,掩盖自己的丑行。他没有料到,苏轼不吃他这一套,给他来了个一查到底,把案情搞得一清二楚。
得知真相后,苏轼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提笔在怀远的诉状上写下十四字:“并州剪子苏州绦,扬州草鞋芜湖刀。”至于这十四字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明说,而是让怀远回去后自行感悟。
花和尚怀远虽然色胆不小,奈何文化不高,对苏大人的判词百思不得其义,只好向附近的一名私塾先生请教。那个老先生告诉他,这两句话其实是歇后语,没有说出的那半部分是三个字——
打得好!
5
我们今天来看苏轼的这些断案小故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苏轼的办案理念早在他当年进行人生第一大考时,就已经表露出来了。
在他那篇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的满分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力主“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体现的就是民本思想。他认为,赏可以过,罚不可以过,赞成慎刑;“赏疑从与,罚疑从去”“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苏轼要求以仁义作为刑赏的标准。我们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他的这些观点,涉及了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疑罪从无、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宽严相济等现代法学的很多方面。
难能可贵的是,在后来的执政过程中,苏轼努力把自己的理念贯彻到实践当中。通过上面的那些案例,我们发现,在执法过程中,苏轼从来都不是简单机械地执行法律,而是能够“因法便民”,把法律条款本身存在的不足而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竭尽所能地让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民国时期的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位心肠慈悲的法官,真的是一点也没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