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生理心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导读注释版)

書城自編碼: 38092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作者: 威廉·冯特 著 [英]铁钦纳 译 李葆嘉 导读 李炯英 李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78730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0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战争社会学专论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3
《 心理学如何影响世界 》
+

NT$ 500
《 人类情感史 》
+

NT$ 199
《 拉康派行知丛书:临床拉康 》
+

NT$ 428
《 存在之发现(罗洛·梅文集) 》
+

NT$ 456
《 万千心理·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理论与实务 》
+

NT$ 617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精装) 》
編輯推薦:
《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威廉·冯特早期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总结。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认为,这是近代心理学史上很重要的一部著作,不但是冯特从生理学家转为心理学家的标记,而且是心理学成为新科学的创始。冯特的学生卡特尔称其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內容簡介:
本书为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的代表作,以铁钦纳的英译本为底本,包括德文原版《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一卷的“引论”和正文第一部分“心理生活的人体基质”。本书主要探讨了以下六方面的问题:“心理功能的有机进化”、“神经系统的结构元素”、“神经物质的生理机制”、“中枢器官的形态学发育”、“神经传导通路的进程”、“中枢部分的生理功能”。可见,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并非严格的心理学,而是和心理学家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如:精细和粗糙的解剖、神经组织的胚胎发育和生理机能、以及对这两者进行特定的和比较的研究等等。冯特在有限的篇幅中对以上这些主题做了一个整体的回顾,并区分了感觉和情感这两种基本类型的心理元素,通过自创的理论对“特定神经能量定律”进行了讨论。
關於作者:
威廉·冯特,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主要著作有《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语言史与语言心理学》《民族心理学》。
目錄
导 读
— 001 —
Author’s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 003 —
Author’s Preface to the Fifth Edition
— 007 —
Translator’s Preface
— 010 —
INTRODUCTION
— 013 —
§1. The Problem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 013 —
§2. Survey of the Subject
— 031 —
§3. Prepsychological Concepts
— 039 —
Part I
The Bodily Substrate of the Mental Life
— 056 —
CHAPTER I
The Organic Evolution of Mental Function
— 056 —
§1. The Criteria of Mind and the Range of the Mental Life
— 056 —
§2.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ntal Functions and of their Physical Substrate
— 065 —
CHAPTER II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074 —
§1. Morphological Elements
— 074 —
(a) The Nerve-Cells
— 075 —
(b) The Nerve-Fibres
— 081 —
(c) Peripheral Nerve Terminations
— 085 —
(d) The Neurone Theory
— 087 —
§2. Chemical Constituents
— 097 —
CHAPTER III
Physiological Mechanics of Nerve-Substance
— 101 —
§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Problems of a Mechanics of Innervation
— 101 —
(a) Methods of a Mechanics of Innervation
— 101 —
(b)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Work
— 105 —
(c)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Work to the Vital Processes and the Nervous System
— 114 —
§2. The Course of the Processes of Stimulation in the Nerve-Fibre
— 117 —
(a) Course of the Muscular Contraction following Stimulation of the Motor Nerve
— 117 —
(b)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Processes in Nerve-Stimulation
— 121 —
(c) After-effects of Stimulation: Practice and Fatigue
— 129 —
(d) Stimulation of Nerve by the Galvanic Current
— 134 —
§3. Theory of Nervous Excitation
— 137 —
§4. Influence of the Central Parts upon the Processes of Excitation
— 145 —
(a) Course of the Reflex Excitation
— 145 —
(b) Enhancement of Reflex Excitability
— 149 —
(c) Inhibitions of Reflexes by Interference of Stimuli
— 153 —
(d) Chronic Effects of Excitation and Inhibi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Tonus
— 156 —
§5. Theory of Central Innervation
— 158 —
(a) General Theory of the Molecular Processes in the Nerve-Cell
— 158 —
004
(b) Relation of Nervous to Psychical Processes
— 168 —
CHAPTER IV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Organs
— 172 —
§1. General Survey
— 172 —
(a) Object of the Following Exposition
— 172 —
(b) The Neural Tube and the Three Main Divisions of the Brain
— 175 —
(c) The Brain Ventricle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arts of the Brain
— 179 —
§2. The Myel in the Higher Vertebrates
— 187 —
§3. The Oblongata
— 193 —
§4. The Cerebellum
— 197 —
§5. The Mesencephalon
— 200 —
§6. The Diencephalon
— 203 —
§7. The Prosencephalon
— 205 —
(a) The Brain Cavities and the Surrounding Parts
— 205 —
(b) Fornix and Commissural System
— 214 —
005
(c)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ward Conformation of the Brain
— 222 —
CHAPTER V
Course of the Paths of Nervous Conduction
— 242 —
§1. General Conditions of Conduction
— 242 —
§2. Methods of Investigating the Conduction-Paths
— 245 —
§3. Conduction in the Nerves and in the Myel
— 251 —
(a)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Nerves
— 251 —
(b) Physiology of the Conduction-Paths of the Myel
— 256 —
(c) Anatomical Results
— 262 —
§4. Paths of Conduction in Oblongata and Cerebellum
— 267 —
(a)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ths
— 267 —
(b) Continuations of the Motor and Sensory Paths
— 269 —
(c) The Regions of Origin of the Cranial Nerves and the Nidi of Cinerea in the Oblongata
— 272 —
(d) Paths of Conduction in Pons and Cerebellum
— 275 —
5. Cerebral Ganglia and Conduction Paths of the Higher Sensory Nerves
— 283 —
006
(a) The Cerebral Ganglia
— 283 —
(b) Conduction Paths of the Nerves of Taste and Smell
— 285 —
(c) Conduction Paths of the Acoustic Nerve
— 290 —
(d) Conduction Paths of the Optic Nerve
— 294 —
6. Paths of Motor and Sensory Conduction to the Cerebral Cortex
— 301 —
(a) General Methods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Cortical Centres
— 301 —
(b) Motor and Sensory Cortical Centres in the Brain of the Dog
— 306 —
(c) Motor and Sensory Cortical Areas in the Monkey
— 313 —
(d) Motor and Sensory Cortical Centres in Man
— 323 —
§7. Association Systems of the Cerebral Cortex
— 337 —
§8. Structure of the Cerebral Cortex
— 345 —
§9.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Processes of Central Conduction
— 354 —
(a) The Principle of Manifold Representation
— 354 —
(b) Principle of the Ascending Complication of Conduction Paths
— 356
(c) The Principle o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irections of Conduction
— 358 —
(d) The Principle of the Central Colligation of Remote Functional Areas. Theory of Decussations
— 360 —
CHAPTER VI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Parts
— 378 —
§1. Methods of Functional Analysis
— 378 —
§2. Reflex Functions
— 380 —
(a) Spinal Reflexes
— 380 —
(b) Metencephalic (Oblongata) and Mesencephalic Reflexes
— 383 —
(c) Purposiveness of the Reflexes. Extent of Reflex Phenomena
— 392 —
§3. Automatic Excitations
— 396 —
(a) Automatic Excitations in Myel and Oblongata
— 396 —
(b) Automatic Excitations in the Brain Cortex
— 401 —
§4. Functions of the Mesencephalon and Diencephalon
— 404 —
(a) Functions of the Mesencephalon and Diencephalon in the Lower Vertebrates
— 404 —
(b) Functions of the Mesencephalon and Diencephalon in Man
— 422 —
008
(c) Striatum and Lenticula
— 424 —
§5. Functions of the Cerebellum
— 425 —
§6. Functions of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
— 441 —
(a) Phenomena of Abrogation after Partial Destruction of the Prosencephalon
— 441 —
(b) Phenomena of Abrogation after Total Loss of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
— 445 —
(c) Results from Comparative Anatomy and Anthropology
— 447 —
(d) The Hypotheses of Localisation and their Opponents. The Old and the New Phrenologies
— 450 —
§7. Illustrations of the Psychophysical Analysis of Complex Cerebral Functions
— 470 —
(a) The Visual Centres
— 470 —
(b) The Speech Centres
— 476 —
(c) The Apperception Centre
內容試閱
总 序
书之成为经典,乃人类在不同时代的思想、智慧与学术的结晶,优秀文化之积淀,具有不随时代变易的永恒价值。有道是读书须读经典,这是智者的共识。
对于中外经典著作中的思想表述,仅读外文书的中译本或文言著作的白话释文是不够的,尤其是当误译、误释发生的时候,读者容易被误导,或望文生义,或以讹传讹,使原有的文化差异变成更深的文化隔阂。因此,在“世界学术经典(英文版)”的选目中,大部分作品为英文原著;原作是其他语种的经典,则选用相对可靠的英文译本;至于中国古代经典,则采用汉英对照的方式呈现,旨在向西方阐释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其中,精选的中国经典是整个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一部分的经典,才真正体现出“世界性”。
以原典和英文方式出版,是为了使读者通过研读,准确理解以英文表达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力求避免舛误,进而通过批判和接受,化为智慧力量。这有利于思想的传播,裨益于新思想的产生,同时亦可提高英语修养。
经典名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以下几点意义值得一再重申。
(一) 学术经典提供思想源泉
两千六百年来的世界学术经典凝聚了人类思想的精华,世世代代的优秀思想家以他们独特的见识和智慧,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从老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天才辈出,思想闪光,精彩纷呈。思想界的大师、名家们在人类思想史传统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启发后人开拓新的思想领域,探究生命的本质,直抵人性的深层。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价值论等维度不断深化。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借经典的滋养保持思想活力,丰富和发展前人的观点,使之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思想洪流,从而改变人的思想和世界观,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力量大于一切。
(二) 学术经典传承精神力量
经典名著中蕴含的人类精神,传承的人类守望的共同价值原则和社会理想,在每一个具体领域里都有诸多丰富的表述,它们从整体上构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研习和传承人类两千六百多年来的优秀思想,并将它化作求新求变的灵感,是人类文明的要义所在。仅有技术进步,还不足以表明人类的文明程度。
若无优秀的思想底蕴,人类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基本理念和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基本理念分别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系统。值得注意的是:(1) 这两大道德系统应该是一个互补、互鉴的整体,两者都不可偏废,因为人类的思想是个多元整体。任何一个民族,缺少其中之一,在精神上都可能是不完整的;(2) 这些基本理念都不是抽象概念,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并且必须由实践来考察,否则就很难体现其价值。
精神传承必然是一种自觉的过程,它靠习得,不靠遗传,因此我们需要研读经典。
(三) 学术经典构成文化积淀
“文化”包含三大部分:(1) 思想与精神现象;(2) 制度与习俗;(3) 有形的事物。学术经典是对思想与精神现象的归纳和提炼,对制度与习俗的探究和设计,对有形事物的形而上思考和描述。
每一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中都会提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面人的困惑,思考人类社会的疑难,在新思想和新知识中展现人类的智慧。当这些思想成果积淀下来,就构成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不只是制度或器物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凝结在其背后的精神与思想。
每一个学科的学术本身都要面对一些形而上的(超越性的、纯理论性的)文化问题。在很多人看来,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表述都是很枯燥的,但是热爱真理并且对思想情有独钟的人会从学术经典的理论中发现无限生动的天地,从而产生获得真理的快乐,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文化。
大量阅读经典名著是一种学习、积累文化的根本方法,深度阅读和深刻记忆能使文化积淀在人的身上,并且代代相传。假如这一过程中断了,人世间只剩下花天酒地、歌舞升平,文化也就湮灭了。
(四) 学术经典推动社会进步
毫无疑问,凡属学术经典,都必须含有新的学术成果——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或者新探索。这样的原创性学术成果越多,人类的思想就越深邃,视野越开阔,理论更全面、完美,方法更先进、有效,社会的进步才能获得新的动力和保障。
人文主义推翻神学,理性主义旨在纠正人的偏激,启蒙精神主张打破思想束缚,多元主义反抗绝对理念。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带来了学术的进步,启发并推动了更大的社会变革。这些原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成为经典,在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当我们研读完一部学术经典,分析和归纳其原创的思想观点时,可以很清晰地理解和感悟它在同时代的环境里对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有着何种意义,以及它对当下有哪些启迪。
相比技术的发展,思想并不浮显在社会的表层,它呈现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渗透于人的心智,在人的灵魂中闪光。每当社会需要时,它能让我们看到无形的巨大力量。
温故而知新。今日世界纷乱依旧,但时代已不再朦胧。人类思想史上的各种主张,在实践中都已呈现清晰的面貌。当我们重新梳理各种思想和理论时,自然不会再返回到“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的幼稚阶段。二十一世纪人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优秀思想传统的支撑,并通过批判继承,不断推陈出新,滋衍出磅礴之推力。
我们所选的这些学术经典,成书于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与理论主张。有些著作带有时代烙印,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人类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各门学科建立、各种主张提出之后,都曾经在历代思想的实验场上经受碰撞和检验,被接受或者被批判。我们的学者需要研读这些书,而青年学生们的思想成长更需要读这些书。当然,批评与分析是最有效和最有益的阅读方法。
有鉴于此,我们希望“世界学术经典(英文版)”能够真正做到“开卷有益”,使我们自己在潜移默化中都成长为有思想、有理想、有品位的人。
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
2018 年10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